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血论崩漏病因证治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莉莉 夏天 许扬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崩漏为妇科"血证"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多责之虚、热、瘀。气血亏虚,则统摄无力,冲任不固;甚则气虚下陷,血随气下;火扰血海,或破血妄行,或热灼伤脉络,致使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不归经,发为崩漏,故其... 崩漏为妇科"血证"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多责之虚、热、瘀。气血亏虚,则统摄无力,冲任不固;甚则气虚下陷,血随气下;火扰血海,或破血妄行,或热灼伤脉络,致使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不归经,发为崩漏,故其病因多责之气虚、血热、出血致瘀。治疗上应时时不忘调气止血,固护冲任,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血热者清之,血瘀者化之,以迅速止血为目的;血止后,可通过益气健脾、补养肝肾等法,来充养气血,以期达到血旺经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调气止血 固护冲任
下载PDF
梅毒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大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早期梅毒中医药治疗应重视透邪解毒,防止内陷导致日后严重病变。"菌、毒、炎并治"对吉海氏反应的防治具有针对性。晚期梅毒"治疗矛盾",应重视中医药恢复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作用,将驱梅与保护患者并重作为中西医... 早期梅毒中医药治疗应重视透邪解毒,防止内陷导致日后严重病变。"菌、毒、炎并治"对吉海氏反应的防治具有针对性。晚期梅毒"治疗矛盾",应重视中医药恢复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作用,将驱梅与保护患者并重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治疗理念。由胡传揆教授发出邀请,以秦伯未为首的多名一流中医专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协作,用地黄饮子治疗,解决了脊髓痨患者闪电痛、共济失调的痛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谱写了梅毒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页华章。中医防梅毒内陷,属于"治未病"的"已病防变"范畴,提出可以目前受到关注的发生血清固定和发展为神经梅毒及其他严重病变作为防范的重点目标。神经梅毒的防范主张借鉴地黄饮子治疗脊髓痨的经验。既往用土茯苓等方剂治疗中可看出一些改善血清反应和血清固定的蛛丝马迹,可作为研究参考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邪解毒 防内陷 菌毒炎并治 治疗矛盾 脊髓痨 地黄饮子 固护冲任 已病防变 土茯苓方剂
下载PDF
沈坚华主任治疗崩漏经验介绍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岚 沈瑞扬 沈坚华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2期38-40,共3页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沈坚华主任认为崩漏可分为血热、虚寒两大类,且皆常兼有气虚、血瘀之特点。临证综合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治疗崩漏,强调急则治标,塞流与澄源并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益气摄血、止血不留瘀;复旧则予健脾补肾、...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沈坚华主任认为崩漏可分为血热、虚寒两大类,且皆常兼有气虚、血瘀之特点。临证综合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治疗崩漏,强调急则治标,塞流与澄源并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益气摄血、止血不留瘀;复旧则予健脾补肾、固护冲任以使月经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血热 虚寒 气虚血瘀 健脾补肾 固护冲任 沈坚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