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纤维生物膜的形成机制 Ⅰ.炭纤维表面特性对微生物固着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杰 何振坤 王绍堂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24,共5页
采用对比方法 ,借助化学分析、表面形态分析及生物相容性表征技术等系统地研究了以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活性炭纤维作为细胞固着化载体的表面特性及对微生物固着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纤维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润湿性等表面特性对微生物... 采用对比方法 ,借助化学分析、表面形态分析及生物相容性表征技术等系统地研究了以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活性炭纤维作为细胞固着化载体的表面特性及对微生物固着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纤维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润湿性等表面特性对微生物固着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炭纤维表面的吸附特性对微生物的初期固着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纤维更易于微生物固着并挂膜。 (2 )炭纤维表面润湿性与某些酸性官能团的适量增加 ,有益于载体表面微生物的固着。 (3)炭纤维尤其是活性炭纤维较市售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前者的微生物固着化速率是后者的 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生物膜 形成机制 表面特性 微生物 固着化 活性炭纤维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特性对反硝化菌固着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杰 马兆昆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通过对比反硝化菌在不同基体碳纤维表面的固着化及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对菌种的固着化实验 ,研究了碳纤维 (基体、比表面积、循环利用性等 )特性 ,尤其表面含氧官能团对反硝化菌固着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硝化菌在PAN基碳纤维上... 通过对比反硝化菌在不同基体碳纤维表面的固着化及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对菌种的固着化实验 ,研究了碳纤维 (基体、比表面积、循环利用性等 )特性 ,尤其表面含氧官能团对反硝化菌固着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硝化菌在PAN基碳纤维上的平均挂膜厚度明显高于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碳纤维表面适量的含氧官能团有助于较多、较牢固地固着反硝化菌。对三种PAN基碳纤维的XPS谱图分析表明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O—CO对反硝化菌的固着化影响较大 ,当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O—CO中碳原子占表面碳原子总量的3%左右时反硝化菌固着化效果较佳。经过比较表明PAN基碳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固着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特性 反硝 固着化 表面含氧官能团 生产膜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关于西部水电工程移民角色固着化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孙光 陈昌文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文章论述了西部水电工程移民角色固着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移民角色固着化所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造成移民的适应困难与发展停滞,强化了社会差距和社会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提高移民的市场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移民 角色固着化 适应困难 市场能力
下载PDF
硝化菌团在木屑上固着可强化养虾系统硝化作用
4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1,共1页
零换水模式下的虾养殖系统需要对总氨氮(TAN)和NO2^-- N作不断的调节以保护好收成。针对此问题,开发了一个将经固着化的硝化菌团(NBC)用作生物强化体的廉价而易用的技术,推荐在虾养殖系统中采用。储存在4℃下的原生NBC在室温(28... 零换水模式下的虾养殖系统需要对总氨氮(TAN)和NO2^-- N作不断的调节以保护好收成。针对此问题,开发了一个将经固着化的硝化菌团(NBC)用作生物强化体的廉价而易用的技术,推荐在虾养殖系统中采用。储存在4℃下的原生NBC在室温(28℃)下被激活,并在一个2L的台式发酵器皿中培养。选择木屑作为基质是基于NBC能吸附在木屑上,形成生物膜,随后具有的硝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系统 作用 生物强 固着化 养虾 木屑 NBC
下载PDF
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和生物膜载体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圣武 马兆昆 《江苏化工》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介绍生物膜载体对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说明影响生物膜载体对不同微生物固着的因素。介绍了生物膜载体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最新出现并具有前景的生物膜载体。
关键词 生物膜载体 污水处理 微生物固着化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Ditch Based on Periphyton Reactor
6
作者 陶玲 朱建强 +4 位作者 李晓莉 张世羊 张春雪 宋景华 李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2期2632-2637,共6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make the efflu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a pon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satisfy aquaculture requirements. [Method] A 150 m long, 0.5 m wide and 0.6 m deep ecological ditch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make the efflu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a pon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satisfy aquaculture requirements. [Method] A 150 m long, 0.5 m wide and 0.6 m deep ecological ditch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eriphyton reactor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reoxygenation and deep purification effect of the ecological ditch on the efflu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Resul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dissolved oxygen (DO) in the efflu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creased to a range of 4.41-7.91 mg/L and pH val- 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flowing though the ecological ditch (P〈0.05). DO level in the water of ecological ditch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ing length of the ecological ditch within the range of 150 m (P〈0.05). The ecological ditch showed further removal effect on NH4+-N, IMn and PO4^3 -P in the effluent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 with the removal rate of 19.46%, 13.38% and 31.09%, respectively. The total coliform group was also eliminated with the removal rate ranging between 12.5% and 78.13%. [Conclusion] The ecological ditch based on periphyton reactor could improve DO level and further reduce N and P contents in the effluent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matching water-reuse system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Key words 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Dissolved oxygen; Periphyton; Pond aqua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Dissolved oxygen PERIPHYTON Pond aquacul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