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建敏透营转气固表法论治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经验
1
作者 韦慧 季建敏 +1 位作者 张冰 李峻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过敏性紫癜为出血性疾病,属于温病血分证范畴,病机过程亦遵循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季建敏教授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瘀热学说”,融合温病理论及伤寒六经辨证,以“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为指导原则,运用“透营转气固表法”论治反复发... 过敏性紫癜为出血性疾病,属于温病血分证范畴,病机过程亦遵循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季建敏教授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瘀热学说”,融合温病理论及伤寒六经辨证,以“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为指导原则,运用“透营转气固表法”论治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指出清气分热即为透营转气,卫气亏虚是本病反复发作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营转气固表法 卫气营血理论 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 季建敏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安神健脾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科佳 《四川中医》 2011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安神健脾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中药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西替利嗪。疗程为4周,随访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周后... 目的:观察安神健脾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中药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西替利嗪。疗程为4周,随访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周后总有效率80%,对照组4周后总有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2周后随防,治疗组的复发率42.31%,对照组复发率66.67%,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安神健脾固表法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近远期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副反应少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健脾固表法 西替利嗪 疗效
下载PDF
运脾固表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3
作者 李方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283-283,共1页
研讨运脾固表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月到2016年1月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培菲康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运脾固表法进行治疗,同时选取... 研讨运脾固表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月到2016年1月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培菲康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运脾固表法进行治疗,同时选取同时期儿科门诊健康体检患儿50例,比较三组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与B/E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正常组间的菌群变化与B/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运脾固表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固表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 肠道微生态 患儿 影响
下载PDF
养血固表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被引量:1
4
作者 种丽君 赵磊 康维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7期2556-2557,共2页
目的探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1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 目的探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1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血清Ig E及补体C3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固表法 抗组胺药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下载PDF
补气固表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11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德光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3-44,共2页
目的 :观察补气固表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 :自拟补气固表方治疗反复感冒、支气管炎、继发病毒性肺炎 112例。结果 :总有效率 96 4 %。结论 :补气固表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
关键词 补气固表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用清热宣肺固表法治疗再障发热的体会
6
作者 邓淑莉 潘岩 《中医药动态》 1993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 贫血 清热宣肺 固表法
下载PDF
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34例
7
作者 李学锋 《光明中医》 2017年第8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对... 目的探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5%和94.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和11.8%,复发率分别为20.6%和2.9%,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固表法 抗组胺药物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中医药疗
下载PDF
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被引量:6
8
作者 湛韬 湛意 +1 位作者 戴幸平 陈泽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评价中医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标准剂量),对照组只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均连用30 d,观... 目的:评价中医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标准剂量),对照组只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均连用30 d,观察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5,10,15,20,25,30 d的症状积分和治疗后的有效率,并对2组治愈患者进行2个月的复发情况随访。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对症状积分的改善逐渐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患者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可获得较单用抗组胺药更高和更稳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养血固表法 抗组胺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红新 高天霁 戴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采用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静脉给予抗感染对症药物... 目的探讨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采用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静脉给予抗感染对症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1 a内复发次数、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均有效、肺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有效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1 a内复发次数和免疫功能情况亦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能有效地缓解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症状、并能减少其复发次数、改善其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情况,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喘 儿童哮喘 匹多莫德
下载PDF
固表定喘法对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红新 刘京霞 +1 位作者 秦维娜 朱国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2899-2900,共2页
目的探讨固表定喘法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固表定喘法配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总IgE... 目的探讨固表定喘法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固表定喘法配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表定喘法能有效改善发作期哮喘患儿肺功能,并能降低其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从而降低哮喘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喘 支气管哮喘 血清总IGE 血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0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白凌军 李伟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补肺固表消风化痰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和普米克及顺尔宁治疗,观察患儿用药前后控显率和哮喘发作次数,及每次哮喘发作病程天数。... 目的探讨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补肺固表消风化痰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和普米克及顺尔宁治疗,观察患儿用药前后控显率和哮喘发作次数,及每次哮喘发作病程天数。结果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中药加味玉屏风散控显率达80%,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中药加味玉屏风散有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缩短哮喘发作病程,增加患儿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补肺消风化痰 加味玉屏风散 风痰
下载PDF
杨惠民教授益气滋阴固表敛汗法治疗自汗经验浅谈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一 杨惠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总结杨惠民教授治疗自汗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辩证施治方面论述杨惠民教授治疗自汗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同时总结杨惠民教授因症用药及嘱患者顺应阴阳安排作息等独特之处。[结果]本病发病病... [目的]总结杨惠民教授治疗自汗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辩证施治方面论述杨惠民教授治疗自汗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同时总结杨惠民教授因症用药及嘱患者顺应阴阳安排作息等独特之处。[结果]本病发病病因偏重于肺卫薄弱,病机突出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肺卫不固"多见,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杨惠民教授总结出益气滋阴固表敛汗的治则。[结论]杨惠民教授益气滋阴固表敛汗法在自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汗 益气滋阴敛汗 杨惠民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固表化饮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静 刘大新 +1 位作者 季坤 魏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260-3264,共5页
目的:探究刘大新教授固表化饮法对改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证候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及对IgE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宣武中医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刘大新教授固表化饮法对改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证候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及对IgE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宣武中医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服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刘大新教授固表化饮法和西药结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l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肺功能和证候评分等。结果:2组治疗4周、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lgE、EOS、EC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在治疗后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刘大新教授固表化饮法相对于单一西药治疗而言,在患者的临床疗效上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显著地提升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和免疫力,有更好的止咳平喘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化饮 临床疗效 IGE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李应存运用敦煌固表调气血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 被引量:2
14
作者 季文达 李鑫浩 +5 位作者 李应存 吴新凤 叶红 李俊轲 陈旭 章天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7期71-73,共3页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极易反复发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以及办公环境的改变,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使得腰背部肌肉无法得到放松而出现肌肉痉挛、小血管缺血,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及软组织黏连,进一步地加重了腰背部的疼...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极易反复发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以及办公环境的改变,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使得腰背部肌肉无法得到放松而出现肌肉痉挛、小血管缺血,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及软组织黏连,进一步地加重了腰背部的疼痛不适、肌肉僵硬等症状,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探讨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李应存教授为中国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是我国著名敦煌医学专家,敦煌医派代表人物之一,20多年来一直从事敦煌医学的文献发掘、整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已出版《实用敦煌医学》等多部专著,发表与交流学术论文100余篇尤善于运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古医方治疗内、儿、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李教授认为腰背肌筋膜炎辨证总属本虚标实,此为虚实相兼的病变,而正虚表不固正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该病的发病规律及特点,灵活化裁敦煌医学卷子(法国编号P.3930)疗风虚瘦弱方并合用玉屏风散,主张从固表调气血为主,兼以攻邪相结合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文章特以验案形式总结李应存教授灵活化裁敦煌古医方,从固表调气血论治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经验,望可为同道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亦为敦煌古医方之今用开拓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应存 敦煌医学 腰背肌筋膜炎 调气血
下载PDF
从“双表法”论治小儿肺系外感热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楠楠 王雪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5期413-414,共2页
解表和固表虽然为中医理论中相反的两个概念,但是其适时应用在临床起效颇佳,本文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和补肺实卫益气固表双表结合论治小儿肺系外感热病的角度,探讨"双表法"论治小儿肺系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肺疾病 外感热病 固表法 儿童
下载PDF
固表祛毒退热治疗感冒200例
16
作者 耿荣安 袁志敏 宋宗良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固表祛毒退热方案 ,以祛风解毒固表 ,退热祛毒保津和固表祛风解毒及其系列方辨证治疗感冒 2 0 0例。结果总有效率 97%。结论本方案及其系列方治疗感冒具有明显的提高人体免疫力 。
关键词 感冒 祛毒退热 中医药疗 辩证分型
下载PDF
“固涩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17
作者 田继征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5期132-132,共1页
“固涩法”是通过收敛固涩,以消除滑脱之病证的一种治法,又称涩法.
关键词 兽医临床 应用 敛汗 涩肠止泻
下载PDF
滋阴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姚宇 《河南中医》 201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人体的阴气不足,无以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则出现五心烦热、低热、潮热、盗汗、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一系列内热症状。女性为阴柔之体,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耗伤经血,阴液亏损,故出现一系列阴虚症状。因此滋阴法是治疗妇科... 人体的阴气不足,无以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则出现五心烦热、低热、潮热、盗汗、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一系列内热症状。女性为阴柔之体,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耗伤经血,阴液亏损,故出现一系列阴虚症状。因此滋阴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大法。具体分为以下8个滋阴法:①滋阴清热法;②滋阴养血法;③滋阴补肾法;④滋阴降火法;⑤滋阴通淋法;⑥滋阴固表法;⑦育阴潜阳法;⑧滋阴润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 妇科疾病 滋阴清热 滋阴养血 滋阴补肾 滋阴降火 滋阴通淋 滋阴固表法 育阴潜阳 滋阴润肺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CMTs-incorporated geopolymers prepared at low temperatures
19
作者 Jin Quanbin Liu Zhibin +3 位作者 Lu Liangliang Zhang Yun Luo Tingyi Tang Yasen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4年第3期295-303,共9页
Considering that copper mine tailings(CMTs)are commonly mixed with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fly ash(FA),and kaolin to produce geopolymers,to make full use of CMTs,the properties of geopolymers manufactured under diffe... Considering that copper mine tailings(CMTs)are commonly mixed with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fly ash(FA),and kaolin to produce geopolymers,to make full use of CMTs,the properties of geopolymers manufactured under different material mass ratios and curing methods(standard curing,water bath curing,and 60℃curing)are evalu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osage of CMTs.Porosity and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X-ray diffract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microstructure,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geopolymers.Finally,costs and CO 2 emissions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mass ratio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 a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geopolymerization of low-calcium materials,various geopolymer gels,including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silicoaluminate,and mainly sodium silicoaluminate gels,coexist.The solid waste,cost,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s can reach 100%,166.3 yuan/t,and 73.3 kg/t,respectively.Under a curing condition of 60℃,the sample with a CMTs mass fraction of 70%and an FA mass fraction of 30%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porosity,compressive strength.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MT and FA is realized in a more economical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mine tailings GEOPOLYMER solid waste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curing method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red Allyl/Propargyl Ether Novolac Resins 被引量:1
20
作者 Boris Bulgakov Denis Kalugin Alexander Babkin Artem Malakho Alexey Kepman Victor Avdeev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A new kind of modified thermoset resins were synthesized by phase-transfer Williamson reaction from novolac resin and mixtures of allyl- and propargyl-chlorides.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resins were defined by 1H NMR ... A new kind of modified thermoset resins were synthesized by phase-transfer Williamson reaction from novolac resin and mixtures of allyl- and propargyl-chlorides.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resins were defined by 1H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se) spectroscopy and the dependence of the cured materials properties on the composition was established. Increase of a propargyl content resulted in char yield raise and the maximum value had been found for propargylated resin--58%. 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analysis of the resins has demonstrated that exothermic enthalpy of the curing process could be adjusted by varying the content of propargyl and allyl groups in the re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yl ether resins propargyl ether resins addition-cure phenolics heat resist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