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业地理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来自国会议员表现的证据 |
赵忠秀
王颖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
|
美国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间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美国国会“台湾小组”为例的分析 |
陈奕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美国选民与国会议员的关系及其启示 |
王进芬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4
|
对美国国会议员选择倾向台湾立场的动机分析 |
杨剑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8 |
3
|
|
5
|
韩国第21届国会议员选举及其影响 |
董向荣
安波
|
《当代世界》
CSSCI
|
2020 |
1
|
|
6
|
日本国会议员访台活动趋势、意图及影响 |
王海滨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7
|
北洋时期第一届国会议员的政治社会化考察 |
沈传亮
|
《学术探索》
|
2004 |
1
|
|
8
|
国会议员与新加坡政治生态——新加坡前国会议员白振华访谈录 |
孙景峰
|
《东南亚纵横》
CSSCI
|
2009 |
0 |
|
9
|
北洋时期国会议员群体的政治亚文化研究 |
沈传亮
|
《学术探索》
|
2004 |
0 |
|
10
|
韩国政党政治的现状及走向--以第21届国会议员选举为例 |
李永春
|
《东北亚学刊》
|
2020 |
0 |
|
11
|
浅析民初奉天省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
吕雪飞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2
|
西方文官不得担任国会议员的原因 |
贺冬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3
|
民初奉天省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存在的问题分析 |
吕雪飞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4
|
服务选区:美国国会议员的代议实践 |
赵永红
|
《神州》
|
2013 |
0 |
|
15
|
日本国会议员秘书制度的特色和历史 |
沈维藩(译)
|
《秘书》
|
2020 |
0 |
|
16
|
乌克兰:国会议员表示将以立法手段推进档案开放 |
吴志杰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7
|
韩国国会议员的籍属变动及其动因 |
马晓阳
|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
2015 |
0 |
|
18
|
中国的改革及其国际环境──访日本经济评论家、国会议员海江田万里 |
乔清举
|
《战略与管理》
CSSCI
|
1995 |
1
|
|
19
|
美国国会议员提出CURES法案,建议强制实行开放获取 |
李麟
|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
2006 |
1
|
|
20
|
美国历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得主和国会议员进行交流 |
江英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