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照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6-59,共4页
崔浩是东汉以来儒家大族经西晋末年五胡乱中华后留居北方的代表人物。他欲借鲜卑族政权来推行儒学 ,这预示了胡汉文化在其身上发生冲突的必然性。这场文化冲突 ,是从他的政治观、民族意识、宗教信仰、学术历史观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崔浩是东汉以来儒家大族经西晋末年五胡乱中华后留居北方的代表人物。他欲借鲜卑族政权来推行儒学 ,这预示了胡汉文化在其身上发生冲突的必然性。这场文化冲突 ,是从他的政治观、民族意识、宗教信仰、学术历史观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国史之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文化冲突 国史之狱 崔浩 民族融合 政治观 民族意识 宗教信仰 学术历史观
下载PDF
崔浩国史之狱与中古中国法律文化
2
作者 赵世奇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崔浩国史之狱是北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研究中古中国法律演进的有效切入点。在此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现存的历史记载分析国史之狱的过程,推断出其发生的原因是皇权与士族之间在争夺正统性上的冲突。这一冲突存在的基础是中... 崔浩国史之狱是北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研究中古中国法律演进的有效切入点。在此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现存的历史记载分析国史之狱的过程,推断出其发生的原因是皇权与士族之间在争夺正统性上的冲突。这一冲突存在的基础是中古中国等级化社会当中的政治与法律的互联关系,这一关系反映了中古中国法律文化的独特性,包括法律制度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政治秩序以及儒家理念所遭遇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史之狱 正统性 政治与法律的互联 中古中国 法律文化
下载PDF
论北魏名臣高允的悲剧命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淮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2-55,共4页
高允(390—487),字伯恭,北魏太武帝神(鹿加)三年(430)始出仕,之后历任五朝要员,以近百岁高龄卒于孝文帝时期。《魏书》本传称其“光宠四世,终享百龄,有魏以来,斯人而已”。高允一生在治史、为政、德行方面多有建树,确实是... 高允(390—487),字伯恭,北魏太武帝神(鹿加)三年(430)始出仕,之后历任五朝要员,以近百岁高龄卒于孝文帝时期。《魏书》本传称其“光宠四世,终享百龄,有魏以来,斯人而已”。高允一生在治史、为政、德行方面多有建树,确实是北魏历史上的名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允 北魏 崔浩 拓跋 国史之狱 悲剧命运 士大夫 汉族 政治抱负 太武帝
下载PDF
高允与崔浩之死臆测——兼及对北魏前期政治史研究方法的一些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仇鹿鸣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高允是继崔浩之后北魏政权中汉族士人的代表人物,两人曾共事近20年。从表面上看两人之间关系密切,世代交好,但崔浩为了保证其姻亲家族的利益,多次阻碍高允及其家族的仕途,高允早期的仕宦经历与鲜卑贵戚关系密切。两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 高允是继崔浩之后北魏政权中汉族士人的代表人物,两人曾共事近20年。从表面上看两人之间关系密切,世代交好,但崔浩为了保证其姻亲家族的利益,多次阻碍高允及其家族的仕途,高允早期的仕宦经历与鲜卑贵戚关系密切。两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诸多的疑点,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浩之死 国史之狱 高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