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均衡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其玉 王兴邦 +1 位作者 沈问苍 张正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65,共13页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质量与均衡性演变趋势一致,呈现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质量提升、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的特征;非均衡性主要源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间差异,而终极城镇化区域县域间国土空间功能差异最为显著,是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均衡的重点区域;不同类型国土空间功能收敛趋势差异明显,并因不同要素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存在异质性特征,而表现出空间功能跃迁的路径差别。研究结论:考虑城市群地区县域间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差异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国土空间发展策略,是区域间空间功能跃迁升级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均衡发展 动态趋势 空间收敛模型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基于“保护-开发”权衡协同关系的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分析研究——以武鄂黄黄都市圈为例
2
作者 陈晓茜 江志猛 +5 位作者 陈金文 黄冠宇 李岩 樊凯旋 周寒 吴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6-858,共13页
国土空间功能是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发展状态的综合表征,科学分析自然资源要素保护的重要性与国土空间功能开发合理性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以武鄂黄黄都市圈为例,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保护重... 国土空间功能是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发展状态的综合表征,科学分析自然资源要素保护的重要性与国土空间功能开发合理性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以武鄂黄黄都市圈为例,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保护重要性和国土空间开发合理性的协同或权衡关系基础上,从“保护-开发”均衡匹配的角度科学分析国土空间功能.结果表明:1)武鄂黄黄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呈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自然资源禀赋较优的区域承载各类开发利用活动的能力较强;2)武鄂黄黄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人为对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水平整体呈中等偏低水平;3)武鄂黄黄都市圈国土空间功能综合指数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土空间功能综合指数水平最低的为武汉市,而最高的则是黄石市;4)武鄂黄黄都市圈国土空间功能整体上呈协同关系,局部上呈权衡关系,空间功能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该文依据国土空间资源要素“保护-开发”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挖掘出了国土空间功能在人为利用与自然保护共同作用下的综合现实特征,探索了重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合理路径,完善了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的理论与技术范式,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大型都市圈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资源环境承载力 开发强度 权衡-协同关系 武鄂黄黄都市圈
下载PDF
基于地理学的空间认识及中国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方向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孟宝 邓伟 彭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176,共7页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随着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方案的提出并成为国家基本战略之一,多尺度国土空间的格局分析及功能分区、优化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国土...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随着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方案的提出并成为国家基本战略之一,多尺度国土空间的格局分析及功能分区、优化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国土空间形成过程、格局及功能的相关关系。指出国土空间开发失衡的根本原因包括:国土空间初始格局影响、不同限定区域主体在利益最大化追求过程中看似“理性”的资源抢占和策略选择;以美好愿望为出发点形成的国土空间规划欠完善及执行保障不到位等。围绕地理学“格局—过程”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提出通过对国土空间现状的准确把握、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梳理融合、系统和解析相结合的方法思路运用,配以规划机制的优化、法律的保障及博弈过程中的科学性趋优等使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失衡到平衡,功能从失调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主体功能 国土空间功能 失衡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重要性评估——以攀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春艳 张继飞 +1 位作者 赵宇鸾 朱昌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93,共10页
国土空间功能重要性评估既是理解和识别区域多功能特征的基本途径,又为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及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调控基础。以攀西为案例区,构建国土空间功能分类及其重要性评价体系,利用2种生态位计算模型对6类国土空间功能的重要性开展... 国土空间功能重要性评估既是理解和识别区域多功能特征的基本途径,又为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及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调控基础。以攀西为案例区,构建国土空间功能分类及其重要性评价体系,利用2种生态位计算模型对6类国土空间功能的重要性开展定量测度,集成2类单项评价结果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将3类结果与攀西主要空间规划进行一致性对比。研究表明:攀西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功能重要性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诸县,产业发展功能、矿产资源供给功能重要性高值区主要位于西南部诸县,人居服务功能重要性高值区出现在南部诸县、西昌市及雷波县等,旅游休闲功能重要性高值区分布于西昌市、冕宁县及盐边县等,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高值区则主要是木里、盐源、冕宁、盐边、会东及会理等诸县。综合评估结果与《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国土开发布局的一致性更高。本研究为区域尺度上的国土空间功能定位及其多功能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性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重要性评价 生态位模型 攀西地区
下载PDF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研究——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冯琰玮 甄江红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2-1654,共13页
国土空间面临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明晰国土空间功能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为观测期,在分析呼包鄂地区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 国土空间面临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明晰国土空间功能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为观测期,在分析呼包鄂地区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协同/权衡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28 a,研究区生产/生活功能局地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以各市辖区为高值中心、向外梯度递减的圈层/半圈层格局;生态功能有所下降,空间分布具有自然山水规模尺度依赖效应;国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协同关系旗县数量增加,但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异表现为生产-生活功能协同/权衡关系集聚分布;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同/权衡关系趋于离散;各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空间耦合效应水平较低,国土空间功能亟需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三生空间 协同/权衡关系 呼包鄂地区
下载PDF
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
6
作者 周亚鹏 刘欣 +3 位作者 刘琳 李富平 李小光 白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91,共15页
厘清国土空间多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揭示了其国土空间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和地理探测器诊断了多功能之间相互关系与权衡强度,并... 厘清国土空间多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揭示了其国土空间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和地理探测器诊断了多功能之间相互关系与权衡强度,并探析了多功能权衡强度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平原区,生态功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山区,2000—2020年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提升而生态功能呈退化态势。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强度均值表现为“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2000—2020年生产与生活功能间的权衡强度增强,从0.038上升至0.060;而生产与生态功能间权衡强度减弱,从0.190下降至0.180;生活与生态功能间的权衡强度轻微减弱,从0.206下降至0.205。京津冀西北区是生产与生态功能以及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强度高值区,集中在承德、秦皇岛和北京市。东南部平原区是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强度高值区,尤其是衡水、邯郸和邢台等地权衡明显加剧。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强度空间分异受土地利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土地利用强度是最主要影响因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年份影响程度略有不同。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将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权衡强度 影响机制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功能空间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兆峰 赵松松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7-1039,共13页
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功能的空间一致性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和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焦点问题。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构建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生态位宽度模... 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功能的空间一致性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和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焦点问题。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构建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生态位宽度模型及空间分析法等,分析二者的空间一致性问题。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冷、热点分布均呈"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格局;与社会经济环境容纳力显著的空间极化特征相比,旅游资源承载力与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格局更具均衡性和相似性。(2) 6个旅游休闲功能优势区均与产业发展、生态服务功能等形成复合功能区,其无法成为某一地区的单一主导功能,证明了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分解维度的可靠性。(3)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休闲功能的标准差椭圆均呈扁平化的东南-西北方向分布,且形态更为吻合,地理联系率为最高的78.54%,二者呈现高度的空间一致性。受社会经济环境容纳力较弱和国家生态保护等限制性条件约束,部分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热点区的旅游休闲功能并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功能 空间一致性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新时代国土空间功能的科学认知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17
8
作者 邹利林 章丽君 +1 位作者 梁一凡 文琦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60-3072,共13页
中国正面临着城乡土地结构失衡、国土空间开发失序、地域主体功能失调等诸多问题,这给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国土空间功能作为架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中国正面临着城乡土地结构失衡、国土空间开发失序、地域主体功能失调等诸多问题,这给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国土空间功能作为架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刻度。基于当前重大战略决策的理论与现实诉求,指出地域功能是衍生国土空间功能概念的逻辑起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构建国土空间功能理论体系的内核,而空间整合是国土空间功能理论体系演进的重要向度;从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底线管控、用途管制、分区管治、空间协同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功能理论认知模型(雪花模型),辨析了新时代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科学价值;对新时代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学理认知、分类识别、演化机制、动态权衡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了国土空间功能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功能 人地关系 研究框架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6
9
作者 邹利林 章丽君 刘彦随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2-1324,共13页
国土空间功能是反映区域人地耦合关系和构成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框架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受困于长期以来的“两规”并行思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土空间功能这一概念较少被学界所提及,针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也尚未报道。... 国土空间功能是反映区域人地耦合关系和构成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框架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受困于长期以来的“两规”并行思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土空间功能这一概念较少被学界所提及,针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也尚未报道。论文首先从文献溯源的角度指出,国外关于国土空间功能研究偏向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侧重于创新既有的知识框架以指导阶段性的规划实践;其次,通过对国土空间功能分类测评、时空演化、动态权衡、模拟优化等内容的梳理发现,虽然该研究总体上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针对当前特殊背景下的本土化与在地化探索仍然较为薄弱,亟需面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突破与现实需求开展相关研究;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未来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一是全面生态化时代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理论建构;二是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权衡机制;三是新型全球化视野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内容拓展;四是深度智能化支持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技术革新;五是深度人本化导向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理念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功能 人地关系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视野下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10
作者 张永辉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43-46,共4页
中国城乡分立的二元化住宅用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住宅用地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可供借鉴的理念、原则和思路。在正确认识住宅用地的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全面认识其经济、社会、... 中国城乡分立的二元化住宅用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住宅用地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可供借鉴的理念、原则和思路。在正确认识住宅用地的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全面认识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统一型、区域协调型、集约型住宅用地制度,并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推动制度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 住宅用地制度 区域转型发展
下载PDF
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评价与分区利用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祝培甜 张丽君 《国土资源情报》 2021年第3期28-35,共8页
在综合考虑区域自身基础条件下的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分区引导和空间管控的基础。本文将我国陆域国土分为9个分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评价,进而提出分区利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区综合评... 在综合考虑区域自身基础条件下的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分区引导和空间管控的基础。本文将我国陆域国土分为9个分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评价,进而提出分区利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区综合评价值最高,黄河中上游区最低。长江下游区创新、绿色、宜居三大目标评价值均最高,华南区开放目标评价值最高,华北区协调目标评价值最高,青藏高原区安全目标评价值最高。综合分区和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评价与分区利用策略研究,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制9个分区的国土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功能 综合分区和综合评价方法 分区利用策略
下载PDF
基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城市环境品质分析
12
作者 丁晶 吴辉 张婷 《工程勘察》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随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不断的推进,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海域海岛等调查数据逐步衔接融合,自然资源“一套底数”呼之欲出。如何利用数据开展综合应用分析,充分发挥调查监测数据的优势和价值,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不断的推进,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海域海岛等调查数据逐步衔接融合,自然资源“一套底数”呼之欲出。如何利用数据开展综合应用分析,充分发挥调查监测数据的优势和价值,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研究区域调查数据成果,利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类、分项统计,从国土空间规划和监督实施的角度,进行街道活力综合分析、社区生活圈可步性测度分析、社区生活圈分析和碳汇能力分析,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和品质提升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街道活力 碳汇能力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下载PDF
大都市外围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与分区研究——以北京昌平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霞 姜群鸥 +1 位作者 齐元静 张宝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85,共19页
为推进乡村分类发展,优化乡村发展模式,以大都市外围北京昌平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法和三维魔方法,进行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并基于双评价结果进行三类空间分区和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以打造人类与... 为推进乡村分类发展,优化乡村发展模式,以大都市外围北京昌平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法和三维魔方法,进行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并基于双评价结果进行三类空间分区和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以打造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化绿色新城。结果表明:1)昌平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全区56.83%,分布在西部和北面地表植被覆盖为森林的广泛山区;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相对较小,占全区2.01%,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主要紧密交错分布在昌平平原中部;城镇建设适宜区占全区11.58%,占昌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4.43%。2)昌平区生态保护功能区、城镇建设功能区和农业生产功能区,面积依次是1076.47、181.61和87.96 km2,分别占全区80.12%、13.52%和6.55%。全区以生态保护功能区为主,且三类空间分区在镇域分布极不均匀。3)昌平中心集约提质区、科教文娱引领区、文旅康乐涵养区和城乡腹地承载区,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5.16%、15.96%、69.08%和9.29%。中心集约提质区主要包括城北街道、城南街道和南邵镇;科教文娱引领区主要包括百善镇、北七家镇、沙河镇和小汤山镇;文旅康乐涵养区主要包括阳坊镇、流村镇、南口镇、十三陵镇、延寿镇、崔村镇、兴寿镇;城乡腹地承载区主要包括东小口镇、回龙观镇、霍营街道、马池口镇和天通苑北街道等。本研究可为昌平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评价 三类空间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大都市外围乡村地区 昌平
原文传递
基于人口收缩特征的国土空间类型识别及优化——以四川省为例
14
作者 罗秀丽 金晓斌 +3 位作者 刘笑杰 洪步庭 王世磊 周寅康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0-1073,共14页
【目的】识别不同人口收缩特征下的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研究应对人口收缩挑战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可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整合四川省县域2010—2020年多源数据,测度人口数量和结构双重收缩及国土空... 【目的】识别不同人口收缩特征下的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研究应对人口收缩挑战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可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整合四川省县域2010—2020年多源数据,测度人口数量和结构双重收缩及国土空间功能变化,并利用人地弹性系数划分基于人口收缩特征的国土空间类型区。【结果】①人地供需关系是驱动国土空间功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人口收缩通过影响需求从而驱动农业空间经营模式、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和生态空间管理模式变化,进而重塑国土空间功能格局。②四川省县域人口收缩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集聚特征,69.4%的县域呈现人口收缩态势,主要分布在成都中心区外围、川南、川东北及攀西的大部分县域,人口数量和结构同时收缩的双收缩型是其主要类型。③四川省县域国土空间功能整体呈东南强、西北弱的分布格局,2010—2020年,74.9%的县域功能呈增强趋势。④基于人口收缩特征,四川县域国土空间可划分为增长型、粗放型、滞后型、集约型、衰退型和衰落型,不同类型区面临的人口挑战和国土空间功能不同,优化方向各异。【结论】将人口老龄化纳入人口收缩测度指标体系有助于更加全面认识区域人口收缩特征。四川省县级尺度人口收缩趋势明显,未来需结合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特征,从国土空间规划端、整治端和政策端优化农业、城镇和生态空间,以适应不同人口收缩特征下的空间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国土空间功能 空间优化 弹性系数 县域 四川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