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新格局视角下的县域发展建设分类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悦 张航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1期5-11,共7页
文章通过以系统的观念解析国家新发展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出一种县域发展建设的新分类框架,并进一步归纳了城市化地区的县域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统筹和县城为载体的建设、生态功能区的县域保护补偿和... 文章通过以系统的观念解析国家新发展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出一种县域发展建设的新分类框架,并进一步归纳了城市化地区的县域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统筹和县城为载体的建设、生态功能区的县域保护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创立等不同发展建设目标与内容,进而绘制提出全国区县域单元在国土空间新格局“三区”中的分布与数量图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发展建设 国土空间新格局 城市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下的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政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悦 刘冬 +3 位作者 徐梦佳 孙杰 张琨 仇洁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22期20-26,共7页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贯...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构建国土空间格局的战略重点。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整体格局,为各类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本文在回顾“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相关要求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最后从构建指标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出台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管理实施意见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下的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政策
下载PDF
中国“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建设构想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勇 王浩 +2 位作者 马浩 何国华 何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1-1279,1290,共10页
水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形成密切联系的水域生态经济带,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我国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江-海”T字型水网经济带,逐步演变为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生态经... 水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形成密切联系的水域生态经济带,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我国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江-海”T字型水网经济带,逐步演变为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生态经济带为主轴“江-河-海”Π字型水网经济格局。为应对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和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双T”型水网经济布局构想,“东部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为核心的南方水网经济带(ST)与“黄河生态经济带-西部经济带”为核心的北方水网经济带(NT),可形成互联、互通、互济的水网经济格局。构建“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对于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带动西部崛起,促进我国南北方、东西部均衡协同发展,促进民族和文化大融合,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西部调水、完善国家水网,是构建“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 西部调水工程 均衡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新格局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约束与区域发展协同决策:逻辑与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亮 顾伟男 陈沛然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0-1446,共17页
实现主体功能区约束与区域发展协同决策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议题。以北京市为例,以“空间生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负荷”为主线,探讨主体功能区约束与区域发展协同决策的逻辑与机制。研究发现:(1)2008—2015年,区... 实现主体功能区约束与区域发展协同决策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议题。以北京市为例,以“空间生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负荷”为主线,探讨主体功能区约束与区域发展协同决策的逻辑与机制。研究发现:(1)2008—2015年,区域创新改造能力不足,与其优化开发区域目标冲突;2016—2020年,关键发展要素的匮乏约束了区域发展。(2)人口规模、水、土地、能源、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问题是区域发展在要素尺度上触发主体功能区约束预警的表现。(3)关键发展要素不足牵制了区域发展,需倒逼空间生产转向“节源型”方向;持续推进区域发展是未来协同决策的基调,需将“优化目标”的约束性指标分解到要素尺度。本文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供了行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战略 可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协同机制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