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想象中的“国女革命”——论晚清小说《女娲石》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萌昀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女娲石》是晚清一部未完成的政治幻想小说,描写了中华大地上一场由"国女"领导的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所谓"国女",本来是指兼具尚武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以此为武器主动投身政治生活、承担政治责任的女公民。然而,我们... 《女娲石》是晚清一部未完成的政治幻想小说,描写了中华大地上一场由"国女"领导的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所谓"国女",本来是指兼具尚武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以此为武器主动投身政治生活、承担政治责任的女公民。然而,我们却在小说中发现,国女实际上是男性理想人格在女性身上的重塑。性别革命被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强势话语架空。本文试图厘清此种困境产生的逻辑线索,并指出:困境的根源是隐蔽在小说中的男性价值,而男性价值恰恰来源于"国女革命"的创作者——小说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石》 国女 革命 男性价值 女性价值
下载PDF
中国女学会考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中国女学会是近代第一个由中国女性组织的团体,不过由于史料稀缺,对这一社团从出现到涣散的过程及其影响,始终缺乏完整的考察。通过利用与中国女学会同气连枝的中国女学堂以及《女学报》的散碎史料,从中可钩稽出中国女学会的始末:创意... 中国女学会是近代第一个由中国女性组织的团体,不过由于史料稀缺,对这一社团从出现到涣散的过程及其影响,始终缺乏完整的考察。通过利用与中国女学会同气连枝的中国女学堂以及《女学报》的散碎史料,从中可钩稽出中国女学会的始末:创意始见于1898年3月初;在问世过程中,受到了《法国女学会》一则新闻的影响;在与女学堂、《女学报》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女学会本为根本,却未开展过独立的活动;会员主体为中国女学堂的教职员、内董事及《女学报》主笔;1898年10月,因受到慈禧严禁立会、查拿入会者懿旨的政治压力而消歇;但其精神尚遗传至1902年5月成立的上海女学会,甚至1911年2月创建的世界女子协会,仍可视为其余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女学会 国女学堂 《女学报》 经元善 《法国女学会》
原文传递
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1907年的多元呈现 被引量:15
3
作者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1907年是中国女报界迅速扩展的一年,当年最少有十种杂志面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与《天义报》。三份刊物共同的特点是,编辑均为女性,且都有留学或居留日本的经历。尤其是三家女报的同中有异及各自独特的探... 1907年是中国女报界迅速扩展的一年,当年最少有十种杂志面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与《天义报》。三份刊物共同的特点是,编辑均为女性,且都有留学或居留日本的经历。尤其是三家女报的同中有异及各自独特的探求,使其在同一对话场域中展现出多元的样态。而无论是秋瑾主办的《中国女报》之提倡民族主义、期待"汉侠女儿"的出现,燕斌主持的《中国新女界杂志》之宣导国家主义、呼唤"女国民"的诞生,还是何震编辑的《天义报》之标举无政府主义、推崇女虚无党的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切近了女性与国族的关系论述,从而丰富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报》 《中国新女界杂志》 《天义报》 女性 国族
原文传递
妙笔生花写大爱——读陈慧瑛散文新著《有一种爱叫永远》
4
作者 梅李 《炎黄纵横》 2018年第5期38-40,共3页
我国知名归国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冰心女士生前曾给予称赞和热情勉励。她说:"您的散文我很喜欢,特别是抒情中有叙事,不是空泛的伤春悲秋,风花雪月,这种文字我看腻了。希望您照此写下去。您不是小冰心,您有自己的风格。"厦门大学出版... 我国知名归国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冰心女士生前曾给予称赞和热情勉励。她说:"您的散文我很喜欢,特别是抒情中有叙事,不是空泛的伤春悲秋,风花雪月,这种文字我看腻了。希望您照此写下去。您不是小冰心,您有自己的风格。"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慧瑛30万字散文新著《有一种爱叫永远》,令人爱不释手。2016年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有一种爱叫永远》首发式,社会反响热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春悲秋 冰心 国女 北京钓鱼台 陈慧 万字 敢闯 令人 百代 唐诗宋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