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国家区试大麦新品种保山地区适应性浅析
1
作者 杨向红 刘猛道 +2 位作者 字尚永 赵加涛 付正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2017年参加国家区试大麦13个新品种在保山市进行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鉴定,为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供生产应用打下基础,结果表明,NDM02—03、NDM02—01、NDM02—10、NDM02—09、NDM02—06综合表现较好。
关键词 国家区试 大麦新品种 适应性
下载PDF
2010~2011年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广西试点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翠荣 陈天渊 +4 位作者 黄咏梅 李彦青 李慧峰 卢森权 覃嘉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甘薯新品种(特别是高淀粉型新品种),为提高广西甘薯良种覆盖率、推动甘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品种支撑.[方法]2010~2011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广西试点对9个甘薯新品种进行试验,测定甘薯鲜重、干重、品质等.[结... [目的]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甘薯新品种(特别是高淀粉型新品种),为提高广西甘薯良种覆盖率、推动甘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品种支撑.[方法]2010~2011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广西试点对9个甘薯新品种进行试验,测定甘薯鲜重、干重、品质等.[结果]9个参试品种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3个,依次为泉薯10号、金薯2号和福薯21,其中泉薯10号产量名列第一(41006.3 kg/ha),比对照增产60.4%;干薯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6个,依次是金薯2号、泉薯10号、桂粉3号、莆薯16号、广薯205、龙薯14,其中金薯2号产量最高(9797.8 kg/ha),比对照增产45.3%.莆薯16号的干物率最高,为34.85%;桂粉3号的熟食味最好,评分为87.5分.[结论]高淀粉品种桂粉3号、广薯205、龙薯14及其他类型品种泉薯10号、金薯2号和福薯21等综合表现较好,适于在广西全区或部分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国家区试 广西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下载PDF
2014-2019年国家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组合DNA指纹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易红梅 任洁 +5 位作者 王璐 王蕊 葛建镕 王凤格 赵久然 徐明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93,共7页
随着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和参试渠道的扩宽,近年来玉米参试组合年均近8 000份,为了解我国近几年育种水平、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对2014-2019年共计2 949份国家玉米品种试验参试组合进行DNA指纹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40个SSR位... 随着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和参试渠道的扩宽,近年来玉米参试组合年均近8 000份,为了解我国近几年育种水平、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对2014-2019年共计2 949份国家玉米品种试验参试组合进行DNA指纹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40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4.55个等位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和PIC(多样性信息)分别为0.71和0.67。2014-2019年不同年份参试组合的遗传多样性基本一致,其中爆裂组遗传多样性最低,鲜食玉米组遗传多样性最高,生态种植区上从北向南多样性有上升趋势。遗传聚类结果表明,爆裂、鲜食、热带和亚热带、极早熟几个组别分别归属不同的亚类,遗传背景与其他组别差异较大,其他区组的遗传背景相互渗透,东华北和西北组之间遗传关系最近。DNA指纹真实性检测结果表明,参试组合与数据库比对筛查出DNA指纹差异位点在5个以内的样品数量逐年下降。近10 a来我国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组合遗传多样性日趋丰富,SSR技术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育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议加快SNP等新技术在区域试验中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国家区试 SSR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
下载PDF
2012~2013年国家甘薯品种北方特用型区试合肥试点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夏家平 韩杨 刘小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2-786,共5页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地区种植的紫甘薯新品种,为当地紫甘薯品种选育和甘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3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北方特用型区试合肥试点对5个特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宁紫薯1号为对照),测定特用型...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地区种植的紫甘薯新品种,为当地紫甘薯品种选育和甘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3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北方特用型区试合肥试点对5个特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宁紫薯1号为对照),测定特用型甘薯的鲜产、干产、食味和花青素含量等。【结果】5个紫甘薯新品种中,商077-1和济黑薯1号鲜薯产量超过对照,其中商077-1鲜产最高,为24481.5 kg/ha,比对照增产24.27%,增产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济黑薯1号和商077-1的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3.92%和22.53%,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薯干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中泰中11减产显著。济黑薯1号干物率最高,为36.80%,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商077-1和对照品种熟食味最好,均为70.0分,其余品种熟食味较差。5个参试品种的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济黑薯1号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达88.55 mg/100 g。【结论】鲜食型紫甘薯品种商077-1和烟薯0747及高花青素型品种济黑薯1号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安徽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国家区试 产量 食味 花青素 合肥
下载PDF
2009—2020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长江上游组参试品系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式昭 涂洋 +6 位作者 朱华忠 吕季娟 郑建敏 万洪深 罗江陶 杨漫宇 伍玲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长江上游组参试品系的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可为该区域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利用2009—2020年长江上游组国家小麦区试参试品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相关农艺性状的... 【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长江上游组参试品系的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可为该区域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利用2009—2020年长江上游组国家小麦区试参试品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区试结果,分析其演变规律和相关性。【结果】12年间长江上游麦区参试品系的变异系数排序为:全生育期<千粒重<株高<有效穗<产量<穗粒数。参试品系的年度平均产量为4 944.6~6 087.8 kg/hm^(2),总平均5 464.3 kg/hm^(2),整体表现为随年份的推进而缓慢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穗粒数均表现为随年份的推进而逐步提高,千粒重则缓慢降低,其中穗粒数的增加最为明显。从主要农艺性状来看,全生育期受环境影响更为明显,而株高对产量起到极大限制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12年间参试品系的产量水平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穗粒数是长江上游麦区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选择株高适中且抗倒伏的品种更有利于实现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国家区试 产量性状 演变规律
下载PDF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滑金锋 陈天渊 +3 位作者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8-764,共7页
通过筛选国家区试南方薯区参试甘薯新品种,为甘薯新品种选育和甘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2014-2015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对10个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记载甘薯地上部性状特征,测定甘薯新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 通过筛选国家区试南方薯区参试甘薯新品种,为甘薯新品种选育和甘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2014-2015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对10个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记载甘薯地上部性状特征,测定甘薯新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食味、病害抗性等。10个甘薯新品种中,普薯32号鲜薯产量达42486.30 kg/hm^2,比对照增产21.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福薯604鲜薯产量达39 519.60 kg/hm^2,比对照增产13.05%,增产达显著水平。普薯32号、福薯604、桂薯11-196和龙薯31号薯干产量分别为11 400.9、11 179.65、10 759.65和9864.2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9.33%、26.82%、22.06%和11.9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物率以湛薯11最高,为31.72%,比对照增加24.61%,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莆航薯1号,为31.63%,比对照增加24.26%,达极显著水平;桂薯11-196居第3位,为29.61%,比对照增加16.30%,达极显著水平。湛薯11熟食味最好,评分为88.75;其次为桂薯11-196、榕薯819,评分均为87.5。福薯604、广薯214、湛薯11、泉薯17和龙薯31号3种病毒(薯瘟病、蔓割病和疮痂病)均抗。淀粉型新品种桂薯11-196和广薯214整体表现较好,兼用型新品种普薯32号、福薯604和龙薯31号整体表现较好,适合在广西地区大面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区试 甘薯 产量 干率 品质 抗性 食味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与品种推广 被引量:11
7
作者 邱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16-620,共5页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我国第2大小麦产区,也是我国3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之一的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本区的小麦品种选育、试验和推广对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着重分析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我国第2大小麦产区,也是我国3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之一的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本区的小麦品种选育、试验和推广对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着重分析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推广利用、更新换代和区试审定的现状,提出本区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工作、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小麦 国家区试 品种推广
下载PDF
2009-2010年国家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总结
8
作者 汤清明 唐守伟 +1 位作者 朱四元 刘头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第6期269-276,312,共9页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三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参试品种(系)于2009~2010年分别在广西南宁、河南信阳等七省(区)的七个区试点进行了国家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全文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三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参试品种(系)于2009~2010年分别在广西南宁、河南信阳等七省(区)的七个区试点进行了国家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全文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国家区试 品种评价
下载PDF
2005年北方稻区国家稻品种试验优良品种介绍
9
作者 王洁 王生轩 韩勇 《中国稻米》 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
2005年在北方稻区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徐优202、Ⅲ优98等20个品种(组合)表现优良,本文对其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北方稻 国家区试 优良品种
下载PDF
2007-2009年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3
10
作者 汤清明 唐守伟 +1 位作者 朱四元 刘头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于2007~2009年分别在湖南南县、江西宜春等七省(区)的八个区试点进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四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共计六个。全文对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于2007~2009年分别在湖南南县、江西宜春等七省(区)的八个区试点进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四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共计六个。全文对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苎麻 品种评价
下载PDF
2013-2015年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清明 唐守伟 +2 位作者 朱四元 刘头明 郝冬梅 《中国麻业科学》 2016年第1期9-18,共10页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于2013-2015年分别在江西宜春、四川达州、湖南长沙、湖北咸宁、湖南南县、安徽青阳、广西南宁及重庆涪陵共七省(区)的八个承试点进行,由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五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TG5、...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于2013-2015年分别在江西宜春、四川达州、湖南长沙、湖北咸宁、湖南南县、安徽青阳、广西南宁及重庆涪陵共七省(区)的八个承试点进行,由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五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TG5、TG6、NCO3、G59、BD0717、0501和中苎1号共计七个。本文对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特性、生育期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苎麻 品种评价
下载PDF
2014年国家甘蓝型春油菜早熟组区试甘南点总结 被引量:5
12
作者 闫春梅 王国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26-28,共3页
2014年国家甘蓝型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甘南试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材料中,春油菜杂交种CYZQ-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 830 kg/hm2,较平均产量3 990 kg/hm2高21.1%;。9个春油菜早熟杂交种折合平均产量均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增... 2014年国家甘蓝型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甘南试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材料中,春油菜杂交种CYZQ-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 830 kg/hm2,较平均产量3 990 kg/hm2高21.1%;。9个春油菜早熟杂交种折合平均产量均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增产。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高,适宜在甘南海拔2 650~2 780m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早熟种 国家区试 甘南点 2014年
下载PDF
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的结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冬丽 刘梅金 +7 位作者 郭建炜 王国平 旦知吉 萧云善 马福全 闫春梅 桑安平 丁耀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7-29,共3页
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甘9828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4 700 kg/hm^2,居第1位;甘961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600 kg/hm^2,居第2位,以上2个品种(系)可在甘南州青... 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甘9828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4 700 kg/hm^2,居第1位;甘961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600 kg/hm^2,居第2位,以上2个品种(系)可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09YN-04折合产量为4 300 kg/hm^2,居第3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品种(系):国家区试 合作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国家冬油菜区试长江中游区环境及品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泽恩 罗莉霞 +3 位作者 张芳 洪美艳 张向向 郭瑞星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通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了2017-2018年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游区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 通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了2017-2018年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游区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4组试验平均环境效应占处理平方和的48.25%,基因型效应占15.1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36.60%。利油杂178、创杂油16号、中油769、华油杂706、中油619、圣光168、渝油39和景油517等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在湖南衡阳、常德、岳阳和湖北荆州等试点综合评价值较高,有较强的试点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冬油菜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代表性 分力
下载PDF
2009—2011年国家糯糜品种区试甘肃平凉试点结果
15
作者 曹亚凤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36-37,共2页
2009—2011年国家糯糜品种区试平凉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糯糜新品种(系)中,辽糜3号平均产量1 880.1 kg/hm2,较对照冀承黍1号增产55.37%,且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关键词 国家区试 糯糜品种 平凉点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冬油菜区试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咸拴狮 杜春芳 +1 位作者 范建春 李萌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油菜育种的发展趋势,应用2008—2014年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黄淮及早熟5个区组油菜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单株...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油菜育种的发展趋势,应用2008—2014年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黄淮及早熟5个区组油菜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质量在不同气候影响和不同年度间存在波动;芥酸含量黄淮区组控制的最好,长江上游区组浮动最大;硫苷含量在各区组间差异不明显,各年度间逐步降低,达到国家低硫苷标准;参试品种的含油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长江下游区组,最高含油量达到46.1%;受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各区组间油菜新品种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今后应该运用各种技术提高油菜品种含油量和抗逆性,并应用新技术保护油菜品种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国家区试 主要性状 演变
下载PDF
基于GEE的2018年我国冬油菜长江下游区域试验试点与品种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泽恩 罗莉霞 +3 位作者 张芳 洪美艳 张向向 郭瑞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通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了2017—2018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下游地区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p&... 通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了2017—2018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下游地区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4组试验平均环境效应占处理平方和的44.23%,基因型效应占19.24%,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36.53%。中油600、越优1510、合油杂2705、秦油1703、16 HY 1、秦优42等6个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比较优秀。上海市奉贤区、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芜湖市、浙江省湖州市、江苏省南京市等试点综合评价值较高,有较强的试点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区试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代表性 分力
下载PDF
黄麻新品种在福建漳州地区适应性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运法 洪建基 曾日秋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10期58-60,共3页
黄麻新品种区试试验在福建漳州进行,并对各试验品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为:供试圆果种黄麻纤维产量表现供试品种以H2产量最高,产量为6403.3kg/ha,比H4(CK1)原麻5439.3kg增产15.05%,达极显著;其次为H3、H1和H5,亩产原麻产量分别达6082.5kg... 黄麻新品种区试试验在福建漳州进行,并对各试验品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为:供试圆果种黄麻纤维产量表现供试品种以H2产量最高,产量为6403.3kg/ha,比H4(CK1)原麻5439.3kg增产15.05%,达极显著;其次为H3、H1和H5,亩产原麻产量分别达6082.5kg、6016.5kg和5914.5kg,比对照分别增产10.56%、9.57%和8.04%。供试长果种黄麻H6产原麻达到6433.3kg,比对照H7(CK2)增产14.69%,达极显著。还对黄麻主要经济性状、种子产量和特征特性进行考种,其中株高、分枝高、茎粗、皮厚与纤维产量具有明显正相关,开花现蕾期较对照推迟、单株果数和萌发率等优于对照品种,特征特性在闽南地区表现与原品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国家区试 纤维产量
下载PDF
我国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成广雷 邱军 +7 位作者 王晓光 徐田军 陈传永 张春原 夏千千 吴元奇 赵久然 王荣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7,共8页
青贮玉米以其特有的优势居于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系统分析了2003—2019年累计394个参加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未来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①2... 青贮玉米以其特有的优势居于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系统分析了2003—2019年累计394个参加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未来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①2003—2019年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生育期平均为111.8 d,春播组合(品种)平均为109.3 d,比夏播组合(品种)长9.7 d,春播组合(品种)生育期呈延长趋势,而夏播组合(品种)呈缩短趋势;②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平均株高和穗位高分别为300.5和132.3 cm,2003—2019年株高和穗位高呈升高趋势,近10年株高增加了12.5 cm,而穗位高仅增加了2.1 cm;③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生物产量平均为19477.5 kgDW·hm^(-2),2003—2019年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011—2019年较2003—2010年增加了721.8 kg·hm^(-2);④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46.7%和21.5%,2003—2019年呈先升高后逐年降低趋势,2011—2019年NDF和ADF含量分别较2003—2010年降低了6.8和5.5个百分点;⑤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平均为8.7%,年际间变幅较小,全株淀粉含量平均为31.0%(2014—2019年),呈逐年升高和集中趋势。连续17年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组合(品种)春播生育期呈延长趋势、夏播则逐步缩短;株高增加,但穗位高变化不大;品质改良取得显著成效,NDF和ADF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明显提升,粗蛋白含量保持稳定;生物产量整体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国家区试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近十三年我国冬油菜新品种单产与含油量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殿荣 郑磊 李少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0,共5页
通过2000~2012年13个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区试的1 292份新品种平均单产和含油量的统计分析,可看出我国油菜新品种2012年的平均单产为175.01 kg/667 m2,平均含油量为42.32%,与国外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将2000~2005年6个年度与2006~2012... 通过2000~2012年13个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区试的1 292份新品种平均单产和含油量的统计分析,可看出我国油菜新品种2012年的平均单产为175.01 kg/667 m2,平均含油量为42.32%,与国外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将2000~2005年6个年度与2006~2012年7个年度相比,平均单产增加了10.45%,平均含油量增加了5.34%,年增加分别为1.49%和0.76%.二者虽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在分析参试新品种产量、含油量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育种上应着重抓含油量的提高,它不仅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且能实现“节本增效”,如再加大政策在育种上的推动力度、高速创造新的种质资源、采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途径直接配制杂交种等措施,必将收到快速、高效、安全培育油菜优良杂交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国家区试 单产 含油量 节本增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