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雅萍 王祎 +4 位作者 白燕 乐夏芳 杜佳 柏永青 孙九林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4期5-13,共9页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及变化机制的前沿交叉学科,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地关系等长期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资源。为了推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实现数据资源增值,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从21...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及变化机制的前沿交叉学科,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地关系等长期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资源。为了推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实现数据资源增值,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从21世纪初开始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经历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发展和建设,于2019年通过国家认定成为20家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实现了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从无到有,由国内走向国际的重大跨越。本文追溯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起源,回顾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系统平台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从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数据资源建设、服务科研数据汇交、优化平台技术保障、强化数据人才培养、提升共享服务成效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科学数据 数据中心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共享 数据平台 科学数据管理 数据评价
下载PDF
面向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栈及系统专刊序言
2
作者 沈志宏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科学数据是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旨在实现科学数据的汇聚管理、分析挖掘和共享利用。随着面向多学科交叉的“融合科学”范式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数据中... 科学数据是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旨在实现科学数据的汇聚管理、分析挖掘和共享利用。随着面向多学科交叉的“融合科学”范式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数据中心软件系统在科学数据的高效共享利用以及跨中心流转方面,还存在着“管存不管用”、“数据流通不畅”和“孤岛化”等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 国家科技创新 软件系统 科学数据 多学科交叉 战略性资源 共享利用 分析挖掘
下载PDF
政策文本视角下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恒 刘凤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行量化文本分析。通过对FAIR原则在政策文本中的出现频次和高相似词汇的分析,揭示FAIR原则在各个数据中心、不同类型政策文本中表现出的关注度差异与语义特征。[结果/结论]数据中心的数据政策已体现了一定的FAIR原则理念,但对每项FAIR原则的关注度不均衡;不同类型的数据政策关注FAIR原则的不同方面,共性在于对可发现原则和可互操作原则比较关注;对元数据给予了重点关注。[创新/价值]建议数据中心在数据政策制定中突出“元数据”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推动“数据增值驱动”的数据政策体系构建,并立足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实际,适度引入FAIR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管理 FAIR原则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文本挖掘
下载PDF
科学数据共享实践:以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雅萍 姜侯 孙九林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8-1369,共12页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受益于遥感技术进步,现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问题的新手段。科学数据共享是推动科学发展、提升数据价值的关键,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全球已形...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受益于遥感技术进步,现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问题的新手段。科学数据共享是推动科学发展、提升数据价值的关键,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全球已形成完善的数据资源管理政策与机制、持续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多元化的科学数据整合模式,并且新的理念不断推动数据共享创新发展,其中"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原则和数据出版备受推崇。我国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着重推动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科技项目数据资源汇交及数据出版。借鉴国外数据共享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发展情况,我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分类体系,在元数据、分布式互操作、大数据分析和共享服务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以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为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数据共享实践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家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数据共享实践及其成效。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已探索形成成熟稳定的运行服务机制、研制出适用于多源分散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标准体系、建成多学科多时空尺度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库群、自主研发海量异构数据共享网络技术体系与服务系统,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科学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数据共享理念的传播与推广。然而,数据孤岛现象、共享服务系统标准化程度低、系统技术标准未对接国际规范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阻碍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开放与共享。未来,随着共享个性化需求被激活,定制化的"数据+知识"服务有望成为主流趋势,将给数据共享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数据共享 数据资源分类 数据 关键技术 数据出版 科技数据汇交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原文传递
科学数据中心安全工作实践——以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南 张名成 康建芳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78-285,共8页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包含工作层级、安全过程、安全对象三个维度的数据中心安全能力建设模型,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兼顾发展和安全,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工作思路;分析了数据中心重点关注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并针对这些安全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了安全能力建设;并从制度流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培训、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分级分类、容灾备份和应急处置、安全工作中的防呆设计、技术工具利用七个方面对数据中心十年以来的安全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安全 数据安全 安全能力建设 安全经验总结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与治理结构研究
6
作者 郭庆山 何欣 +2 位作者 贾宝余 詹京晶 李天鸣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的大型创新平台。与一般的科技创新平台相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的大型创新平台。与一般的科技创新平台相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一个庞大的巨系统,具有体量更加巨大、要素更为繁多、关系错综复杂、功能定位多样、外部性更强等特征。本文从系统观视角审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要素组合,以“要素—子系统—系统”对其主体框架进行分解并整合,研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中的创新系统和治理结构等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创新平台 要素组合 治理结构 系统 主体框架 应用基础研究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下载PDF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实践与展望
7
作者 康建芳 张耀南 +7 位作者 敏玉芳 李红星 艾鸣浩 赵彦博 赵国辉 张名成 张爱芬 刘景琦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5期1704-1714,共11页
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 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研究了寒区旱区科学数据的资源体系建设,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思路,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在寒区旱区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针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给出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建设思路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下载PDF
面向数据中台的全周期数据安全管理研究与初步实践--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管理为例
8
作者 郝艳妮 李东 +2 位作者 韩陆超 彭升辉 刘西蒙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02,共7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国家科研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促进信息化与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体系的融合。科学基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科学基金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用于持续提升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国家科研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促进信息化与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体系的融合。科学基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科学基金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用于持续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能,为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本文介绍现有自然科学基金数据现状,分析目前数据管理中面临的挑战,设计了适用于现状的通用数据中台架构(以下简称“数据中台”),构造了面向数据中台的安全系统结构,并给出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安全管理实践,该工作可以实现自然科学基金委数据中台中存储的数据在创建、存储、发布、访问、处理、重用过程中保证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有效促进自然科学基金委数据业务化数据长效优质管理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系统性改革 服务架构 数据安全 数据管理 数据中台
下载PDF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下松山湖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
9
作者 刘洋 盘思桃 +1 位作者 罗梦思 张寒旭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0-107,共8页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在对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和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认为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创新环境体系、城市功能体系以及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具有创新体系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和功能社会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梳理我国其他三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经验,总结得出其在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创新人才、开放创新和营造环境等五大方面高度重视,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对标这三大国家科学中心,还存在源头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创新软硬件环境亟需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等差距和不足,进而从发挥科学城的创新策源作用、强化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引领、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推进松山湖高新区向科学城演变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科学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创新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下载PDF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10
作者 卢祖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64,共11页
科学数据平台为推行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和机构保障,其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无接触获取”需求下显得尤为迫切,而良好的运行绩效则是数据平台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调整优化名单中20个国家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平台为推行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和机构保障,其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无接触获取”需求下显得尤为迫切,而良好的运行绩效则是数据平台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调整优化名单中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平台运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国家数据平台在服务形式多样化、制度标准建设、数据描述规范化与科研效能发挥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重存储轻共享的“数据貔貅”现象,而数据获取过程繁复、数据时效性不强、不太注重用户参与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绩效评价 平衡记分卡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下设研究方向与关键词解读:D0512地球系统模式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岩銮 俞永强 +2 位作者 陈春刚 刘利 薛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11,共9页
2018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为更好的助力优化学科布局,2019年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开展了学科申请代码调整,通过广泛的战略研究与研讨形成了2020年度申请代码设置方案,确定了以“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 2018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为更好的助力优化学科布局,2019年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开展了学科申请代码调整,通过广泛的战略研究与研讨形成了2020年度申请代码设置方案,确定了以“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个板块、共15个“二级申请代码”为主要架构的学科资助体系,并组织专家对各“二级申请代码”的下设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经过三年实施和不断优化形成了当前的版本。本文主要针对D0512地球系统模式发展下设的五个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进行解读,介绍其设置背景,下设研究方向及关键词的总体框架,并基于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该申请代码下不同方向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五个方向的主要关键词基本设置合理,在后续工作中需要继续优化和适当调整,不断扩大影响并吸引更多的优秀申请人,促进我国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 申请代码 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下载PDF
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楠楠 刘筱敏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FAIR原则是规范科学数据管理和促进数据共享的指导原则,调查分析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对推动科学数据的发现、访问、获取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FAIR原则的主要内容,把握国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原则;调研20... FAIR原则是规范科学数据管理和促进数据共享的指导原则,调查分析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对推动科学数据的发现、访问、获取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FAIR原则的主要内容,把握国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原则;调研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从元数据标准和用户授权两个层面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FAIR原则的应用还有待提升,需要在持久性标识符的采用、元数据标准的公开访问、数据许可声明的明确等方面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R原则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管理 数据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下地质数据采集趋势及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晓倩 王菲菲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当前科学技术革命深刻演进,全球性气候、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地学机构倡导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地质工作也步入重大转型发展阶段。为了探寻新形势下我国地质数据的采集策略,本文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下地质数据采集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革命深刻演进,全球性气候、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地学机构倡导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地质工作也步入重大转型发展阶段。为了探寻新形势下我国地质数据的采集策略,本文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下地质数据采集需要着眼于多圈层、长时序、全属性的数据。地质数据采集工作具有自动化、实时化、智能化、集群化、立体化的趋势。新形势下,要以系统观为指导构建多元数据体系以解决具体资源环境问题;持续健全“立体式”数据采集网络以掌握全域地质、自然资源、生态等基础数据;积极研发更多智能采集技术以应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打造高集成度的数据采集工作体系以满足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地质数据 数据采集 发展趋势 数据采集策略
下载PDF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分类编目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卷乐 宋佳 +4 位作者 卜坤 王末 赵红伟 田奋民 柏永青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5年第6期65-73,101,共10页
数据分类编目在数据共享平台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以已建立的“面向共享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为基础,实现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1832条数据集的实体分类编目,定量分析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在分类体系内和各分平台内的... 数据分类编目在数据共享平台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以已建立的“面向共享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为基础,实现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1832条数据集的实体分类编目,定量分析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在分类体系内和各分平台内的分布特征,提出潜在的数据资源建设策略建议。研究产生的数据分类编目体系已在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新版平台实现在线管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平台 地球系统 数据共享 分类体系 数据资源建设
下载PDF
地学领域科学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自主性分析
15
作者 王卷乐 李凯 +1 位作者 段博文 苏娜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其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能力水平将成为科学数据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和瓶颈。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涉及多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需求极为强烈。本研... 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其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能力水平将成为科学数据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和瓶颈。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涉及多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需求极为强烈。本研究针对地球科学领域的特点,分析其主要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现况,辨识我国的软件自主程度。调研分析涉及地理、海洋、地质、大气、生态、灾害、农业等16个专题,选取了177个主流软件/工具,重点获取其软件/工具名称、概况、主要功能、应用服务/典型案例、优缺点、对标产品等指标。分析发现地学科学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软件/工具完全开放(开源)的占三分之二,商业的、限制性的或开放程度不明确的占三分之一。主要软件/工具开发国家有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等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从专题分布看,主要体现在土地退化、人口社会经济、知识图谱、遥感处理等。自主保障风险较高的软件主要在空间化、大气、野火、冻土等专题。约三分之一的专业软件/工具可以直接应用到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且可与云平台结合。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和“数据要素×”的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自主科学数据处理软件/工具的开发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科学数据 软件/工具 自主性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下载PDF
成矿地球化学: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16
作者 奚小环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4期891-917,共27页
地学领域一切问题研究的本体是源自壳—幔作用的对全球资源与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物质世界。成矿地球化学理论认为,成矿物质是成矿系统影响成矿过程的内在因素,以成矿物质为主体研究成矿物质与成矿作用问题是成矿地球化学理论的基本含义... 地学领域一切问题研究的本体是源自壳—幔作用的对全球资源与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物质世界。成矿地球化学理论认为,成矿物质是成矿系统影响成矿过程的内在因素,以成矿物质为主体研究成矿物质与成矿作用问题是成矿地球化学理论的基本含义,也是成矿规律与成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成矿物质在成矿系统成矿作用过程形成相应规模的成矿系列。本文概略地提出成矿地球化学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其中全球成矿系统主要研究成矿物质在全球成矿作用中成矿域、成矿省及成矿区带系列的成矿过程与成矿关系问题,区域成矿系统主要研究区域成矿作用中矿田系列成矿过程与成矿关系问题,矿田成矿系统主要研究矿田成矿作用中矿床系列成矿过程与成矿关系问题,矿床成矿系统主要研究矿床成矿作用中矿体系列成矿过程与成矿关系问题,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包括全球各级次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在成矿过程中成矿物质的成因来源、迁移演化、分异富集及分带关系问题,总结成矿规律,探寻成矿机理,指导资源勘查预测。成矿地球化学以现代信息化、模式化与智能化应用研究为支撑,运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研究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问题,构建成矿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技术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与成矿作用 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 成矿过程与成矿关系 成矿类型与成因类型 数据与人工智能 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8
17
作者 诸云强 孙九林 +6 位作者 廖顺宝 杨雅萍 朱华忠 王卷乐 冯敏 宋佳 杜佳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分布式、异构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与"一站式"共享服务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和难点。首先,提出"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共建、共享"的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理念和按"总中心—分中心—数据资源点"三个层... 分布式、异构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与"一站式"共享服务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和难点。首先,提出"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共建、共享"的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理念和按"总中心—分中心—数据资源点"三个层次的整合架构,然后,在组织模式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即通过"元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体分散存储"的策略,从技术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快速整合。针对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数据资源的特性,设计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核心元数据标准及扩展方案,利用MVC(元数据标准模型—显示视图—操作函数)模式实现多标准地学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自适应显示。最终,研究面向SOA的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一个总中心,认证中心和若干个分中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分布式服务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数据 网络服务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络平台的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卷乐 诸云强 谢传节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9,共6页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试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服务。该系统平台(GEODATA)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交换体系,总体设计思路是利...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试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服务。该系统平台(GEODATA)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交换体系,总体设计思路是利用元数据整合分散的地学数据资源,通过业务逻辑的技术封装提供地学数据的网络共享。设计的GEODATA体系是一个五层结构,即门户层、共享业务层、核心服务层、资源管理层和网络平台层,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功能被分解为13个功能模块。GEODATA的研发技术路线包括总中心和分中心两大部分,其中总中心采用“地学数据超市”理念进行功能组织;分中心基于Web Services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的模式进行设计。两者的业务逻辑基于元数据的生命周期被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GEODATA原型系统利用J2EE开发,实现跨平台部署。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平台构架模式非常适用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数据共享 数据 WEB SERVICE
下载PDF
基于XML Schema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元数据扩展机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崔丽美 谢传节 +1 位作者 杨联安 张蕾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6-251,共6页
概述目前国内外地学数据共享中元数据的应用,分析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学科特点:数据量大、学科复杂、元数据标准多,从而论证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开发和研究中元数据扩展的必要性,论述元数据扩展的基本方法、抽象模型和基本原则,... 概述目前国内外地学数据共享中元数据的应用,分析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学科特点:数据量大、学科复杂、元数据标准多,从而论证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开发和研究中元数据扩展的必要性,论述元数据扩展的基本方法、抽象模型和基本原则,总结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核心元数据的多学科扩展表达,最后,论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元数据扩展机制的实现,以及利用XMLSchema文档的可扩展性,阐述基于XMLSchema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元数据扩展机制,实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元数据的多学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SCHEMA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 数据
下载PDF
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诸云强 刘润达 +1 位作者 冯敏 宋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5-248,共4页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是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重要支撑,既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物化的平台,又是用户服务的窗口,其关键是要实现数据资源由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的流动。在分析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总...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是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重要支撑,既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物化的平台,又是用户服务的窗口,其关键是要实现数据资源由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的流动。在分析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总中心、认证中心和若干分中心"为构架的"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分布式软件体系。对用户单点登录与权限认证、数据中心信息同步、元数据汇交与同步收割、多源异地数据资源透明访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基于JavaEE环境,研制开发了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软件平台能够实现跨部门、跨操作系统的部署。目前,软件平台已经部署在总中心和13家分中心,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一站式"数据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网络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