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理论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协作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巩凤 周云龙 《中国内部审计》 2021年第7期79-84,共6页
基于协同理论,以促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作共生,实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整体增值为目标,本文从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建立业务统筹机制、建立审计信息成果共享机制、完善审计采购服务机制、建立审计机构信息查... 基于协同理论,以促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作共生,实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整体增值为目标,本文从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建立业务统筹机制、建立审计信息成果共享机制、完善审计采购服务机制、建立审计机构信息查询平台、建立协同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审计风险防控机制七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绘制了审计人才动态管理流程图和协同审计风险防控清单,以期推动我国三大审计系统的协同发展,解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覆盖面日益增长的矛盾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下载PDF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调机制研究
2
作者 田林 郭越从 《理财(审计)》 2021年第7期19-24,共6页
审计作为国家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中央成立审计委员会后,将审计监督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充分发挥审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审计监督俨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政治安排,究其原因在于审计监督源于对经济... 审计作为国家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中央成立审计委员会后,将审计监督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充分发挥审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审计监督俨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政治安排,究其原因在于审计监督源于对经济权力运行实行的监督。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囊括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三种形式,三种不同审计形式,在各自“领地”内发挥着自身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审计委员会 审计形式 政府审计 权力运行 治理层面
下载PDF
内部审计能使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更佳吗?——质量与效率双重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自愿 汪玮 董钰婷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9,共14页
基于质量与效率双重视角,本文检验并分析了内部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但内部审计效率却与之相反。机制检验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和信息透明度是内部审计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 基于质量与效率双重视角,本文检验并分析了内部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但内部审计效率却与之相反。机制检验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和信息透明度是内部审计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潜在渠道,同时内部审计质量能够增强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作用。基于经济规模和企业内外治理机制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资源禀赋越强、宏观经济环境越好、董事财会经历越丰富和投资者关注度越高,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提升效应越显著。研究结论补充了内部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在影响机制的经验证据,对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效率 企业社会责任
下载PDF
基于协同理论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审计模式研究
4
作者 刘俊霞 李慧风 +1 位作者 李伟红 李子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7期0171-0176,共6页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三方协同的审计机制,推动审计模式不断创新,确保各类审计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当前审计模式运行发展的方向。本文在明确协同...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三方协同的审计机制,推动审计模式不断创新,确保各类审计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当前审计模式运行发展的方向。本文在明确协同理论导向下三方协同审计模式构建意义基础上,说明不同审计方式的协同关系,提出三方协同审计机制构建内容,明确新型审计模式实施保障,以此为推动审计全覆盖、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创新发展起到应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下载PDF
内部控制、国家审计与国企避税
5
作者 贺星星 胡金松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说明内部控制和国家审计是深入理解国有企业税负水平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治理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小、社会审计质量低和避税激进的国企中更为显著;通过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抑制效应集中体现在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达到抑制企业避税的治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避税 内部控制 国家审计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社会审计
下载PDF
社会组织纽带、国家审计与政府补助
6
作者 修宗峰 刘楠 殷敬伟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共18页
政府补助作为各级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能够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年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家商会任职所产生的社会组织纽带作用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的潜在影... 政府补助作为各级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能够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年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家商会任职所产生的社会组织纽带作用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的潜在影响,并考察国家审计机关的地域性制度安排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商会组织纽带作用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即企业家商会任职对政府资源配置具有正向影响;(2)企业家商会任职与政府补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无审计署特派办的地区更加明显,即企业家商会任职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的正向影响会因国家审计机关的地域性分布而存在异质性;(3)企业家商会任职与政府补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经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地区以及地方官员本地任职的情况下更加明显;(4)渠道分析表明,企业家商会任职能够加剧企业寻租行为,并增加企业社会性负担,提高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商会组织纽带并非是通过降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是以其自身为中介建立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对政府资源配置产生影响。本文以商会这一社会组织纽带为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府补助资源分配背后的行为逻辑,相关研究结论对继续深化商会组织改革、加强政府补助的审批和监管以促进政府资源配置的积极效应都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任职 社会资本 国家审计 政府补助
下载PDF
国家审计抑制了社会审计意见购买吗——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付楠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共13页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社会审计质量,损害了社会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本文以2010—2018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的社会审计...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社会审计质量,损害了社会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本文以2010—2018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国家审计能够抑制这一行为。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高、事务所行业专长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更能显著地抑制审计意见购买;多次审计以及审计机关查出问题数量越多,国家审计抑制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效应越明显;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在同行业和具有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未被审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注册会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质量
下载PDF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与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
8
作者 王家华 孙辰 赖才林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5,74,共7页
本文选取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在进一步分析中,异质性分析证明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效应在应... 本文选取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在进一步分析中,异质性分析证明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效应在应计盈余管理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高、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样本中,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途径加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改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水平,以及提高非金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 非金融国有企业 影子银行化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研究
9
作者 易继红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6,共6页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是推动审计全覆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将研究方向置于审计协同方面,同时,引入SFIC协同治理模型,进一步明确了SFIC模型的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以及协同过程四要素,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提供...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是推动审计全覆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将研究方向置于审计协同方面,同时,引入SFIC协同治理模型,进一步明确了SFIC模型的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以及协同过程四要素,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方向与技术路径。最后,依托于实际案例企业,深入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关与国企内部审计的审计协同路径,从保障协同基础条件、发挥审计机关的领导与凝聚力等方面出发,确保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工作顺利展开,对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协同审计 SFIC模型
下载PDF
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内部审计:目标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李曼 涂嘉实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4-89,共6页
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促进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重要使命,但已有文献大多从国家审计视角研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内部审计职能理论和政策执行的史密斯模型,提出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内部审计的目标:... 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促进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重要使命,但已有文献大多从国家审计视角研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内部审计职能理论和政策执行的史密斯模型,提出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内部审计的目标:揭示并推动解决国家重大政策在本单位落实过程中的问题,监督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在本单位的落实效果,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措施落实的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落实效果审计等三方面设计实现目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政策措施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成本管理
下载PDF
国家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及成果的优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宗艺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新中国的内部审计最初产生于国家审计扩大监督的需要,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职能逐渐有了不同侧重,二者的关系从“主从型”逐渐发展为“协作型”,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及成果的利用,以推动构建全覆盖审... 新中国的内部审计最初产生于国家审计扩大监督的需要,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职能逐渐有了不同侧重,二者的关系从“主从型”逐渐发展为“协作型”,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及成果的利用,以推动构建全覆盖审计监督体系。本文从二者的创立出发,对不同合作场景进行风险分析,总结国家审计在利用内部审计人才、知识、成果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对如何建立及优化对内部审计资源利用的全流程标准化风险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协作关系 资源利用
下载PDF
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和央企管理层能力
12
作者 柴俊业 李莫愁 《国际会计前沿》 2024年第1期86-100,共15页
本文基于审计署发布的中央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选择2007~2018年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PSM-DID模型探究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对于央企管理层能力的作用,以及两者对管理层能力的作用是否具有协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 本文基于审计署发布的中央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选择2007~2018年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PSM-DID模型探究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对于央企管理层能力的作用,以及两者对管理层能力的作用是否具有协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 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均对央企管理层能力具有正向作用;2) 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在治理央企管理层、提高管理层能力方面呈现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控制 管理层能力
下载PDF
ESG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和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
13
作者 赵盟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48,共5页
ESG发展理念越来越被重视,其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维度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诉求。本文将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微观企业层面ESG报告鉴证,探究ESG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ESG审计反映了对ESG信息披露... ESG发展理念越来越被重视,其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维度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诉求。本文将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微观企业层面ESG报告鉴证,探究ESG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ESG审计反映了对ESG信息披露的鉴证和监督,本文发现ESG审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重污染行业,在重污染行业中ESG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更显著。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出发,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可以促进ESG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审计 企业社会责任 重污染行业 内部控制质量
下载PDF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作路径探析
14
作者 孙雅艳 《品牌研究》 2024年第10期0173-0175,共3页
本文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逻辑关系为视角,论述两者协作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审计机关存在的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建议审计机关完善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切实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大内部... 本文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逻辑关系为视角,论述两者协作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审计机关存在的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建议审计机关完善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切实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探索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作路径,实现审计资源共享机制,使审计成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协作 路径
下载PDF
国家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模式、风险与机制优化
15
作者 贺勇 张峻康 熊乾坤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本文探讨了国家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三种模式及其特征,即定向购买整体委托的独立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模式,聘用社会审计人员的依赖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模式以及购买鉴证、技术与咨询等服务的独立关系竞争性购买模式,发现实践中制度不健全... 本文探讨了国家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三种模式及其特征,即定向购买整体委托的独立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模式,聘用社会审计人员的依赖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模式以及购买鉴证、技术与咨询等服务的独立关系竞争性购买模式,发现实践中制度不健全、模式单一、流程不规范以及评价与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可能导致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发生泄密风险。对此,本文从购买程序、定价机制、监督机制、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全面认识国家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利弊有一定意义,提出的建议也可为相关部门完善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 审计服务购买 购买模式 机制创新
下载PDF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风险控制及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16
作者 高伟 《品牌研究》 2024年第24期0293-0295,共3页
为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风险控制及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过程中信息泄露、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独立性等风险,分析完善委托决策机制、服务商选择、合同管理和质量监督的控... 为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风险控制及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过程中信息泄露、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独立性等风险,分析完善委托决策机制、服务商选择、合同管理和质量监督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委托决策和服务质量监督中的有效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 风险控制 审计委员会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国家级新区内部审计机制优化研究——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17
作者 孙宗连 郑磊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审计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尚未实现审计部门独立的国家级新区等开发区,如何通过完善审计机制,进一步优化审计职能,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亟待破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模型,深入解析南京江北新区... 审计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尚未实现审计部门独立的国家级新区等开发区,如何通过完善审计机制,进一步优化审计职能,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亟待破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模型,深入解析南京江北新区现行“财审合一”的审计监督机制,发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路径短、共享程度高、兼有部分国家审计属性等方面,劣势主要体现在独立性程度不高、质量控制相对薄弱等方面。面对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更加强调全面发挥审计职能的机遇,以及明确要求审计对象全覆盖、审计工作权威高效的挑战,本文从健全各项保障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审计机制优化路径,助力构建江北新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并为类似模式的新区及开发区在优化审计机制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SWOT 审计机制优化
下载PDF
构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联动模型推动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唐鹏展 赵本利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4年第7期4-7,共4页
高质量发展下,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机制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通过健全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加强项目协同审计机制、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和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审计监督体系的高效运转和... 高质量发展下,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机制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通过健全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加强项目协同审计机制、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和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审计监督体系的高效运转和审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社会审计 内部审计 三角联动模型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内部审计领域推进研究型审计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金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1,共7页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是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下审计理论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国家审计层面,在内部审计领域鲜有提及。文章按照研究型审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是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下审计理论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国家审计层面,在内部审计领域鲜有提及。文章按照研究型审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提炼出研究型审计的内涵与特征,从内部审计开展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在阐述内部审计开展研究的逻辑机理基础上,以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从审前、审中和审后三个阶段探讨研究型审计的实践应用路径。最后针对现阶段的难点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建议,力图抛砖引玉,以期为内部审计领域推进研究型审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内部审计 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国家审计智能化的研究态势、实践路径与保障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国城 孙秋萍 陈婕妤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智能化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推进国家审计智能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 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智能化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推进国家审计智能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有关审计智能化建设的文献并展开评述;其次,从国家审计智能化流程的设计与开发、智能化应用的测试与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三个方面探讨国家审计智能化的实践路径;最后立足现状,从顶层设计、理念创新、协同运作、人才建设视角提出国家审计智能化建设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国家审计机关的智能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智能化 审计监督 审计评价 审计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