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建设理论视野中的地方政府权力重构问题分析
1
作者 刘晓杰 《理论观察》 2016年第6期43-45,共3页
在国家建设理论视野中,地方政府权力配置问题突出,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权力构建的影响因素: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传统等,运用国家建设理论对地方政府权力重构进行规范性分析,提出重新配置地方政府权力的构想,从而使地方政府... 在国家建设理论视野中,地方政府权力配置问题突出,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权力构建的影响因素: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传统等,运用国家建设理论对地方政府权力重构进行规范性分析,提出重新配置地方政府权力的构想,从而使地方政府权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推动尽快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设理论 地方政府 权力重构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论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依法治国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亚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共2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借鉴其他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借鉴其他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正式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继续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下载PDF
人大政治学论坛2017暨“国家治理理论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
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承办姻汉大政治学论坛2017暨“国家治理理论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关键词 人大政治学论坛 国家治理理论与现代国家建设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论孙中山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及其特征
5
作者 马敏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18-23,共6页
孙中山现代化国家建设理论包括理想方案和实际方案两个层次 ,其中理想方案包括民族建国(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民主建国 (现代国家的本质 )、民主主义 (国家的经济功能 )三个方面 ,它具有理论上的全面性、思想上的前瞻性。
关键词 孙中山 国家建设理论 理想方案 特征
下载PDF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6
作者 马徒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真正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真正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用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下载PDF
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家: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东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0-193,共14页
20世纪 2 0— 30年代 ,四川大学由一所地方性很强的大学转化为真正的国立学校。在此进程中 ,中央、地方和学术界围绕着“国家”这一象征性资源展开了竞争 ,展示出其时“国家”这一概念在人们认知与实践中的多歧性。与通常采纳的理论假... 20世纪 2 0— 30年代 ,四川大学由一所地方性很强的大学转化为真正的国立学校。在此进程中 ,中央、地方和学术界围绕着“国家”这一象征性资源展开了竞争 ,展示出其时“国家”这一概念在人们认知与实践中的多歧性。与通常采纳的理论假设不同 ,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 ,中央并不总是被视为“国家”的代表 ;而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也启示出“国家建设”理论并不尽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这一理论构建出的“国家—社会”二元分析框架 ,实更近“前近代”中国的官、民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高等教育 四川大学 国立化 国家建设理论 中国 地方大学 中央化
原文传递
“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 被引量:61
8
作者 郑卫东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下中国乡村研究的三个方向,认为“市民社会”研究方向已经逐渐淡出乡村研究者视野。“国家政权建设”研究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多,产生的纷争也最多,很多争论其实是因为人们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使用国家与... 本文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下中国乡村研究的三个方向,认为“市民社会”研究方向已经逐渐淡出乡村研究者视野。“国家政权建设”研究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多,产生的纷争也最多,很多争论其实是因为人们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使用国家与社会概念所致;尽管“国家政权建设”研究方向已经注意到国家与社会的非均质特点,但其整体论与实体论的理论品格成为其致命的缺陷。“社会中的国家”研究方向注重关系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件”过程,试图摆脱社会学传统的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该研究方向虽面世不久,但已经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市民社会” 研究方向 中国 乡村研究 农村社会学 国家政权建设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