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形象传播视域下中国文化符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1
作者 陈芙 高一鸣 孙丹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中国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符号不仅是现代大学英语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形象进行正面传播的重要步骤。使用各种策略将中国文化符号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引导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符号进行... 中国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符号不仅是现代大学英语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形象进行正面传播的重要步骤。使用各种策略将中国文化符号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引导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符号进行思考和接受,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国家形象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国家形象自塑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研究
2
作者 李家霞 薛磊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沂蒙精神的红色文化和故事有助于塑造个体、集体乃至中华民族整体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然而,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却面临四大挑战。在新形势下,需要探索沂蒙精神对外...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沂蒙精神的红色文化和故事有助于塑造个体、集体乃至中华民族整体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然而,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却面临四大挑战。在新形势下,需要探索沂蒙精神对外传播的路径和策略,建立一套包含传播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和效果的完整体系,以提升其国际传播效能,使之成为国家形象自塑的有力支撑和特色品牌,从而推动国际社会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并促进更广泛地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自塑 外宣翻译
下载PDF
中韩电影中的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基于政治传播的视角
3
作者 金勇 刘家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传播困境与从单一性创作转向交融性国家叙事的转变。而韩国电影跳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性民族主义表达框架后取得的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叙事 国家形象 政治传播 中国电影 韩国电影
下载PDF
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国家形象海外传播困境及提升路径研究
4
作者 宋庆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9-165,176,共8页
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向海外传播了多维的中国形象,但传播过程中“自塑”与“他塑”的中国形象因传播概念偏差、传播向度单一、传播内容与传播成效偏离形成错位或反差,给国家形象海外建构和传播带来困境,造成中国形象海外传播“国内佳、国... 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向海外传播了多维的中国形象,但传播过程中“自塑”与“他塑”的中国形象因传播概念偏差、传播向度单一、传播内容与传播成效偏离形成错位或反差,给国家形象海外建构和传播带来困境,造成中国形象海外传播“国内佳、国外不佳”现状。国家形象海外传播要突破困境,改变中国形象海外传播现状,以及国家形象输出策略、内容和目的不协调窘境,一是要匡正传播理念,纠正“宣传”“灌输”观念为“传播”观念;二是要统筹协调双方意识,考虑双方审美意识和价值意识等因素;三是要赢得传播空间与时间,以空间换取时间;四是要倚重“他塑”成就“自塑”,树立“话语中国”中国自塑之话语自信。同时,在提升国家形象海外传播路径时,明确中国形象海外塑造和传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传播困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的侧影: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国家形象的影像传播研究
5
作者 万传法 金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载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中国影视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载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中国影视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中国国家形象如何通过影视传播得以实现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影响力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国国家形象 影视传播 影像传播 中国影视 文化载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媒介化时代文化艺术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维度与策略——基于社交媒体受众评价的内容分析
6
作者 张慧喆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
文化艺术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其施为作用主要发生在国家形象塑造的规范维度和审美维度两个层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为文化艺术的对外传播策略和国家形象塑造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化艺术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其施为作用主要发生在国家形象塑造的规范维度和审美维度两个层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为文化艺术的对外传播策略和国家形象塑造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国的国家形象实际上是国家形象与文明形象的综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互融与更新塑造着当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媒介化时代则要求跨文化传播全面关注个体认知和公共话语、地方性文化和全球化语境的关系。通过对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受众评价进行爬梳和内容分析,结合以上多重维度,可以提出一个在媒介化时代通过文化艺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综合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社交媒体 内容分析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路径分析
7
作者 杨扬 周燕湘 《对外传播》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挥政党外交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外政党的外交实践,发展与创新并举,努力改善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向国际社会有力塑造并充分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综而观之,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提升国家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挥政党外交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外政党的外交实践,发展与创新并举,努力改善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向国际社会有力塑造并充分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综而观之,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路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融合新媒介丰富政党外交形式;“借船出海”,借力国外政党传递中国声音;积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去污名化等。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多重路径实施,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 国家形象 路径
下载PDF
社交媒体对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探析
8
作者 阿地拉·艾里江 高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日渐成为影响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形式,创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通过对国家形象等相关概念的剖析、国家形象塑造价值的把握以及理论基础的挖掘,有利于内在地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国家...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日渐成为影响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形式,创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通过对国家形象等相关概念的剖析、国家形象塑造价值的把握以及理论基础的挖掘,有利于内在地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进而探寻社交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科学路径,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塑造
下载PDF
图像符号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9
作者 王滋健 刘慧文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展示给世界的形象和印象。图像符号是用来传达一个国家的身份认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塑造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认可度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释图像符号和国家形象的概念以及彼此... 国家形象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展示给世界的形象和印象。图像符号是用来传达一个国家的身份认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塑造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认可度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释图像符号和国家形象的概念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多维度分析图像符号对国家形象的内在塑造机制,重点论证了图像符号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有助于为多维立体融合的国家形象传播作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符号 国家形象 中国国家形象
下载PDF
沈从文与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10
作者 鲁娅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47-49,共3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沈从文和谭恩美两位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重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这两位作家作品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共性具有重要的...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沈从文和谭恩美两位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重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这两位作家作品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共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沈从文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强调民族特色、关注民生和历史传承,展现了湘西地区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谭恩美作品则注重民族文化的表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有机结合,呈现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本研究对于理解自身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构建和谐、包容的世界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跨国文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谭恩美 中国国家形象
下载PDF
《中国日报》冬奥新闻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11
作者 杨文健 戴炯 《海外英语》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以Ruth 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简称DHA)为理论框架,以语料库分析为研究方法,文章分析了《中国日报》2022年北京冬奥新闻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表征。研究发现,《中国日报》2022年冬奥报道通过对复杂... 以Ruth 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简称DHA)为理论框架,以语料库分析为研究方法,文章分析了《中国日报》2022年北京冬奥新闻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表征。研究发现,《中国日报》2022年冬奥报道通过对复杂国际局势、中国的科技硬实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焦点话题的关注,向世界展示了多元立体、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该研究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及国际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奥运会 国家形象
下载PDF
听觉转向下中国主流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外获奖的音频类作品为例
12
作者 沈国麟 徐熹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年第1期48-58,共11页
中国主流媒体国际获奖作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顺应“听觉转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在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奖项中屡创佳绩,尤其以音频新闻作品获得国际评审团的青睐和嘉奖。文章基于新闻叙事学的理论... 中国主流媒体国际获奖作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顺应“听觉转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在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奖项中屡创佳绩,尤其以音频新闻作品获得国际评审团的青睐和嘉奖。文章基于新闻叙事学的理论框架,以总台海外获奖的音频新闻作品及评审团颁奖辞为研究材料,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总台获奖作品从立场的共在、资源的共享、叙事的共通以及理念的共融等多方面着力,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情感传播,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音频新闻 国家形象 情感传播
下载PDF
陕西文化“走出去”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构建策略研究
13
作者 胡仁青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倡议的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翻译和语言服务领域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 21世纪以来,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倡议的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翻译和语言服务领域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西文化“走出去”英译研究在语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其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译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探究中国文化输出语言翻译的本质,提出陕西文化外宣翻译具体策略:语言翻译策略、媒介选择策略、内容创作策略、外宣翻译团队策略、力求在探索文化输出语言翻译策略同时,将陕西旅游文化推向国际大舞台。同时,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陕西“丝路文化”国际形象构建策略:旅游形象构建策略、文化品牌构建策略、品牌推广策略、陕西文化传播和翻译策略,以塑造“文化陕西”国际新形象,推动陕西旅游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文化 “走出去” 外宣翻译 国家形象
下载PDF
积极与责任:对外“双碳”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14
作者 刘超 尹姝晗 《新闻前哨》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基于语料库对《中国日报》中关于“双碳”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采用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主题词、主题词搭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态度和资源角度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特征。最后构建出对外报道“双碳”话语中... 基于语料库对《中国日报》中关于“双碳”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采用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主题词、主题词搭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态度和资源角度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特征。最后构建出对外报道“双碳”话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并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中国国家形象 对外报道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多维视角分析
15
作者 黄越 戴洁莉 +1 位作者 陈桂蓉 刘怡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2期0030-0032,共3页
国家形象代表了政府的形象,代表了整个国家的行事作风,对于国家间的外交、贸易往来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变,中国对外形象也在不断提升。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希望塑造更加良好的大国形象,助力各国一同协... 国家形象代表了政府的形象,代表了整个国家的行事作风,对于国家间的外交、贸易往来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变,中国对外形象也在不断提升。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希望塑造更加良好的大国形象,助力各国一同协调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目前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对形象塑造的成果,并根据现象提出相应的可以进行改进的措施建议,希望中国可以更进一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真实、友好的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形象 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建构
下载PDF
及物性视角下生态语篇中的中西方国家形象建构对比研究
16
作者 李跃 刘桂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国家形象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以往语言学界主要从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研究国家形象的建构,所选语料多为政治、新闻和演讲语篇,鲜有学者通过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过程视角研究生态语篇中国家形象的建构... 国家形象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以往语言学界主要从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研究国家形象的建构,所选语料多为政治、新闻和演讲语篇,鲜有学者通过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过程视角研究生态语篇中国家形象的建构。本文通过对《瑞典环保公主,该减减你的碳排放了》中的小句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进行划分,发现该语篇表面在敦促“环保公主”个人减少碳排放,实际上通过聚焦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对环保的做法和态度建构了对待环境问题时的中西方国家形象。语篇中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揭示了西方发达国家缺乏环保意识以及空喊环保口号的行为,建构了其消极负面的环保形式主义者形象。另一方面,及物性过程也展现了中国高度重视环保的态度,建构了中国积极正面的环保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过程 环保公主 国家形象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试论汉英词典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
17
作者 蒋华华 骆迎 邹晓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词典记录且传达某一特定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输出与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考察《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中能代表中国文化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50个文化符号的微观结构信息——释义与例证,... 词典记录且传达某一特定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输出与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考察《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中能代表中国文化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50个文化符号的微观结构信息——释义与例证,发现词典未能主动地塑造和构建中国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符号释义方式不一致、语词文化意义缺失、例证标识性文化内容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文化符号释义手法统一采用音译加直译并以括注解释文化信息,例证配置注重典型性和传播性,以及适当配图辅助释义。这将更有助于提升汉英词典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词典 文化符号 国家形象 塑造与传播
下载PDF
以文化传播为媒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邹莉 俞洪亮 《对外传播》 2024年第4期65-67,共3页
当前,国际传播面临“西强我弱”的不对等地位,需在多个关键方面加强努力,以重塑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首先,在内容设置上,应系统整合中华文化的多元元素,深入挖掘其深厚底蕴,以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普遍价值;其次,在... 当前,国际传播面临“西强我弱”的不对等地位,需在多个关键方面加强努力,以重塑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首先,在内容设置上,应系统整合中华文化的多元元素,深入挖掘其深厚底蕴,以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普遍价值;其次,在传播对象上,应形成差异化的传播策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设计相应的传播内容,以增强传播效果;此外,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应创新表达中国文化的时代价值,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活力与创新;同时,不断丰富传播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宽中国文化的国际视野与影响范围,引领全球文化交流的和谐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对外传播 话语体系 国家形象
下载PDF
基于框架分析的国产商业电影中国家形象呈现与建构
19
作者 邵佳琳 张丽红 《视听》 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
全球化语境下,面对多元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产电影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需要承担起传递主流价值观、建构国家形象的使命。基于学者臧国仁的框架三层次分析法对国产商业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路径... 全球化语境下,面对多元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产电影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需要承担起传递主流价值观、建构国家形象的使命。基于学者臧国仁的框架三层次分析法对国产商业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路径进行分析可知,国产商业电影需要从高层次主题分析、中层次叙事分析和低层次视听分析三个层面进行拓展,进而建构现代化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国家形象 国产商业电影 框架分析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基于“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的分析
20
作者 廖声武 黄瑛 胡蕾 《融媒》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对外传播旨在于形塑国家形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传播中国声音、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获奖作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科技等方面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也为媒体做好对... 对外传播旨在于形塑国家形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传播中国声音、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获奖作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科技等方面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也为媒体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样本。基于对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文章提出在对外传播中要善于以传播对象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话语表达,利用文化题材做好跨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建构 传播效果 传播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