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过才真的温暖?国家旅游意象感知差异研究:以南非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莉 胥兴安 谢笑盈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近年来,中国已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一出境旅游客源国,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尤其是游客对新兴的远距离出境国家旅游意象的感知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遵循目的地拟人化研究路径,文章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引入中国出境游客对目的... 近年来,中国已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一出境旅游客源国,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尤其是游客对新兴的远距离出境国家旅游意象的感知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遵循目的地拟人化研究路径,文章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引入中国出境游客对目的地国家旅游意象的感知研究,并以南非为例,实证考察两类游客群体(实际游客vs.潜在游客)的感知差异。文章首先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对实际游客的网络游记进行内容分析,并借助对应分析法得出南非国家旅游意象在"温暖-能力"维度上的表现;然后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潜在游客对南非国家旅游意象的感知,以及各意象感知方面对出游意愿的显著影响;最后对比了两类游客群体对南非国家旅游意象的感知差异。文章为国家旅游意象研究引入了新的拟人化认知视角,也为空间与文化距离都比较遥远的中国新兴出境旅游接待国家基于温暖意象打造、进行精准营销宣传提供经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旅游意象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温暖 能力 文化距离
下载PDF
如何立“象”才能“尽意”——大运河纪录片系列的国家意象构成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健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4,共5页
运河纪录片主要有三类立"象"之法,以传递大运河这一国家意象:现时态之"象"、"穿越"之"象"、探秘之"象"。现时态之"象"避免了纪录片的佶屈聱牙;穿越之"象"让历... 运河纪录片主要有三类立"象"之法,以传递大运河这一国家意象:现时态之"象"、"穿越"之"象"、探秘之"象"。现时态之"象"避免了纪录片的佶屈聱牙;穿越之"象"让历史与现实往返切换,赋予创作者以极大的艺术自由;而探秘之"象"则把大运河的"影像""声象"和叙述、叙事的"事象"链接在一起,形成叙述或叙事的时间链条或因果链条,最终使得观众欲罢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象 运河纪录片 中国大运河
原文传递
国家自我意象视角下的对外政策研究——以十八大以来的中国为例
3
作者 王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2-99,共8页
意象是决策者对现实的建构,影响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往研究多关注对外指向的对他(国)意象,而忽略对内指向的国家自我意象。从身份、地位和角色三个维度入手,可深入探究国家的自我意象。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决策者更为关注的身份意象为&... 意象是决策者对现实的建构,影响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往研究多关注对外指向的对他(国)意象,而忽略对内指向的国家自我意象。从身份、地位和角色三个维度入手,可深入探究国家的自我意象。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决策者更为关注的身份意象为"发展中国家",地位意象为"大国"地位、角色意象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改革者"。结合三个维度上的自我意象,对中国十八大以来的对外政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符合国家自我意象。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将自我意象和对他意象结合,来解释针对特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我意象 身份 地位 角色 对外政策
下载PDF
中国梦理论:中国国家话语的新形态 被引量:1
4
作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4,共9页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高领导人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建构理想的新概括,这既是一种政治理论,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国家话语的新趋向。"中国梦"富有深刻的修辞内涵和全球意义,投射了中国的国家价值取向,引领了中国在国际舞台...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高领导人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建构理想的新概括,这既是一种政治理论,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国家话语的新趋向。"中国梦"富有深刻的修辞内涵和全球意义,投射了中国的国家价值取向,引领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走向。从学理角度阐释这一国家隐喻的修辞建构,有利于理解当代中国及其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角色。本文试图从国家传播学、国家修辞学、国家话语学等视角探索"中国梦"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及其在中国国家话语体系和全球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中国梦理论"体现了中国政治话语向民间话语的转型,拓展了政治话语在民间的话语空间,在国际上体现了当代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全球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修辞 国家意象 话语
下载PDF
新加坡“鱼尾狮传说”传承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 王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鱼尾狮"是一头由狮首鱼身组合而成的异兽,脱胎于新加坡"鱼尾狮传说",经过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位主体共同参与的实体性和想象性的建构实践,以及具象化和符号化的发展历程后,现已成为新加坡的城市标识和国家意象... "鱼尾狮"是一头由狮首鱼身组合而成的异兽,脱胎于新加坡"鱼尾狮传说",经过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位主体共同参与的实体性和想象性的建构实践,以及具象化和符号化的发展历程后,现已成为新加坡的城市标识和国家意象,在强化国族身份认同中起到重要作用。"鱼尾狮"的成功转型是原生文化形态与现代化语境的有机对接,"鱼尾狮传说"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经验,是活态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尾狮传说” 新加坡 国家意象
下载PDF
中华文化基因视域下礼乐精神的艺术呈现与价值构建
6
作者 蔡晓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72,共14页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秩序的深刻意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品质。礼乐精神作为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塑造国家意象,以及审美体验和道德教化的双重作用,涵养人性意蕴,体现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基因 礼乐精神 国家意象 人性意蕴
下载PDF
农村改革过程中的试点突破与话语重塑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洁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24,244,共25页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将中国农村改革视为农民自发推动的结果。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的考察,本文认为国家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和推动作用。集体化末期,原有治理模式的销蚀殆尽和科层内部的意见分化为农村改革的基层...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将中国农村改革视为农民自发推动的结果。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的考察,本文认为国家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和推动作用。集体化末期,原有治理模式的销蚀殆尽和科层内部的意见分化为农村改革的基层实践埋下了契机。通过在灾害这一特殊背景下对国家政策的策略性变通,改革者成功实现了对基层民众意愿的捕捉和凝聚,并进一步以"试点"的方式打开了地区政策变革的通道,最终通过话语重塑将乡村社会的"生存伦理"转化为国家制度转型的合法性基础,实现了国家在市场转型初期治理意象的延续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权力实践 试点 生存伦理 国家意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