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成长逻辑及其世界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姬超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理论中尚没有取得应有的关注和地位。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是“以资本为中心”,国家服务的是资本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也无...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理论中尚没有取得应有的关注和地位。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是“以资本为中心”,国家服务的是资本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也无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由于中国“社会嵌入在国家之中”的历史事实,推动现代化成为国家的内在责任,国家伴随着现代化而成长。基于国家成长角度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表明,国家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在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国家作用具有差异性。在“站起来”阶段,国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强制性整合,为现代化的启动奠定基础;在“富起来”阶段,国家着力增强经济和社会主体力量,释放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和创造力;在“强起来”阶段,国家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基础性框架,创造发展新动能和新平台,推进可持续的现代化。中国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贡献了新成果、新形态,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参考或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国家成长 国家能力
下载PDF
从土地文件变迁看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轨迹——以建国以来中央颁发的土地文件为观察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施从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文件治理方式是符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土地文件治理对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起着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借助土地文件治理的形式来实行国家官僚制的建设和推行其政策主张;二是通过土地文件治理,大大提升国家的汲取能力;三是... 文件治理方式是符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土地文件治理对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起着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借助土地文件治理的形式来实行国家官僚制的建设和推行其政策主张;二是通过土地文件治理,大大提升国家的汲取能力;三是土地文件的制度化、法治化向社会提供制度安排,直接提高了政权合法性;四是在土地文件变迁的过程中,农村民间组织纷纷出现并发展壮大,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也趋向良性互动,农村公民社会逐渐成长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文件 文件治理 现代国家成长
下载PDF
国内学界关于国家成长问题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国家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中国近现代以来国家成长的曲折以及当代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使得学界日益关注国家成长这一重要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国家成长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规模,路径多种多样,有必要对此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国家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中国近现代以来国家成长的曲折以及当代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使得学界日益关注国家成长这一重要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国家成长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规模,路径多种多样,有必要对此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发现,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已在相当程度上吸收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具有本土资源优势,不过在学术积累、前沿理论嫁接和研究方法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国家成长 中国 政治
下载PDF
政治传播与现代国家成长的三重建构
4
作者 庞金友 赵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4,F0002,共12页
国家成长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的三重建构,政治传播于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国家成长阶段,政治传播既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权力在时空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又在主观上促进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在民主—... 国家成长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的三重建构,政治传播于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国家成长阶段,政治传播既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权力在时空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又在主观上促进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在民主—国家成长向度,政治传播一方面通过构建制度主体、营建共识环境和提供参与渠道等,全方位推动民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公民意识、开展公民教育、倡导公民义务和塑造制度权威等,多维度激发民主价值的内化。在民生—国家成长层面,政治传播通过作用于政府的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和外在形象,不断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通过消解民众的疏离感、冷漠感和不信任感,持续提升政治参与的回应性、科学性与交互性。在现实政治的语境中,政治传播的诸多作用往往重叠交叉甚至相互龃龉,最大程度发挥政治传播正向作用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政治传播所蕴含的沟通与协调功能,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策略选择或权宜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国家成长 民族—国家 民主—国家 民生—国家
下载PDF
从“建构主权国家”到“优化治理体系”: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演进轨迹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明 蒋红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87,共6页
文章从纵向历时性角度阐释70年来中国现代国家从"建构主权国家"到"优化治理体系"变迁轨迹。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国家的主要任务聚焦于"建构现代主权国家";1978年开启推行市场经济致力于推... 文章从纵向历时性角度阐释70年来中国现代国家从"建构主权国家"到"优化治理体系"变迁轨迹。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国家的主要任务聚焦于"建构现代主权国家";1978年开启推行市场经济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然而市场经济发展连带性地带来新的治理困境;2013年以来,党和国家开启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以化解治理困境。梳理中国现代国家成长70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把脉中国国家成长过程中支撑各阶段平稳过渡的内在多重机制,促成中国现代国家成功转型,为实现国家政权稳定前行奠定理论基础。正是在梳理中国现代国家成长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现代国家成长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未来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成长 主权国家 市场经济 治理体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成长的复线逻辑——一项历史政治学的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贺东航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246,共12页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成长的核心领导力量,而革命逻辑、现代化逻辑与民族复兴逻辑是理解现代中国最重要的线索。借助历史政治学的理论资源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正是从这三种逻辑出发,先后领导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成长的核心领导力量,而革命逻辑、现代化逻辑与民族复兴逻辑是理解现代中国最重要的线索。借助历史政治学的理论资源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正是从这三种逻辑出发,先后领导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阶段。百年来,三重逻辑在不同阶段各有主导,依次展开和转换,呈现出交织叠加的复杂动态过程。这三重复线逻辑储存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许多特征和信息单元,从观念和组织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领导制度体系 国家成长 复线逻辑 历史政治学
下载PDF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整合与国家成长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6,107,共7页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矛盾的增多,以及现代国家构建面临的新挑战,政治整合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的政治整合具有历史资源,尤其依赖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架构。其时,由一元化组织整合、革命型文化与意识形态整...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矛盾的增多,以及现代国家构建面临的新挑战,政治整合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的政治整合具有历史资源,尤其依赖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架构。其时,由一元化组织整合、革命型文化与意识形态整合、均平式利益整合、偏弱的制度化整合、泛在的强制型整合等构成的党国体制整合模态,一方面创建和巩固了民族国家,并初步推进了民生与民主建设;另一方面由于高度集权与整合过度导致了国家成长的曲折,政治整合效力在辉煌后开始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整合 国家成长 党国体制 总体性社会
下载PDF
近现代国家成长与政治整合:西方经验与中国借鉴
8
作者 王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5-40,共6页
现代国家形态肇始于西方。自中世纪以来,西方的国家成长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历史演进,先后完成了民族国家构建和民主国家构建,其不同阶段的政治整合机制也发生着变化。西方的国家成长与政治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性的一般规律,对当代... 现代国家形态肇始于西方。自中世纪以来,西方的国家成长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历史演进,先后完成了民族国家构建和民主国家构建,其不同阶段的政治整合机制也发生着变化。西方的国家成长与政治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性的一般规律,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整合有着相当的启示意义。当然,我们也需看到中西方历史背景的差异性,并进行在地化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成长 政治整合 近现代 西方 中国
下载PDF
“国家成长”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被引量:11
9
作者 欧阳恩良 胡静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8,共10页
新中国的“国家成长”理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具有同质性,并铸就了新道路的生成机理,因而为认识新道路之形成提供了理论视野。中国共产党在“时”与“势”的共振中实现了“国家成长”与社会转型的有机统一,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 新中国的“国家成长”理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具有同质性,并铸就了新道路的生成机理,因而为认识新道路之形成提供了理论视野。中国共产党在“时”与“势”的共振中实现了“国家成长”与社会转型的有机统一,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模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兴国大业中奠基与开启、在富国大业中全面展开、在强国大业中定型,其叙事话语的变迁诠释着国家与社会的耦合性,体现了中国独有的国家成长优势和现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敢于自我革命、善于汲取经验的政党品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有机衔接、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成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国家成长的要素、机制与格局——基于政治生态学角度的国家成长理论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金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3,共10页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回归国家”的研究中,“国家成长”是一个新兴的主题,它意味着国家理论在方法论和理论上的双重创新。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成长首先表现为国家要素的成长。国家成长的要素分为基本要素、组织要素和成长...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回归国家”的研究中,“国家成长”是一个新兴的主题,它意味着国家理论在方法论和理论上的双重创新。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成长首先表现为国家要素的成长。国家成长的要素分为基本要素、组织要素和成长机制。基本要素确立国家;伴随着基本要素发育的是组织要素成长,是国家调整期的主要表现,发育成型则意味着国家进入稳定期;成长机制萌发并逐渐成为政治生活的主流,国家成长进入成熟期。在国家成长的不同时期,源动力均来自社会,所以国家−社会关系机制在国家成长中最为重要。社会形态及发展进程不同,国家与社会的结合方式也就不同,国家成长呈现出非均衡的格局。国家成长理论的提出既是对已有国家理论的挑战,同时也拓展了国家研究的逻辑、方法和场域。基于国家成长理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特别是在后国家成长时期,社会将进入到一个相互关联的共同体中,目标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成长 要素 动力机制 现代国家
原文传递
直挂云帆济沧海——《成长中的国家创新基金成功案例选编》(后记)
11
作者 范伟军 《科技创业》 2004年第11期70-70,共1页
有幸成为《成长中的国家创新基金成功案例选编》一书的撰稿者,我和我的团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对基金资助成功企业的筛选追寻采访中,较为完整地领略了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采,一对一的采访,对成功话题的探讨,对基金申领的回顾……绵... 有幸成为《成长中的国家创新基金成功案例选编》一书的撰稿者,我和我的团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对基金资助成功企业的筛选追寻采访中,较为完整地领略了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采,一对一的采访,对成功话题的探讨,对基金申领的回顾……绵绵话题,火花碰撞,唏嘘感叹,发人深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中的国家创新基金成功案例选编》 书评 科技企业 中小型企业
下载PDF
试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条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方亮 师泽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8,共6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的战略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的战略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持续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成长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历史中国的社会与法律面相——读《中国文化要义》和《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13
作者 陈明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和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分别从伦理角度和法律角度对传统中国的伦理形态、行为规范和精神特征作了深刻而精要的阐释,是人们理解古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逻辑的重要著述之一。相对而言,梁漱溟的“文化”...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和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分别从伦理角度和法律角度对传统中国的伦理形态、行为规范和精神特征作了深刻而精要的阐释,是人们理解古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逻辑的重要著述之一。相对而言,梁漱溟的“文化”具有一种宏观比较社会史的色彩,瞿同祖的“法制”则可归入一种相对微观的法律功能主义的叙事,无论是“纳国家于伦理,以教化代政治”,还是“法从礼出、以礼入法”,都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所共同维护的统治秩序及其原理,从政治学上说,它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中国国家演进之路和反思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之变的有益的特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本位 礼法秩序 古代文明 国家成长
下载PDF
中国体育战略重心转移的历史回眸与未来瞻望 被引量:21
14
作者 彭国强 舒盛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2,共8页
对中国体育战略重心转移的走向与偏向进行回眸,认为中国体育战略积极迎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需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赶超型"战略思想统领全局,竞技体育主导下的国家政治诉求强烈;存在一定的时应性和局限性,体育的社会人本... 对中国体育战略重心转移的走向与偏向进行回眸,认为中国体育战略积极迎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需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赶超型"战略思想统领全局,竞技体育主导下的国家政治诉求强烈;存在一定的时应性和局限性,体育的社会人本需求关注不足。新时期,体育战略重心转移将面临"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政府职能转型的机遇,同时,也要应对国际外部环境、国内社会环境和体育自身问题的挑战。体育战略重心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利益的转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关注新时期我国的大国身份和国民社会心态的政治诉求,推动竞技体育的包容性发展,担当起负责任体育大国的战略角色;体育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人本需求,拓宽国家体育利益边界,扩展体育的趣味化、生活化和平民化,发挥体育的多元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育战略 重心转移 国家成长 国家利益 国家战略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成长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麒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39,共6页
以社会资源正义分配、国内秩序保障以及外部安全保证为核心要义、任务的国家治理,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属性,而国家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现代国家成长的内在逻辑,它是考察现代国家成长较为科学、合理的维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维度... 以社会资源正义分配、国内秩序保障以及外部安全保证为核心要义、任务的国家治理,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属性,而国家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现代国家成长的内在逻辑,它是考察现代国家成长较为科学、合理的维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下,中国的现代国家经历了独特的成长轨迹,即由传统国家治理危机所促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国阶段,到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运动式治理所带来的国家一体化阶段,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化治理所带来的执政兴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现代国家成长
原文传递
德国体育战略演进的历程、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国强 舒盛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5,共8页
从国家历史演进视角对德国体育战略进行研究,将德国体育战略演进历程分为体操运动主导期、体育改革探索期、纳粹思想膨胀期、东德西德并进期与人本需求强化期5个阶段,经历了军国体育、政治性体育、种族化体育、人本体育等战略思想的转... 从国家历史演进视角对德国体育战略进行研究,将德国体育战略演进历程分为体操运动主导期、体育改革探索期、纳粹思想膨胀期、东德西德并进期与人本需求强化期5个阶段,经历了军国体育、政治性体育、种族化体育、人本体育等战略思想的转变。演进特征体现在:战略价值服务于国家发展,满足了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需要;战略重心从注重国家政治诉求到强调社会人本需求;战略主体从国家主导到社会主导;战略缺陷体现为特定时期将体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具,对人本需求关注不足。提出:我国体育战略应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满足新时期国家利益的需要;体育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人本需求,推动全民健身战略价值释放;政府职能向调控型与服务型转变,发挥社会市场在体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体育战略 演进 政治诉求 人本需求 国家成长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战略分析
17
作者 汪恺 蔡恒进 《财富涌现与流转》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必由之路。法郎国际化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综合国力不能与国际化进程相匹配。征战欧洲、争夺海上霸权的进程反而加速了法国国际地位的丧失和法郎的衰败。日元国际化的代价是资产泡沫化后长达20年的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必由之路。法郎国际化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综合国力不能与国际化进程相匹配。征战欧洲、争夺海上霸权的进程反而加速了法国国际地位的丧失和法郎的衰败。日元国际化的代价是资产泡沫化后长达20年的经济衰退。其原因是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政治、经济自主权的缺失,以及资本市场的过度开放。本文分析了法郎和日元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并引入自我肯定需求理论,认为在美元仍将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数年中,管理好大国成长预期,在次要国际货币地位上,务实地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寻求国际认可,来韬养国民自我肯定需求,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成长 货币 自我肯定需求
下载PDF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
18
作者 张世专 《科技促进发展》 2010年第11期16-22,共7页
本文论述了在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日益系统化、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国际科技合作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出了国际关系演化的自旋太极球理论模型,并据此对未来国际关... 本文论述了在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日益系统化、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国际科技合作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出了国际关系演化的自旋太极球理论模型,并据此对未来国际关系和全球化的走向作了大胆的预测。纯属作者个人的学术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激发读者同行对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趋势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不对之处,欢迎您来信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全球化 国家理性的成长 国际关系的进化 国际科技合作
下载PDF
Why the Yangzi Delta Did Not Become Industrializ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China's Yangzi Delta Region and Great Britain
19
作者 Fang Zho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based handicraft industry in the Yangzi delta provided supplementary income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auxiliary family members. But it did not replace subsistence farming as the pri...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based handicraft industry in the Yangzi delta provided supplementary income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auxiliary family members. But it did not replace subsistence farming as the primary method in which peasants made their living,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did not allow China to close the gap in the great divergence with the West. So why didn't the cotton-based handicraft industry catapult the Yangzi delta region into the modem era of industrialization? Why did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merely serve as a supplementary rather than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livelihood?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did not transform China into an industrial and urban n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constraints in which population growth and land intensification had imposed on the peasants of the delta. These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favorabl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ommercial opportunities for trade in other regions, forced peasants to adopt the family-based handicraft industry as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income for survival. While the impact-response model may have suggested that it was the inability of the handicraft spinners and weavers to compete against British machines and the subsequent drop in cotton prices, a China-centered approach advocated by Paul Cohen would suggest domestic factors such as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due to changes in taxation policies and the diminishing rate of return in labor, and the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office and grain may have been the real reasons that prevented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from developing into an alternative for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economy INDUSTRIALIZATION labor GEOGRAPHY
下载PDF
1660~1799年英国财政革命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雪梅 张歌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37,共7页
1660年之后至18世纪末这一百多年间,英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财政革命,其内容包括税收的常规化与税收机构的官僚化、中央银行的创设、长期公债的出现、预算制度的完善等等。这些创新的财政制度并不是英国财政史上的昙花一现,它们不仅构建... 1660年之后至18世纪末这一百多年间,英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财政革命,其内容包括税收的常规化与税收机构的官僚化、中央银行的创设、长期公债的出现、预算制度的完善等等。这些创新的财政制度并不是英国财政史上的昙花一现,它们不仅构建了现代财政体系,促进了18世纪英国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而且造就了一个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现代国家。本文在勾勒英国财政革命中这些重要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揭示英国财政革命与现代国家成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革命 国家成长 英国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