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功的外部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涛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2年第5期32-33,共2页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所以做出杰出的科学贡献,必然有其内在规律。一般认为科技人才成长是内外因素结合的结果。本文主要考察、分析外部因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科学贡献 内在规律 人才成长
下载PDF
本刊名誉主编吴良镛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
作者 毛其智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年第2期224-227,共4页
本刊名誉主编、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建筑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良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院士 主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人居环境科学 中国工程院
下载PDF
2014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投身科研纾国困 愿将一生献宏谋
3
作者 蒋向利 《中国科技产业》 2015年第2期62-63,共2页
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9岁的核物理学家于敏成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唯一获得者。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北京人民大会堂 科研 物理学家 高技术发展 两弹一星
下载PDF
隐形“核司令”——记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程开甲院士
4
作者 王琳琳 《科技中国》 2014年第2期44-49,共6页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腾起戈壁荒漠上空,中阂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院士 开甲 隐形 原子核裂变 原子弹爆炸 戈壁荒漠
下载PDF
吴良镛先生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意义与启示
5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2年第5期42-43,共2页
本文分析了吴良镛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这一事件本身对于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总结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学者和楷模获奖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力量,以帮助和引导后辈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成长与... 本文分析了吴良镛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这一事件本身对于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总结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学者和楷模获奖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力量,以帮助和引导后辈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良镛 科学技术 从业人员 学者
下载PDF
“一生献宏谋”的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纪事
6
作者 杜鹃 《科技中国》 2015年第2期74-77,共4页
2015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镁光灯下,89岁的“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坐着轮椅,被缓缓推向主席台中央,接过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荣誉证书。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氢弹 人民大会堂 习近平
下载PDF
数度改行为国需——记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张存浩院士
7
作者 王琳琳 《科技中国》 2014年第2期50-55,共6页
86岁的物理化学家张存浩,总是习惯用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即便是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他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院士 行为 物理化学家 年轻人
下载PDF
小麦远缘杂交的“袁隆平”——访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
8
作者 吴志菲 《职业技术》 2007年第9期14-21,共8页
李振声档案盘点: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之称。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 李振声档案盘点: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之称。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育种 国家最高科技奖 小麦 袁隆平 中国科学院 研究室主任 农业生物 研究所
下载PDF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谢家麟:“我就是胆子大”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家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9期I0017-I0024,共8页
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如何,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绩。这个奖虽然是颁给个人的,但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整个加速器团队的肯定,是对几代人工作的褒奖。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谢家麟 粒子加速器 电子对撞机
下载PDF
创新的动力: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要做的就是明天、后天甚至后后天的事,国家长远性、战略性、基础性研究需要的事”————专访2007年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碍者闵恩泽院士
10
作者 高敏 《世界石油工业》 2008年第1期34-39,共6页
200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闵恩泽院士获此殊荣。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闵恩泽院士。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基础性研究 中国 创新 家长 应用科学 记者采访 闵恩泽
下载PDF
投身三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心声
11
作者 建伟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7年第4期14-15,共2页
【本刊记者:建伟】2007年2月27日,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李振声院士,这是继袁隆平院士后农业科技界获得的又一崇高荣誉。李振声研究员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 【本刊记者:建伟】2007年2月27日,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李振声院士,这是继袁隆平院士后农业科技界获得的又一崇高荣誉。李振声研究员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推广培育的小麦品种15年,累计增产粮食30亿千克。他树艺五谷,教民稼穑,为人称道。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社等为此专访了李振声院士,以下将李院士的心声整理摘编如下,供农业部门管理者、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者以及从事三农工作的年轻一代作参考,希望有所启迪,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获得者 天地 远缘杂交育种 农业发展战略 小麦品种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热烈祝贺《西北植物学报》名誉主编李振声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2
作者 刘枫 潘新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9-489,共1页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西北植物学报》名誉主编李振声院士于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胡锦涛向李振声颁奖。《西北植物学报》全体工作人员在此谨向李振声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关键词 《西北植物学报》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主编 遗传学家 育种专家 工作人员 胡锦涛
下载PDF
热烈祝贺《西北植物学报》名誉主编李振声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3
作者 刘枫 潘新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3-683,共1页
关键词 《西北植物学报》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主编 遗传学家 育种专家 工作人员 胡锦涛
下载PDF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院士
14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人民大会堂 自然科学 科技进步 技术发明 科技 单位
下载PDF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院士
15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人民大会堂 自然科学 科技进步 技术发明 科技 单位
下载PDF
祝贺本刊创始人于敏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6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国高科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国家科学技术励大会 创始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北京人民大会堂 高技术发展 物理学家
下载PDF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逝世
17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2-342,361,共2页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国共产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东生 获得者 院士 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地质学会
下载PDF
祝贺本刊创始人于敏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8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国高科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院士 国家科学技术励大会 创始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自然科学 高技术发展
下载PDF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简介
19
《标准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 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 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神经外科 简介 外科治疗 北京大学 科研究所 50年代 70年代
下载PDF
国家最高科技奖不能总是白发苍苍
20
《理论视野》 CSSCI 2009年第2期63-64,共2页
《南方周末》1月15日发表评论员史哲的文章指出,中国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一次颁给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是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83岁;一位是化学家徐光宪,88岁。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14位获奖人中,... 《南方周末》1月15日发表评论员史哲的文章指出,中国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一次颁给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是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83岁;一位是化学家徐光宪,88岁。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14位获奖人中,得奖时年龄超过80岁的有9人,70—80岁之间的4人,低于70岁的仅1人,这使得当初为激励中国科学家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重大成果而设立的奖项,变成了对科学家奋斗一生的背书,变成了一个“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家 《南方周末》 神经外科 荣誉称号 评论员 王忠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