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国家根本法 建设法治农发行
1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8年第12期F0002-F0002,1,共2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日前,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日前,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倡导者、自觉遵循者、坚定捍卫者。各级行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论述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深入推进法治农发行建设,为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根本 农发行 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宪法 法律法规体系 人民意志
下载PDF
海牙和平会议与国家根本利益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乃和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04,共9页
在欧洲国际秩序陷入危机的背景下,民间和平运动有力地推动了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的召开,俄国则借机主导了会议议程。在海牙和平会议内外,与会各国代表围绕着国家根本利益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国代表的... 在欧洲国际秩序陷入危机的背景下,民间和平运动有力地推动了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的召开,俄国则借机主导了会议议程。在海牙和平会议内外,与会各国代表围绕着国家根本利益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国代表的大会发言,是对"东方问题"的回响;朝鲜海牙密使事件激起的国际舆论关注,则是对古老中华帝国衰落所引起"中国问题"的反应。海牙和平会议尽管确立了国家根本利益不可仲裁的原则,但也为讨论国家根本利益问题提供了平台。这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然而,由于国家根本利益被视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禁区,因而难以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围绕国家根本利益问题的争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总结国联成败的经验教训之后,终于在联合国找到了新起点。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指导下,借助于海牙和平会议的原始记录以及当时国际媒体的报道等文献,人们就可以较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海牙和平会议有关国家根本利益问题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牙和平会议 国家根本利益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东方问题” 海牙密使事件
原文传递
国家根本任务中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
作者 刘怡达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贯彻执政党的主张,也是在完成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对“高度民主”已形成共识,“八二宪法”将此种共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家根本任务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贯彻执政党的主张,也是在完成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对“高度民主”已形成共识,“八二宪法”将此种共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家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规定在序言中。随着执政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方位的重新审视,1993年修宪调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目标,把“高度民主”替换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民主”。“民主”只是国家根本任务的一个具体目标,其他目标的达成可为其提供助力,特别是居于首位的“富强”。国家根本任务被规定在现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该自然段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定了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道路选择和根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根本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现行宪法
原文传递
国家根本大法 成长必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读
4
作者 杨荣 《学生天地(初中版)》 2022年第12期44-46,共3页
中国人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否则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 中国人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否则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根本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宪法日 必修课 《宪法》 规矩
原文传递
国家环境义务溯源及其规范证成 被引量:12
5
作者 钭晓东 叶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6,共8页
国家环境义务的先决属性和对应范畴的多元性要求其在宪法层面进行证成和溯源。环境基本国策以动态性的“国家目标条款”规范定位证成国家环境义务。通过教义学解释宪法环境权概括性基本权的规范属性,否定其“主观权利”面向,肯定其“客... 国家环境义务的先决属性和对应范畴的多元性要求其在宪法层面进行证成和溯源。环境基本国策以动态性的“国家目标条款”规范定位证成国家环境义务。通过教义学解释宪法环境权概括性基本权的规范属性,否定其“主观权利”面向,肯定其“客观规范”面向,以此证成国家环境义务。但二者只是宪法中国家环境义务来源的一部分,且各有其的依据缺陷。宪法修改后,国家根本任务增加环境保护目标,成为前二者在宪法中的统合性规范,为国家环境义务的原则性效力依据。国家环境义务的宪法溯源为环境义务体系构建提供完整的效力链条,是环境保护法治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根本任务 环境基本国策 宪法环境权 国家环境义务
下载PDF
清代满族的根本地位与角色 被引量:4
6
作者 常书红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9,共7页
作为在中原建立诸民族多元一体政权的少数民族之一 ,满族统治者在以切实有效的手段——包括汉人能够认同的儒家文化和代表它的汉族官绅——维持统治秩序的同时 ,为确保本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在政治策略和军事... 作为在中原建立诸民族多元一体政权的少数民族之一 ,满族统治者在以切实有效的手段——包括汉人能够认同的儒家文化和代表它的汉族官绅——维持统治秩序的同时 ,为确保本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在政治策略和军事战略的制定与运作中 ,可谓颇具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地位 国家根本 文膺心膂 武寄干城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序言中的根本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玉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1,64,共8页
关于宪法序言是否包含着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具有法律实证主义倾向的学者一般认为宪法序言只是政治性宣言,继而否定其中包含根本性规定;而政治宪法学则认为宪法序言中由政治权力的事实构成的政治决断具有根本性,其见解与立宪主义的精神相... 关于宪法序言是否包含着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具有法律实证主义倾向的学者一般认为宪法序言只是政治性宣言,继而否定其中包含根本性规定;而政治宪法学则认为宪法序言中由政治权力的事实构成的政治决断具有根本性,其见解与立宪主义的精神相冲突。我国宪法学的传统学说虽认定宪法序言包含着根本性规定,但由于缺失体系化论证,其说服力有限。规范宪法学认为,在我国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机构规范以及以国家根本任务为统领的公共利益规定中,作为宪法序言之核心内容的国家根本任务虽可被视为根本法,但其既非唯一,也非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序言 根本 国家根本任务
下载PDF
国家行为的实证考察与界定研究——以行政法学为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秀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7-36,共10页
国家行为的适格要素包括:国家行为的主体、对象、内容以及程序;国家行为判定的建构则是逻辑、经验和政策选择的产物。国家行为的适格标准大体可以分为适格、有权、合理、有效,与主体、适用条件、行为特征等要素相联系。判断一个行为是... 国家行为的适格要素包括:国家行为的主体、对象、内容以及程序;国家行为判定的建构则是逻辑、经验和政策选择的产物。国家行为的适格标准大体可以分为适格、有权、合理、有效,与主体、适用条件、行为特征等要素相联系。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国家行为,需要首先从适格要素着手,判断是否具备国家行为的具体要素,再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国家行为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为 受案范围 不可诉性 国家根本利益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家主权原则上的十大分歧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建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109-114,共6页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家主权原则上存在着实质性的分歧和尖锐的冲突。这些分歧和冲突可以归结为十个方面 ,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剖析可以发现 ,它们不仅仅是西方殖民统治的产物 ,而且也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新殖...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家主权原则上存在着实质性的分歧和尖锐的冲突。这些分歧和冲突可以归结为十个方面 ,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剖析可以发现 ,它们不仅仅是西方殖民统治的产物 ,而且也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继续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并企图永远主导国际社会的结果。只要西方国家不改变其霸权主义政策和损人利己的战略意图 ,双方在主权问题上的分歧和冲突就必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根本利益 主要分歧
下载PDF
中国宪法的体系性:以国家法秩序为支点的阐释
10
作者 陈玉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8-55,共8页
中国宪法的研究对象并非笼统意义上的宪法文本,而是国家法秩序。国家法秩序由宪法价值秩序(包括国家目的和国家根本任务)与国家权力秩序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目的是建构国家法秩序的道德基础;国家根本任务是国家法秩序追求的现实目标;... 中国宪法的研究对象并非笼统意义上的宪法文本,而是国家法秩序。国家法秩序由宪法价值秩序(包括国家目的和国家根本任务)与国家权力秩序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目的是建构国家法秩序的道德基础;国家根本任务是国家法秩序追求的现实目标;国家权力是国家法秩序得以形成的组织保障。围绕国家法秩序的两大部分(即三大要素)展开宪法研究可以清晰地说明宪法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是阐明中国宪法体系性的关键所在。只有在理论上完成体系性解释任务的宪法才能走向生活的现实,真正地成为宪法实施与宪法监督的制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秩序 国家目的 国家根本任务 国家权力
下载PDF
“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上)——读《宪法修改草案》第二十条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世荣 《语文建设》 1982年第1期13-15,共3页
1982年4月26日,五届人大第二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第二十条中有:“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彭真同志所作的说明中,指出这一部分文教工作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 1982年4月26日,五届人大第二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第二十条中有:“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彭真同志所作的说明中,指出这一部分文教工作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宪法修改草案》中这一条规定,可以看出推行普通话是党和国家的语言政策,表明普通话随着新时期各方面建设的开展而日益需要,可以看做“语言的现代化”。这条规定距离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已历26年。国务院的指示,对全国的督促力量不可谓不强,而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写上这一条,推行普通话就成为“法定”·工作,成为一条庄严的法律。正当社会主义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宪法修改草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草案 语言政策 北京语音 国家根本大法 社会主义祖国 文教工作 人民意志 现代白话文著作 南方方言 基础方言
下载PDF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伟大实践
12
作者 陈小川 《中国证券期货》 2012年第02X期178-179,共2页
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 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制思想 法制建设 现代化建设 法治观念 国家根本大法 中央工作会议 中国改革 人大立法 经济合同法
下载PDF
论冷战后国家利益的新变化
13
作者 翟边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7-137,共1页
赵晓春在1995年第1期《国际关系学院学报》撰文,从五个方面对冷战后国家利益的新变化作了分析,认为:(1)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冷战后 新变化 国际关系 政治军事安全 国家政治利益 经济安全 国家根本利益 意识形态 国家主权
下载PDF
《反分裂国家法》——正本、正义、正时的正法
14
作者 宗鹰 《统一论坛》 2015年第2期59-61,共3页
2005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一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在法律上形成国家意志、法理依据和民族共识,在"反对台湾独立,促进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新步骤,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反分裂国家法》可以概之为"四正"... 2005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一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在法律上形成国家意志、法理依据和民族共识,在"反对台湾独立,促进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新步骤,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反分裂国家法》可以概之为"四正",正当立法,正本清源,正义公允,正时宣示。《反分裂国家法》之所以成为"正法",首先在于:正当立法,依法治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分裂国家 正义原则 “台独”分子 吕秀莲 “台独”势力 法理依据 法理台独 国家根本大法 国家舆论 台海两岸
下载PDF
教育部在北京景山学校举办首个国家宪法日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15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3Z期59-59,共1页
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北京景山学校多功能厅里,举办了首个国家宪法日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参加了活动,他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将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 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北京景山学校多功能厅里,举办了首个国家宪法日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参加了活动,他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将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为坚实的基础。北京市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表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宪法 北京景山学校 国家根本大法 法治国家 法治观念 袁贵仁 苟仲文 教育活动 社会建设者
下载PDF
中外大学核心价值教育目标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健美 刘正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9-51,共3页
核心价值教育目标在大学核心价值教育体系中发挥导向作用。中外各国大学核心价值教育在长期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明晰的核心价值教育目标,受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大学核心价值教育目标有所差异,但都必须服从... 核心价值教育目标在大学核心价值教育体系中发挥导向作用。中外各国大学核心价值教育在长期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明晰的核心价值教育目标,受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大学核心价值教育目标有所差异,但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任务,并以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作为各国大学核心价值教育的共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教育目标 国家根本任务 认同与践行
下载PDF
依宪治国:法治的灵魂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前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25,共4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历史上首次以“法治”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并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历史上首次以“法治”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并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宪治国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依法治国的灵魂所在。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至上权威,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更依附于宪法“活化”的实施环节。全会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部署,为推进依宪治国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语境下的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需要遵循法治的普遍要求、价值共性和精神实质,充分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严格奉行宪法法律的统治,更需要根植中国现实、探寻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在这一路征程中,中国宪法学人上下求索,贡献了诸多智识。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我们约请四位宪法学者围绕依宪治国与宪法实施的主题,就依宪治国的内涵、理念和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笔谈。我们在此以专栏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依宪治国 最高法律效力 依法治国 国家根本 中国语境 “法治” 中央全会
下载PDF
我国宪法实施的基本内容和制度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赫然 《新长征》 2015年第3期7-9,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作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任务之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国家根本大法 制度路径 宪法学理论 宪法修改 宪法条文 宪法权威 宪法学界 宪法文本
下载PDF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利明 《当代贵州》 2015年第3期62-62,共1页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和核心地位。因此,推进依法治国、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首先是要落实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和核心地位。因此,推进依法治国、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首先是要落实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总书记的讲话,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出发,明确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并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明确了方向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国家根本 现行宪法 治国安邦 依法执政 依宪执政
下载PDF
妇女的人权与法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线玲 《中国妇运》 2015年第8期26-28,共3页
进展和成就1.国家制定相关法律保障妇女人权2004年3月,中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人权人宪,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政府政策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不仅完善了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同时也为中国妇女人权事业的... 进展和成就1.国家制定相关法律保障妇女人权2004年3月,中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人权人宪,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政府政策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不仅完善了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同时也为中国妇女人权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法律环境。2010年以来,国家为进一步保障妇女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保障 中国妇女 法律保障 家庭暴力 妇女维权 妇女参政 反家庭暴力法 妇女组织 政府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