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9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 被引量:58
1
作者 王铮 周嵬 +3 位作者 李山 王瑛 黄涛 蒋轶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13,共8页
通过建立风景名胜区市场域的概念、基本模型以及风景名胜区市场域识别划定标准 ,从而基于 GIS,计算出我国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域及其各级阈值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了加速交通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铁路廊道 市场域 旅游 中国 交通业 GIS
下载PDF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明举 白永平 +1 位作者 张晓州 张秋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0,共5页
选取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样本,利用数量地理的方法和ArcGIS分析工具,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目前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间、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以... 选取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样本,利用数量地理的方法和ArcGIS分析工具,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目前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间、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以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京津冀鲁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资源禀赋优越的福建、贵州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中国
下载PDF
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特征、类型划分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27
3
作者 虞虎 陆林 李亚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47-1255,共9页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级湖泊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趋势和旅游效率,探讨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总体特征、空间格局及类型,提出发展措施和建议。研究表明:1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和旅游收益呈增长趋势,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已由著名的湖泊转向一般...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级湖泊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趋势和旅游效率,探讨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总体特征、空间格局及类型,提出发展措施和建议。研究表明:1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和旅游收益呈增长趋势,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已由著名的湖泊转向一般性湖泊,单体湖泊开发增多,湖泊旅游产品多元化。2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偏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景区较多;分解效率中,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较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解释能力强于规模效率,相关系数达到0.72,是导致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3根据效率得分将38个湖泊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技术进步提升型、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型、规模投入提升型和综合提升型,提出了不同效率类型景区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效率评价 类型划分 提升路径 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酒香真的不怕巷子深吗?——基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仁伟 李光勤 曹建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4-107,共14页
文章采用2000—2014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面板数据和风景名胜区到地级市、省会城市、三大都市圈的地理距离数据,考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接待人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文章采用2000—2014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面板数据和风景名胜区到地级市、省会城市、三大都市圈的地理距离数据,考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接待人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控制多种因素和不同情境下,该结果仍然稳健,说明旅游景区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象;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地理距离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人数的影响呈现减弱趋势,验证了我国存在旅游消费转型现象,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观光旅游需求会减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升5A级景区后,旅游接待人数会显著增加;高铁的开通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不显著。文章的政策建议是:在旅游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对旅游景区的地理区位进行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景区 区位选择 旅游资源空间配置 旅游接待人数
下载PDF
以生态之怀 育风景规划——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
5
作者 李学俊 《小城镇建设》 2002年第7期30-32,共3页
盘山风景名胜区在天津市蓟县城西12km处,地处京、津、唐、承四大城市腹地,铁路、公路在其西、南部通过,交通便捷.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地质构造使盘山峰奇石怪,多悬崖峭壁,山势雄伟壮观.古往今来,盘山以其三盘之胜(上盘松胜、中盘石胜、... 盘山风景名胜区在天津市蓟县城西12km处,地处京、津、唐、承四大城市腹地,铁路、公路在其西、南部通过,交通便捷.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地质构造使盘山峰奇石怪,多悬崖峭壁,山势雄伟壮观.古往今来,盘山以其三盘之胜(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闻名遐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盘山冈景名胜区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特征研究——以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文斌 夏赞才 +2 位作者 郑群明 张欢 张彤 《旅游科学》 CSSCI 2013年第4期80-88,共9页
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旅游用地效益的关键指标.为掌握中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经济状况、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经济密度指数、变差异系数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003年~ 2009年26个... 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旅游用地效益的关键指标.为掌握中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经济状况、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经济密度指数、变差异系数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003年~ 2009年26个省(市、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及其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三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大;(2)分省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明显,区域时间差异变化上大致呈现“整体上升型”、“有升有降型”和“整体下降型”三种类型;区域差异动态特征显示,26个省(市、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土地经济密度 差异特征
下载PDF
辽宁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与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杜鹏 韩增林 +1 位作者 王利 付加森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48-255,共8页
基于DEA和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模型,分析辽宁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8—2012年旅游效率,并分析其可达性.研究发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相对较高,少数在单个指标上尚未达到最优水平.总体上看,1998—2012年,综合效... 基于DEA和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模型,分析辽宁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8—2012年旅游效率,并分析其可达性.研究发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相对较高,少数在单个指标上尚未达到最优水平.总体上看,1998—2012年,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青山沟为最大,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以鸭绿江为最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在分析时段中处于中间状态.在可达性方面,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总体上形成中部平原地区可达性较好、辽西山地和辽东丘陵地区可达性相对较差的空间分布态势,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中部平原地区景区的旅游综合效率水平相对也较高,随着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其他景区的综合效率水平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DEA 可达性 旅游效率 辽宁省
下载PDF
中国世界遗产地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定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田喜洲 丁加栋 蒲勇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种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其经营目标应该是增进社会福利。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经营目标和主体,而门票价格的高低最能体现出该类产品是否具有公益性特征。本文根据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的性质,... 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种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其经营目标应该是增进社会福利。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经营目标和主体,而门票价格的高低最能体现出该类产品是否具有公益性特征。本文根据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的性质,应用资源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的原理,构建理论模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来说明门票价格定位的依据、条件和目标。并希望通过合理的价格定位来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门票价格定位
下载PDF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问题研究与制度建议 被引量:4
9
作者 郐艳丽 贺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45,共5页
国家级现景名胜区自1982年设立以来,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强度加大,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旅游开发对风景名胜区的压力十分突出,风景名胜区违法... 国家级现景名胜区自1982年设立以来,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强度加大,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旅游开发对风景名胜区的压力十分突出,风景名胜区违法违规现象凸显,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法建设多发、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规划缺失或不衔接、经营管理混乱、形象宣传不规范五方面的内容,在分析风景名胜区现状及填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保护地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违法违规 制度 管理 规划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特征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秋阳 高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1,共5页
运用首位度理论、分形理论、位序—规模理论,对全国、三大区域、省份3个尺度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和三大区域尺度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属于过渡分布,但在一定规模门槛上趋于位序—规... 运用首位度理论、分形理论、位序—规模理论,对全国、三大区域、省份3个尺度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和三大区域尺度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属于过渡分布,但在一定规模门槛上趋于位序—规模分布。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隐含着双分结构,其高位次景区规模分布集中,且呈现均衡利用的趋势,而低位次景区规模悬殊;三大区域中,东部景区门槛规模最大,利用水平最高,西部景区规模分布悬殊,中部景区规模分布最为均衡;省域尺度上,各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首位比普遍较高,并呈下降趋势,首位比下降较快的省份更倾向有更快的规模增长速率。结论可为新时期中国风景名胜区结构优化以及未来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规模分布 不同尺度
下载PDF
关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制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郐艳丽 王磐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6,共7页
在旅游经济热潮和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风景名胜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日益严重,风景名胜区资源成为各方获益、争夺、侵蚀的焦点,严重制约着风景名胜区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成为当前风景名胜区保护发... 在旅游经济热潮和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风景名胜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日益严重,风景名胜区资源成为各方获益、争夺、侵蚀的焦点,严重制约着风景名胜区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成为当前风景名胜区保护发展的误区。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违法案件角度切入,总结检查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析产生问题的制度原因,提出解决路径,实现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违法案件 保护管理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楚 陈洪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76-80,共5页
针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区的滑坡、危岩崩塌,选择灾害体、地表坡度、森林植被、水文地质、岩性、地表高程、库水位和地质构造等8个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PH法)及灰色... 针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区的滑坡、危岩崩塌,选择灾害体、地表坡度、森林植被、水文地质、岩性、地表高程、库水位和地质构造等8个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PH法)及灰色聚类法获取每个因子的平均值;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空间叠加,据此结合综合评估指数将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级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每区所占面积分别为96.66km2,113.37km2,23.96km2,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分区 GIS技术 江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产品设计研究——以浙江省公盂岩景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磊 庄志民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介绍公盂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分析公盂岩景区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立足于生态旅游资源本底特征及专项目标市场的旅游诉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公盂岩景区的生... 介绍公盂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分析公盂岩景区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立足于生态旅游资源本底特征及专项目标市场的旅游诉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公盂岩景区的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及生态旅游线路,并对本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产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盂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下载PDF
武汉市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植被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茜茜 葛继稳 +1 位作者 徐鑫磊 吴兆俊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8期233-234,共2页
运用植物样方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武汉市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植被的区系组成、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物类型调查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样方调查,乔、灌和草本群落分别设置25m×25m,5m×5m,1m×1m的样方。实地调查了主要森... 运用植物样方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武汉市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植被的区系组成、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物类型调查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样方调查,乔、灌和草本群落分别设置25m×25m,5m×5m,1m×1m的样方。实地调查了主要森林植被,提出了植被分类系统,组成植被的常见维管植物有1004种,隶属于150科437属;描述了主要森林植被的特征,根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将该区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2个群系;对植被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植物区系组成 植被类型 保护与合理利用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尾松林分改造效果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古炎坤 谢正生 +5 位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周大珠 谭瑞金 林书豪 李炳球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1-17,共7页
结合广州市白云山马尾松林分改造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林分改造的理论依据、树种选配及实施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白云山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味、多功能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结构。
关键词 广州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马尾松 林分改造 评价 景观资源 树种选择 改造方法
下载PDF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若冰 胡冬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相当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肩负着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然而 ,现阶段我国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面临着日益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 。
关键词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保护 开发 可持续发展 中国 管理
下载PDF
江苏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感知形象--基于在线点评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晓岚 夏茹雪 +1 位作者 胡刚 相西如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3期74-81,共8页
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公园体制的一员,在诞生起源、演进主线、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具有自身内在特质。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是基于网络数据平台新兴的一种文本数据,能... 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公园体制的一员,在诞生起源、演进主线、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具有自身内在特质。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是基于网络数据平台新兴的一种文本数据,能够较好的了解对象感知状况,但在风景名胜区相关的应用较少。因此本文以江苏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获取游客网络点评数据,采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方法对游客的感知形象、情感表达评价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游客对江苏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感知表现出"核心-边缘"的语义网络结构,此外游客对于江苏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体表现出积极情感色彩,对服务、设施、游商等属性满意度较高,但对游赏时间分配以及服务质量方面有较多负面情感。在核心形象方面,各景区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景区特色主要体现在长尾词汇上。最后,提出了优化江苏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认知度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网络点评 形象感知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若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相当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肩负着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然而 ,现阶段我国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面临着日益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 ,提出风景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保护 开发 中国 立法 管理体制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行为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晓岚 陈庆 +1 位作者 张晶晶 任宇杰 《中国名城》 2019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网络游记为基础数据,从游客的来源、游客的旅行方式、游客的关注点、游客的满意度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行为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的游客来源主要与来源地的... 以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网络游记为基础数据,从游客的来源、游客的旅行方式、游客的关注点、游客的满意度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行为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的游客来源主要与来源地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有关;客流高峰一般出现在四月以及十月,八月与十二月客流最少;与朋友或者独自旅行的人占大多数,游客消费偏低;游客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宗教文化、历史典故、奇特景观三个方面;游客满意度较高,但价格不合理、管理不善、安全存在隐患等是游客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游客行为
下载PDF
浙江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规模差异与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海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运用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浙江省1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2012年)旅游规模差异及位序规模状况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系统聚类分析探究旅游规模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各个风景名胜区间旅游规模绝对差异逐渐增大,相对差异... 运用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浙江省1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2012年)旅游规模差异及位序规模状况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系统聚类分析探究旅游规模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各个风景名胜区间旅游规模绝对差异逐渐增大,相对差异逐渐减小,旅游规模的集聚程度降低,相互之间竞争激烈;风景名胜区旅游规模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62之上,表明风景名胜区旅游规模分布不均衡,旅游规模的相对差异较大;第1位景区相对其他位次景区的旅游规模优势在降低;风景名胜区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旅游位序规模呈现明显首位分布,且向均衡型分布方向发展;风景名胜区旅游规模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近邻效应显著,整体呈现出"两带一面"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规模差异 空间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