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列宁从未提出“‘国家辛迪加’模式”——二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小林
《管理学刊》
2011年第6期17-24,107-108,共8页
本文是对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系列评论的第二篇。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列宁从来不承认有一个先验的、普适性的"社会主义模式",更没有去制造这么一个东西。第二,列宁曾借用"国家辛迪加"的比喻,表达了...
本文是对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系列评论的第二篇。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列宁从来不承认有一个先验的、普适性的"社会主义模式",更没有去制造这么一个东西。第二,列宁曾借用"国家辛迪加"的比喻,表达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将努力实现马克思说的"人民管理制",亦即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这与吴敬琏杜撰的列宁"‘辛迪加’模式"风马牛不相及。第三,"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俄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但并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一任务,何来一个"‘国家辛迪加’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第四,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建立公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对外开放的混合经济体制,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列宁认为仅仅是"临时的办法"的、短期的"战时共产主义"。而吴敬琏对此却抑前扬后,是不公正和有特殊目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国家辛迪加
战时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新经济政策
国家
迷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宁从未提出“‘国家辛迪加’模式”——二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小林
机构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出处
《管理学刊》
2011年第6期17-24,107-108,共8页
文摘
本文是对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系列评论的第二篇。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列宁从来不承认有一个先验的、普适性的"社会主义模式",更没有去制造这么一个东西。第二,列宁曾借用"国家辛迪加"的比喻,表达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将努力实现马克思说的"人民管理制",亦即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这与吴敬琏杜撰的列宁"‘辛迪加’模式"风马牛不相及。第三,"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俄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但并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一任务,何来一个"‘国家辛迪加’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第四,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建立公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对外开放的混合经济体制,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列宁认为仅仅是"临时的办法"的、短期的"战时共产主义"。而吴敬琏对此却抑前扬后,是不公正和有特殊目的的。
关键词
列宁
国家辛迪加
战时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新经济政策
国家
迷信
Keywords
Lenin
National syndication
Wartime communist
Socialist pattern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National superstition
分类号
A82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列宁从未提出“‘国家辛迪加’模式”——二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夏小林
《管理学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