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莽时代的礼仪建筑与国家重造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成纪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从他执掌国政到新朝覆亡,前后31年,但这短暂的时间却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值得注意的印记:首先,他接续了西汉后期的儒家化潮流,将汉高祖至武、宣时期的欲望性建筑彻底置换为伦理性建筑,从而导...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从他执掌国政到新朝覆亡,前后31年,但这短暂的时间却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值得注意的印记:首先,他接续了西汉后期的儒家化潮流,将汉高祖至武、宣时期的欲望性建筑彻底置换为伦理性建筑,从而导致了汉代建筑观念的重大转折;其次,他将建筑视为复兴周制的象征,赋予了建筑与建国相等同的含义。由此,建筑也就超越了建筑自身,成为儒家价值观念的物态形式;第三,他通过对王城乃至天下国家重新命名的方式,实现建筑意义的语言学置换,不但拓展了建筑概念的语义边界,而且使其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美学问题,最终擢升为政治、哲学问题。要言之,王莽由礼仪建筑营造进而引发的国家重建运动,为后人呈现了一种广义的建筑学,同时也为理解中国古代建筑与儒家思想的交互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明堂
九庙
礼仪建筑
国家重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奇不奇”与重造“传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沈从文的湘西书写
2
作者
黄爱华
《励耘学刊》
2022年第2期282-295,M0013,M0014,共16页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历史转折之际,沈从文的重写湘西在其创作生涯和个人道路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湘西军事史的梳理,沈从文有意祛除地方“传奇”的军事之魅,呈现一个更加丰富而立体的湘西形象,以湘西地方困境质询国内战争,并借新...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历史转折之际,沈从文的重写湘西在其创作生涯和个人道路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湘西军事史的梳理,沈从文有意祛除地方“传奇”的军事之魅,呈现一个更加丰富而立体的湘西形象,以湘西地方困境质询国内战争,并借新的“传奇”对地方和国家重造做出自己的设计和想象。此外,通过对湘西的重新认识和书写,沈从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
传奇
国家重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维度
3
作者
王梦琪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3-69,共7页
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或背景的小说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中仅占很小一部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与抗战相关的散文、杂文一起,共同建构起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体系。沈从文笔下的抗战叙事具有“争国格”和“争民族人格”两种话语维度,不仅...
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或背景的小说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中仅占很小一部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与抗战相关的散文、杂文一起,共同建构起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体系。沈从文笔下的抗战叙事具有“争国格”和“争民族人格”两种话语维度,不仅强调要驱逐侵略者、争取国家的自由,同时还思考如何实现“重造”国家、“重塑”民族人格的方法与途径,试图探索国家的“生路”。沈从文对抗战胜利抱有信心和希望,他深刻认识到只有集全民族的意志,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抗战叙事
争国格
争民族人格
国家重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意在“重造”--论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生成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宗宇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重造"是沈从文的核心思想范畴,它是一个由"社会的重造"、"国家的重造"等成员所组成的思想家族。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沈从文的"重造"思想有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沈从文"重造"思...
"重造"是沈从文的核心思想范畴,它是一个由"社会的重造"、"国家的重造"等成员所组成的思想家族。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沈从文的"重造"思想有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生成是多重主客观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国家
的
重造
社会的
重造
民族的
重造
经典的
重造
原文传递
题名
王莽时代的礼仪建筑与国家重造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成纪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文摘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从他执掌国政到新朝覆亡,前后31年,但这短暂的时间却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值得注意的印记:首先,他接续了西汉后期的儒家化潮流,将汉高祖至武、宣时期的欲望性建筑彻底置换为伦理性建筑,从而导致了汉代建筑观念的重大转折;其次,他将建筑视为复兴周制的象征,赋予了建筑与建国相等同的含义。由此,建筑也就超越了建筑自身,成为儒家价值观念的物态形式;第三,他通过对王城乃至天下国家重新命名的方式,实现建筑意义的语言学置换,不但拓展了建筑概念的语义边界,而且使其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美学问题,最终擢升为政治、哲学问题。要言之,王莽由礼仪建筑营造进而引发的国家重建运动,为后人呈现了一种广义的建筑学,同时也为理解中国古代建筑与儒家思想的交互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范例。
关键词
王莽
明堂
九庙
礼仪建筑
国家重造
Keywords
Wang Mang
Ming Tang
Nine Temple
rite architecture
nation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J59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奇不奇”与重造“传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沈从文的湘西书写
2
作者
黄爱华
机构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
出处
《励耘学刊》
2022年第2期282-295,M0013,M0014,共16页
文摘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历史转折之际,沈从文的重写湘西在其创作生涯和个人道路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湘西军事史的梳理,沈从文有意祛除地方“传奇”的军事之魅,呈现一个更加丰富而立体的湘西形象,以湘西地方困境质询国内战争,并借新的“传奇”对地方和国家重造做出自己的设计和想象。此外,通过对湘西的重新认识和书写,沈从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道路。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
传奇
国家重造
Keywords
Shen Congwen
Western Hunan
Legen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维度
3
作者
王梦琪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3-69,共7页
文摘
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或背景的小说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中仅占很小一部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与抗战相关的散文、杂文一起,共同建构起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体系。沈从文笔下的抗战叙事具有“争国格”和“争民族人格”两种话语维度,不仅强调要驱逐侵略者、争取国家的自由,同时还思考如何实现“重造”国家、“重塑”民族人格的方法与途径,试图探索国家的“生路”。沈从文对抗战胜利抱有信心和希望,他深刻认识到只有集全民族的意志,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关键词
沈从文
抗战叙事
争国格
争民族人格
国家重造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意在“重造”--论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生成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宗宇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沈从文重造思想研究》(06C53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重造"是沈从文的核心思想范畴,它是一个由"社会的重造"、"国家的重造"等成员所组成的思想家族。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沈从文的"重造"思想有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生成是多重主客观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沈从文
国家
的
重造
社会的
重造
民族的
重造
经典的
重造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莽时代的礼仪建筑与国家重造
刘成纪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奇不奇”与重造“传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沈从文的湘西书写
黄爱华
《励耘学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维度
王梦琪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立意在“重造”--论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生成
罗宗宇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