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权者的两种典型存在样态:国民与人民
1
作者 陈楚风 《法治社会》 2024年第3期90-104,共15页
国民主权论与人民主权论是公法学说史上关于主权者存在形态的两种典型学说。对作为主权者的存在样态和地位采取不同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宪法中国家权力的配置。国民主权论强调作为主权者的国民是一种抽象、延续的统一体,不同于且超越了构... 国民主权论与人民主权论是公法学说史上关于主权者存在形态的两种典型学说。对作为主权者的存在样态和地位采取不同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宪法中国家权力的配置。国民主权论强调作为主权者的国民是一种抽象、延续的统一体,不同于且超越了构成人民的具体个人,不等同于若干具体个人的总和。从国民主权论中,可推导出代表机关垄断国民公意表达、政治权利非固有性、独立代表制等宪制设计。与之相对立的人民主权论,则认为主权者人民是由现实中的具体个人组成的、可以区分各个构成分子的集合体。从人民主权论中,则可推导出共和制与普选制、政治权利固有性、直接民主制或作为替代品的强制委托制、行政机关相对于立法机关的从属性等宪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人民 国民主权 人民主权
下载PDF
大革命、国民主权与现代国家建构——马尔贝格的国家法学理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蔚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共13页
国家法学以欧陆"国家一般理论"为核心,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德国、法国在法律层面上使国家正当化并建构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理论。20世纪著名宪法学者雷蒙·卡尔·德·马尔贝格正是法国... 国家法学以欧陆"国家一般理论"为核心,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德国、法国在法律层面上使国家正当化并建构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理论。20世纪著名宪法学者雷蒙·卡尔·德·马尔贝格正是法国一脉的坐标性人物。马尔贝格国家法学思想以大革命实定法为依据,确认国民主权原则,论证其相对于君主主权及人民主权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还提炼了"国家拟制法人说"及"单一国家机关理论"等核心观点。马尔贝格国家法学思想对同时期德国国家法学巨擎拉班德、耶利内克的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在欧陆产生重大影响,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制宪设计提供指引,但也引发了众多批评与争议。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马尔贝格国家法学理论对法学意义上国家正当性之证成、国家与国家机关之关系及国家责任制度之完善等议题均有较重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学 国民主权 法国宪法 马尔贝格
原文传递
法国大革命与国民主权——国民主权的科学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杉原泰雄 江利红 《公法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217-235,共19页
原文出处:(日)杉原泰雄:《フランス革命と国民主権——国民主榷の科学的検討のたぬに》,载日本《公法研究》第33号,第29-45页。一、探讨的基础性视角(一)有关国民主权的通说性观点的构造与问题在《日本国宪法》制定时曾发生了'... 原文出处:(日)杉原泰雄:《フランス革命と国民主権——国民主榷の科学的検討のたぬに》,载日本《公法研究》第33号,第29-45页。一、探讨的基础性视角(一)有关国民主权的通说性观点的构造与问题在《日本国宪法》制定时曾发生了'国民主权争论'[1]即'国体争论',其结果是所谓的'民主性学说'获得了胜利。不仅学界承认其具有通说的地位,而且即使在学界之外该学说也得到了普遍的承认。根据论者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主权 科学概念 法国大革命 市民宪法 主权 山岳派 宪法典
原文传递
论日本国宪法制定过程中的美国政策与日本国民意志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阵 《外国问题研究》 201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在日本国宪法制定的过程中,美国对日本制宪政策始终贯彻"日本国民意志自由表示"原则,而绝非占领状态下的"强加"。在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军占领下,美国介入日本宪法制定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对日本制宪政策的核心... 在日本国宪法制定的过程中,美国对日本制宪政策始终贯彻"日本国民意志自由表示"原则,而绝非占领状态下的"强加"。在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军占领下,美国介入日本宪法制定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对日本制宪政策的核心是"国民主权"、"尊重基本人权"、"和平主义"。这与日本国民在象征天皇制下实现民主化的意愿,与日本国民反对压迫实现自由平等的意愿,与日本国民彻底放弃战争实现永久和平的期望,亦不乏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宪法 美国政策 日本国民意志 国民主权 象征天皇制
下载PDF
“公共行政民营化”宪政基础之比较——兼评我国民营化的发展空间
5
作者 肖瑜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是指由私人参与实施行政事务,承担公共职能。文章对德、日、中三国的民营化的宪政基础进行比较并认为,我国的民营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和社会自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是指由私人参与实施行政事务,承担公共职能。文章对德、日、中三国的民营化的宪政基础进行比较并认为,我国的民营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和社会自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应当出台规范公共行政民营化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民营化 宪政基础 法律保留 国民主权
下载PDF
战后日本刑法学的发展谱系及其课题 被引量:4
6
作者 付立庆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64,共16页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的强调保障国民主权的新宪法,成为构建其战后刑法学的原点。战后刑法学出现了主观主义退潮、基于后期旧派而吸纳某些新派主张的见解有力化、立足于前期旧派自由主义的思考方式强势化等动向,而马克思主义刑法学...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的强调保障国民主权的新宪法,成为构建其战后刑法学的原点。战后刑法学出现了主观主义退潮、基于后期旧派而吸纳某些新派主张的见解有力化、立足于前期旧派自由主义的思考方式强势化等动向,而马克思主义刑法学打破禁忌拥有一席之地,也成为战后日本刑法学中的一道风景。在犯罪论领域,团藤说和平野说的全面对抗成为战后数十年间的基本旋律,人格责任论和机能主义刑法观各领风骚。同时,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也替代新旧两派的"学派之争"而占据了主要战场。对新型犯罪的应对、对处罚的早期化和重罚化等立法现象的态度,都考验着刑法学者的立场和智慧。各理论之间从对立走向扬弃与融合,从纯粹的理论对抗转化为如何对于具体的立法现象或者司法实务予以说明,是当代日本刑法学的大势,也是学说史研究留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主权 人格责任论 机能主义刑法观 处罚早期化与重罚化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法定原则的重塑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宏武 《经济师》 2006年第8期71-72,84,共3页
刑事诉讼程序法定原则作为近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现代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我国刑事程序法定原则的贯彻尚存许多不足,必须通过革新观念和完善立法来加以重塑。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程序法定 法治原则 国民主权
下载PDF
纳税人权利及其理论依据 被引量:7
8
作者 付琛瑜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6-9,12,共5页
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在税的开征、税的征管和税的支出等领域以及在税务立法、税务执法、税务司法等阶段应当享有的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纳税人权利的存在具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哲学等不同视角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税人权利 国民主权 税收法定主义
下载PDF
媒体与战后日本民主主义——以《朝日新闻》社论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荣元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41-49,共9页
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媒体,应当承担统合民意、引导舆论与监督政治权利并同其抗衡的双重责任。然而,综观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轨迹,尽管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对民主主义的发展起了某种程度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民主主义旗手的... 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媒体,应当承担统合民意、引导舆论与监督政治权利并同其抗衡的双重责任。然而,综观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轨迹,尽管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对民主主义的发展起了某种程度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民主主义旗手的新闻媒体,事实上从未真正反映民意,而是仅仅将国民视为"观众"。这不但加剧了政治与民意之间距离的扩大,而且也引发了民主主义的危机。文章以《朝日新闻》社论为中心,对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与局限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战后民主主义 国民主权 朝日新闻
下载PDF
西耶斯法律思想初探
10
作者 冀明武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
西耶斯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其法律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法律未予禁止,即属公民自由的自由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观,以及国民主权的制宪理论等法律思想,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推动,但其理论缺陷也直接导致诸多消极影响。
关键词 西耶斯 自由观 平等观 国民主权
下载PDF
备受瞩目的日本政坛
11
《理论与当代》 2009年第11期55-55,共1页
陈冰在9月1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日本“中偏左”的在野党民主党,以压倒性胜利结束了自民党1955年以来“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国内政治变革和外交战略变革的序幕行将徐徐拉开。即将成为新一任首相的民主党领袖鸠山由纪夫在胜选... 陈冰在9月1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日本“中偏左”的在野党民主党,以压倒性胜利结束了自民党1955年以来“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国内政治变革和外交战略变革的序幕行将徐徐拉开。即将成为新一任首相的民主党领袖鸠山由纪夫在胜选演讲中说,此次大选实现了三个“更迭”,即政权的更迭、由旧人向新人的更迭、由官僚政治向国民主权的更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政坛 政治变革 《新京报》 政治格局 外交战略 国民主权 官僚政治
下载PDF
日本修宪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12
作者 褚宸舸 《中国工人》 2013年第7期53-53,共1页
日本国宪法1946年11月3日经天皇公布,1947年5月3日实施,规定了人权保障、国民主权、和平主义三大原则。众所周知,彰显和平主义的是第九条的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 日本国宪法1946年11月3日经天皇公布,1947年5月3日实施,规定了人权保障、国民主权、和平主义三大原则。众所周知,彰显和平主义的是第九条的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宪法 修宪问题 国民主权 和平主义 战争力量 人权保障 国际和平 国际争端
下载PDF
Shooting Down Civil Aircraft in the Light of Sovereignty in the Airspace
13
作者 Mateusz Osiecki 《Sociology Study》 2016年第6期392-401,共10页
If one aims at choosing a fundamental rule of international aviation law, doubtlessly the one selected would be principle of air sovereignty. And although having been respect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decades, ... If one aims at choosing a fundamental rule of international aviation law, doubtlessly the one selected would be principle of air sovereignty. And although having been respect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decades, its strict observance may paradoxically pose danger for civil aviation-a mean of transport universally concerned to be the safest in the world, Of course, States make best efforts to secure civil airplanes from attacks-beginning with prohibition of use of force arising from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nishing with provisions of Montreal Convention. Nevertheless, history of aviation has given multiple cases of shooting down aircraft, many due to conviction by States that their airspace was infringed. This paper aims at presenting an overview of principle of air sovereignty and analysis of selected aviation incidents and accidents caused by shooting d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law civil aviation Chicago Convention use of force ICAO
下载PDF
日本国民投票法的制定及其问题
14
作者 陈阵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9-263,共5页
国民投票作为《日本国宪法》修改的强制性程序,旨在保障宪法免受恣意修改以及国民主权的实质化。2006年开始,自民党在短期内"强力"推动国民投票法的制定,导致其存在诸多有待明确的问题。国民投票法的制度设计存在着局限,如公... 国民投票作为《日本国宪法》修改的强制性程序,旨在保障宪法免受恣意修改以及国民主权的实质化。2006年开始,自民党在短期内"强力"推动国民投票法的制定,导致其存在诸多有待明确的问题。国民投票法的制度设计存在着局限,如公务员、教师利用职位进行投票运动的构成要件不明确、缺少对有偿广告的规制、未导入最低投票率制度等,这可能导致宪法修改国民投票不能公正、充分地反映国民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宪法》 宪法修改 国民投票法 国民主权
原文传递
国民国家与近代日本宪政之路--以自由民权运动为中心
15
作者 王新生 《日本学刊》 CSSCI 2020年第S01期125-129,共5页
西川长夫在历史学研究会于1994年编纂、出版的《论国民国家》中撰写了“十八世纪·法国”一文,提出了国民国家拥有的三个特征:“第一,从理论上讲,国民国家具有国民主权和国家主权的特征,实际上,无论何种政治体制,均以国家主体是国... 西川长夫在历史学研究会于1994年编纂、出版的《论国民国家》中撰写了“十八世纪·法国”一文,提出了国民国家拥有的三个特征:“第一,从理论上讲,国民国家具有国民主权和国家主权的特征,实际上,无论何种政治体制,均以国家主体是国民为前提,另外在国际上具有何种现实地位,需要通过其他国家承认其为主权国家;第二,在国民国家中,为国家整合需要各种机构(包括从议会、政府、军队、警察等统治抑制机构到家族、学校、新闻主义、宗教等意识形态机构),同时为整合国民需要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第三,国民国家在与其他国民国家相互关联中存在,不能单独存在,即国民国家存在于国民国家体系(国家之间体系)中,具有各自主张本国的独特性、相互模仿且近似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民权运动 主权国家 国家主权 国民主权 现实地位 历史学研究 相互模仿 政治体制
原文传递
论宪法中的人民概念 被引量:42
16
作者 杨陈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共20页
人民一词由于其自身的含混性导致了宪法理论中一系列难题的存在。为了消除语言上的误用,考察该词在宪法文本中的用法就具有了理论上的必要性。但这个考察的结果却是,历史上的那些宪法文本其自身均不能产生足够的明晰性以解决上述问题。... 人民一词由于其自身的含混性导致了宪法理论中一系列难题的存在。为了消除语言上的误用,考察该词在宪法文本中的用法就具有了理论上的必要性。但这个考察的结果却是,历史上的那些宪法文本其自身均不能产生足够的明晰性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超出一般的教义学以及宪法史的范围,对人民概念进行法哲学上的反思。一般而言,对于人民这一概念有两种类型的理解,一种是实体性的,而另一种是非实体性的。尽管前者在思想史中处于主流地位,但其内涵却是抽象的,反倒是非实体性的人民概念可能为"人民—人民代表"这一结构注入具体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人民主权 国民主权 人权
原文传递
当前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静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9,共21页
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并非必然以和平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曾切实遏制了政府的修宪进程。面对第二届安倍内阁制造的又一次宪法危机,日本知识分子积极开展护宪运动,实际改变了政治议程与社会舆论,体现了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其代表性思... 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并非必然以和平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曾切实遏制了政府的修宪进程。面对第二届安倍内阁制造的又一次宪法危机,日本知识分子积极开展护宪运动,实际改变了政治议程与社会舆论,体现了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其代表性思想是立宪主义。现有知识分子护宪团体能否坚持在国民主权、立宪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与政府违反宪法、违背民意的行为进行斗争,将直接影响未来宪法问题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内阁 知识分子护宪运动 国民主权 和平主义 立宪主义
原文传递
对日本防止权力腐败的立法研究
18
作者 周实 王太金 《当代法学》 2003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日本政府在战后干预经济方面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甚至被认为“在宪法运用中,形式上议院内阁制被作为宪法上的制度来尊重,实质上行政部门明显处于优越地位。的确,由于在二战后复兴的特殊阶段,是日本政府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使日本经济得... 日本政府在战后干预经济方面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甚至被认为“在宪法运用中,形式上议院内阁制被作为宪法上的制度来尊重,实质上行政部门明显处于优越地位。的确,由于在二战后复兴的特殊阶段,是日本政府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使日本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1960年,实行了“工资倍增政策”;1963年建成黑部第四水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权力腐败 防治措施 三权分立 法治主义 国民主权 信息公开 国家公务员伦理法
原文传递
日本的“立宪主义”与内外政治走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静 《中国政治学》 2021年第2期133-155,179-180,共2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围绕《日本国宪法》的改宪—护宪政治过程是日本政治的关键内容,也直接关系到战后日本国家的存在方式。2015年"反安保法运动"以来,"立宪主义"成为日本政治的关键词之一。以安倍晋三内阁为代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围绕《日本国宪法》的改宪—护宪政治过程是日本政治的关键内容,也直接关系到战后日本国家的存在方式。2015年"反安保法运动"以来,"立宪主义"成为日本政治的关键词之一。以安倍晋三内阁为代表,日本政界保守势力名义上未否认宪法和"立宪主义",但对宪法的理解仅限于理想和条文,对"立宪主义"的理解仅限于借宪法论证其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与此相对,日本在野党、学界、国民对"立宪主义"有不同认识,相关国会斗争和政治运动带动了日本社会舆论与政治格局的变化。从日本国内看,"捍卫立宪主义"不等于"反对修改宪法",但基于立宪主义比基于和平主义能形成更广泛的共识,有可能对"安倍式改宪"形成进一步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 日本宪法 日本“立宪主义” 国民主权
原文传递
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以知识分子护宪思想的演变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静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41-51,共11页
国内外学界通常将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不加区别地等同于"和平主义"运动与思想,但实际上,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与变化过程。战后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思想基础并非一般所论的放弃战争、消... 国内外学界通常将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不加区别地等同于"和平主义"运动与思想,但实际上,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与变化过程。战后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思想基础并非一般所论的放弃战争、消灭军队的"和平主义",而是基于新宪法中所规定的国民主权原则的民主思想。进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护宪运动(尤其是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影响力衰退的主要思想原因,也并非和平主义思潮的衰退,而是护宪运动主体的国民主权思想的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护宪运动 知识分子护宪思想 国民主权 和平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