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曹文轩对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传承——以《草房子》《青铜葵花》为例
1
作者 王永军 刘玉珺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5期7-10,共4页
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读者和研究者,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当代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现实意义。鲁迅与曹文轩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很少关注,探讨两者关系的文献不多。曹文轩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接受采访时... 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读者和研究者,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当代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现实意义。鲁迅与曹文轩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很少关注,探讨两者关系的文献不多。曹文轩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接受采访时说:“几乎没有人问及我作品和鲁迅的关系。其实,鲁迅是对我有着深刻影响的作家。鲁迅的儿童观、鲁迅小说的少年视角、悲悯情怀等都对我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1]他明确地指出鲁迅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视角、审美理想和儿童文学观念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国际安徒生奖 鲁迅小说 少年视角 国民性思想 悲悯情怀 儿童观 《草房子》
下载PDF
“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汤奇学 陈宝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36-144,共9页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相因相似之处 ,都以“救亡”和“启蒙”为主题 ,但是两者在侧重点、具体内容、思想资料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梁启超等突出救亡 ,力图中西结合培养出具有现代政治、社会意识的国民 ,...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相因相似之处 ,都以“救亡”和“启蒙”为主题 ,但是两者在侧重点、具体内容、思想资料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梁启超等突出救亡 ,力图中西结合培养出具有现代政治、社会意识的国民 ,以挽救民族危机 ;陈独秀等鼓吹个人主义 ,个性解放 ,希望造就一代和传统完全决裂的新青年使社会走向现代。两个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相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启蒙 救亡 梁启超 陈独秀 胡适
下载PDF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 被引量:12
3
作者 崔志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3,共6页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改造国民性思想 维新派 中国近代 传统民族 《饮冰室合集》 封建专制制度 康有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 梁启超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建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中国国民性改造始终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陈独秀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中国要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以唤醒国民。为此 ,他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全面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 中国国民性改造始终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陈独秀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中国要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以唤醒国民。为此 ,他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全面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种种弊端及其生成原因 ,深刻阐述了重塑新国民的迫切性、目标模式以及具体途径 ,为推进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陈独秀的这一思想 ,集中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代知识精英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维焦点 ,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渴望摆脱困境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奠定了陈氏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陈独秀 改造国民性思想 民族精神 国民素质 改造途径 文化转型时期
下载PDF
马林森的国民性思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霞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64,共5页
本文对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弗农·马林森国民性思想的产生背景、国民性的含义、形成、功能以及其思想的质疑、国民性思想的意义作了系统地介绍和评析,以期推动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马林森 国民性思想 比较教育学
下载PDF
德育,应以国民精神的新生为着眼点──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及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启迪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忠堂 韩绪芹 《山东教育》 2002年第11期8-11,共4页
鲁迅,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鲁迅,走向人的现代化的一面旗帜。但是,他的洞穿中华民族历史时空的“呐喊”却至今没有引起国民的注意。我们依然冷漠、卑怯、麻木、自欺。而如果我们对鲁迅的“呐喊”依然充耳不闻,我们这个民族就不会有... 鲁迅,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鲁迅,走向人的现代化的一面旗帜。但是,他的洞穿中华民族历史时空的“呐喊”却至今没有引起国民的注意。我们依然冷漠、卑怯、麻木、自欺。而如果我们对鲁迅的“呐喊”依然充耳不闻,我们这个民族就不会有什么希望。但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首先惊醒,为“国民精神的新生”做点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德育 国民精神 鲁迅 国民性思想
下载PDF
鲁迅和毛泽东改造国民性思想渊源之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4-38,共5页
鲁迅和毛泽东是改造民族灵魂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和重建是贯穿一生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社会人的现代化进程中最具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部分。两位世纪伟人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既有生长的共同时代背景、思想基础,也存在着家... 鲁迅和毛泽东是改造民族灵魂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和重建是贯穿一生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社会人的现代化进程中最具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部分。两位世纪伟人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既有生长的共同时代背景、思想基础,也存在着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遗留下来的历史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毛泽东 国民性思想 渊源 比较
下载PDF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蔚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8-30,共3页
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和重建是贯穿一生的重要思想 ,也是鲁迅思想研究中最具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部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产生 ,不是偶然的 ,而是其个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外特别是日本研讨国民性... 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和重建是贯穿一生的重要思想 ,也是鲁迅思想研究中最具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部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产生 ,不是偶然的 ,而是其个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外特别是日本研讨国民性热潮的启示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改造国民性思想 人生体验 启蒙思想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种族革命与国民性的形成——理解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一个角度
9
作者 梁展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9,共6页
鲁迅有意把小说中的两家命名为华家和夏家,暗示他们同是汉族,于是,一个与外族斗争的烈士竟然为本族人所食。在这里,民族认同的链条断裂了。更有甚者,作者还暗示我们,告发夏瑜的人不是外族,而是本族的人。外族的压制和迫害以及种族权力... 鲁迅有意把小说中的两家命名为华家和夏家,暗示他们同是汉族,于是,一个与外族斗争的烈士竟然为本族人所食。在这里,民族认同的链条断裂了。更有甚者,作者还暗示我们,告发夏瑜的人不是外族,而是本族的人。外族的压制和迫害以及种族权力的规范力量,不仅使本民族的一个成员把另一成员反抗外族压制的行为视为怪异之举,而且还让本民族的成员之间失去了维系一个民族的共通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革命 国民性思想 鲁迅 民族认同 成员 压制 烈士
下载PDF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实践中的体现
10
作者 王志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12,22,共11页
鲁迅葬仪上“民族魂”的挽旗 ,是对鲁迅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联系的历史性肯定。鲁迅改造国民性 (民族性 )思想 ,包括从“检讨过去”出发针砭国民性的弱点 ,发掘形成这些弱点的历史根源 ,从“追求将来”着眼重铸民族灵魂以形成“理想... 鲁迅葬仪上“民族魂”的挽旗 ,是对鲁迅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联系的历史性肯定。鲁迅改造国民性 (民族性 )思想 ,包括从“检讨过去”出发针砭国民性的弱点 ,发掘形成这些弱点的历史根源 ,从“追求将来”着眼重铸民族灵魂以形成“理想的人性”等丰富内涵。鲁迅作为民族解放的伟大战士 ,其业绩主要体现在文学实践上。因此 ,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不能作孤立的、抽象的研究 ,而应该紧密地结合鲁迅的文学实践活动 ,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具体探讨。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鲁迅是针砭国民性的国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改造国民性思想 内涵 文学实践
下载PDF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旋律
11
作者 王志蔚 《榆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2-65,共4页
鲁迅毕生致力于揭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攻击固然猛烈,但是,反叛的立足点和归宿则是“立人”以“兴国”。鲁迅挚爱祖国,高扬“民主”“科学”大旗,“窃取”西方圣火,扬弃传统文化,称赞“理想的人性”,这应该是害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旋律。
关键词 鲁迅 国民性思想 主旋律
下载PDF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旋律
12
作者 王志蔚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6-90,共5页
鲁迅毕生致力于揭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攻击固然猛烈,但是,反叛的立足点和归宿则是“立人”以“兴国”。鲁迅挚爱祖国,高扬“民主”、“科学”大旗,“窃取”西方圣火,扬弃传统文化,称赞“理想的人性”,这应该是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旋律。
关键词 鲁迅 国民性思想 主旋律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13
作者 余英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戊戌变法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国民素质对政治改良的制约作用,梁启超系统地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他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素质,努力探索"新民"的途径和方法。其改造国民性思想在20世纪初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戊戌变法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国民素质对政治改良的制约作用,梁启超系统地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他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素质,努力探索"新民"的途径和方法。其改造国民性思想在20世纪初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对当今我国提高国民素质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 国民性思想 梁启超
下载PDF
论陈独秀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修倩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36-38,共3页
改造国民性是陈独秀思想轨迹的重要内容,贯穿其早期社会探索的过程中。从最初呼唤"如在梦中"的国民,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教育青年以科学民主作为真理,再到俄国十月革命后号召国民有参政意识、积极参与社会革命,最后到中共建立... 改造国民性是陈独秀思想轨迹的重要内容,贯穿其早期社会探索的过程中。从最初呼唤"如在梦中"的国民,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教育青年以科学民主作为真理,再到俄国十月革命后号召国民有参政意识、积极参与社会革命,最后到中共建立时要求国民要以工人阶级为"台柱子"积极投身革命,陈独秀改造国民性思想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改造国民性思想 演变
下载PDF
试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文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6-40,共5页
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发展和"重在改造"的精神实质,即剖析国民性弱点、挖掘国民劣根性病根、表现理想国民性格.
关键词 鲁迅 改造 国民性思想 劣根性
下载PDF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鲍霁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研究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早期、前期、后期三个阶段论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由来及发展。过去一些研究者认为,鲁迅后期抛弃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本文作者则认为,... 研究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早期、前期、后期三个阶段论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由来及发展。过去一些研究者认为,鲁迅后期抛弃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本文作者则认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具有历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鲁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以后,也没有中辍对这一问题的探求。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世界观的转变,鲁迅后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与前期相比,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着根本不同,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改造 共产主义 中华民族觉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 国民 三十年代 帝国主义 鲁迅 改造国民性思想 中国国民
下载PDF
鲁迅国民性思想论纲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存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1-35,40,共6页
“国民性”与“民族性”在鲁迅的文章中是一对交替混用的同义词并有其特定的内涵。生死存亡问题促使鲁迅批判理性的觉醒和成长,而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则使其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就命题的价值、思考的深度和幅度及... “国民性”与“民族性”在鲁迅的文章中是一对交替混用的同义词并有其特定的内涵。生死存亡问题促使鲁迅批判理性的觉醒和成长,而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则使其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就命题的价值、思考的深度和幅度及论述的涵盖面来看,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事实上已形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国民性思想 国民性 思想 国民劣根性 改造国民性 批判理性 梁启超 五四时期 进化论
下载PDF
论易卜生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继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7期4-11,共8页
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于鲁迅乃至20世纪现代中国的全部思想的发展,其意义与价值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因为,对于处于历史转型、文化整合期的现代中国来说,唯有国民精神的改造与重建,民族灵魂的诬救与重铸,才能由人的现代化进而走向国... 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于鲁迅乃至20世纪现代中国的全部思想的发展,其意义与价值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因为,对于处于历史转型、文化整合期的现代中国来说,唯有国民精神的改造与重建,民族灵魂的诬救与重铸,才能由人的现代化进而走向国家。民族的观代化。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玄远的理论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切近的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思想 易卜生 鲁迅 民族灵魂 国民精神 20世纪 实践问题 重铸 历史转型 现代化
下载PDF
对鲁迅国民性思想的研究简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158-159,共2页
一、关于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分期问题 一般看法,是以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和以后而分成前期和后期。例如,王瑶就说:“所谓改造国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 一、关于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分期问题 一般看法,是以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和以后而分成前期和后期。例如,王瑶就说:“所谓改造国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这两方面的内容无论前期或后期,都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改造国民性思想 国民性 王瑶 1981年 国民性问题 四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思想 分期问题 阶级
下载PDF
从“看客”形象看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宏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4-20,共7页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第一次明确提到“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其“麻木的神情”曾给鲁迅莫大的刺激,不仅促成他弃医从文的人生抉择,而且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鲁迅笔下看客式的人物很多。大致说来,凡是相对于某一人物事件,处旁观者位...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第一次明确提到“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其“麻木的神情”曾给鲁迅莫大的刺激,不仅促成他弃医从文的人生抉择,而且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鲁迅笔下看客式的人物很多。大致说来,凡是相对于某一人物事件,处旁观者位置,有“看”这个基本动作,显露出麻木无聊,落后保守,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等共同精神特征者都可纳入“看客”形象系列,这个形象系列贯穿于鲁迅前后期的各种创作。这些“看客”诚如鲁迅所说,是“愚弱的国民”,“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特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思想 鲁迅思想 辛亥革命 形象系列 人与人 群众 精神特征 描写 知识分子 病态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