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学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论证刘禾的“国民性神话”论主旨在“跨语际”批评下对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学进行颠覆性的后殖民批评 ,忽视了中国近代据英文引入的国民性观念及其定义、中国儒文化传统观念向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的汇聚 ,而将西方殖民主义所“构建... 本文论证刘禾的“国民性神话”论主旨在“跨语际”批评下对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学进行颠覆性的后殖民批评 ,忽视了中国近代据英文引入的国民性观念及其定义、中国儒文化传统观念向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的汇聚 ,而将西方殖民主义所“构建”的本质主义的“国民性神话”指认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观念 ,属于指谓错置。论述近代中国流行的国民性观念主要是梁启勋由英文引入并定义的国民性观念 ,它引入和定义之初便排除了本质主义。之前 ,中国儒文化中早已存在着含义与之接近的诸如“民性”、“移风易俗”、“变化气质”等观念。到晚清它们一起汇聚到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之中 ,实现了传统观念的现代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神话 指谓错置 国民性定义
下载PDF
国民性的神话与历史——传教士话语与清末南昌教案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雄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在南昌教案的西方叙事中,知县江召棠被描述为一个撒谎者,一个为了面子而自杀、又以自杀对天主教会实施报复的人。而撒谎、面子和自杀正是在传教士的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一定程度上是由传教士话语建构起来的一种"神话&q... 在南昌教案的西方叙事中,知县江召棠被描述为一个撒谎者,一个为了面子而自杀、又以自杀对天主教会实施报复的人。而撒谎、面子和自杀正是在传教士的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一定程度上是由传教士话语建构起来的一种"神话"。通过对南昌教案相关史实的厘正,可知上述"神话"用于表述南昌教案,都或多或少与事实有所出入。传教士话语反映了近代中西间的话语与权力关系,放在晚清教案史脉络中看,它的形成与双方的互相猜疑和敌对的氛围是有直接关联的。一旦形成,反过来又影响到西方人对教案问题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话语 南昌教案 国民性神话 江召棠
下载PDF
后殖民视野中的鲁迅与“国民性批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晴飞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后殖民理论的流行,在鲁迅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所谓的'国民性神话'理论。不过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虽然受到过西方的影响,但由于他立足本土问题,具有强大的主体性,在他那里并不存在所谓的'国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后殖民理论的流行,在鲁迅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所谓的'国民性神话'理论。不过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虽然受到过西方的影响,但由于他立足本土问题,具有强大的主体性,在他那里并不存在所谓的'国民性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鲁迅 国民性神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