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族概念与国民概念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都永浩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35,共4页
本文认为 ,民族概念与国民概念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民族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学概念 ;国民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民族成员与民族整体、民族分体与主体之间 ,没有权利及义务的关系 ,也就是不存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关系 ;相反 ,国民... 本文认为 ,民族概念与国民概念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民族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学概念 ;国民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民族成员与民族整体、民族分体与主体之间 ,没有权利及义务的关系 ,也就是不存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关系 ;相反 ,国民与国家之间 ,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也就是一种政治和法律关系。加强国民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概念 国民概念 民族学概念 政治学概念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形成及其含义述论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32,共11页
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提出,既是中国人民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寻求自强独立的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将本意为国家外交的"national diplomacy"译为"国民外交"。中国的"国民外... 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提出,既是中国人民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寻求自强独立的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将本意为国家外交的"national diplomacy"译为"国民外交"。中国的"国民外交"概念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将人民主权思想应用于外交领域,含有视外交为国民的外交,政府应尊重民意办理外交的意思;二是指国民可通过国会参与外交,以舆论监督外交,将自己的意志反映贯彻于外交事务;三是通过国际民间交往增进友谊,进而改善邦交,促进世界和平。虽然今天的"国民外交"概念主要是从国际民间交往的外交意义上来说的,但不容忽视其原来政府外交须尊重民意,而国民有权监督政府外交的含义所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外交概念 清末民初 外交民主化
下载PDF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对理想人性的向往和追求
3
作者 李建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2期57-58,65,共3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了一场国民改造思潮.不少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人中普遍存在的“奴隶性”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于再造国民,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思考.启蒙思想家们所进行的有关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基本上都可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了一场国民改造思潮.不少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人中普遍存在的“奴隶性”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于再造国民,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思考.启蒙思想家们所进行的有关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基本上都可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想家 中国近代 理想人性 封建专制制度 《东方杂志》 国民概念 梁启超 专制政体 封建文化 奴隶性
下载PDF
再次认识福特生产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新光 《汽车与配件》 2003年第11期13-15,共3页
重新研究福特生产方式、国民车概念。
关键词 汽车工业 福特生产方式 国民概念 低成本大规模 丰田生产方式 经营理念 精益生产 4S原则
下载PDF
Research of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theme Paintings development
5
作者 Guizhong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4期101-103,共3页
National theme play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to achieve style deepen and breakthrough, which requires the painter first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inority cultures, and ha... National theme play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to achieve style deepen and breakthrough, which requires the painter first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inority cultures, and have a perceptual experience of their lives. Relying on subjective feelings can easily made a minority careless conceptual evaluation, to say it is brave and pretty strong and can sing and dance that is not a bad idea; deep into their village, listening to folk songs, see the costumes, look for custom these are little difficult, in order to search the resulting to see a few works will make the looking luster, but so far it is still shallow gr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cultural structure artistic features ethnic minorities.
下载PDF
1921—1935年中共对“人民”概念的认知与定位 被引量:15
6
作者 侯竹青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9,共8页
"人民"一词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政治概念。建党初期,中共对"人民""国民"两概念的使用并没有明显的侧重。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展,革命形势的高涨,"人民"因克服了"国民"这一概念的污名... "人民"一词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政治概念。建党初期,中共对"人民""国民"两概念的使用并没有明显的侧重。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展,革命形势的高涨,"人民"因克服了"国民"这一概念的污名化与模糊性,又符合马列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所以逐渐取代了"国民",成为中共的主流话语。大革命失败后一段时间,中共因"人民"概念曾经包含资产阶级,对其使用频率一度大为降低,并试图以"群众""民众""工农"等概念替代之,反映出当时中共革命政策的转变和对"人民"内涵建构的不足。随着民族危机的上升,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后,中共统一战线政策逐渐转变,"人民"这一概念又重新回到中共话语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概念 国民概念 “群众”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