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纸工艺对中国画发展的促进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小琴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45-I0045,共1页
中国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宣纸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画和宣纸共同传承着中华传统艺术,共同弘扬出了我国千年不朽的艺术风采和中华文化,绽放出耀眼灿烂的艺术光芒。宣纸发展历史悠久,早... 中国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宣纸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画和宣纸共同传承着中华传统艺术,共同弘扬出了我国千年不朽的艺术风采和中华文化,绽放出耀眼灿烂的艺术光芒。宣纸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被当作“贡品”,具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中国画正因为有了宣纸的配合,才具有了浓淡得体、润墨清晰的艺术效果,因为宣纸是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所以宣纸工艺的发展对传统绘画具有推动作用。由曹天生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宣纸》一书,围绕宣纸发明者小岭曹氏来研究宣纸工艺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传统绘画艺术 艺术风采 中华传统艺术 绘画形式 唐朝时期 宣纸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范瑞华 《艺术生活》 2005年第4期35-36,共2页
中国画的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艺术无论从形式、技法、艺术表现等方面,以多数中国画家的看法而论,早已经集之大成,很难再有发展的余地。面对这个现状,促使许多关心中国画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画家、评... 中国画的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艺术无论从形式、技法、艺术表现等方面,以多数中国画家的看法而论,早已经集之大成,很难再有发展的余地。面对这个现状,促使许多关心中国画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画家、评论家、理论家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见解,其中有三种观点引起了诸多的争论。其一、中国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其二、中国画笔墨等于零其三、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当今中国画界面对中国画如何再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技法 国画发展 国画艺术 国画 艺术表现 当今中国 表现技法 画笔墨 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画线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性
3
作者 郑喜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222-,共1页
中国画作为一种民族形式,是由几千年的深厚文化作为基础的。以线造型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是富有精神内涵的个性表现。中国画的线是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中国画造型之骨,也... 中国画作为一种民族形式,是由几千年的深厚文化作为基础的。以线造型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是富有精神内涵的个性表现。中国画的线是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中国画造型之骨,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体现,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东方绘画艺术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国画发展 绘画艺术
下载PDF
人品论对中国画发展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万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52-154,151,共4页
关键词 国画发展 人品画品 人物画 文人画论 中国文人画 意象绘画 绘画观 独立审美价值 中国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下载PDF
对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思考
5
作者 程习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09年第10期59-60,共2页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我国美术界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的传统绘画受到了巨大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画发展既要有展望,又要有规划。有展望是因为在新时代一定会出现新事物,会给绘画带来惊喜;...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我国美术界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的传统绘画受到了巨大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画发展既要有展望,又要有规划。有展望是因为在新时代一定会出现新事物,会给绘画带来惊喜;有规划就是我们要探讨传统的精华如何更好地保留下来,且为时代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画发展 传统绘画 西方文化 审美观 展望 价值观 规划 新事物 西方绘画
下载PDF
中国画发展向何处去?
6
作者 子牛 《艺术百家》 1986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中国画的创新一直是国画界十分关心并且有争议的问题。《江苏画刊》1985年第7期发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李小山的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和该刊以李文为主题开展的专题讨论。
关键词 国画发展 艺术学院 专题讨论 研究生 画刊 南京 主题 江苏 绘画观念 现代绘画
下载PDF
色与墨的保鲜技术是对中国画发展的巨大贡献
7
作者 孙征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9-81,共3页
绘画中的色墨减退现象是令每位中国画家苦恼的事情。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学仲教授在书、画各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有理论建树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在1994年7月出版的《王学仲美术论集》中首次发表了中国画的《色与墨的保鲜》论... 绘画中的色墨减退现象是令每位中国画家苦恼的事情。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学仲教授在书、画各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有理论建树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在1994年7月出版的《王学仲美术论集》中首次发表了中国画的《色与墨的保鲜》论文。文中提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 保鲜技术 国画发展 色墨 装裱技术 宣纸 绘画材料 王学 画面 颜料
下载PDF
论现代因素对当今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8
作者 袁赤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8期31-34,共4页
当代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现代的美术教育及文化设施、信息与网络、各类的传媒读物、文化企业的营运策划、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这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现代因素,直接影响到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喜的... 当代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现代的美术教育及文化设施、信息与网络、各类的传媒读物、文化企业的营运策划、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这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现代因素,直接影响到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喜的是,当今中国画坛画家的思维越来越清晰,分辨能力越来越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明确,爱好中国画及中国画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中国画正朝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因素 美术教育 文化设施 文艺政策 国画发展
下载PDF
融诗、书、画、美学于一炉的佳作——《中国画发展史纲要》述评
9
作者 陈有升 《对外传播》 1997年第1期55-56,共2页
外文出版社用汉、英、法三种文版问世的《中国画发展史纲要》是一部融诗、书、画、美学于一炉的佳作。前苏联著名艺术评论家涅陀希文说过:“古代中国画如中国古诗一样很不易懂。为了理解中国大师们的独特语言,为了明白他们的立意和激情... 外文出版社用汉、英、法三种文版问世的《中国画发展史纲要》是一部融诗、书、画、美学于一炉的佳作。前苏联著名艺术评论家涅陀希文说过:“古代中国画如中国古诗一样很不易懂。为了理解中国大师们的独特语言,为了明白他们的立意和激情,必须整个投入另一个世界的怀抱,这个世界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极其浩瀚深奥的哲理、教理和大量的形式联想、妙趣横生的影射。”《中国画发展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英、法文版正好是一部足以使西方读者投入另一个世界怀抱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纲要 美学 外文出版社 述评 中国古代文化 佳作 中国古诗 艺术评论 古代中国
下载PDF
对当前中国画发展的点滴思考
10
作者 李夜冰 《天工》 2015年第6期17-21,共5页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绘画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块沃土上,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绘画和它独特的笔墨形式语言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这是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绘画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块沃土上,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绘画和它独特的笔墨形式语言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这是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为今天的时代服务,才能跟随上今天辉煌的时代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点滴思考 传承传统 笔墨形式 对景写生 时代脉搏 李夜冰 黄宾虹 美术史论家 邵大箴
下载PDF
中国画发展的现代思考──节录自《二十世纪中国画要略》
11
作者 吴毅 《中国艺术》 1999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中国画 国画发展 现代思考 二十世纪 西方现代艺术 视觉造型 中国文化 山水画 艺术思维 南北分宗
下载PDF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论潘天寿先生的创作思想及中国画的发展规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立辰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9期40-53,共14页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是潘天寿先生在1965年就中国画发展创新而提出的著名论断。当下我们静思传承千年的中国绘画如何发展的时候,著名花鸟画家张立辰先生提出重温潘先生的这一哲思之语,并剖析其一系列有关文化艺术之民族...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是潘天寿先生在1965年就中国画发展创新而提出的著名论断。当下我们静思传承千年的中国绘画如何发展的时候,著名花鸟画家张立辰先生提出重温潘先生的这一哲思之语,并剖析其一系列有关文化艺术之民族性论断,对于中国画的历史性和科学自律性发展,具有哲理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中西绘画 潘天寿 中国绘画 创作思想 静思 文化战略 国画教学 吴昌硕 著名论断
下载PDF
陈师曾与20世纪初南通中国画发展
13
作者 张卫 胡敏 《国画家》 2020年第5期13-16,共4页
陈师曾的"南通时期"(1910—1913)给南通中国画注入了新的元素,并形成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20世纪初南通中国画改良的领航人之一。徐志楠在《怀念吾师刘子美》中提道:"曾听到一些前辈贤达如费师洪、管劲丞... 陈师曾的"南通时期"(1910—1913)给南通中国画注入了新的元素,并形成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20世纪初南通中国画改良的领航人之一。徐志楠在《怀念吾师刘子美》中提道:"曾听到一些前辈贤达如费师洪、管劲丞、尤勉斋等说过,在南师任教而具有艺术威望者首推陈衡恪(师曾),继而是陈琦(效韩),之后就要数上刘璇(子美)了。"1其人其艺其思其志,对于当时以至后来的大多南通画家来说,都是"欲罢不能"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乃至今日也是影响深远。纵观南通美术发展史,20世纪之前处于传统模古范畴,自陈师曾、李苦李、刘之洵、葛竹溪等在南通任教,使南通画坛脱离狭隘、封闭的发展环境,继而融入全国性潮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曾 国画发展 美术发展 陈衡恪 蝴蝶效应 领航人
原文传递
品评——中国画发展的旗帜
14
作者 谢军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4期191-192,共2页
中国画的发展实离不开品评,画理和画法皆可以归为品评理论。中国画发展到今年,形式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画家发挥自己的主观性,注重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探索本土或其他艺术借鉴西方艺术,对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探索,或模仿古人,或者新模... 中国画的发展实离不开品评,画理和画法皆可以归为品评理论。中国画发展到今年,形式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画家发挥自己的主观性,注重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探索本土或其他艺术借鉴西方艺术,对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探索,或模仿古人,或者新模仿西方绘画,形成各种各样的面貌。归根结底是对品评理解的不同。对中国画品评的模糊性导致创作的偏离中国画的本质。当前讨论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西方绘画 艺术语言 画理 性导 黄休复 向善 黄筌 逸品 宋朝名画评
原文传递
文人画艺术对未来中国画发展的影响及其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远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26-29,共4页
文人画艺术以其较高的审美价值,完整地体现了传统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国绘画史上曾经极为煊赫,雄踞画坛统治地位达近千年之久,这已是不争的史实。 然而,文人画毕竟是有明显缺憾的。它之所以在晚清急剧衰落,除了事物达到极至必然走向其反... 文人画艺术以其较高的审美价值,完整地体现了传统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国绘画史上曾经极为煊赫,雄踞画坛统治地位达近千年之久,这已是不争的史实。 然而,文人画毕竟是有明显缺憾的。它之所以在晚清急剧衰落,除了事物达到极至必然走向其反面的规律使然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文化环境剧烈变动有关联以外,主要原因是:作为文人画艺术灵魂的思想内核缺少一个热烈追求的宏大理想。而一个缺少宏大理想的文化,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的活力的。正是这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史 国画发展 中国艺术精神 文化环境 思想内核 抽象表现 绘画形式 西方现代绘画 东西方绘画 审美价值
原文传递
找回传统艺术的精神——我对中国画发展的看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大利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20世纪以来,如何看待传统的问题曾有过多次争论,对继承传统这个大命题已没有异议,问题是继承什么和如何继承。 元明清而下,绘画艺术观念倾向于“写意”,技法日趋程式化,至吴昌硕、齐白石而造极,水墨画的样式被确定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 20世纪以来,如何看待传统的问题曾有过多次争论,对继承传统这个大命题已没有异议,问题是继承什么和如何继承。 元明清而下,绘画艺术观念倾向于“写意”,技法日趋程式化,至吴昌硕、齐白石而造极,水墨画的样式被确定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原本进步的、充满生命力的形式进入守成阶段。这是由六朝的“气韵论”至唐代的“心源论’发展而来的一个非常成熟的艺术系统,是一高峰。在这个高峰之下,如果不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一切技法探索和前人相比都是小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传统艺术精神 文人画 认识论 中国绘画 中国艺术 中国水墨画 林风眠 美术史 笔墨
原文传递
中国画现代形态的初步确立——从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展中国画部分谈中国画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木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67-70,共4页
在本世纪即将过去的90年代中叶,我们终于可以欣喜地在八届美展中看到中国画的现代形态从发展上呈现基本确立的总体态势。 伴随着中国社会本世纪由封闭的古老的农业文明逐渐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艰难而漫长的演进,步履维艰的中国画也在“... 在本世纪即将过去的90年代中叶,我们终于可以欣喜地在八届美展中看到中国画的现代形态从发展上呈现基本确立的总体态势。 伴随着中国社会本世纪由封闭的古老的农业文明逐渐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艰难而漫长的演进,步履维艰的中国画也在“危机说”和“美术革命”的新旧冲突中逐渐地向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发展 现代形态 传统文人画 优秀作品 现代转型 工笔画 总体态势 传统笔墨 传统水墨 现代工业文明
原文传递
中国画发展的契机 被引量:1
18
《艺术教育》 CSSCI 1994年第1期15-18,共4页
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学体系,是五、六十年代在院长潘天寿等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曲折的努力,从初创到完善,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代价而建立起来的。潘天寿先生一贯主张“
关键词 国画 国画发展 潘天寿 西方艺术 美术学院 分科教学 六十年代 人物画 教学体系 教学大纲
原文传递
中国画发展的道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松 《美术》 1984年第10期8-11,共4页
建国以来中国画的发展,与整个文艺界的发展状况相似,经历了马鞍形的三个阶段,但又有其自身的规律。 起步 半个多世纪前,人们曾慨叹“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极矣!”(注1),“颓败之极”
关键词 国画发展 国画 国画 商品画 传统绘画艺术 创作思想 艺术潮流 美术展览会 美术创作 工笔重彩画
原文传递
新时期中国画发展态势述评
20
作者 张志军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7期172-172,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艺术界解放思想,反思传统文化艺术,为艺术发展进行多向度的探讨。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撞击交融。
关键词 国画发展 传统文化艺术 艺术语言 石涛画语录 发展时期 解放思想 中国特色 国画 墨法 国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