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悲鸿的人物山水题材中国画创作分析——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 |
邱化宾
|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
2024 |
1
|
|
2
|
未完成的中国画改良 |
郭勇健
|
《艺苑》
|
2016 |
4
|
|
3
|
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的内质分析 |
张西昌
|
《唐都学刊》
|
2012 |
1
|
|
4
|
碑学运动与国画改良比较 |
薛帅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5
|
别误读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论 |
阮立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5 |
0 |
|
6
|
抗战时期成都地区关于国画改良的理解与实践——由1943年围绕徐悲鸿的一次论争谈起 |
何禹珩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诗意与写实:中国20世纪早期绘画的跨文化研究——以徐悲鸿《田横五百士》为案例反思中国画的改良 |
张霖源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6
|
|
8
|
从《中国画改良之方法》到《悲鸿自述》——徐悲鸿艺术观点的延续与修正 |
季海洋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西方绘画影响下的中国画改良 |
张子谦
|
《艺术品》
|
2019 |
0 |
|
10
|
“笔墨当随时代”——黄宾虹与傅抱石的“中国画改良”实践 |
李继开
|
《美术文献》
|
2020 |
0 |
|
11
|
黄宾虹中国画的内在修养 |
袁红丽
|
《新疆艺术(汉文)》
|
2023 |
0 |
|
12
|
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 |
陈池瑜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9 |
8
|
|
13
|
寻味欧洲与“东方既白”——从李可染德国写生中得 |
许宏宇
|
《中国美术》
|
2024 |
0 |
|
14
|
融合西画的中国画“突变派”画家——以徐悲鸿、蒋兆和、林风眠为例 |
陈嘉欣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2 |
1
|
|
15
|
陶冷月画事三考——以《光风霁月:陶冷月画集》为中心的考察 |
刘潇
|
《中国美术》
|
2023 |
0 |
|
16
|
徐悲鸿、蒋兆和中西绘画融合之反思 |
姜怡翔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7
|
“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的时代特征 |
陈池瑜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19 |
2
|
|
18
|
论“五四”前后中国美术批评中“写实”观念的崛起 |
陈旭光
|
《美育学刊》
|
2014 |
2
|
|
19
|
浅谈对于徐悲鸿艺术的几点认识 |
柯于锴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
2016 |
0 |
|
20
|
徐悲鸿作为“伯乐”的图像叙事——浅析《九方皋》 |
陆飞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