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5—1937:国立戏剧学校在南京 被引量:2
1
作者 傅学敏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所官办话剧学校,国立戏剧学校在南京成立伊始就因官办性、专业性、社会性广受社会瞩目,其中官办性是核心;专业性是根本;社会性是功能,凸显了南京时期国立戏剧学校在中国话剧教育史上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国立戏剧学校 南京 戏剧教育
原文传递
斯氏体系演员训练方法之体验——国立戏剧学校金韵之表演教学述评
2
作者 刘金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1938年夏,国立戏剧学校表演基本训练课教师金韵之介绍并在教学中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训练方法,这次教学活动有别于之前从书本上、理论中认识斯氏体系,它是按照斯氏体系的理论观念与训练方法直接进行的实际操练。金韵之的表演教... 1938年夏,国立戏剧学校表演基本训练课教师金韵之介绍并在教学中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训练方法,这次教学活动有别于之前从书本上、理论中认识斯氏体系,它是按照斯氏体系的理论观念与训练方法直接进行的实际操练。金韵之的表演教学是中国现代戏剧教育首次运用斯氏体系进行的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回顾金韵之在国立戏剧学校的表演教学始末,总结其对斯氏体系理论方法的解读,评价其运用斯氏体系演员训练方法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特点,以期在追忆历史的过程中,还原斯氏体系演员训练方法在中国的最初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体系 金韵之 表演教学 国立戏剧学校 演员训练方法
原文传递
江安与国立剧专的不解之缘 被引量:1
3
《文史杂志》 2005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四川 江安县 国立戏剧学校 演出剧目
下载PDF
我所知道的江安国立剧专
4
作者 张邦炜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年第2期-,共5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35年10月创办于南京,1939年4月迁到四川江安,直到1945年7月迁离。在这六年多的艰辛日子里,剧专创作、育才双丰收。江安国立剧专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公演80多次,传播文化,移风易俗,极大地丰富了江安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35年10月创办于南京,1939年4月迁到四川江安,直到1945年7月迁离。在这六年多的艰辛日子里,剧专创作、育才双丰收。江安国立剧专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公演80多次,传播文化,移风易俗,极大地丰富了江安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江安人民也为剧专的办学和演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江安国立剧专是四川教育、文化、艺术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加以描绘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四川江安 艺术
下载PDF
沧海遗珠 蓝田埋玉——张定和重庆时期音乐作品史料梳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晋瑾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2-47,共16页
作为黄自先生的及门弟子,张定和的创作涉猎歌剧、戏剧插曲、艺术歌曲、器乐曲等诸多领域,并于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在重庆时期(1937-1945),作曲家曾创作过数量不菲的音乐作品,且在大后方奠定了声望和地位,本文即对... 作为黄自先生的及门弟子,张定和的创作涉猎歌剧、戏剧插曲、艺术歌曲、器乐曲等诸多领域,并于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在重庆时期(1937-1945),作曲家曾创作过数量不菲的音乐作品,且在大后方奠定了声望和地位,本文即对作曲家手稿资料的基础上对其重庆时期音乐活动及所创作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定和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抗战歌曲新集 广播电台音乐组 作品梳理
下载PDF
国立剧校的话剧史价值
6
作者 段绪懿 张毅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5,共9页
国立戏剧学校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所官办话剧学校,它集学校与演出团体功能于一身,是中国话剧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代表,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个重要的话剧演出团体,它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 国立戏剧学校 话剧史 价值
原文传递
“导/教”矛盾与张骏祥的《蜕变》《以身作则》排演
7
作者 王耿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92,93-100,共16页
张骏祥离美归国后,以教师身份于1940年完成了头两个本土导演作品。导《蜕变》失利,主因在张忽视、回避“导/教”矛盾;而后选排笑剧《以身作则》,即有意解此矛盾,他巧用教师身份,借教学手段包装创作诉求、整合校内资源,故成功。处理“导... 张骏祥离美归国后,以教师身份于1940年完成了头两个本土导演作品。导《蜕变》失利,主因在张忽视、回避“导/教”矛盾;而后选排笑剧《以身作则》,即有意解此矛盾,他巧用教师身份,借教学手段包装创作诉求、整合校内资源,故成功。处理“导/教”矛盾,是演剧艺术、演剧教育的恒久课题。教师应结合自身能力、根据学生现有条件,调整“导演/教师”定位重心,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追求既定目标。这或许是张骏祥八十年前在剧校(专)的“导/教”经验、教训,带给后人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骏祥 “导/教”矛盾 蜕变 以身作则 国立戏剧学校
原文传递
人物
8
《东北之窗》 2008年第21期8-8,共1页
谢晋逝世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其老家浙江上虞辞世,享年85岁。1923年2月谢晋出生。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
关键词 电影百花奖 世界青年联欢节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电影导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