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锋与博弈:抗战时期区域教育格局的特点
1
作者 申国昌 史降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2,共5页
抗战时期受军事与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呈现出复杂化的格局,即国统区教育、日伪奴化教育与根据地教育并存。这三种教育之间始终在交锋与博弈中进行力量与影响力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博弈与争斗往往借助于军事力量与政治手... 抗战时期受军事与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呈现出复杂化的格局,即国统区教育、日伪奴化教育与根据地教育并存。这三种教育之间始终在交锋与博弈中进行力量与影响力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博弈与争斗往往借助于军事力量与政治手段,最终还是正义教育与民心教育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区域教育 国统区教育 日伪奴化教育 根据地教育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的人权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德志 李猛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3-22,共10页
人权思想在清朝末年传入中国,出现了要求民权的呼声。民国时期,“人权”代替“民权”成为思想界阐发权利思想、提出权利诉求的核心范畴。民国时期的人权教育可以分为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国统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两条主线,国... 人权思想在清朝末年传入中国,出现了要求民权的呼声。民国时期,“人权”代替“民权”成为思想界阐发权利思想、提出权利诉求的核心范畴。民国时期的人权教育可以分为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国统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两条主线,国统区人权教育所体现的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人权理念,而革命根据地的人权教育则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系。人权思想对民国时期的思想界和社会政治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初的修身课本中甚至出现了人权的内容,国统区发生了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人权论战”和“人权运动”,革命根据地则制定了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民国时期虽然没有出现专门的人权教育机构,法学教育中也没有人权法之类的课程设置,但是宪法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承担着宪法教育和人权教育的双重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教育 民国时期 国统区人权教育 革命根据地人权教育
下载PDF
对《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士兵养成教育》一文的两点看法——与季鹏先生商榷 被引量:1
3
作者 戚厚杰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9-182,共4页
 “养成教育”是培养军官教育的一种形式 ,教育对象是从地方上考试录取的应届毕业的适龄学生 ,到军事学校后由基本军事常识学起 ,毕业后到部队担任初级军官。士兵的军事教育称训练 ,没有“养成教育”一说。抗战中军事教育分为初、中、...  “养成教育”是培养军官教育的一种形式 ,教育对象是从地方上考试录取的应届毕业的适龄学生 ,到军事学校后由基本军事常识学起 ,毕业后到部队担任初级军官。士兵的军事教育称训练 ,没有“养成教育”一说。抗战中军事教育分为初、中、高三级 ,初、中级教育由军训部办理 ,高级教育由军令部办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为中级教育 ,没有“办理”过其他学校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士兵养成教育 军官教育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军官训练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