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靖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这篇文章介绍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概况,特别着重评论1970年代中在香港兴起的流行曲,其风格和特色是以粤语来演唱,朴实简练,充满了阳光、自信、实干精神,深得香港居民的喜爱,在短短的20年间传遍神州大地以至海...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这篇文章介绍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概况,特别着重评论1970年代中在香港兴起的流行曲,其风格和特色是以粤语来演唱,朴实简练,充满了阳光、自信、实干精神,深得香港居民的喜爱,在短短的20年间传遍神州大地以至海外华侨所在地区。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19世纪、20世纪初以粤曲的形式出现,而粤曲则源于粤剧和八大音的散曲、小品,既不需要布景也不用戏服,因此业余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民间音乐团体,工余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蔚然成风。20世纪初,香港的一些游乐场和茶楼设有粤曲歌坛,演唱者多为名妓女。1950年代粤剧名伶开始形成不同风格的腔调,如新马腔(模仿新马师曾唱腔)、新艳芬腔、新红线女腔、新何非凡腔等。在粤曲歌坛演唱粤曲的也模仿这些不同的唱腔。此乃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太平洋战争时期(1941—1945),包括粤曲歌坛的百业萧条,1949年前后上海的电影明星、作曲家和导演纷纷南下香港,把上海的时代曲也带来了香港,一向以粤剧、粤曲为主流的香港听众被星光灿烂的人物和音乐所吸引,传统的清唱粤曲开始衰落,海派时代曲席卷香江。1960年代台湾的歌星又带来了一阵台湾时代曲,"披头四"访港又带来了欧美流行曲,这个时期(1945—1970)是过渡时期。197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市民生活明显改善,香港居民,包括从内地移民香港的人们,对香港这个小岛开始有了安身立命之感,现代粤语流行曲在顾嘉煇和许冠杰带领之下开始兴起。在1970—1990这20余年里,香港粤语流行曲及其创作人(音乐人和填词人)和演唱者风魔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侨地区,这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个二期。进入21世纪,过去的光辉不再,粤语流行曲已失去了魔力,是否像黄霑所说的那样已衰落了?粤语流行曲的内容与风格随着香港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不仅在风格上与1970—1990年代的不同,更失去了原有的香港的阳光、自信和实干的精神,这便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前后也是20年。讲座还分析评论现代粤语流行曲的曲式、音域和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粤
曲
粤语流行
曲
撰
曲
人
海派
时代
曲
国语时代曲
经典大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璇的历史意义——为周璇逝世60周年而写
被引量:
6
2
作者
项筱刚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2017年是"金嗓子"周璇逝世60周年。周璇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一位空前的横跨"播音""唱片"和"电影"领域的三栖明星。其在民国时期的上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掀起了一个令同时代其他歌星及...
2017年是"金嗓子"周璇逝世60周年。周璇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一位空前的横跨"播音""唱片"和"电影"领域的三栖明星。其在民国时期的上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掀起了一个令同时代其他歌星及后人不敢望其项背的"周璇时代",对中国电影音乐史、中国流行音乐史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周璇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是历史地位,简单地说是因为"历史的合力"——即在"历史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偶然性"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而形成。此外,"周璇时代"对"后周璇时代"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璇
上海
流行音乐
香港
国语时代曲
原文传递
题名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靖之
机构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文摘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这篇文章介绍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概况,特别着重评论1970年代中在香港兴起的流行曲,其风格和特色是以粤语来演唱,朴实简练,充满了阳光、自信、实干精神,深得香港居民的喜爱,在短短的20年间传遍神州大地以至海外华侨所在地区。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19世纪、20世纪初以粤曲的形式出现,而粤曲则源于粤剧和八大音的散曲、小品,既不需要布景也不用戏服,因此业余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民间音乐团体,工余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蔚然成风。20世纪初,香港的一些游乐场和茶楼设有粤曲歌坛,演唱者多为名妓女。1950年代粤剧名伶开始形成不同风格的腔调,如新马腔(模仿新马师曾唱腔)、新艳芬腔、新红线女腔、新何非凡腔等。在粤曲歌坛演唱粤曲的也模仿这些不同的唱腔。此乃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太平洋战争时期(1941—1945),包括粤曲歌坛的百业萧条,1949年前后上海的电影明星、作曲家和导演纷纷南下香港,把上海的时代曲也带来了香港,一向以粤剧、粤曲为主流的香港听众被星光灿烂的人物和音乐所吸引,传统的清唱粤曲开始衰落,海派时代曲席卷香江。1960年代台湾的歌星又带来了一阵台湾时代曲,"披头四"访港又带来了欧美流行曲,这个时期(1945—1970)是过渡时期。197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市民生活明显改善,香港居民,包括从内地移民香港的人们,对香港这个小岛开始有了安身立命之感,现代粤语流行曲在顾嘉煇和许冠杰带领之下开始兴起。在1970—1990这20余年里,香港粤语流行曲及其创作人(音乐人和填词人)和演唱者风魔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侨地区,这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个二期。进入21世纪,过去的光辉不再,粤语流行曲已失去了魔力,是否像黄霑所说的那样已衰落了?粤语流行曲的内容与风格随着香港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不仅在风格上与1970—1990年代的不同,更失去了原有的香港的阳光、自信和实干的精神,这便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前后也是20年。讲座还分析评论现代粤语流行曲的曲式、音域和调性。
关键词
香港
粤
曲
粤语流行
曲
撰
曲
人
海派
时代
曲
国语时代曲
经典大热
Keywords
Hong Kong
Cantonese pop songs
composer
modern Mandarin songs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J642.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璇的历史意义——为周璇逝世60周年而写
被引量:
6
2
作者
项筱刚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世纪40~60年代‘香港国语时代曲’研究"项目批准号:17AD003
文摘
2017年是"金嗓子"周璇逝世60周年。周璇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一位空前的横跨"播音""唱片"和"电影"领域的三栖明星。其在民国时期的上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掀起了一个令同时代其他歌星及后人不敢望其项背的"周璇时代",对中国电影音乐史、中国流行音乐史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周璇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是历史地位,简单地说是因为"历史的合力"——即在"历史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偶然性"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而形成。此外,"周璇时代"对"后周璇时代"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
周璇
上海
流行音乐
香港
国语时代曲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刘靖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璇的历史意义——为周璇逝世60周年而写
项筱刚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