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鹏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我国刑法中的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其渊源在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是,在我国将国际公约内化为国内刑法的过程中,本罪的若干方面仍与公约存在脱节之处。笔者认为,应将本罪构成要件中的"不正当商业利益"... 我国刑法中的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其渊源在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是,在我国将国际公约内化为国内刑法的过程中,本罪的若干方面仍与公约存在脱节之处。笔者认为,应将本罪构成要件中的"不正当商业利益"修正为"不正当利益";重新界定"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的内涵;扩大"贿赂"的范畴;最后提出在我国刑法中应增设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贿赂
下载PDF
国际刑法上“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与我国刑法的对接及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子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5-50,共6页
贿赂外国官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诞生出来的国际刑法中的一个罪名,由于我国签署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中国就有义务在刑法中增设本罪。中国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予以增... 贿赂外国官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诞生出来的国际刑法中的一个罪名,由于我国签署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中国就有义务在刑法中增设本罪。中国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予以增设,并要相应的调整本罪的犯罪构成、法定刑的设置以及既未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 国际刑法 贿赂外国官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下载PDF
论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被引量:1
3
作者 易利娜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41-43,共3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可以从贿赂对象、贿赂方式、贿赂范围、贿赂对价四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而且这些规定是在其他公约规定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在规制这一行为时,应当注意与国际公约的协...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可以从贿赂对象、贿赂方式、贿赂范围、贿赂对价四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而且这些规定是在其他公约规定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在规制这一行为时,应当注意与国际公约的协调,立法上注意法人责任的实际范畴,法定刑的设置也应当遵循轻刑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 外国公职人员 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比较 规制
下载PDF
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的国内立法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文彩 《净月学刊》 2016年第5期96-101,共6页
我国《刑法》已增设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却没有增设与此相对应的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但从刑事立法的科学性与严密刑事法网的必要性角度出发,我国《刑法》都应增设此罪。在增设此罪时,立法可以... 我国《刑法》已增设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却没有增设与此相对应的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但从刑事立法的科学性与严密刑事法网的必要性角度出发,我国《刑法》都应增设此罪。在增设此罪时,立法可以采取分步骤的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应先增设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待时机成熟,再实现对外国公职人员受贿行为的犯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公职人员 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 立法 路径
下载PDF
略论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组织官员行贿罪
5
作者 叶见青 《大观周刊》 2011年第14期292-292,共1页
2003年12月9日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于2005年10月27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行为纳入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范畴。对此项修改的立法背景和法条设置科学性... 2003年12月9日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于2005年10月27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行为纳入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范畴。对此项修改的立法背景和法条设置科学性的讨论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八)》意见和建议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 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下载PDF
贿赂犯罪罪名的国际比较——以中国、日本和联合国为例
6
作者 冯春萍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大社会问题。随着各国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从定罪上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预防功能,成为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高度重视的问题。1948年日本昭和电工案和1976年的洛克西德案,使日本刑法... 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大社会问题。随着各国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从定罪上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预防功能,成为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高度重视的问题。1948年日本昭和电工案和1976年的洛克西德案,使日本刑法增加了贿赂犯罪的罪名,同时加重了对贿赂犯罪的法定刑。中国刑法在罪名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刑法典与日本刑法典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关于贿赂犯罪罪名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应当建立科学的贿赂犯罪罪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斡旋受贿 事后受贿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名体系
下载PDF
中国反海外腐败执法障碍的类型化及其应对
7
作者 敖博 《财经法学》 2023年第3期161-177,共17页
自《刑法修正案(八)》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入罪以来,尚无以该罪定罪的刑事案件,由此形成了规范文本与刑事司法间的“执法落差”。这一现象由实体法、程序法及“外源性”障碍共同导致。实体法层面的执法障碍主要... 自《刑法修正案(八)》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入罪以来,尚无以该罪定罪的刑事案件,由此形成了规范文本与刑事司法间的“执法落差”。这一现象由实体法、程序法及“外源性”障碍共同导致。实体法层面的执法障碍主要表现为刑事管辖权依据的部分缺失、单位刑事归责基础的弊端以及对该罪社会危害性评价的不足,对此应主要从立法论与解释论层面作适应性调整,并引入组织体刑事责任理念。程序法层面的执法障碍主要集中于线索获取、证据收集、刑事审判三个阶段,对此可通过以“公司警务”与“刑事合规”为核心的非庭审解决模式来解决。“外源性”执法障碍主要表现为经济场域对刑事司法场域运作逻辑的塑造,但在国际反海外腐败执法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应重新评估“囚徒困境”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所能产生的经济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 海外腐败 执法障碍 合规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