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探析
1
作者 刘向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5期91-93,共3页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国际关系史课程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蕴涵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鉴别、榜样...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国际关系史课程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蕴涵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鉴别、榜样示范、专题嵌入等方法,将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课程思政 实施方法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关系史》教学改革与探索
2
作者 张骁虎 李旭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1期182-184,共3页
《国际关系史》作为高校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等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交叉学科课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新文科”建设为《国际关系史》课程改革提出要求,也指明方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关系史》需要回应时代需... 《国际关系史》作为高校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等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交叉学科课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新文科”建设为《国际关系史》课程改革提出要求,也指明方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关系史》需要回应时代需求、实现学科融合、落实价值观塑造。《国际关系史》需要明确自身的跨学科定位,以“大文科”视野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内容设计上要打破“西方中心论”“国家本位”等桎梏,构建非西方的课程知识框架体系,进一步扩大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范围;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应用新技术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文科 国际关系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理念的运用——以湘潭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本科教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贺鉴 刘红梅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54,共3页
湘潭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教学特别是“当代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中全面贯彻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 当代国际关系史 教学理念
下载PDF
万隆会议——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丰碑 被引量:7
4
作者 尹承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1955年4月18日至22日,29个亚非新独立国家和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召开盛大而隆重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新兴国家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集体亮相,揭开了国际关系史上新的篇章.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万隆会议 现代 1955年 国际会议 政府首脑 独立国家 新兴国家 殖民主义 集体
下载PDF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绪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崔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65-71,共7页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研究近代历史时期亚洲东北部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相互关系的主要历史过程。而这些关系最集中地表现于政治关系。因此,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探讨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过程。从地域范围...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研究近代历史时期亚洲东北部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相互关系的主要历史过程。而这些关系最集中地表现于政治关系。因此,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探讨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过程。从地域范围而言,它包括朝鲜半岛、中国东北、东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留申群岛 军事 国际关系史 近代东北 东北亚地区 外交斗争 对外政策 中国东北 英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下载PDF
国际关系史解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德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共3页
国际关系近年来正在经历一种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一批非西方国家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分布;另一方面表现为更多的非西方国家冷战后进退维谷,部落的、种族的、宗教的或教派间的矛盾与国家间的冲突纠缠在一起... 国际关系近年来正在经历一种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一批非西方国家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分布;另一方面表现为更多的非西方国家冷战后进退维谷,部落的、种族的、宗教的或教派间的矛盾与国家间的冲突纠缠在一起,陷入分裂和崩溃的边缘。我们曾经熟知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地以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方式在世界历史中展现出来,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近代以来非西方世界遭遇的现代化压力正在一个更为全球化和一体化,同时也更为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环境中被释放出来。所谓“近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因素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交织在一起。这势必要改变我们对世界近现代史的理解和划分,但首先是改变了我们对国际关系史的了解和认识。作为一个广受关注的专业,国际关系史建设的成败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否就这一历史变化的原因给出正确解读。有鉴于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以期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欢迎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解读 现代化压力 西方国家 世界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 近代以来 历史性变化
下载PDF
社会·国际社会·世界社会——三种国际关系史阐释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兴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国际关系史的研究需要有效的理论框架的指导,而国际关系理论则需要国际关系史的检验与修正。国际关系史纷繁复杂,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视角都难以反映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只有将不同的理论视角加以组合才能实现理论与历史的有效互动。社会... 国际关系史的研究需要有效的理论框架的指导,而国际关系理论则需要国际关系史的检验与修正。国际关系史纷繁复杂,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视角都难以反映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只有将不同的理论视角加以组合才能实现理论与历史的有效互动。社会、国际社会、世界社会三种视角为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相对清晰有效的理论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社会 国际社会 世界社会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德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8,共3页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开放、吸收、求实、创新"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学的各个领域研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无论是传统的研究领域,还是新兴的专业或学科,中国史学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开放、吸收、求实、创新"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学的各个领域研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无论是传统的研究领域,还是新兴的专业或学科,中国史学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本刊特约了几位学者就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变化发表看法。他们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同时也都具有中国史学界承上启下一代人的使命感。他们在总结成就、评点特色的同时,没有忘记指出史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欢迎读者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变化展开讨论,本刊愿意继续刊登这方面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改革开放 历史学科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学 档案材料 研究机构 学术交流
下载PDF
一部学习国际关系史的好教材——读《国际关系史》有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3年第10期48-48,共1页
手头这本78万字的<国际关系史>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3年3月刚刚出版的,油墨的香气扑面而来,撩起一阵读书的热望.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高等教育 教材介绍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
下载PDF
国际关系史分期研究:以英国学派理论为参照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兴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02-117,共16页
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历史分期不仅是对历史时间的切割,也是对自我说明的主导单位的明确界定与完整阐述,同时兼顾互动方式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英国学派为国际关系史分期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概念与理论。从部落、... 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历史分期不仅是对历史时间的切割,也是对自我说明的主导单位的明确界定与完整阐述,同时兼顾互动方式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英国学派为国际关系史分期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概念与理论。从部落、帝国到主权国家这种主导单位的演进构成了国际关系史分期的第一层次,主导单位的变动不仅是权力边界的调整,也是互动能力变化的结果。源于欧洲的国际社会的扩展构成了国际关系史分期的第二层次。只有将两个层次的分期结合起来才能提供一种相对完整的国际关系的历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英国学派 历史分期
下载PDF
“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英国学派理论与国际关系史编纂”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11
作者 孙兴杰 颜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 英国学派 历史学 纪要 编纂 国际贸易体系
下载PDF
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全新探索——评《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12
作者 张英姣 孙启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34-136,共3页
随着世界历史整体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现代国际关系史也逐步进入"体系化"时代,"体系"甚至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因此,构建以"体系"为主线的现代国际关系史很有必要。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曹胜强先生... 随着世界历史整体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现代国际关系史也逐步进入"体系化"时代,"体系"甚至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因此,构建以"体系"为主线的现代国际关系史很有必要。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曹胜强先生所著的《现代国际关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世界体系 现代 视阈 人民出版社 世界历史整体 全球化趋势 体系化
下载PDF
帝国统治的悖论与国际关系史的演进
13
作者 孙兴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共3页
从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建立之后,国际关系史经历了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存亡,帝国的扩张以及帝国之间的攻伐战争使欧亚大陆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到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规则也是以殖民帝国的形式传播到全球。帝国既是一... 从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建立之后,国际关系史经历了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存亡,帝国的扩张以及帝国之间的攻伐战争使欧亚大陆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到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规则也是以殖民帝国的形式传播到全球。帝国既是一种政治单位,也是一种国际体系。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农业帝国、游牧帝国和殖民帝国等不同帝国形式,三种帝国的兴衰源于其内在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汉帝国 悖论 演进 统治 欧洲国际关系 欧亚大陆 罗马帝国
下载PDF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建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
14
作者 黄定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3,共2页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开放、吸收、求实、创新"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学的各个领域研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无论是传统的研究领域,还是新兴的专业或学科,中国史学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开放、吸收、求实、创新"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学的各个领域研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无论是传统的研究领域,还是新兴的专业或学科,中国史学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本刊特约了几位学者就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变化发表看法。他们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同时也都具有中国史学界承上启下一代人的使命感。他们在总结成就、评点特色的同时,没有忘记指出史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欢迎读者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变化展开讨论,本刊愿意继续刊登这方面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国际关系史 东北亚 进程 历史学 学习
下载PDF
一部颇有启示的学术著作——读黄定天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15
作者 孟古托力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国际关系 书评 黄定天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下载PDF
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与人权问题研究——访张宏毅教授
16
作者 史克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张宏毅,1936年2月生,江苏丹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1年至1983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两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 张宏毅,1936年2月生,江苏丹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1年至1983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两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总部设在日内瓦)基金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现当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美、(苏)俄三国关系史以及美国外交史,曾撰写和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1993)》、《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2000)》、《欧洲优势·美苏对峙·多极世界》(合著)、《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主编)、《美国的人权问题》和《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副主编)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现代史 国际关系史 人权问题 张宏毅 治学方法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17
作者 徐蓝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3-47,共5页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的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曾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前苏联史学以及国内外政治发展的影响,因此,从比较严格的学术意义上来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关键词 现代国际关系史 政治 学术规范 研究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
下载PDF
理论·历史·现实——关于高校国际关系史教学的思考
18
作者 赵艳霞 于淼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8-100,共3页
在国际关系史的学习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历史、历史与现实之间"彼此"的有机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国际关系史的教学水平和"以史为鉴",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一是重点运... 在国际关系史的学习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历史、历史与现实之间"彼此"的有机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国际关系史的教学水平和"以史为鉴",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一是重点运用国际关系的均势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解读分析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的理论水平,挖掘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背后的真相;二是从人们关心的国际问题入手,使教学贴近现实,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回答当今人们面临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教学 理论与历史 历史与现实
下载PDF
1995年我国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概述
19
作者 徐蓝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57-64,共8页
1995年我国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概述①徐蓝现代国际关系史始终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1995年正值纪念伟大的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因此我国学者尤其重视对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在这方面95... 1995年我国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概述①徐蓝现代国际关系史始终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1995年正值纪念伟大的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因此我国学者尤其重视对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在这方面9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各种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际关系史 绥靖政策 研究概述 世界历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次世界大战 “门户开放”政策 澳大利亚 非殖民化 联合国
下载PDF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近况
20
作者 徐蓝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111-111,共1页
近几年来,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呈现几个特点。其一是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从地域来看,涉及了美、苏、英、中、法、德、日等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国与亚非拉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从涉及的时间长度来看,从17世纪到21... 近几年来,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呈现几个特点。其一是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从地域来看,涉及了美、苏、英、中、法、德、日等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国与亚非拉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从涉及的时间长度来看,从17世纪到21世纪,但以研究20世纪的成果为多。其二是选题广泛。除了传统的研究领域,还探讨了难民、媒体宣传等过去较少涉猎的问题。其三是普遍重视对原始档案的利用。不仅利用了已刊的纸本档案集和已经发布的数据库网络资源,还积极挖掘新的数据库以及馆藏档案。以上特点,体现了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地域范围 原始档案 时间跨度 时间长度 21世纪 17世纪 20世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