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区电离层N_(m)F_(2)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对比研究
1
作者 徐盛 李培豪 +2 位作者 廖小倩 刘瑞源 陈相材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利用南北极极隙区与极光带纬度3个台站对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长达1个太阳活动周的观测数据,对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6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光带纬度的北极Tromsø站,IRI预测与观测... 利用南北极极隙区与极光带纬度3个台站对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长达1个太阳活动周的观测数据,对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6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光带纬度的北极Tromsø站,IRI预测与观测符合最好,大部分季节相对误差在40%以内,在太阳活动高年略好于太阳活动低年。在极隙区纬度的南极中山站和Longyearbyen站,IRI预测精度在太阳活动低年高于太阳活动高年。在中山站和北极Longyearbyen站仅个别月份相对误差在20%以内,大部分月份相对误差超过40%,冬季相对误差接近100%,特别是Longyearbyen站,在太阳活动高年冬季相对误差超过100%。从季节上看,3个台站都是冬季符合最差,夏季符合最好。IRI-2016模型对极区电离层进行预测时,难以如实反映极区等离子体对流和能量粒子沉降等极区特有的物理过程对极区电离层N_(m)F_(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 IRI-2016模型 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
下载PDF
基于射线追踪方法的电离层点对点传播问题研究
2
作者 李佳文 李慧敏 +1 位作者 郭立新 江晓丽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短波通信和电离层斜向探测本质上都属于点对点传播问题,即固定收发站之间的传播问题,而点对点传播问题的本质是在发射点搜索出合适的仰角和方位角来实现射线的自动导引。射线追踪一直是研究高频波传播现象的工具,基于射线追踪的自导引... 短波通信和电离层斜向探测本质上都属于点对点传播问题,即固定收发站之间的传播问题,而点对点传播问题的本质是在发射点搜索出合适的仰角和方位角来实现射线的自动导引。射线追踪一直是研究高频波传播现象的工具,基于射线追踪的自导引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但不同电离层模型对点对点传播的轨迹和精度会有影响。本文将基于数值射线追踪,利用牛顿自导引技术构建点对点传播模型,研究在分段准抛物(quasi parabolic segments,QPS)电离层模型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这两种不同电离层模型下点对点传播算法的稳健性和精确性问题。结果表明,在两种模型下本文算法均有较高的稳健性,但是QPS电离层模型下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而IRI模型下有更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拟合 分段准抛物(QPS)模型 国际参考电离层(IRI)模型 射线追踪 自导引算法 点对点
下载PDF
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全球电离层Ne
3
作者 侯世敏 张剑 杜剑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8-1376,共9页
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延缓和折射,因此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空间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Number of elec... 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延缓和折射,因此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空间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Number of electron,Ne)的预测工作对短波通信设备三维射线实时追踪定位提供必要条件。本文采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提供的2016年电离层Ne数据,根据数据的三维空间时间序列特征,搭建了自编码器和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onv LSTM)网络组成的网络结构,在不引入地球自转周期之外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对Ne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并实现预测,首先通过实验对比了SGD、Adagrad、Adadelta、Adam、Adamax和Nadam六种优化算法的性能,又对比了三种预测策略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1h-to-1h预测策略的全球平均RMSE为1.0 NEU(最大值的0.4%),1h-to-24h和24h-to-24h预测策略的全球平均RMSE为6.3 NEU(2.6%)。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Nadam优化算法更适合电离层Ne的深度学习,二是1h预测策略的性能与之前类似的电离层TEC预测工作(RMSE高于1.5 TECU,最大值的1%)相比有竞争力,但预测时间太短且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三是两种24h预测策略虽能实现长期预测但性能不理想,要实现三维空间时间序列的长期高精度预测需要进一步改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和预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 电离层 NE 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国际参考电离层在电离层电子密度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成 王解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对国际参考电离层源程序的构成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源程序编写接口程序实现了电离层电子密度等参数的批量计算。将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特征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于赤道异常和冬季异... 对国际参考电离层源程序的构成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源程序编写接口程序实现了电离层电子密度等参数的批量计算。将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特征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于赤道异常和冬季异常能够明晰地表达,用于计算中纬地区TEC的可靠性较高。同时,分析了在不同纬度、不同地磁条件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值与数字测高仪实测数据的差异,为国际参考电离层在中国区域电离层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 电子密度 TEC 测高仪
下载PDF
全球电离层图和国际参考电离层在中国区域的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成 王解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根据全球电离层图和国际参考电离层两种常用的电离层模式,对2011年中国区域三个电离层测高仪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图比国际参考电离层能够更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变化,而国际参考电离层当前最... 根据全球电离层图和国际参考电离层两种常用的电离层模式,对2011年中国区域三个电离层测高仪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图比国际参考电离层能够更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变化,而国际参考电离层当前最新版本IRI2011的精度比IRI2007的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全球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 测高仪 电子含量
下载PDF
太阳活动低年南北极电离层F2层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昉 张北辰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7,共9页
利用2006—2007年EISCAT Svalbard雷达(ESR)和南极中山站DPS-4测高仪的观测数据,对太阳活动低年不同季节的极区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_0F2)和峰值高度(h_mF2)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日变化特征,并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7模式比较。结果表... 利用2006—2007年EISCAT Svalbard雷达(ESR)和南极中山站DPS-4测高仪的观测数据,对太阳活动低年不同季节的极区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_0F2)和峰值高度(h_mF2)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日变化特征,并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7模式比较。结果表明,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两站的观测结果与IRI预测符合得较好,冬季预测都与实测结果符合得较差。两者差异表明,IRI-2007模式对极区f_0F2和h_mF2的预测,考虑太阳光致电离的权重较大,对极隙区软电子沉降和极光粒子沉降考虑的权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电离层 临界频率 峰值高度 国际参考电离层
下载PDF
国际参考电离层关键输入参数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建全 杨育红 辛刚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55-59,66,共6页
国际参考电离层的关键输入参数是F2层临界频率foF2和传输因子M(3000)F2,文章给出了关于这两个参数的详细计算流程,分析了F2层临界频率foF2和峰值高度hmF2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情况,以及F2层峰值电子浓度NmF2和地磁纬度的关系,并简要介绍IR... 国际参考电离层的关键输入参数是F2层临界频率foF2和传输因子M(3000)F2,文章给出了关于这两个参数的详细计算流程,分析了F2层临界频率foF2和峰值高度hmF2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情况,以及F2层峰值电子浓度NmF2和地磁纬度的关系,并简要介绍IRI模型在短波三维数字射线追踪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参考电离层 FOF2 M(3000)F2 射线追踪
下载PDF
基于经验电离层模型的短波时差定位理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琛 周晨 +2 位作者 王君明 吕明杰 乔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1-1919,共9页
在短波波段,信号从辐射源到接收站要经过电离层反射,因此短波时差定位模型包含电离层信息。传统短波时差定位将电离层等效为均匀分布模型,电离层信息的扰动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大。本文利用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获取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信息,... 在短波波段,信号从辐射源到接收站要经过电离层反射,因此短波时差定位模型包含电离层信息。传统短波时差定位将电离层等效为均匀分布模型,电离层信息的扰动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大。本文利用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获取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信息,以数值型三维射线追踪的方法建立起短波时差定位方程并推导了相应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仿真结果表明,短波时差定位的CRLB在白天低于夜晚,太阳活动高年和太阳活动低年差别不大;在准确获取电离层信息的条件下,电离层的变化对短波时差定位的CRLB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数值型三维射线追踪 短波时差定位 克拉美罗下界
下载PDF
厦门电离层垂测站建设及初步结果 被引量:6
9
作者 余涛 王云冈 +4 位作者 王劲松 毛田 帅方红 苏卫东 李建通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8-542,共5页
本文介绍了厦门电离层垂直探测站的建设及初步结果.该站选用了加拿大生产的数字测高仪,利用折合偶极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天线,采用气象信息专业网和internet网络的两种传输方式,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利用试验观测期间获得的2007... 本文介绍了厦门电离层垂直探测站的建设及初步结果.该站选用了加拿大生产的数字测高仪,利用折合偶极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天线,采用气象信息专业网和internet网络的两种传输方式,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利用试验观测期间获得的2007年8月份首批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分析发现了厦门地区电离层f_o F2的一些基本特征:白天f_o F2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地方时14~16点,最大值约5~15 MHz,有较强逐日变化;夜间f_o F2约4MHz左右,逐日变化较小.与最新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式IRI2007进行了初步对比,发现IRI2007可较好的预报出f_o F2的月中值,但对逐日变化较强的厦门地区电离层f_o F2预报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垂直探测站 电离层频高图 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式
下载PDF
低地磁扰期间海南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的观测与IRI预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国军 史建魅 +1 位作者 王铮 王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7-12,共6页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是非常有影响的电离层经验模型之一,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东亚地区,尤其是海南低纬度地区,进行长期预测的效果尚未研究。通过对一个太阳活动周(2002-2012年)期间海南观测站(19.5°N,109.1°E)数字...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是非常有影响的电离层经验模型之一,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东亚地区,尤其是海南低纬度地区,进行长期预测的效果尚未研究。通过对一个太阳活动周(2002-2012年)期间海南观测站(19.5°N,109.1°E)数字测高仪DPS4D观测到的电离层临界频率/〇F2在低地磁扰动条件下的月中值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应的IRI-2012模型预报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观测到的/〇F2存在着明显的冬季异常和半年异常现象,对太阳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依赖关系;②IRI-2012模型预报值虽给出了海南/〇F2的基本观测特征,但细节上IRI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还是存在着地方时、季节和年度偏差,主要表现为:在太阳活动低年模型存在高估;在太阳下降年期间模型存在低估;在太阳活动较高时期模型存在明显的分季低估,冬、夏季高估;整体上,多数偏差率在±20%以内。偏差率较大的时段主要集中在0500-0800LT,这与以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完善IRI模型,尤其是在中国低纬度地区/〇F2预测参数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参考电离层 F2层临界频率 低纬电离层
下载PDF
用地基GPS观测资料映射三维电离层剖面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3,共5页
双频GPS接收机被广泛应用于监测电离层及其相关异常活动。过去通常利用地基GPS资料建立一个单层两维电离层格网模型进行应用,其最主要缺陷就是忽略了电离层垂直剖面信息。利用地基GPS资料通过乘积代数重建技术层析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剖... 双频GPS接收机被广泛应用于监测电离层及其相关异常活动。过去通常利用地基GPS资料建立一个单层两维电离层格网模型进行应用,其最主要缺陷就是忽略了电离层垂直剖面信息。利用地基GPS资料通过乘积代数重建技术层析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与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2001)和电离层探测仪结果相比,地基GPS层析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基本一致,但更接近于电离层探测仪观测结果。因此,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基GPS资料在监测三维电离层活动及其相关空间气候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总电子含量 层析 乘积代数重建技术(MART) 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2001)
下载PDF
一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CT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雄斌 徐继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16-23,共8页
利用电离层CT方法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的电离层效应。文中针对电离层CT重建剖面日变化不连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其于奇异值分解(SVD)技术的时域插值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该次日食所产生的电离层效应,得到日食引起较低高度上... 利用电离层CT方法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的电离层效应。文中针对电离层CT重建剖面日变化不连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其于奇异值分解(SVD)技术的时域插值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该次日食所产生的电离层效应,得到日食引起较低高度上的光化学作用减弱以及输运过程改变等电离层效应的图像,发现较低高度上的光化学过程随着日食的结束而得到恢复,而日食对输运过程造成的影响在食甚之后约2h表现得最为强烈。对同时得到的垂直总电子含量(QTEC)的纬度-时间分布图进行分析也得到与此相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电离层 日食 总电子含量 层析 国际参考电离层 光化学
下载PDF
利用观测的TEC和电离图推导顶部电离层剖面的一个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健 龙其利 王新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8-26,共9页
给出一个利用观测的TEC和电离图参数来推导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反演的峰下剖面计算出峰下积分电子含量,然后由观测的TEC推算出顶部的积分电子含量。假定IRI计算的顶部剖面经一个修正标高因子修正... 给出一个利用观测的TEC和电离图参数来推导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反演的峰下剖面计算出峰下积分电子含量,然后由观测的TEC推算出顶部的积分电子含量。假定IRI计算的顶部剖面经一个修正标高因子修正后所得的积分电子含量与观测值一致,从而得到修正标高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电离层 电子密度剖面 国际参考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下载PDF
IRI-90及其与中国电离层资料f_0F_2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长寿 肖佐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6-321,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际参考电离层IRI-90版中新增的内容,比较了它与IRI-86的主要差别。与我国电离层临频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新版本对我国地区的适用程度有了改进。
关键词 国际参考电离 F层临频 电离层
下载PDF
Abel电离层掩星反演方法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剑 吴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0-1076,共7页
GNSS-LEO电离层无线电掩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电离层探测新技术.为消除LEO轨道以上的电离层影响,改正TEC反演方法采用非掩星侧的观测数据进行电离层掩星反演.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基于历元差分的电离层反演方法;并将改正TEC与... GNSS-LEO电离层无线电掩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电离层探测新技术.为消除LEO轨道以上的电离层影响,改正TEC反演方法采用非掩星侧的观测数据进行电离层掩星反演.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基于历元差分的电离层反演方法;并将改正TEC与历元差分两种反演方法应用于模拟掩星观测数据反演,随后基于反演结果及误差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历元差分反演精度较改正TEC反演精度均有所提高;不管是哪种方法,高轨(约800km)反演结果要优于低轨(约500km)的反演结果;随着剖面高度的降低,反演精度随之下降;反演误差主要集中在8至18时(当地时),主要分布在磁纬-30°至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无线电掩星 改正TEC反演 历元差分反演 国际电离层参考2007
下载PDF
电离层层析成像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俊 方涵先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42-347,共6页
利用正则化反演法,对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正则化反演法能够准确反演出电离层赤道异常的电子密度分布.对正则化反演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定义了代表重建结果精度的参数并研究其随信号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造... 利用正则化反演法,对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正则化反演法能够准确反演出电离层赤道异常的电子密度分布.对正则化反演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定义了代表重建结果精度的参数并研究其随信号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造成反演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量不足,在提供充足的数据条件下,正则化反演法能够得到很高精度的重建结果.数值模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电离层层析技术在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层析成像 正则化反演法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离层参数日变化对短波天波传播距离的影响
17
作者 李阜东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1期13-17,共5页
为研究电离层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对短波天波传播距离的影响,采用IRI模型对电离层参数一天内的变化进行仿真计算和特性分析,并利用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不同电子浓度廓线环境下的天波射线轨迹计算,分析了射线单跳距离的日变化特性。统计分析... 为研究电离层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对短波天波传播距离的影响,采用IRI模型对电离层参数一天内的变化进行仿真计算和特性分析,并利用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不同电子浓度廓线环境下的天波射线轨迹计算,分析了射线单跳距离的日变化特性。统计分析表明:电离层电子浓度廓线在一天内会随着日出、日落表现出现明显变化。其中,从拂晓时分到下午的时间段内,对短波天波影响最大的F层最大电子浓度范围可从约4×10^(11)个/m^(3)达到2.4×10^(12)个/m^(3),临界频率从6MHz达到14MHz左右,而F层的峰值高度在中午达到最高可至约410m,早晨最低至250m左右。电离层剧烈的日变化导致天波的单跳距离产生大范围波动,变化范围可从1000~3500km。分析结果可为依赖于天波传播的通信和雷达等装备的工作参数选择及装备使用效率的提升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电子浓度 短波 射线追踪 单跳距离
下载PDF
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f_(o)E经验模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连东 丁宗华 +1 位作者 杨嵩 唐志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0,共7页
利用电波环境观测网中低纬地区(以满洲里、重庆、昆明、海口为例)电离层f_(o)E数据,参照前人工作,分析了f_(o)E月中值与太阳活动指数、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关系,建立了我国中低纬多个地区的f_(o)E月中值经验模型.结果表明:f_(o)E月中值与F1... 利用电波环境观测网中低纬地区(以满洲里、重庆、昆明、海口为例)电离层f_(o)E数据,参照前人工作,分析了f_(o)E月中值与太阳活动指数、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关系,建立了我国中低纬多个地区的f_(o)E月中值经验模型.结果表明:f_(o)E月中值与F10.7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与正午太阳天顶角余弦存在反相关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本文模型计算值标准偏差小于0.1 MHz,优于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本文研究对于IRI模型改进与我国区域电离层经验模型研究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电离层E层临界频率 国际参考电离层 太阳天顶角 月中值
下载PDF
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PPP的影响
19
作者 谢名强 徐佳佳 +3 位作者 周厚香 李淑慧 徐泽远 王子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1-755,共5页
计算位于不同纬度的3个MGEX测站在不同太阳活动及地磁场活动情况下GPS、GLONASS、Beidou和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电离层高阶项(HOI)延迟,分析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PPP结果的影响,总结不同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对PPP的影响。结果表明,电... 计算位于不同纬度的3个MGEX测站在不同太阳活动及地磁场活动情况下GPS、GLONASS、Beidou和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电离层高阶项(HOI)延迟,分析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PPP结果的影响,总结不同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对PPP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太阳活动是影响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主要因素,在太阳活动指数较低时,二阶项延迟不超过2 cm,三阶项延迟约为1 mm;当太阳指数较高时,二阶项延迟超过2.5 cm,三阶项延迟可达到5 mm;当磁暴发生时,高阶项延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增长。将电离层高阶项延迟改正后,太阳活动指数较低时点位精度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高阶项延迟 多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全球电离层 国际地磁参考
下载PDF
顾及地磁影响的GNSS电离层层析不等像素间距算法
20
作者 霍星亮 刘琦 刘昊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6,共11页
突破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层析反演研究忽略地球磁场对电离层变化活动的影响,同时顾及不同电离层高度电子密度变化较大的影响,提出在地磁坐标系下建立电离层高度方向上不等像素间距的GNSS层... 突破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层析反演研究忽略地球磁场对电离层变化活动的影响,同时顾及不同电离层高度电子密度变化较大的影响,提出在地磁坐标系下建立电离层高度方向上不等像素间距的GNSS层析反演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新的电离层层析迭代松弛因子,提高GNSS电离层电子密度层析反演结果精度。利用IRI—2007电离层模型、GNSS实测数据与电离层测高仪数据,从模拟验证和实测数据对比两方面,反演统计了不同层析算法估算的峰值电离层电子密度误差、电子密度剖面结果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及均方根误差,验证了顾及地磁影响的GNSS电离层层析不等像素间距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层析 GNSS 电子密度 松弛因子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