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国际双循环动态宏观经济研究——基于中国、美国、日本及欧盟的时变溢出及动态经济网络视角
1
作者 牛晓健 朱俊福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5,共11页
厘清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对于制定实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TVP-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刻画国内外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并基于这一关系构建国内外宏观经济动态网络。研究结果表明,进... 厘清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对于制定实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TVP-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刻画国内外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并基于这一关系构建国内外宏观经济动态网络。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及汇率能够较大程度对经济网络产生溢出,而M2、利率和贷款则主要受到其他宏观变量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受国际金融及贸易的影响程度较大,美国对我国的净溢出总体上最强。从国内大循环的动态经济网络视角看,现阶段网络内重要的经济变量逐渐演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出口。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动态经济网络视角看,2011年以前,网络内重要的变量主要为国外宏观经济变量;从2011年至2021年底,网络内重要的变量逐步演化为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国内宏观经济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经济动态互动 经济网络 时变溢出 传播动力学
下载PDF
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路径与建议——基于双环跳板理论视角
2
作者 王娜 齐欣悦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是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文中分析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的模式,将其分为外向型创新国际化和内向型创新国际化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制,即知... 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是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文中分析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的模式,将其分为外向型创新国际化和内向型创新国际化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制,即知识转移与扩散、组织学习和双元性协同。基于双环跳板理论,提出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国际 国内国际双循环 环跳板理论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2,共6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创新变革新范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 数字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创新变革新范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数字新质生产力在东部地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快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畅通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渠道,健全地区协调发展机制,因地制宜发挥数字新质生产力效能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国内国际双循环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柳江 丁薇峰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产业数字化能够凭借数字技术重新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引领产业协同发展和供需精准对接,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助力。基于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 产业数字化能够凭借数字技术重新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引领产业协同发展和供需精准对接,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助力。基于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且能够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偏高省份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省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赋能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能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资源配置效率 国内国际双循环 数字经济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与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瑞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选取2008—2022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可通过提升技... 选取2008—2022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途径,间接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的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促进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增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着力提升高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以期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加速贸易强国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贸易强国
下载PDF
我国省际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与地区差异研究
6
作者 韩兆安 吴海珍 云乐鑫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1,共11页
基于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本文测度了我国省际(区域)及不同产业的省内(区域内)循环、省际(区域间)循环和国际循环,并探究地区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大循环占比均值为92.75%... 基于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本文测度了我国省际(区域)及不同产业的省内(区域内)循环、省际(区域间)循环和国际循环,并探究地区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大循环占比均值为92.75%,省内循环占比由2012年的57.17%下降至2017年的54.40%,省际循环占比由2012年的34.74%上升至2017年的38.77%,省际间经济贸易呈上升趋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良好。分区域看,西北地区区域间循环占比最高,华南地区国际循环占比最高,华中地区区域内循环占比最高。分产业来看,农业的省际循环占比最高,制造业的国际循环占比最高,服务业的省内循环占比最高。我国省际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组间,观察期内平均组间差异贡献率高达64.13%。本研究为制定差异化省际(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省际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洋 雷俐 肖伶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经济供给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需求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综合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及农业贸易增加值分解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循环依赖程度在90%左右;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依赖于国内循环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占比在全球62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第5位,若单纯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增经济流量看,在数量上农业经济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比较
下载PDF
中国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地区差距和收敛性研究
8
作者 陈力铭 王国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8-112,共5页
文章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农业生产和出口能力、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和贸易状况五个维度切入,构建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计算中国... 文章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农业生产和出口能力、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和贸易状况五个维度切入,构建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计算中国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并采用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等多种方法,系统探究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的地区差距以及收敛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但整体表现出减小趋势;不同省份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由低水平转移至高水平的概率较低;部分省份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依然具有由高水平转向低水平的风险;从地区分解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的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从收敛状况可以看出,地区间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整体上表现出发散趋向,从2022年开始出现收敛特征,但是短时期内地区间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不均衡性难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国内国际双循环 熵值法 变异系数 马尔可夫链
下载PDF
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9
作者 余渭恒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在北方地区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推周边地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在数字经济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创新要素配置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的中介作用
10
作者 何玲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3,共10页
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度型开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型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此种影响主要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效应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异质性分析显示,... 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度型开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型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此种影响主要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效应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异质性分析显示,制度型开放主要推动高市场化程度、高科教水平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之后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拓展性研究表明,制度型开放不仅可促进本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也能够带动邻近地区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鉴于此,建议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型开放 创新要素配置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李毅 程颖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为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提供新机遇。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及海关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国际...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为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提供新机遇。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及海关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具有正向影响。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作用较为显著,且上述结果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营业成本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影响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重要机制。据此,应从优化双循环结构,提升联动水平;依据资源禀赋,优化创新链;持续释放创新红利,推动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入手,赋能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企业出口“提质增量” 产品创新 过程创新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12
作者 杨扬 邓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4,共6页
选取我国2004—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究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不仅能够正向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且可通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高现代流通... 选取我国2004—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究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不仅能够正向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且可通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高现代流通业效率以及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异质性检验发现,产业数字化虽能提高我国不同地理区位国内循环水平,但仅在东中部地区表现出对国际循环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因地制宜扩大国际循环范围、发挥现代流通企业“头雁”带动效应相关对策建议,希冀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国内国际双循环 居民消费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下OEM企业如何实现低端突破——以祁茗茶业为例
13
作者 卓钊航 韩洋灵子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第8期85-88,共4页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但我国的制造业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深陷“低端锁定”,仍处于OEM代工生产这一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外贸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压缩了OEM企业的利...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但我国的制造业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深陷“低端锁定”,仍处于OEM代工生产这一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外贸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压缩了OEM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其不得不通过转型升级的方式来谋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典型的OEM企业祁茗茶业为例,探索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并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落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M企业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4
作者 徐丽 《中国电子商务》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协定的推动下,企业迎来了增长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机遇。同时,国家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和区域合作加深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然而,市场竞争激烈、...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协定的推动下,企业迎来了增长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机遇。同时,国家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和区域合作加深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然而,市场竞争激烈、知识产权保护困难、跨国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困难等挑战也日益突出。因此,企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跨国经营风险,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科技型中小企业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新时期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素流动格局构建:基于要素流动系统分析框架的研究
15
作者 龚三乐 陆伟环 《贺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素流动格局为基础。运用归纳法、演绎法以及构建要素吸引力指标体系,深入阐析要素流动系统分析框架、双循环要素流动格局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研究指出了决定要素流动的...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素流动格局为基础。运用归纳法、演绎法以及构建要素吸引力指标体系,深入阐析要素流动系统分析框架、双循环要素流动格局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研究指出了决定要素流动的“六因素”,包括要素生产、要素转移、要素使用、配套要素、政府、收益;明确了推动双循环要素流动格局构建的路径,包括促生产、畅渠道、重使用、强配套、优政府、提收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统筹协调推进要素流动双循环构建工作、加强内部条件建设、建立互利共赢的资源合作开发利用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减少大国竞争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要素流动格局 要素吸引力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相互协同吗: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小平 张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33,共13页
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的相互协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在搜集2013—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匹配网络,分析国际合作政策和国内产业政策在推动国... 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的相互协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在搜集2013—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匹配网络,分析国际合作政策和国内产业政策在推动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中的协同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政策正向“以国内政策为主,国内国际政策相互协同”的“二元协同”政策体系演进;“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呈现出外向型、开拓型、平台型等特征,而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则呈现出内向型、调整型、监管型等特征;基于二者的互补关系,将新发展格局政策路径解读为“以国内大循环支撑国际循环,以国际循环反哺国内大循环”。针对政策惯性导致的潜在协调问题,相关建议为协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政策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协同 政策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 产业转型升级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7
作者 曹玲娟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3-53,共11页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如何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新时代经济实践中的研究难点。为此,利用CEADs数据库中的城市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03个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循环强度,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国...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如何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新时代经济实践中的研究难点。为此,利用CEADs数据库中的城市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03个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循环强度,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国内国际双循环协调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内循环的主体地位有所提升,但城市的“本地依赖”程度较大;省会城市的中介中心性对城市国内循环地位的提升影响较大。各城市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流向均具有明显的“邻近性”;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存在耦合协调关系,大部分城市的耦合水平在0.3-0.7之间。基于此,得出了因地制宜推动长江经济带及所在城市的国内国际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有效发挥省会城市的中介中心优势以提升国内循环主体地位,加强省内城市间协调治理和深挖阻碍城市经济双循环发展的现实困难,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耦合协调水平等启示,为畅通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城市间贸易 耦合协调水平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豪坤 林于浈 《中国市场》 2023年第11期5-8,49,共5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崭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研究,有助于顺应时代发展、找出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原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崭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研究,有助于顺应时代发展、找出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原理。文章以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指标为一级指标,促进若干二三级的新发展格局指数体系构建,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缺失数据进行预测,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出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计算每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及各二级指标得分,同时进行横向、纵向比对分析。最终结合实证内容提出相关的结论及建议,希望助力新发展格局在新时代焕发别样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国际双循环 熵值法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看国内国际双循环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凌峰 石德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5期31-33,共3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所准备的手稿,其中包括四节内容,如:生产、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等。本文主要从前两节内容着手,重点探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之...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所准备的手稿,其中包括四节内容,如:生产、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等。本文主要从前两节内容着手,重点探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准确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意义,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实践路径提出拙见,真正形成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国内国际双循环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38
20
作者 周曙东 韩纪琴 +1 位作者 葛继红 盛明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文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如国内循环、国际外循环、国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本文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如国内循环、国际外循环、国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摆脱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国际大循环模式,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避免出现产业链断链、堵点,提高产业链的韧性,防止重要产业链被外资所控制。提高产业链韧性的策略包括:建立备份链条;对国外的供货商实行分级管理;及时修复可能出现的断链。其战略目标是从过去的以外贸为导向、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链运作模式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运作模式转变,实现重要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本文提出了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产业链韧性 断链 堵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