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歧视”的规范内涵--基于国际人权文书的体系化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建军 靳世静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6-31,共6页
“歧视”是准确理解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禁止歧视妇女原则的核心概念,但立法上尚无相关概念界定。系列国际人权文书对歧视的概念做出了一脉相承的界定,均蕴含四方面要素:歧视是以区别或排斥或限制或优惠为表征的差别待遇;差别待遇欠... “歧视”是准确理解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禁止歧视妇女原则的核心概念,但立法上尚无相关概念界定。系列国际人权文书对歧视的概念做出了一脉相承的界定,均蕴含四方面要素:歧视是以区别或排斥或限制或优惠为表征的差别待遇;差别待遇欠缺合理性、客观性;差别对待具有妨碍或损害享有、行使权利的目的,或者产生妨碍或损害享有、行使权利的效果;差别对待与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权利相关联。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界定“歧视妇女”的概念,既要体现一般性歧视之要义,又应体现对妇女专门性歧视之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视 人权 国际人权文书 差别对待
下载PDF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国际航运文书翻译中译文的连贯性建构
2
作者 陈绍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95-197,共3页
根据功能语言学所提出的三大纯理功能,语篇作为一个语义单位,它的实现需要对句子进行"谋篇布局",而语篇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则是评价语篇质量的标准之一。翻译的过程,亦离不开语篇的布局和句子的连贯,因此将功能语言学研究的语... 根据功能语言学所提出的三大纯理功能,语篇作为一个语义单位,它的实现需要对句子进行"谋篇布局",而语篇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则是评价语篇质量的标准之一。翻译的过程,亦离不开语篇的布局和句子的连贯,因此将功能语言学研究的语篇连贯性应用于翻译实践层面,也同样具有理性意义。本文以航运文书作为语篇研究对象,借助于连贯性这一语言学理论,对国际航运文书翻译的连贯性进行实例分析,以探讨国际航运文书翻译中译文的连贯性,并且试图建构出一套符合国际航运英语翻译特点的连贯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语篇连贯性 国际航运文书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域理论关照下的国际商务规范法律文书翻译
3
作者 罗亮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规范的国际商务法律文书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权益主体义务的规定;二是对权利的确认。这两方面的内容使法律文书的行文逻辑和论证方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与其他文体相比,法律文书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 规范的国际商务法律文书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权益主体义务的规定;二是对权利的确认。这两方面的内容使法律文书的行文逻辑和论证方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与其他文体相比,法律文书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其语域理论对国际商务法律文书语篇进行分析,目的有三:通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入手,指出将该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和指导作用,以帮助译者从新的角度审视翻译问题;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描述国际商务法律文书及其译文,可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得出国际商务法律文书的严谨、规范、统一的翻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务法律文书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域理论
下载PDF
浅析国际经济诉讼文书的独有特征及制作的基本要求
4
作者 胡秀英 《经济师》 2008年第10期75-76,共2页
要想积极妥善地解决国际经济纠纷,必须了解国际经济诉讼文书的独有特征及制作的基本要求,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际经济诉讼文书 独有特征 制作基本要求
下载PDF
国际森林安排执行机制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郎燕 陆文明 张金玉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4,共5页
执行工作是国际森林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际森林安排的执行机制较弱且存在诸多缺陷。通过回顾国际森林安排执行机制的历史和工作状况,总结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一次会议最新进展,借鉴其他林业环境公约的执行机制和机构安排,为未来国际... 执行工作是国际森林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际森林安排的执行机制较弱且存在诸多缺陷。通过回顾国际森林安排执行机制的历史和工作状况,总结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一次会议最新进展,借鉴其他林业环境公约的执行机制和机构安排,为未来国际森林安排执行机制的发展提供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森林安排 联合国森林论坛 国际森林文书 执行
下载PDF
BBNJ谈判中海洋保护区与沿海国外大陆架权利的调适 被引量:6
6
作者 孟令浩 王勇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9年第3期41-49,共9页
BBNJ国际文书的谈判,将为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制度确立基础性的国际法律框架。现实中,沿海国不断寻求扩展大陆架范围的国家实践,引发了海洋保护区在适用范围、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建立进程等方面的困境。在国家仍然主导全球海洋治... BBNJ国际文书的谈判,将为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制度确立基础性的国际法律框架。现实中,沿海国不断寻求扩展大陆架范围的国家实践,引发了海洋保护区在适用范围、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建立进程等方面的困境。在国家仍然主导全球海洋治理的背景下,海洋保护区制度可以在采用全球管理模式、“软硬”结合的管理措施和引入“临时安排”制度的基础上,主动与沿海国外大陆架权利进行调适,从而促进沿海国与海洋保护区的主管国际组织之间形成一种“调适性合作”关系。中国应当在坚持促进沿海国外大陆架权利与国际社会整体环境利益平衡兼顾的原则下,继续深化立场,实现对BBNJ国际文书谈判的深度参与并且逐步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国际文书 海洋保护区 沿海国 外大陆架权利
下载PDF
现有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孟令浩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梳理现有区域性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在禁止捕捞特定海洋生物、禁止排放与倾倒废物、禁止转运活动、联合评估海洋环境以及海上检查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得出国际社会在确保尽可能多的缔约方加入该国际文书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缔... 通过梳理现有区域性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在禁止捕捞特定海洋生物、禁止排放与倾倒废物、禁止转运活动、联合评估海洋环境以及海上检查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得出国际社会在确保尽可能多的缔约方加入该国际文书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缔约方报告制度,并在借鉴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基础上,探讨设立非缔约方报告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管辖范围外 海洋保护区 国际文书
下载PDF
一切“因沙安拉”
8
作者 李文彩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巴基斯坦 第三届国际文书法及书法艺术比赛 书法展览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档案与澳门历史文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章文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23-129,共7页
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资料,对中国和世界学术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澳门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保存着大量有关澳门历史文化的档案,估计在一百五十万件至二百万件之间,其数量是敦煌文书的数十倍。... 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资料,对中国和世界学术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澳门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保存着大量有关澳门历史文化的档案,估计在一百五十万件至二百万件之间,其数量是敦煌文书的数十倍。研究澳门历史文化的学者,假如能以研究敦煌的学者为榜样,在搜集、整理、公布和研究这些档案上作出更大的努力,并将其与其它文献及考古实物资料互相印证,在21世纪,对澳门历史文化的研究就能够像敦煌研究一样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性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与历史文化研究 澳门 澳门历史文化档案 敦煌文书与敦煌学国际性学问
下载PDF
联合国森林论坛国家倡议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
10
作者 何乃缘 《广西林业》 2009年第6期65-65,共1页
由国家林业局、奥地利农林环境与水资源管理部、芬兰农业部、德国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联合主办的联合国森林论坛国家倡议会议。
关键词 联合国森林论坛 广西桂林 国际森林文书 会议
下载PDF
国际规则中的“民商事项”——范围之争与解释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其生 《北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25,共25页
在晚近私法领域国际法律文书的制定中,“民商事项”这一术语经常被使用,以决定国际法律文书的适用范围。在对“民商事项”的判断上,以法律关系的性质作为标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以海牙公约为代表的国际公约更进一步主张自治... 在晚近私法领域国际法律文书的制定中,“民商事项”这一术语经常被使用,以决定国际法律文书的适用范围。在对“民商事项”的判断上,以法律关系的性质作为标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以海牙公约为代表的国际公约更进一步主张自治性地解释这一概念,独立于请求国或被请求国的国内法。自治性解释是目的解释、自由解释,旨在尽量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公私法交叉的灰色区域,近年来通过海牙公约特委会的解释,逐渐被纳入公约的适用领域。在民商事案件性质的判断上,我国实践中亦是以法律关系的性质作为标准,并应以我国法律作为认定和解释的依据,但在不违反我国法律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应逐步扩大民商事领域的合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商事项 国际法律文书 自治性解释 司法协助
原文传递
Yan’an Writings by Writers from Abroad(1934-1949)
12
作者 Zhao Xueyong Wang X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2期80-99,共20页
In the 1930s and 1940s,foreign writers gathered in Yan’an drew the curtain back on recogn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rough their writings on the“red Mecca.”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age of ... In the 1930s and 1940s,foreign writers gathered in Yan’an drew the curtain back on recogn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rough their writings on the“red Mecca.”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age of Yan’an was shaped by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Yan’an writings by foreign writers and journalists in the interlocking cultural context of history and society.With revolutionary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high artistic creativity,the Yan’an narration of foreign writers had striking shared characteristics:a real sense of presence and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beyond their times.Their discovery of the revolutionary power genera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ir calling for and shaping of“heroes of the masses”and their pursuit of“the character of the people”represente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their Yan’an writings,a dimension that was distinct from that of local writers.The foreign writers’creative practice and the creative experience of local writers refracted off each other,juxtaposing mirror images of Yan’a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ty and cosmopolitanism of Yan’an literature in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reality and literature.Together with local writers,writers from abroad participated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culture,bringing their personal discourse into the discourse of China’s new era and completing the restatement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The global identity of Yan’an went through a difficult process of historical self-creation,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realizing the self-proving natur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iters from abroad Yan’an writings international image cultural ident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