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的结构化范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6-8,共3页
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是德国为了培养创新型国际科研学术人才进行的高层次学术体制的改革。结构化是国际联合培养的核心理念。德国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涵盖以下四个层面:培养理念结构化、培养平台结构化、培养管... 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是德国为了培养创新型国际科研学术人才进行的高层次学术体制的改革。结构化是国际联合培养的核心理念。德国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涵盖以下四个层面:培养理念结构化、培养平台结构化、培养管理结构化、培养课程结构化。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模式在国际视野、科学威望以及合作网络建构与强化等方面较传统博士生院模式拥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 结构化范式 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
下载PDF
俄罗斯高校国际联合培养计划透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芳 徐明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4年第3期74-78,共5页
2003年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以来,为推进与欧洲教育接轨先后完成了学制改革、制定新教育标准、高师队伍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历互认机制、革新教育评估体系等工作。目的是为与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提升俄罗斯... 2003年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以来,为推进与欧洲教育接轨先后完成了学制改革、制定新教育标准、高师队伍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历互认机制、革新教育评估体系等工作。目的是为与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提升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将高等教育服务推向国际市场。事实上,俄罗斯高校与国外实施的联合培养计划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但也有不尽人意的问题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高等教育 国际联合培养计划 成绩与反思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双校双师”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冬梅 《教育评论》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借鉴其他国家硕士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先进经验,构建“双校双师”模式,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与世界顺利接轨,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外引内培以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共享网络资源以实现本土课程国际化、启动交换留学...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借鉴其他国家硕士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先进经验,构建“双校双师”模式,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与世界顺利接轨,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外引内培以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共享网络资源以实现本土课程国际化、启动交换留学制度以保障研究生优质生源、组建本硕联合研究团队以提升研究生整体科研水平等能为“双校双师”模式顺利展开做好铺垫,交换留学制度、本硕联合研究团队组建等还能有效增加“潜在研究生”与“潜在导师”间相互了解,提升师生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际联合培养 双校双师
下载PDF
化学类专业“中美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重庆邮电大学制药工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帅 舒坤贤 《山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适应当今化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于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化学类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趋利化经营、办学层次较低等问题。本文以重庆邮...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适应当今化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于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化学类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趋利化经营、办学层次较低等问题。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制药工程为例,分析了化学类专业"中美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的意义和作用,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培养 化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国际联合培养学生就业优势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方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年第9期33-34,共2页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要靠制度完善、资金保障、拓宽渠道这些外延式的手段,更要靠提高就业竞争力这种内涵式的手段.以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外交流合作协议为依托的国际联合培养,是高...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要靠制度完善、资金保障、拓宽渠道这些外延式的手段,更要靠提高就业竞争力这种内涵式的手段.以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外交流合作协议为依托的国际联合培养,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化和创新,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展现出了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培养 国际竞争力 就业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的质量保障与优化策略——以土木类研究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晋卿 罗伊默 +3 位作者 艾正涛 华旭刚 张国强 陈仁朋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4期11-17,共7页
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代背景下,土木类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所承载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 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代背景下,土木类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所承载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起步较晚,联合培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体制机制、稳步提升土木类研究生培养水平,针对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质量问题,从培养方案、课题连贯性、课题规划原则、培养效果评价四个方面,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先进经验,总结了改进我国土木类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土木类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课题缺乏连贯性的原因,探索并形成了中外联合培养的创新管理机制;探究了土木类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障碍,指出了课题规划的一般性原则;提出了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机制及效果评估方法,对保障土木类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质量和优化国际联合培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培养 培养方案 课题连贯性 课题规划原则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地方农林院校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傅松玲 刘华 +1 位作者 Faheem Afzal Shah 吴萌萌 《安徽科技》 2019年第2期40-41,共2页
近几年,国际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培养专业素养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综合型农林业研究人才,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在借鉴其他高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 近几年,国际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培养专业素养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综合型农林业研究人才,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在借鉴其他高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型教学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探索出一套创新实用型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培养 农林业 培养模式 实践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框架的会计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8
作者 鲁海帆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15期3-4,17,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的内容,然后分析了会计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框架的会计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策略,包括构建合作平台、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明确培养重心、调整课程体系.
关键词 会计研究生 国际联合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框架
下载PDF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9
作者 宋爽 周星璨 +2 位作者 陈旦 任国峰 陈俊香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八年制医学生领军人才培养创新驱动计划”,在第一、二学年医学预科教育、第三至第六学年医学核心教育的基础上,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在第七、八学年赴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密西根大学等...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八年制医学生领军人才培养创新驱动计划”,在第一、二学年医学预科教育、第三至第六学年医学核心教育的基础上,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在第七、八学年赴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密西根大学等院校进行国际联合培养。通过国际联合培养,提升了八年制医学生的国际视野、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构建了八年制医学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湘雅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及其在培养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深入推进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八年制医学教育 国际联合培养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机制的优化路径
10
作者 陈鑫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的国际联合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对近年来开展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工作实际情况的分析,...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的国际联合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对近年来开展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工作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机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际培养方案相关支持政策少,联合培养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缺乏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因此,提出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机制的优化路径,拟通过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多元化选拔、制定严格培养标准等,达到研究生全方位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际联合培养 优化措施
原文传递
物流工程本科教育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於洪 曹玉华 张玲 《物流科技》 2008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以浙江科技学院基于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为背景,对本世纪初在我国刚刚兴起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从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实验与实践、教师互派学习交流的层面,探讨了工科类高等院校,尤其是教学科... 以浙江科技学院基于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为背景,对本世纪初在我国刚刚兴起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从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实验与实践、教师互派学习交流的层面,探讨了工科类高等院校,尤其是教学科研型大学,在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中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最后,对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工程 本科教育 培养计划 国际联合培养
下载PDF
从“中美2+2”联合培养展望化学教育国际化趋势
12
作者 袁帅 舒坤贤 《学周刊(下旬)》 2014年第4期7-7,共1页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化学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固步自封终究会被时代淘汰。为了尽快追赶世界先进的化学工业和技术的步伐,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开展联合培养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 国际联合培养 化学教育
下载PDF
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梅 陈雨 +1 位作者 余玲 李长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1期227-229,共3页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也进入了一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急需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科研人才队伍。高等教育大众化常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势...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也进入了一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急需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科研人才队伍。高等教育大众化常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为例,采用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以多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并改革研究生课程结构,探索了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国际合作联合培养 培养模式实践 发展思路
下载PDF
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机制研究
14
作者 袁红 袁芬 崔叙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交通强国战略导向下,交通院校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进行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我国交通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对国内8所交通特色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理论课程及... 交通强国战略导向下,交通院校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进行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我国交通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对国内8所交通特色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理论课程及设计实习均较少涉及对交通建设问题的探索,国际教育受限于学制和学籍管理而系统性和特色性不强,研究及实践未结合交通建设的前沿问题而创新性不足。因此,结合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和交通强国战略的要求,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机制:建立多学科交叉、理论联合实际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国际联合培养机制。这对我国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战略 交通院校 建筑类研究生 多学科交叉 政产学研协同 国际联合培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葡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莹 周游 范文亭 《科教导刊》 2019年第6期63-66,共4页
"一带一路"对我国葡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葡语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建立葡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并对丰富教学内容提出建议。最后,围绕某高校葡语人才的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对我国葡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葡语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建立葡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并对丰富教学内容提出建议。最后,围绕某高校葡语人才的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分析国际交流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实际对改进该培养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本研究对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有较强借鉴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最终提高我国葡语人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葡萄牙语 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合作联合培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合作项目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以南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流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实施战略性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而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研究生的受教育水平。本次研究主要以南通大学为例,对基于国际合作项目的地方高校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实施战略性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而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研究生的受教育水平。本次研究主要以南通大学为例,对基于国际合作项目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通过分析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指出南通大学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问题,并积极给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有效推行提供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联合培养 地方高校研究生 南通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