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传播与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悦 金圣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多元动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文化自信自强内蕴、追求文化间“重叠共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话语精髓。中国共产党形象正向度建构、话语场域的多维契合性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内核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的生成要素。多层次的结构性力量、系统性力量、过程性力量相结合,成为有效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动力结构。发掘“复兴中华文化话语权”资源、注重“世界文化共通性”阐释力、回应“中国特色、世界共性议题”的关切,有望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建构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立场 国际认同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认同:何谓与何为
3
作者 张瑊 杨怡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2-49,共8页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又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能否赢得...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又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能否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认同,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直接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大国地位的实现。但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要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需要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与认同度,打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框架,改变国际公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偏执性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认同 内涵 路径
下载PDF
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叙事逻辑批判与中国形象国际认同的叙事重塑
4
作者 胡芳 阿木沙哥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2-40,共9页
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对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报道镜像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表现于微缩层面的“中国防疫”“中国倡议”“中共党史”“国家形象”等。“恐中”报道的底层逻辑建立在... 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对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报道镜像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表现于微缩层面的“中国防疫”“中国倡议”“中共党史”“国家形象”等。“恐中”报道的底层逻辑建立在丑化、贬损中国形象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黏附时代议题的新闻炮制、冠以“正名”的意识形态内容嵌套、扩大“恐中”传播的措辞加工、强化“恐中”传播的“媒体联盟”等。审视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镜像表现和内在逻辑,目的在于从聚焦并澄明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具体内容出发,揭破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存续逻辑,“有的放矢”推进内生性新闻报道和充实国际话语传播场域,形成内外双向一体化格局的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建设进路,共促新形势下国际认同建设取得实质化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主流媒体 “恐中”报道 中国形象 国际认同 叙事逻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的生成机制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金萍 朱一达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9,共9页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最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和全球治理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是指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执政绩效、政党形象...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最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和全球治理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是指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执政绩效、政党形象等各方面的理解与认可。国际认同与政党认同拥有不同的主体和主客关系,造成两种认同心理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成机制。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与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认同客体均是中国共产党,认同主体分别是国际公众和中国国内民众。国际公众的认同存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三层递进层级;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资源包括政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国内执政绩效、国际责任担当、政党形象五个资源维度;而实现两者连接的重要中介是国际传播媒体。未来,中国共产党可从三个层面优化国际认同,与世界各国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深入整合认同资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公众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认同 认同资源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31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伟 孙梦寒 张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本文旨在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的国际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水平提供参考路径。研究从国际社会视角出发,结合国际实践理论提炼条件变量,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31个案例进行分析,探求... 本文旨在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的国际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水平提供参考路径。研究从国际社会视角出发,结合国际实践理论提炼条件变量,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31个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认同水平的条件组合。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结果存在5条低水平认同路径与1条高水平认同路径,其中低水平认同路径可以归纳为:(1)共同利益与正当性双元主导驱动型;(2)地缘政治风险主导下的正当性与价值追求驱动型;(3)意识形态驱动型;(4)意识形态逻辑下共同利益与价值追求驱动型;(5)意识形态、地缘政治风险与正当性共同驱动型。针对当前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现状,需要以更加温和、客观的话语方式推进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增强国际发声能力并构建反叙事以破解相关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国际认同 影响因素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与国际认同
7
作者 汪洋 施言志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合作应对生态危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成为全球生态话语和建设体系的一个关键性理论和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内蕴着... 合作应对生态危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成为全球生态话语和建设体系的一个关键性理论和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内蕴着坚实的理论自信与国际认同的基础,探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与国际认同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有利于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文明 理论自信 国际认同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海法概念的国际认同 被引量:15
8
作者 初北平 曹兴国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6-21,共6页
海法概念始于罗德海法,是指所有与海有关的法律规范,其在中世纪得到普遍认同和运用。虽然近代海商法、海洋法等概念的发展以及陆上立法的兼并使海法概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海洋法律所呈现的碎片化使海法概念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回归价... 海法概念始于罗德海法,是指所有与海有关的法律规范,其在中世纪得到普遍认同和运用。虽然近代海商法、海洋法等概念的发展以及陆上立法的兼并使海法概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海洋法律所呈现的碎片化使海法概念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回归价值。建设海洋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使海法概念对中国的价值更为突出,即在海法这一国际认同的概念统合下,通过海法体系的构建,完成体系化完善中国海洋法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法 国际认同 海商法 海法体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提升路径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国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3,共9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要求,而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形成的前提与基础。面对资本逻辑下形成的"国强必霸"思维定势、追求"个人利益"漠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要求,而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形成的前提与基础。面对资本逻辑下形成的"国强必霸"思维定势、追求"个人利益"漠视"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危机、"资本核心利益国家共同体"对发展中国家包围制裁、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和国情的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困境,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建设发展打破"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势;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普遍树立起"共同利益"观念;巩固创新更多国际合作平台,瓦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遏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包围圈";调整和转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方式,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同 国际话语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关联与通达:“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国际认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静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58,共5页
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与各国展开密切的经济合作,还需要提升中国国际认同以获得政治和社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中国国家认同的主障碍是长久以来利益博弈造成的思想冲突、偏见和误解,集中表现为:&q... 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与各国展开密切的经济合作,还需要提升中国国际认同以获得政治和社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中国国家认同的主障碍是长久以来利益博弈造成的思想冲突、偏见和误解,集中表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重返古"朝贡体系"和新"马歇尔计划"的忧虑;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力量失衡引起的秩序重构及对中国崛起的不满与焦虑;跨文明交流引发的文化冲突等。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视野和理性工具,创造性地发挥中国先进意识形态的服务性功能、防御性功能和建设性功能,构建人类利益责任命运文化共同体。这不仅能够促使"一带一路"建设达成经济目标和助推中国国际认同,又能实现其推动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认同 意识形态功能 共同体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的质疑与回应——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认同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传春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目标的战略之一,旨在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合作中存在的政治互信不牢固、经济互惠不坚定、机制建设不稳固等问题,挑战着"一带一路"战... "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目标的战略之一,旨在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合作中存在的政治互信不牢固、经济互惠不坚定、机制建设不稳固等问题,挑战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和稳定性。该文认为,通过增进政治互信、巩固经济互惠、创新合作机制,将在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关系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认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同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复兴的国际认同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外交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坚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6,5,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影响不断扩大。而伴随中国发展必然产生的历史现象,是中国当前在国际认知与认同上面临的新问题。这些认同问题涉及政治、社会、民族精神,而核心是价值观与发展模式。要妥善应对这些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影响不断扩大。而伴随中国发展必然产生的历史现象,是中国当前在国际认知与认同上面临的新问题。这些认同问题涉及政治、社会、民族精神,而核心是价值观与发展模式。要妥善应对这些问题,中国必须把软国力建设放在战略高度加以对待,以更加自信、大度、包容的姿态促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国际认同 软实力
下载PDF
浅议中华传统文化——儒学的国际认同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郡玲 王郡丽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4期82-84,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国政要引用中国古语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加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这也使得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世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桥梁。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儒学 孔子 学院 国际认同
下载PDF
论中国梦国际认同的价值基础
14
作者 杨婷 项久雨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6期4-5,共2页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系列观点的阐释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中国梦通俗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加强与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展现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共同进步的世界价值。中国梦之所以赢得世界的关注和重...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系列观点的阐释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中国梦通俗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加强与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展现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共同进步的世界价值。中国梦之所以赢得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与中国梦国际认同的价值基础密切相关,它所体现出来的世界价值是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国际认同 价值基础
下载PDF
贾樟柯电影创作的新变与国际认同度
15
作者 卢兆旭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4-56,共3页
贾樟柯电影保持了一贯的艺术风格,特别关注草根阶层的生活现状,为他们的命运留下历史的印记。但是,在恒常中也有新的变化,从小城镇走向大城市,关注城市边缘阶层的人群。他的电影因而赢得了电影世界、观众世界的赞同。
关键词 贾樟柯电影 新变 国际认同
下载PDF
坚持“网络主权”的中国声音及国际认同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爱玲 达妮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3,共8页
因特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它并不是多张网的平等连接,而是一种存在主从关系的网络租用服务。目前,美国倡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网络信息治理模式,其实质依然保障的是以美国为首的网络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规则的自主性和支配性。中国提出坚持... 因特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它并不是多张网的平等连接,而是一种存在主从关系的网络租用服务。目前,美国倡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网络信息治理模式,其实质依然保障的是以美国为首的网络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规则的自主性和支配性。中国提出坚持网络主权,更符合国际间以国家为主体的权力博弈现实,也能有效规避网络治理中的双重标准。中国提出的网络主权中认定了数据主权,更符合网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保障。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在网络信息治理中的话语表达权和规则制定主动权,发出更有利于网络发展中国家权益的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网络信息治理 中国声音 国际认同
下载PDF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世界贡献与国际认同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政涛 文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2,188,共12页
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之所以不高,与四类世纪性瓶颈问题相关:一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是如何认识与国际"接轨",三是我们可以对国际学术界"贡献"什么,四是中国贡献如何获得国际"认同... 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之所以不高,与四类世纪性瓶颈问题相关:一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是如何认识与国际"接轨",三是我们可以对国际学术界"贡献"什么,四是中国贡献如何获得国际"认同"。它们构成教育学中国话语建构过程中的"关系之难""接轨之难""贡献之难"和"认同之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拟定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全球发展与传播战略,最终推动教育学中国话语赢得国际认同,成为世界性话语,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与思想的发动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话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形成机理——以国际规范扩散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6
18
作者 蔡文成 牟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163,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然正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认可,但其国际认同的形成机理却并未在学界得到充分讨论。实际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当前全球时空环境中物质环境和观念环境变化趋势的精准把握是其国际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然正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认可,但其国际认同的形成机理却并未在学界得到充分讨论。实际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当前全球时空环境中物质环境和观念环境变化趋势的精准把握是其国际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而且"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形成离不开"倡导""示范""嵌入"等干预机制的影响。未来,积极创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公共议程,深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结构"中的"嵌入"度是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认同度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同 规范扩散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建构路径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治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5,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成熟思考与设想,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已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与认可。不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真正成为全人类真正...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成熟思考与设想,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已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与认可。不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真正成为全人类真正认可、认同乃至积极合作践行的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使中国声音、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得到国际认可、认同以及积极合作,应该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和平发展中践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知度;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可度;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 国际认同
下载PDF
档案资源在创伤记忆国际认同中的建构作用及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琴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7,8,共5页
文章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主要分析对象,主要探讨的是集体语境下的创伤记忆。首先,对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意义以及国际认同面临的困境加以探讨;其次,指出档案资源在创伤记忆中的建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详尽阐释创伤记忆的延续传承直至国际... 文章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主要分析对象,主要探讨的是集体语境下的创伤记忆。首先,对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意义以及国际认同面临的困境加以探讨;其次,指出档案资源在创伤记忆中的建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详尽阐释创伤记忆的延续传承直至国际认同离不开档案资源的建构;最后,从档案的视角探讨促进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实现路径,将创伤记忆的研究引申至档案学领域,以期在丰富档案学理论的同时让集体创伤记忆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源 创伤记忆 国际认同 南京大屠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