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时香港进步报刊的国际述评
1
作者 王垒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8,共7页
本文从中日战争和日本问题、欧战全面爆发初欧洲各国关系、苏德战争、日美苏关系四个层面,梳理和阐述陷落前香港进步报刊的国际述评,一方面说明这些以军事为论述中心的述评就时局的焦点和症结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另一方面也如实指出其中... 本文从中日战争和日本问题、欧战全面爆发初欧洲各国关系、苏德战争、日美苏关系四个层面,梳理和阐述陷落前香港进步报刊的国际述评,一方面说明这些以军事为论述中心的述评就时局的焦点和症结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另一方面也如实指出其中的两个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 香港 报刊 国际述评
下载PDF
乔冠华国际述评创作研究
2
作者 蔡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乔冠华的国际述评作品先后经历了香港和重庆两个主要创作时期,其作品视野开阔深远、材料丰富翔实、立论精辟深刻、论证理性缜密、语言独具诗性、情绪乐观奔放,研究其作品,对于当前我国国际述评的写作与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乔冠华 国际述评 创作历程 作品特色
下载PDF
理与力的结合——评国际述评《欺人太甚》
3
作者 秦殿杰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0-31,共2页
当前的世界形势在走向缓和,但是并非天下太平。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仍然紧张、动荡,究其根源,不少地方有超级大国在那里兴风作浪。拉美的巴拿马,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多一点,这个弹丸小国却受到美国的威胁与欺负,实在是太不讲... 当前的世界形势在走向缓和,但是并非天下太平。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仍然紧张、动荡,究其根源,不少地方有超级大国在那里兴风作浪。拉美的巴拿马,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多一点,这个弹丸小国却受到美国的威胁与欺负,实在是太不讲理了。新华社国际部记者刘瑞常,以犀利的笔锋、及时写出了述评《欺人太甚》一稿(见人民日报8月17日第7版),用一系列确凿的事实,揭露了骑在巴拿马人民脖子上的美国“太上皇”以势欺人的卑劣行径。一篇评述文章写得成功,关键在于讲出道理,以理服人。《欺人太甚》一文最大的优点是做到了理与力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述评 巴拿马人 评述文章 瑞常 诺列加 背景材料 世界形势 托里霍斯 主权国家 关国
下载PDF
谈述评的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汝德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6-37,共2页
述评,顾名思义,又述又评。它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述评的写法很有特色。它不象消息、通讯那样,或叙事,或抒情;又不象政论那洋,从公认的理论出发,论证观点,推断结论。它兼有二者的特点,既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政论... 述评,顾名思义,又述又评。它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述评的写法很有特色。它不象消息、通讯那样,或叙事,或抒情;又不象政论那洋,从公认的理论出发,论证观点,推断结论。它兼有二者的特点,既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政论,又是带有评论色彩的新闻。以夹叙夹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体裁 夹叙夹议 国际述评 记者述评 服装城 穿珠 时事述评 创作构思 农村改革开放 开拓前进
下载PDF
书生报国笔如刀——抗战烽火中的中国新闻人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云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8-32,共5页
抗战时期的中国新闻人,或在复杂的形势中发出激扬的声音,催人奋进;或突破重重障碍报道真实的信息,击碎谣传;或于烽火连天中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建议,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新闻人担负起"确保胜利的信心、... 抗战时期的中国新闻人,或在复杂的形势中发出激扬的声音,催人奋进;或突破重重障碍报道真实的信息,击碎谣传;或于烽火连天中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建议,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新闻人担负起"确保胜利的信心、倡导民族的气节、发扬正确的舆论"神圣使命,1以纸笔为武器,以媒体为战场,大力宣传团结御侮共同对敌,褒扬忠勇,贬斥丑恶,鼓舞士气民心,坚定必胜信念,在新闻宣传战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战时期,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新闻人,范长江等的事迹已经广为人知,笔者这里选取乔冠华、徐铸成、曹聚仁三位典型,述论他们在抗战中的新闻经历与业绩,以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新闻 乔冠华 徐铸 曹聚仁 《文汇报》 国际述评 重重障碍 必胜信念 战地记者
下载PDF
让述评性新闻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重头稿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湛军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4-45,共2页
回顾我们过去一年的国际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已经逐步成为我们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个特色。如关于中东和会、南斯拉夫危机、菲美基地谈判和北约战略体制调整以及柬埔寨和平趋势的进程等一些国际“热点”问题的述评性文章,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 回顾我们过去一年的国际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已经逐步成为我们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个特色。如关于中东和会、南斯拉夫危机、菲美基地谈判和北约战略体制调整以及柬埔寨和平趋势的进程等一些国际“热点”问题的述评性文章,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均显示了我们许多新闻单位已拥有了写述评性文章的实力,表明了不少新闻单位已经注意到了这类体裁的写作。从报章上的述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既有对国际会议进行评判估价的,也有对时局发展前景分析预测的;既有对国际事件发展成因进行探究的,也有对政界选举和政界领袖支持进行背景分析的;既有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追踪补叙的,也有对政坛丑闻鞭挞讽刺的。涉及面虽不算宽,但一些系列述评,如新华社关于柬埔寨和平趋势的3篇系列述评,光明日报关于南斯拉夫危机的5篇系列述评,文汇报关于贝克中东之行和中东和会的4篇系列述评,已初步形成了一种国际新闻报道的竞争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报道 新闻述评 国际事件 背景材料 有对 时政新闻报道 国际述评 新闻体裁 时政报道 补叙
原文传递
论郑伯奇的新闻写作——以上海《新闻报》和《良友》画报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莉 《新闻知识》 2015年第1期86-87,43,共3页
郑伯奇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批评家,而且是较早从事通讯写作且卓有成就的新闻撰稿人,但后者却鲜为人知。郑伯奇在20世纪20年代为上海《新闻报》采写日本特约通讯和30年代为《良友》画报撰写的国际时事述评,用科学的观点,站... 郑伯奇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批评家,而且是较早从事通讯写作且卓有成就的新闻撰稿人,但后者却鲜为人知。郑伯奇在20世纪20年代为上海《新闻报》采写日本特约通讯和30年代为《良友》画报撰写的国际时事述评,用科学的观点,站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立场上,分析国际政治风云,尤其是揭露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政策和野心,对读者进行国际形势教育并鼓舞中国人民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日本特约通讯 国际时事述评 反帝爱国
下载PDF
新闻文摘
8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29,共2页
乔冠华以时评成名 乔冠华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在中学读书时曾连续三次跳级,因此他1929年考上清华大学时年仅16岁,20岁从清华毕业,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大,后又入德国图家根大学攻读哲学,1937年在那里获哲学博士学位时,年仅24岁。1938年他... 乔冠华以时评成名 乔冠华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在中学读书时曾连续三次跳级,因此他1929年考上清华大学时年仅16岁,20岁从清华毕业,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大,后又入德国图家根大学攻读哲学,1937年在那里获哲学博士学位时,年仅24岁。1938年他回到广州后,应邀到香港《时事晚报》任主笔,写社论,每天一篇。他通常是夜晚写社论。当时香港有个李乾记书报社,几乎全世界所有重要的报纸都能买到看到。所以乔冠华能熟知每天的世界新闻,他以“乔木”笔者写的社论,多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评论整个国际形势的翻腾起伏,在读者中反响很大。1942年他到重庆以后,受周恩来同志指派,负责《新华日报》的国际评论,兼写社论和专栏文章,差不多是两天一篇评论文章,长达万把字的国际述评,他也总能一气呵成。他说他写国际评论的方法一是调查研究搜集材料,二是讲究表现方法,让人看得爱不释手,笔尖常带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冠华 新闻批评 火力侦察 国际评论 《新华日报》 国际述评 托运行李 国际形势 行李托运 周恩来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变迁
9
作者 张式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6-22,共7页
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乃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本来都是人所皆知,毫无异议的。但是,在半个多... 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乃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本来都是人所皆知,毫无异议的。但是,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究竟发生过哪些变迁?这些变迁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又有些什么启迪?这仍然是一个尚待研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普选权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工人阶级 英法 国际述评 共产主义者同盟 社会革命 德国社会民主党
下载PDF
乔冠华在26届联大期间的五首诗作
10
《党史博采(上)》 2004年第1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乔冠华 国际述评 革命生涯 汪伦 始安 成何 去欲 黄发 云水 最后一次
下载PDF
版面、标题与导向
11
作者 左克 《传媒观察》 1993年第8期43-47,共5页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出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闻媒介要担负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有人说,报纸弓伯舆论是总编辑、总主笔的事, 一般的编辑照葫芦画瓢,难有作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总编辑和...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出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闻媒介要担负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有人说,报纸弓伯舆论是总编辑、总主笔的事, 一般的编辑照葫芦画瓢,难有作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总编辑和主管言论的编委固然要掌握好引导舆论的方向,但每位编辑也都负有自己的责任。就以组版编辑来说吧,版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版 社会舆论 新闻媒介 伯舆 市场经济体制 编排思想 国际述评 《扬子晚报》 版面语言 国际新闻
下载PDF
从红岩走出的共和国外交官
12
作者 丁英顺 《红岩春秋》 2019年第2期24-29,共6页
在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和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利用在国统区工作的便利条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统战工作,不仅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外事工作的先河,还通过艰苦的外事工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培养和... 在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和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利用在国统区工作的便利条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统战工作,不仅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外事工作的先河,还通过艰苦的外事工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刚刚筹建的政务院外交部所属机构的基本骨干,大多是当年南方局领导的外事组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炳南 周恩来 外交部 南方局 章文晋 《新华日报》 陈家康 乔冠华 世界青联 国际述评 外事工作 统战工作
下载PDF
信息产业年鉴
13
作者 杨则正 《管理观察》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对美国简介和索目隆国联合会出版的信息产业年鉴《TheNFAISYearbookoftheinformationindasty》(1992)作了评论和介绍。该年鉴中含有1991年信息技术设备工业发展的情况、年鉴材料是信息技术领域著名专家Art.W.Elias编辑的。年鉴内容... 对美国简介和索目隆国联合会出版的信息产业年鉴《TheNFAISYearbookoftheinformationindasty》(1992)作了评论和介绍。该年鉴中含有1991年信息技术设备工业发展的情况、年鉴材料是信息技术领域著名专家Art.W.Elias编辑的。年鉴内容分为8章:1.信息技术设备发展问题国际述评;2.国家对信息技术设备发展的贡献;3.信息技术;4.信息技术设备市场;5.出版物,生产和发行;6.数据库;7.科研工作;8.信息技术领域的法规。在每一章都有结论和预测。在附录中列出了信息的来源。对美国和欧共体成员国出版物的参考文献予以特别重视。就信息技术设备领域的国家调节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国家信息政策,美国国家通讯社、国家机关和预算调节在信息技术设备发展中的作用,信息资源存取政策,专利政策及其与关贸总协定的相互关系,有关信后、服务领域的国家法律等等。信息产业年鉴的资料的主要来源。简介和索引全国联合会(NFAIS)的出版物,历年的信息产业年鉴版本,各种杂志(ISDNNews,MahageIT,lrishindependent.MicrosoftCD-ROMconf.等)。广泛利用了有关各种不同信息网络,并列处理机,专家系统发展问题的各种出版物。在信息产业年鉴中,介绍了从下述国家的杂志中采集的评述文章的材料:日本、奥地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设备 信息技术领域 出版物 发展问题 国家信息政策 专家系统 年鉴内容 国际述评 专利政策
下载PDF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舆论纸币”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湛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6,共2页
“舆论纸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报刊和舆论关系的一种喻证,完整的表述是“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德文原文为“die Zeitungen als das Papiergeld der?ffentlichen Meinung zirkuliert”。[1]这一论断概括了报刊和舆论关... “舆论纸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报刊和舆论关系的一种喻证,完整的表述是“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德文原文为“die Zeitungen als das Papiergeld der?ffentlichen Meinung zirkuliert”。[1]这一论断概括了报刊和舆论关系的特点,是他们舆论思想的经典阐述。“舆论纸币”的概念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国际述评(三)》一文。这篇国际时评写于1850年11月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纸币 国际述评 社会舆论 纸币流通 喻证 合写 新莱茵报 新闻传播学院 个人意见 民营报刊
原文传递
谈联想的运用
15
作者 徐熊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0-12,共3页
恩格斯说过,“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据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新闻天地中,最美丽的花朵应是形象思维着的精神。而联想则又是形象思维运动的前奏——心理学告诉我们,各种心理过程都离不开联想,形象思维尤其如此。也可以... 恩格斯说过,“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据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新闻天地中,最美丽的花朵应是形象思维着的精神。而联想则又是形象思维运动的前奏——心理学告诉我们,各种心理过程都离不开联想,形象思维尤其如此。也可以说,联想,在形象思维中是能使人热血沸腾的“肾上腺素”,是能在人的心灵里酿成形象化“佳酿”并让人为之心醉的酒曲。怎样运用联想? 我们有些记者从深入生活中采集到的大量材料,常常犹如花间飞舞的蝴蝶、水上嬉游的自鹭,美丽、有趣、生气勃勃,可是一到下笔时,这些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东西,就似被制成了生物标本一样,虽未走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人 新闻天地 思维运动 心理过程 生物标本 水上 对比联想 红花绿叶 国际述评 因果联想
原文传递
新闻语言的受众和社会功能
16
作者 蓝鸿文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5-27,共3页
受众多,是新闻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是由新闻媒介系大众传播工具决定的。在美国,大约85%的家庭有报纸,98%的家庭有收音机,95%的家庭有电视机。(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169页,新华出版社1... 受众多,是新闻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是由新闻媒介系大众传播工具决定的。在美国,大约85%的家庭有报纸,98%的家庭有收音机,95%的家庭有电视机。(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169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版。)新闻媒介已相当普及。我国报纸、广播、电视,从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来说,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从建国40年的情况看,发展也是很快的。据1987年《中国新闻年鉴》提供的材料,1986年全国报纸增至2342家,其中邮发报纸984家,期总发数为20722万份。报纸的总数和期发总数,分别为建国初期报纸总数和期发数的16.72倍、63.79倍。各种报纸的平均密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言 新闻媒介 中国新闻年鉴 施拉姆 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工具 新闻报道 新华出版社 国际述评 宣传政策
原文传递
从延安窑洞走向世界——记新华社国外事业的发展
17
作者 仕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5-18,共4页
一、今天与明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时,新华社新闻大厦拔地而起,这是北京内城的最高建筑。登上这28层的高楼,北京金秋十月的景色尽收眼底,褐色玻璃镶嵌成的金字塔形的大厦顶端,通讯天线矗立蓝天。这里把中国和世界联系了起来。... 一、今天与明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时,新华社新闻大厦拔地而起,这是北京内城的最高建筑。登上这28层的高楼,北京金秋十月的景色尽收眼底,褐色玻璃镶嵌成的金字塔形的大厦顶端,通讯天线矗立蓝天。这里把中国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世界各地的新闻在这里汇集,中国的声音从这里传出。新闻大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局 通讯工程 延安窑洞 金字塔形 国际述评 走向世界 延安时期 朱穆之 新华社社长 国家通讯社
原文传递
“纸上谈兵”话南乔
18
作者 袁小伦 《党史天地》 1999年第12期34-36,共3页
战时的香港,可谓是群英荟萃之地,其中有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和中共涉外宣传的行家里手或后起之秀,如胡愈之、张友渔、乔冠华、羊枣、金仲华、于毅夫、邹韬奋、李纯青、刘思慕、韩幽桐、张铁生、胡绳、恽逸群、夏衍、黄药眠等.他们曾为香... 战时的香港,可谓是群英荟萃之地,其中有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和中共涉外宣传的行家里手或后起之秀,如胡愈之、张友渔、乔冠华、羊枣、金仲华、于毅夫、邹韬奋、李纯青、刘思慕、韩幽桐、张铁生、胡绳、恽逸群、夏衍、黄药眠等.他们曾为香港进步报刊撰写了大量的国际述评文章.这些文章以军事为论述中心,参照战时世界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背景,就时局的焦点和症结提出精辟的见解,代表了正义、和平、民主、进步的声音,给中外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和广泛的影响.有的作者以此为基础走上了国际外交舞台,乔冠华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冠华 国际述评 《华商报》 美日谈判 苏联 《世界知识》 日本 香港 国际问题 德国
原文传递
乔冠华的打油诗
19
作者 赵森 夏明亮 《党史博览》 1999年第1期22-23,共2页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1913—1983)博学多识,睿智超群,在中共党内有“风云才子”之誉。他撰写的国际述评嘻笑怒骂,如剑似戟,“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毛泽东语);他的才思敏捷,文如行云流水,令许多文坛名家击节称叹。从他随手挥就的几首...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1913—1983)博学多识,睿智超群,在中共党内有“风云才子”之誉。他撰写的国际述评嘻笑怒骂,如剑似戟,“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毛泽东语);他的才思敏捷,文如行云流水,令许多文坛名家击节称叹。从他随手挥就的几首打油诗中即可见其一斑。 早年在盐城市淮美中学读书时,乔冠华曾参加学校学生会组织的破除封建迷信的活动,写过一首宣传诗,嘲讽给死人烧纸钱的迷信者。诗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冠华 毛泽东 打油诗 “联合国军” 国际述评 学生会组织 中美谈判 朝鲜停战谈判 博学多识 外交家
原文传递
红岩才子——乔冠华
20
作者 王泓 《党史天地》 1994年第2期10-11,共2页
香港一家咖啡店嘈杂的地下室里。这一天是1940年6月9日,德国向法国马其诺防线发起全面进攻。一大群中外记者聚在一起对战局作了各种猜测和设想。一位姿态潇洒的高个青年,手里挟着香烟,慢慢搅动着杯中的咖啡,一言不发,倾听大家争论。那... 香港一家咖啡店嘈杂的地下室里。这一天是1940年6月9日,德国向法国马其诺防线发起全面进攻。一大群中外记者聚在一起对战局作了各种猜测和设想。一位姿态潇洒的高个青年,手里挟着香烟,慢慢搅动着杯中的咖啡,一言不发,倾听大家争论。那黑边眼镜后边的一双深沉的眼睛和嘴角不时露出的微笑显示出他的学者风度。忽然,他站了起来,他是一位颀长而瘦削的人,走起路来微微有些弓背。他挥手打断众人的话头,断然说:“6月9日是法军最黑暗的一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冠华 国际述评 国际评论 马其诺防线 《新华日报》 慢搅动 第二战场 周恩来 全面进攻 南方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