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投资和贸易地位影响国际金融权力吗?——基于网络中心性与货币权力的延伸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军 霍洁怡 江美霓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3,共11页
依据大国金融发展战略“货币国际化→国际货币权力→国际金融权力”的递进逻辑,本文从网络中心性的视角探讨金融资产投资和贸易地位对国际金融权力的影响。本文借鉴Heep (2014)的研究成果,运用熵值法系统测算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国际金... 依据大国金融发展战略“货币国际化→国际货币权力→国际金融权力”的递进逻辑,本文从网络中心性的视角探讨金融资产投资和贸易地位对国际金融权力的影响。本文借鉴Heep (2014)的研究成果,运用熵值法系统测算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国际金融权力,结果表明:中国的国际金融权力在波动中上升,2019年中国国际货币权力排名第六,国际金融权力排名第四。本文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贸易地位和总体及分类金融资产发行国地位对该国或地区国际货币权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延伸分析金融资产投资和贸易地位与国际金融权力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贸易和金融资产投资网络中心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一国或地区的货币权力,且一国或地区长期债券投资网络中心性对一国或地区的国际货币权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贸易网络中心性对国际金融权力有非线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贸易网络中心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一国或地区的国际金融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权力 贸易 金融资产投资 网络中心性
原文传递
后起国如何制衡金融霸权——基于国际金融权力指数构建的新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帅 刘洪钟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共22页
对于后起国如何制衡金融霸权,来自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启示是,外部合作制衡与内部增强自身国际金融权力是变革国际金融权力体系的两种路径。基于对国际金融权力论、国际货币权力论的回顾与思考,本文提出了修正后的国际货币权力论,并对国... 对于后起国如何制衡金融霸权,来自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启示是,外部合作制衡与内部增强自身国际金融权力是变革国际金融权力体系的两种路径。基于对国际金融权力论、国际货币权力论的回顾与思考,本文提出了修正后的国际货币权力论,并对国际金融权力体系进行了原创性量化分析。1995-2016年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金融权力指数表明,美国衰落与新兴经济体崛起这一认识并不准确,国际金融权力结构一直为单极,体系竞争性经历了近似于中-低-中水平的转变。在国际金融权力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后起国唯有采取合作策略才有望达到制衡美国金融霸权的实力门槛。实证分析发现,"工业型"国家在发展国际金融权力上更为成功,而"金融型"国家的效果并不显著,工业竞争力与国际金融权力呈现非线性(倒U型)关系;对金融权力失败国而言,"金融型"路径的效果似乎更优。总之,合作策略与适当的"工业型"路径才是后起国制衡美国金融霸权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治理 国际金融权力 权力指数 工业竞争力 金融霸权
原文传递
国际金融权力:理论框架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发林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52,156,157,共31页
在国际权力格局变动期,金融的国际权力属性愈发受到关注,但目前关于国际金融权力的界定存在诸多分歧,缺乏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国际金融权力培育策略的研究也显不足。文章通过剖析权力的三大构成要素,即实力(基础要素)、意愿(战... 在国际权力格局变动期,金融的国际权力属性愈发受到关注,但目前关于国际金融权力的界定存在诸多分歧,缺乏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国际金融权力培育策略的研究也显不足。文章通过剖析权力的三大构成要素,即实力(基础要素)、意愿(战略要素)和能力(操作要素),将国际金融权力定义为:行为体依据其在国际信贷和货币体系中的实力和自身意愿,影响其他行为体的观念及/或行为的能力。依据这一定义,通过区分权力的不同来源,国际金融权力被归类为关系性、结构性、制度性和观念性四种类型。三大构成要素和四种类型权力共同构成了一个一般性的综合分析框架。该定义和分析框架厘清了既有研究中诸多存在分歧或混用的概念,为相关政策分析和经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这一分析框架,中国国际金融权力的培育策略应考虑如下方面:受到相互依赖的制约,维系比破坏双边金融关系更能增加中国的关系性国际金融权力;提升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降低对美元体系的结构依赖是提升中国结构性国际金融权力的关键;既得利益大国的阻挠和制度路径依赖使国际金融制度的调整缓慢,中国需要一个“进入—改革—创建—退出”的多元化国际金融制度策略。最后,中国观念性国际金融权力的提升需从微观到宏观的多维度策略,供给金融知识,提供可供参考的金融发展经验,为全球金融治理和化解国际金融体系的危机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权力 权力竞争 权力策略 全球金融治理
原文传递
金融制裁与中国应对策略——国际金融权力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发林 姚远 崔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4,165,共32页
金融制裁已成为国家实现规范性或自利性对外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国际权力视角下的研究尚显不足,金融制裁的定义、逻辑框架和手段分类有待更加系统的探索,中国面临的金融制裁风险和应对策略体系更是重要的政策和研究议题。从国际金融... 金融制裁已成为国家实现规范性或自利性对外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国际权力视角下的研究尚显不足,金融制裁的定义、逻辑框架和手段分类有待更加系统的探索,中国面临的金融制裁风险和应对策略体系更是重要的政策和研究议题。从国际金融权力视角出发,金融制裁可被定义为制裁发起方通过惩罚性地改变与受制裁方的直接或间接的金融联系以实现自身对外目标的一种权力手段,金融制裁的逻辑框架由此被厘清。从金融联系和目标范围两个维度,金融制裁的手段可被分为关系性、结构性、制度性和观念性四类,每一类又包含具体的制裁手段。中国所面临的金融制裁风险依此分类便可得以系统梳理。基于此,通过时间性(长期或短期)和权力性(自主或影响)的二维框架,中国应对金融制裁的策略可被区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权宜性、反制性、免疫性和结构性措施。文章对金融制裁的学理和政策分析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金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裁 国家金融安全 国际金融权力 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金融政治学:地缘政治竞争下的新议程
5
作者 张发林 《国际政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82,6,7,共20页
金融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已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内涵和边界。但是,由于其诞生和发展植根于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之下,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议程在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变化及其所导致... 金融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已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内涵和边界。但是,由于其诞生和发展植根于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之下,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议程在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国家间关系和国内政策调整上仍存在局限,尤其是对国内政治和比较政治层面的金融活动和政策关注不足。作为研究方向和研究议程,“金融政治学”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金融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囊括和融合国内政治、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金融议题,尝试对政治和金融的关系进行更加系统的探索。在国际秩序变革期和地缘政治博弈回归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政治学核心议题至少包括五方面内容:支撑中国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最匹配金融体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最佳系统性策略,提升中国国际金融权力的最稳妥金融方略,应对大国金融博弈和国际金融制裁的最有效手段,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有序变革的最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金融政治学 金融研究 金融安全 国际金融权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