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
1
作者 龚晓燕 冯浩 +6 位作者 付浩然 陈龙 常虎强 刘壮壮 贺子纶 裴晓泽 薛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77,共9页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范围的同时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探究图像特征与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间的关系。通过粉尘样本收集及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粉尘颗粒图像并获取采集图像时的粉尘质量浓度。编写粉尘样本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相关参数。对提取的图像特征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图像特征作为参数建立回归数学模型。提取粉尘颗粒对象像素点个数,结合转换系数,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计算粉尘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与建立的图像特征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数学模型计算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37%,标准实测粒径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得到的粒径分布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63%,平均相对误差为6.37%,验证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粉尘质量浓度回归数学模型和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分布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粉尘粒径分布范围 图像分析 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 皮尔逊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的插秧机优化研究
2
作者 权小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整、有效的插秧图像分析处理流程。展开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优化下的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特征分析相比,图像识别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插秧均匀率可提升至94.39%,插秧效率相对提升8.30%,满足了插秧机智能化作业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可视化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 优化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小学数学习题设计与开发
3
作者 金奎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数学图像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提高图像分析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几何直观的建立,培养其推理意识,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基于图像分析进行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与开发,可通过图文转译、信息缺损、多元表征和联结融... 数学图像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提高图像分析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几何直观的建立,培养其推理意识,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基于图像分析进行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与开发,可通过图文转译、信息缺损、多元表征和联结融合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和关键信息捕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习题 图像分析 关键信息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3
4
作者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邵毅 陈新建 杨卫华 谭钢 刘祖国 陈蔚 许言午 柯碧莲 石磊 黄锦海 李世迎 迟玮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廖萱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李中文 肖鹏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5,共9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可提供三维、信息丰富的血管图像。大量研究表明,OCTA技术在影像生物标志物量化、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图像分析工具可快速、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可提供三维、信息丰富的血管图像。大量研究表明,OCTA技术在影像生物标志物量化、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图像分析工具可快速、准确地量化OCTA的血管和病理特征,从而大大提高了OCTA成像的价值。近年来,人工智能(AI)已成为最强大的图像分析方法,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可提供各种情况下的精确测量,包括不同的疾病和眼部区域。在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了国内外AI在OCTA图像分析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的准确检测、视网膜灌注的精确量化以及可靠的疾病诊断,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形成了AI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该指南旨在为临床提供新的见解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图像分析 疾病诊断
下载PDF
面向电力无人机巡检图像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深度学习系统: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道兴 王晓辉 +1 位作者 李黎 季知祥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4期38-54,共17页
当前电力无人机巡检图像处理模型存在适用范围小、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机巡检图像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深度学习系统,明确该系统设计的泛化性、可拓展性、自动化三要素,综述与三要素密切相关的技术进展,设计... 当前电力无人机巡检图像处理模型存在适用范围小、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机巡检图像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深度学习系统,明确该系统设计的泛化性、可拓展性、自动化三要素,综述与三要素密切相关的技术进展,设计系统架构,构建原型系统。实验表明,在绝缘子自爆识别和鸟巢识别2项电力无人机巡检图像分析处理上,系统自动化构建的模型全类平均精度分别可达91.36%和86.13%,表明系统设计理念合理且系统架构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巡检 深度学习 自动化训练 图像分析处理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域自适应研究
6
作者 李佳燨 刘红英 万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1300,共10页
深度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医学图像分析领域的发展,然而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通常假设训练集和测试集是独立同分布的,这个假设在模型临床部署时很难保证实现,因此常出现模型性能下降、场景泛化能力不强的困境。基于深度学习的域... 深度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医学图像分析领域的发展,然而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通常假设训练集和测试集是独立同分布的,这个假设在模型临床部署时很难保证实现,因此常出现模型性能下降、场景泛化能力不强的困境。基于深度学习的域自适应技术是提升模型迁移能力的主流方法,其目的是使在一个数据集上训练的模型能够在另一个没有或只有少量标签的数据集上也获得较好结果。由于医学图像存在着样本获取和标注困难、图像性质特殊、模态差异等情况,这给域自适应技术带来很多现实挑战。首先介绍域自适应的定义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而从技术角度分类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算法,并对比分析其优缺点;然后详细介绍了域自适应常用的医学图像数据集以及相关算法结果情况;最后,从发展瓶颈、技术手段、交叉领域等方面,展望了面向医学图像分析的域自适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析 域自适应 域间偏移 源域 目标域
下载PDF
图像分析算法在无人机果园巡检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高翠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218,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无人机果园综合巡检效率为目标,基于图像分析算法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无人机果园巡检系统核心结构及原理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有效的图像分析算法模型,针对无人机巡检系统完成软件控制及硬件配置设计,以实现无人机果园巡检系统... 以进一步提升无人机果园综合巡检效率为目标,基于图像分析算法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无人机果园巡检系统核心结构及原理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有效的图像分析算法模型,针对无人机巡检系统完成软件控制及硬件配置设计,以实现无人机果园巡检系统的整体性优化,进行巡检系统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图像分析算法下的无人机整体巡检作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图像识别准确率与图像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了8.52%、8.66%,综合巡检效率可达90.72%;系统运行稳定,各部件协作良好,较好地改善了无人机果园巡检作业水平,有利于智慧农业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图像分析算法 巡检系统 硬件配置 图像分类准确率
下载PDF
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行人遇袭安全预警监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刘亦照 曹博涛 《粘接》 CAS 2024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在对行人身体的攻击发生之前,提前发现早期潜在攻击威胁可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为实现该目的,提出了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自动威胁行为检测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在行人身体接触发生之前产生潜在攻击威胁的早期预警,即当攻击者离受害者还... 在对行人身体的攻击发生之前,提前发现早期潜在攻击威胁可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为实现该目的,提出了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自动威胁行为检测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在行人身体接触发生之前产生潜在攻击威胁的早期预警,即当攻击者离受害者还有一段距离时,就可以检测到潜在的威胁,从而实现预警生成。为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在攻击威胁检测中的有效性,将其性能与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与所对比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对攻击威胁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威胁 检测 视频图像分析 早期预警
下载PDF
皮肤图像分析技术在白癜风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志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9-0192,共4页
探讨皮肤图像分析技术在白癜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的局限性色素减退斑患者208例,通过皮肤影像处理系统皮肤图像分析技术对皮损的颜色、微观形态以及特征进行观察,临床和实验室共同确诊所有花斑藓,病理活... 探讨皮肤图像分析技术在白癜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的局限性色素减退斑患者208例,通过皮肤影像处理系统皮肤图像分析技术对皮损的颜色、微观形态以及特征进行观察,临床和实验室共同确诊所有花斑藓,病理活检确诊其余病例。结果 入选患者中确诊患者情况如下:31例花斑藓患者,115例白癜风皮损者,14例白色糠疹者,9例老年性白斑者,贫血痣3例,无色素痣和特发性滴状色素减退症5例,炎症后色素减退26例。115里白癜风患者存在皮损情况,其中包含41例稳定期患者和74例进展期患者,而近期存在治疗史的皮损患者均发生毛细血管扩张情况,相较于稳定期,进展期患者发生皮周色素加深几率更低,且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皮损出发生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色素加深以及毛周色素残留情况的几率更高(P<0.05)。结论 白癜风早期诊断中皮肤图像分析技术应用优势明显,可以为临床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图像分析技术 白癜风 毛细血管扩张 色素减退斑 皮周色素加深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在建筑外墙裂缝特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周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物病害,建筑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准确检测和计算建筑外墙裂缝的特征参数,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 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物病害,建筑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准确检测和计算建筑外墙裂缝的特征参数,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提升对小尺寸裂缝检测能力和对非均匀背景的适应性,为建筑外墙裂缝检测提供更为先进和可靠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深度学习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特征检测 图像分析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高中化学教材图像分析工具构建研究
11
作者 李昊伟 占小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43,共7页
现有化学教材图像研究工具缺乏系统分析教材图像视觉元素和构图原则的视角。基于视觉语法理论,设计符合高中化学教材图像特征的图像分析工具,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图像为例加以说明,最后提出工具使用建议。
关键词 视觉语法理论 高中化学教材 图像分析工具
下载PDF
基于暗视场荧光图像分析的大鼠微血管流速测量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向平 陈鸿峰 +1 位作者 严伟民 郑筱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3-1066,共4页
将荧光标记的自身红细胞注入SD大鼠体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标记红细胞在大鼠微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并通过显微摄像系统将整个过程以视频信号的形式存贮。使用视频采集卡将流速变化过程回放采样,得到暗视场下的荧光图像。然后利用帧图像... 将荧光标记的自身红细胞注入SD大鼠体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标记红细胞在大鼠微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并通过显微摄像系统将整个过程以视频信号的形式存贮。使用视频采集卡将流速变化过程回放采样,得到暗视场下的荧光图像。然后利用帧图像分离出奇偶场的图像分析方法测定血流速度。在该系统下测量流动小室中荧光小球的流速,得到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小于7%,两者没明显的差异(P>0.05),流速测量的上限为9.6mm/s。并在大鼠微循环障碍研究中,应用此系统得到了血流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红细胞 荧光 血流速度 图像分析 荧光图像分析 血流速度 测量系统 SD大鼠 微血管 暗视 显微摄像系统 图像分析方法 自身红细胞
下载PDF
分形图像分析与分形维数计算程序的设计 被引量:26
13
作者 丁保华 李文超 王福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研究了分形图像的分析过程,提出合理的分形图像提取流程.利用VisualC++完成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分形维数计算程序(FractalDimensionCalculationProgram:FDCP)的设计,并以直线、康托尔三分点集、科赫曲线等分形图形对其进行了标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程序设计 分形维数 分形图像分析
下载PDF
基于Yolov5与图像分析的道路病害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博 姚奕帆 李斯妤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4年第S01期561-563,共3页
如今深度学习、图像分析技术在道路病害自动化检测识别方面都有些探索应用,在实际场景应用时也取得一些效果,但仅使用单一算法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检测准确率和检出率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是结合深度学习网络和... 如今深度学习、图像分析技术在道路病害自动化检测识别方面都有些探索应用,在实际场景应用时也取得一些效果,但仅使用单一算法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检测准确率和检出率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是结合深度学习网络和图像分析各自技术优点,提出“预处理+识别+后处理”的融合应用思路,采用了Yolov5算法和图像分析相关算法进行研究分析,在分析Yolov5算法原理和特点基础上,采用图像增强和白平衡算法来对图像图片进行处理,突出道路病害特征,也通过形态学方法膨胀处理,实现图像图片降噪处理,使得病害几何特征更明显。该研究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充分证明了多种算法技术结合应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Yolov5算法 图像分析 道路病害 病害检测
下载PDF
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15
作者 尹仁娣 王楠 +1 位作者 张超 应长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应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图像分析技术(DTI-ALPS)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4~6月临床确诊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30例作为... 目的应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图像分析技术(DTI-ALPS)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4~6月临床确诊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30例作为新诊断T2DM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的与新诊断T2DM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检验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选取稳态模型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指数,计算得出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采用3.0T核磁共振对60例受试者进行扫描,利用DTI计算ALPS指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新诊断T2DM组HOMA-IR与ALPS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诊断T2DM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新诊断T2DM组ALPS指数下降(1.50±0.22 vs 1.31±0.18,P<0.001),与HOMA-IR呈负相关(r=-0.622,P<0.001)。结论DTI-ALPS技术可用于评估新诊断T2DM患者的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其功能的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图像分析 胰岛素抵抗 脑胶质淋巴系统
下载PDF
皮肤图像分析系统对祛斑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孟如松 蔡瑞康 +4 位作者 赵广 马慧军 周付根 姜志国 赵宇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2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是探索如何获得不同色素性皮肤病的清晰图像,研制出操作简单、自动化与精度高的皮肤图像分析系统。方法:应用多光谱皮肤显微偏振光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目标皮损形状、面积、灰度、积分光密度及色素颜色参数的变化等。结果:用祛... 目的是探索如何获得不同色素性皮肤病的清晰图像,研制出操作简单、自动化与精度高的皮肤图像分析系统。方法:应用多光谱皮肤显微偏振光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目标皮损形状、面积、灰度、积分光密度及色素颜色参数的变化等。结果:用祛斑类化妆品和药物治疗136例黄褐斑、经该系统测量分析后各治疗组相关参数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血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参数值明显下降、与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并提出客观的疗效评定单位“ID”值。结论:该系统是一种潜力较大的皮肤表面色素定量工具,客观性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不对观察对象造成损伤,在临床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图像分析系统 祛斑类化妆品 黄褐斑 数字图像分析
下载PDF
探索图像分析中适用于评估皮肤毛孔的指标
17
作者 黄冰婷 马琳 +3 位作者 孙丽丽 简苑晴 张晓洁 李静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30-34,共5页
通过主观评估和图像分析对面部毛孔进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适用于作为评价毛孔的评估指标。184名符合条件的健康志愿者参与并完成试验,由VISIA®采集志愿者面部图像,使用VISIA®和Image-Pro®Plus(简称IPP)... 通过主观评估和图像分析对面部毛孔进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适用于作为评价毛孔的评估指标。184名符合条件的健康志愿者参与并完成试验,由VISIA®采集志愿者面部图像,使用VISIA®和Image-Pro®Plus(简称IPP)分析面颊毛孔图像和研究者进行主观评估,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两相关系数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VISIA®与Image-Pro®Plus的毛孔大小、密度参数具有相关性。毛孔特征计数(VISIA)与毛孔个数(IPP)呈正相关(P<0.001)。毛孔分值(VISIA)与毛孔面积占比(IPP)、毛孔面积平均值(IPP)、毛孔直径平均值(IPP)均呈正相关(P<0.001),其中毛孔分值(VISIA)与毛孔直径平均值(IPP)的相关性较低(线性回归分析R2为0.2702)。由统计分析得知,主观评估结果与VISIA®和Image-Pro®Plus所分析的毛孔大小、密度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观评估结果-毛孔大小评分与毛孔分值(VISIA)呈正相关(P<0.001),主观评估结果-毛孔大小评分与毛孔面积占比(IPP)、毛孔面积平均值(IPP)均呈正相关(P<0.001);主观评估结果-毛孔密度评分与毛孔特征计数(VISIA)呈正相关(P<0.001),主观评估结果-毛孔密度评分与毛孔个数(IPP)呈正相关(P<0.001)。VISIA®指标中毛孔特征计数和毛孔分值与Image-Pro®Plus指标中毛孔个数、毛孔面积占比和毛孔面积平均值适合用作评价毛孔特征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孔评估 图像分析 皮肤无创检测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城轨车站半高屏蔽门翻越监测系统设计与研发
18
作者 张劭阳 张岩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或地上高架车站通常采用1.5m左右半高屏蔽门,用于防止乘客候车时不慎掉落站台。由于半高式屏蔽门的门体不能将乘客与铁轨区进行完全隔离,易出现乘客通过翻越屏蔽门方式进入轨行区域,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面积运营中断的运...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或地上高架车站通常采用1.5m左右半高屏蔽门,用于防止乘客候车时不慎掉落站台。由于半高式屏蔽门的门体不能将乘客与铁轨区进行完全隔离,易出现乘客通过翻越屏蔽门方式进入轨行区域,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面积运营中断的运营安全事故。针对该问题,文章基于目前主流的图像智能分析技术,通过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识别等方法,设计研发一套半高站台门翻越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乘客翻越行为进行识别、监测和报警,能够有效识别乘客翻越的异常行为,并可同步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车站综控室,便于车站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置。该系统的应用将有效提升车站安全管理水平、应急处置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半高屏蔽门 图像分析 翻越监测
下载PDF
电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纳米碳酸钙的大小及其分布 被引量:7
19
作者 虞伟钧 李强 +1 位作者 诸玉良 刘文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图像分析 测定 激光粒度仪 电镜 技术性能 高分子材料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马银龙 陈占军 +1 位作者 杜容宇 张玉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究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定量分析(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肺腺癌单孔胸腔镜切除术患者,根据实际操作技术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n=54)、... 目的探究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定量分析(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肺腺癌单孔胸腔镜切除术患者,根据实际操作技术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n=54)、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的荧光反染技术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胸管持续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缘宽度、交界线识别率、交界线呈现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管持续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手术切缘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的交界线识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交界线呈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的荧光反染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交界线识别率且降低识别时间,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荧光反染 IQQA-3D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