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史出版物:文化史公共记忆的重要构成
1
作者 韩雪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2,共4页
中华文化始终有着“书画同源”的视觉认知模式,这种“图文互构”甚至“图文同一”的文化模式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宏大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刷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图史出版物得以蓬勃兴起,对读者历史公共记忆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 中华文化始终有着“书画同源”的视觉认知模式,这种“图文互构”甚至“图文同一”的文化模式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宏大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刷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图史出版物得以蓬勃兴起,对读者历史公共记忆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构成了中华文化和历史公共记忆完整的文明谱系。图史是国家历史公共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渊源实证与信物场域的“原境重构”,延伸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涵、活化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场景。因此,图史出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史出版物 公共记忆 视觉书写
下载PDF
“图史互证”在敦煌晚期石窟断代中的使用误区
2
作者 行佳丽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95-100,共6页
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断代是敦煌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西夏石窟的甄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窟的艺术风格成为敦煌晚期石窟断代的主要依据,一批石窟因此被判定为西夏石窟。由于这批图像史料的真实性没有... 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断代是敦煌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西夏石窟的甄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窟的艺术风格成为敦煌晚期石窟断代的主要依据,一批石窟因此被判定为西夏石窟。由于这批图像史料的真实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证,导致在西夏美术史中建构了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表象,并影响到敦煌晚期石窟断代。“图史互证”首先需要遵循史料实证精神中的“证据意识”;其次在确定图像为“真”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图像证实历史。整个过程需要厘清证史路径以而达到逻辑自洽并形成证据链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史互证 敦煌晚期石窟 西夏艺术风格 使用误区
下载PDF
用图片解说新闻史——《中国新闻图史》简评
3
作者 陈巧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新闻 《中国新闻图史 特点 中国 书评
下载PDF
丰富而有趣的书——简评《中国新闻事业图史》
4
作者 王咏梅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77,共2页
在人们依靠快捷、准确、全面信息才能更好生存的今天,关于媒介的知识,诸如新闻活动产生发展的原因、历程、规律等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留意与关注。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的出版,就是新闻史研究者和图书出版者为达此... 在人们依靠快捷、准确、全面信息才能更好生存的今天,关于媒介的知识,诸如新闻活动产生发展的原因、历程、规律等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留意与关注。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的出版,就是新闻史研究者和图书出版者为达此日的所做出的努力。本书的特点有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人民出版社 书评 《中国新闻事业图史 学科研究成果
下载PDF
抗战美术的史学再现——评黄宗贤教授史学新著《抗日战争美术图史》
5
作者 李振宇 《艺术探索》 2005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周年,为了从艺术史学的角度评述抗战时期中国美术的发展,四川大学黄宗贤教授完成了国内第一部对抗战美术进行全面学术梳理的艺术史论著作——《抗日战争美术图史》。该书综合运用了艺术社会学和艺术文化学的文化理论...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周年,为了从艺术史学的角度评述抗战时期中国美术的发展,四川大学黄宗贤教授完成了国内第一部对抗战美术进行全面学术梳理的艺术史论著作——《抗日战争美术图史》。该书综合运用了艺术社会学和艺术文化学的文化理论,对抗战美术现象进行理性的审视,客观展示了抗战时期美术的由来、发展和演变,深刻揭示了抗战美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学术地位,构建了完整严谨的抗战美术史学体系。书中对抗战现实主义美术、抗战时期的传统绘画艺术等重要艺术课题,站在历史的宏观角度进行了中肯的评述。并对长期以来被学术界忽视的抗战时期中外美术交流、雕塑和工艺美术的发展提出了独立见解,为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进一步丰富了该书的艺术史学价值和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美术 《抗日战争美术图史 黄宗贤
下载PDF
由情入理:1958年牛文、李焕民藏族题材版画创作的叙事路径与图史想象
6
作者 沙鑫 《当代美术家》 2022年第6期56-59,共4页
1958-1960年期间,身处西南重庆的牛文和李焕民在祖国边疆的广阔天地中深扎民族沃土,探索出一条“由情入理”的描绘藏区社会风貌的叙事路径。他们通过藏区之行的见闻与记忆来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记录、挖掘、提炼、再现了一个包含抒情... 1958-1960年期间,身处西南重庆的牛文和李焕民在祖国边疆的广阔天地中深扎民族沃土,探索出一条“由情入理”的描绘藏区社会风貌的叙事路径。他们通过藏区之行的见闻与记忆来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记录、挖掘、提炼、再现了一个包含抒情性、纪念性和想象性的情动瞬间,既拓展了版画艺术的形式语言,也生成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所共感、共享的边疆视觉与“民族-国家”的图史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文 李焕民 由情入理 民族-国 民族认同 图史想象
下载PDF
从“图不入史”到“图史合一”——清末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运用地图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姚正平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83-95,共13页
传统史学中,虽然一些学者强调地图对史书的重要性,但不少学者并不重视,大部分的史著中也很少插入地图。与一般认知不同的是,清末民初绝大部分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亦不插入地图,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没有普遍认可的规范地图;第二,日... 传统史学中,虽然一些学者强调地图对史书的重要性,但不少学者并不重视,大部分的史著中也很少插入地图。与一般认知不同的是,清末民初绝大部分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亦不插入地图,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没有普遍认可的规范地图;第二,日本史学的影响;第三,继承了传统的余绪。随着近代地理学对史学影响的日益增大,进入20世纪1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很难找到不插入地图的历史教科书。但一些学人如吕思勉仍反对在教科书中插入地图。不过,不论从观念还是实践上,“图史合一”在当时已成为基本规范,因此,吕思勉等人遭受诸多批评,并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总的趋势来看,清末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对地图的运用经历了从“图不入史”到“图史合一”的转变。这影响了今天的历史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中小学历教科书 图史合一” 不入
下载PDF
库存、清单与设计史——评《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伟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从治学方法、研究方法和设计学术史多个角度评述《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回顾了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注重史料搜集的优良传统,分析了《图史》中字体设计史研究的多条线索,指出字体史与社会史结合研究呈现的新境界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治学方法、研究方法和设计学术史多个角度评述《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回顾了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注重史料搜集的优良传统,分析了《图史》中字体设计史研究的多条线索,指出字体史与社会史结合研究呈现的新境界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承认《图史》全面而详备的基础性研究价值,并对未来中国字体设计史研究寄予新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字设计 图史 清单 设计
下载PDF
朵云轩,复刻百年图史
9
作者 王悦阳 《中华手工》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年轻的人想着30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球,陈旧而迷糊。”
关键词 朵云轩 百年图史 木版水印 传统工艺
下载PDF
一部之清代文人的生命图史:《卞永誉画像》的观看
10
作者 毛文芳(Wen-Fang Mao)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以《式古堂书画汇考》一书闻名於世的书画监赏家卞永誉(1645-712),拥有一套横跨青年至中岁26年生涯的设色画像。这套画像以20幅图页编年具写卞氏圣、俗、刚、柔、文、武、理性、感性等人生丰富的面向,几乎涵盖了明清文人画像的所有类... 以《式古堂书画汇考》一书闻名於世的书画监赏家卞永誉(1645-712),拥有一套横跨青年至中岁26年生涯的设色画像。这套画像以20幅图页编年具写卞氏圣、俗、刚、柔、文、武、理性、感性等人生丰富的面向,几乎涵盖了明清文人画像的所有类型“标志功业、曲释幽情、表徵孝谊、求知慕道、地景叙事、庶世图景,众多参与者集体缔建了卞永誉个人形象展演的平台。 绘画不仅模拟与复制吾人的视觉经验而已,更是对创作产生之原初环境的符号投射。《卞永誉画像》的偌大文本包含了图画、卞氏自题、文友题咏共三种不同主体之视觉呈现与文字建构,每幅图页的物象与文字皆可视爲符号,彼此间形成一种论述,铺陈具有「特定目的」的情境,不同质性的符号系统,据以演绎不同的人生图景。《卞永誉画像》虽然以视觉呈现(图)与文字建构(文)示现个人化私密的生命经验,然与个体生命相互牵系并辐射出去的仍是无比广阔的场域,画像文本论述的层次与手法,或以家园爲核心作内外分野,或在今日经验与古代典故之间往返穿梭,或创造以文踰图的多音复调。卞永誉这位在《清史列传》中身影模糊的文人,凭藉着一项编年画像计画的落实,於康熙时期产生一定的影响,缔造了一部文人生命图史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永譽畫像 題詠 觀看 康熙時期 生命圖
全文增补中
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合一的特色化建设路径研究
11
作者 蔡亚琼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室)建设现状,然后阐述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合一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合一的特色化建设目标,最后论述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室)建设现状,然后阐述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合一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合一的特色化建设目标,最后论述了高职院校“图、档、史、展”四馆合一的特色化建设路径,包括打破传统馆界,实行一体化管理服务;明确定位目标,做好一体化规划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抓好复合型队伍建设;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展”四馆合一 高职院校 特色化
下载PDF
追寻“自觉之声”——从德语《世界文学图史》到鲁迅《摩罗诗力说》
12
作者 崔文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109,共20页
青年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借鉴域外文化资源,创成其独特的思想论述,《摩罗诗力说》就是典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揭示了日文、英文材源形塑《摩罗诗力说》的关键作用,本文则强调以舍尔《世界文学图史》为代表的德语世界文学史为鲁迅的... 青年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借鉴域外文化资源,创成其独特的思想论述,《摩罗诗力说》就是典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揭示了日文、英文材源形塑《摩罗诗力说》的关键作用,本文则强调以舍尔《世界文学图史》为代表的德语世界文学史为鲁迅的书写思路提供了参照。一方面,《世界文学图史》糅合了赫尔德与黑格尔两种关于世界与民族的论述,鲁迅以章太炎的“不齐而齐”“文学复古”思路为中介,接受了赫尔德尊重民族特殊性、复兴民族传统的立场,借助重构世界文学体系催生民族自觉。另一方面,《世界文学图史》浸透浪漫民族主义文学观,张扬想象力与民族性,推崇拜伦主义诗人。鲁迅既标举“神思”“心声”,借文学贯通个体与民族,又以“反抗”“复仇”为依归,建构摩罗诗人谱系及形象,着力激发中国文学的“自觉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世界文学图史 浪漫民族主义 《摩罗诗力说》
原文传递
当代史研究中的图像研究方法及其史学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公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视觉图像资料在当代史研究中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如何运用和研究这些图像资料的方法仍很值得研究。常见的现当代图像资料大体上分为摄影图像与作为艺术创作的图像这两大类,摄影图像作为当代史研究的重要证据的意义比较容易被认识,而通... 视觉图像资料在当代史研究中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如何运用和研究这些图像资料的方法仍很值得研究。常见的现当代图像资料大体上分为摄影图像与作为艺术创作的图像这两大类,摄影图像作为当代史研究的重要证据的意义比较容易被认识,而通过对艺术图像的解读还原历史情境的方法则容易被忽视。图像研究在当代史研究中的史学意义不仅是扩大了当代史研究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把图像资料作为更全面地还原历史情境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 艺术 图史互证 当代
下载PDF
通信革命的力量——评《中国通信图史》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泓 肖雪龙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0,共2页
《中国通信图史》以社会史和技术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国通信史的发展脉络,构思精巧,视野广阔。该书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包括通信行业最新研究的成果与数据,资料的丰富、完整和具有代表性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将中国通信史划分为话语时... 《中国通信图史》以社会史和技术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国通信史的发展脉络,构思精巧,视野广阔。该书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包括通信行业最新研究的成果与数据,资料的丰富、完整和具有代表性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将中国通信史划分为话语时代、符号时代、仿真时代、虚拟时代,体现了编著者对通信发展内在逻辑的准确把握。如何面对通信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诸如垃圾信息泛滥等问题,是本书再版时需要考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信图史 社会 技术 断代
原文传递
图史互证、人文视域与性别情结——读姚玳玫《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
15
作者 孙利迎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姚玳玫的新著《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选取自我画像作为女性艺术研究的切入点,将图像史、女性自我成长史以及个人主义思潮史有机结合,图史互证,在社会史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者蕴含的规律与脉动,完成女性自我画像... 姚玳玫的新著《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选取自我画像作为女性艺术研究的切入点,将图像史、女性自我成长史以及个人主义思潮史有机结合,图史互证,在社会史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者蕴含的规律与脉动,完成女性自我画像的历史叙述。此外,该书较少着意艺术创作的内在法则而更关注艺术家的文化存在,强调从人文角度钩沉艺术的历史:史料详尽、跨学科解读以及日常视角。再者,该书关注女性自我成长问题的同时,也提出女性艺术家自我归属问题。事实上,姚玳玫的研究存在一种性别情结:以性别作为问题,由性别入手,完成自我对社会、历史等的思考,并给出包含女性经验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史互证 人文视域 性别情结
原文传递
分量——舞史专家王克芬和她的《中华舞蹈图史》
16
作者 果然 《舞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王克芬 《中华舞蹈图史 舞蹈 学术价值 分类方法
原文传递
学术与书籍之梦——记廖奔和他的《中国戏剧图史》
17
作者 流红袖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2,共2页
这部可以用“皇皇巨制”一类极言性形容词来称述的书,现在静静地躺在我的案头,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油墨幽香。我用微带颤栗的指尖轻轻拂拭着它的封面,遐想起一件往事。那还是十七年前读研究生时,廖奔从图书馆借到了沈从文先生在香港出版的... 这部可以用“皇皇巨制”一类极言性形容词来称述的书,现在静静地躺在我的案头,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油墨幽香。我用微带颤栗的指尖轻轻拂拭着它的封面,遐想起一件往事。那还是十七年前读研究生时,廖奔从图书馆借到了沈从文先生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历代服饰史》,终日读之不置,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廖奔 <中国戏剧图史> 学术著作
原文传递
以图证史家国情怀
18
作者 李豫闽 《福建艺术》 2019年第8期26-27,共2页
在图像作为信息媒介的时代里,图与史的联系要比现在来得更加紧密.当我们将图像视为一种表达方式而非信息媒介时,二者的关系就发生了转变——图像从对历史的“见证”转化成对历史的“诠释”.比起史学家,艺术家在身份上站得更远,但情感上... 在图像作为信息媒介的时代里,图与史的联系要比现在来得更加紧密.当我们将图像视为一种表达方式而非信息媒介时,二者的关系就发生了转变——图像从对历史的“见证”转化成对历史的“诠释”.比起史学家,艺术家在身份上站得更远,但情感上却走得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二者 时代 媒介
下载PDF
庄票:观照钱币天地的新视角——读傅为群《九府裕民——上海钱庄票图史》
19
作者 完绍元 《中国钱币》 2003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庄票 傅为群 《九府裕民--上海钱庄票图史 钱庄
原文传递
因疫生变 左图右史 时空观念——人民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创意
20
作者 刘金鹏 《教育科学论坛》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创新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线上教学,是疫情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以人民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例,导入和结语运用PBL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的结合,涵养学生的史料... 创新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线上教学,是疫情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以人民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例,导入和结语运用PBL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的结合,涵养学生的史料史证素养;以时间轴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历史图册,进而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PBL教学法 图史结合 时空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