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中式菜名的翻译分析
1
作者 田荣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9期19-22,共4页
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事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菜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者通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菜名的翻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菜名中所包含的图形元素(菜品特征、形象等)以及背景元素(文化、历史、地域背景等)。本文根据菜... 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事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菜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者通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菜名的翻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菜名中所包含的图形元素(菜品特征、形象等)以及背景元素(文化、历史、地域背景等)。本文根据菜名所呈现的信息将菜名分为四类,即图形背景清晰型、图形背景模糊型、图形模糊缺失型以及背景模糊缺失型。分析菜名图形的和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准确传达和创造性呈现菜名的内涵,达到更为贴切、有趣和适应文化的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菜名 翻译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下《雨中的猫》中的概念隐喻
2
作者 杨佳慧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小说《雨中的猫》标题中的两个线索“猫”和“雨”进行研究。对应于小说情节中“猫的出现”“猫的消失”和“猫的得到”,小说的解读经历了图形背景、图形背景逆反和新图形背景三个阶段。图形背景的变换导致“猫... 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小说《雨中的猫》标题中的两个线索“猫”和“雨”进行研究。对应于小说情节中“猫的出现”“猫的消失”和“猫的得到”,小说的解读经历了图形背景、图形背景逆反和新图形背景三个阶段。图形背景的变换导致“猫”和“雨”这两个概念隐喻含义的突显也发生了改变。作者留下了两种关于“猫”的解读方式供读者选择:妻子可能会妥协于命运,接受现状;妻子坚决不放弃,继续与丈夫争夺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图形背景理论 《雨中的猫》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唐代边塞诗歌意境凸显研究
3
作者 唐燕玲 秦建安 蒋君兰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图形—背景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诗歌意境凸显背后的认知因素。本文从词类、句式、语篇三个维度探讨唐代边塞诗歌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及诗歌中意境得以凸显的成因。词类方面,动词和形容词在图形的凸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句式方面,问句、... 图形—背景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诗歌意境凸显背后的认知因素。本文从词类、句式、语篇三个维度探讨唐代边塞诗歌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及诗歌中意境得以凸显的成因。词类方面,动词和形容词在图形的凸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句式方面,问句、条件句及感叹句体现出图形—背景关系;语篇方面,唐代边塞诗歌诗篇前部分描写景色,形成语篇上的背景,并将重心放在诗篇末尾,突出语篇上的图形。图形—背景理论在诗歌意境凸显上有较强的解释力,是诗人谋篇布局的重要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唐代边塞诗歌 意境 凸显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微信推文标题认知分析--以温州四所高校为例
4
作者 苏鸯 《今传媒》 2023年第7期19-21,共3页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布信息的平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号推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温州四所高...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布信息的平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号推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温州四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特色推文标题,发现结合时事话题、流行歌曲、热播电视剧等“背景”,能够使推文标题含有突显的“图形”成分,这样的标题可以第一时间引发师生关注,从而促进信息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图形-背景理论 微信推文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的概念整合与汉语区别词习得机制研究
5
作者 崔一龙 曲光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认知分析中展现出较强的解释力,但该理论对概念整合心理过程中的“动机”问题关注不足。文章基于图形-背景理论提出不同于前人的“复合网络整合模式”,以此来充实完善概念整合理论。从基于图形-背景分析的概念整合理... 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认知分析中展现出较强的解释力,但该理论对概念整合心理过程中的“动机”问题关注不足。文章基于图形-背景理论提出不同于前人的“复合网络整合模式”,以此来充实完善概念整合理论。从基于图形-背景分析的概念整合理论视角来审视汉语区别词的习得机制,会获得新的认识。据此,文章论述了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完善的必要性,并证明了将其与汉语名词性区别词习得机制研究相结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 名词性区别词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认知成因探析
6
作者 张媛媛 仇伟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常出现在并列句、附加疑问句或简单句中。从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上述三个句式层面深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衍生的认知成因。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概念化过程既与认知主体建构双层图形—背...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常出现在并列句、附加疑问句或简单句中。从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上述三个句式层面深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衍生的认知成因。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概念化过程既与认知主体建构双层图形—背景联结,又与认知主体的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是于涓微之处略有差异。依托图形—背景理论不仅有利于查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认知理据,更能彰显该理论强大的语言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 认知成因
下载PDF
人物·空间·主题——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一小时的故事》认知诗学解读
7
作者 沈洁 许庆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23-132,共10页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认知诗学分析,发现文本利用前景化技巧建构多重图形—背景关系,即人物的图形化、空间的图形化以及主题的图形化。通过马拉德夫人的图形化揭示她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客厅—...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认知诗学分析,发现文本利用前景化技巧建构多重图形—背景关系,即人物的图形化、空间的图形化以及主题的图形化。通过马拉德夫人的图形化揭示她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客厅—房间的图形化引发读者积极探索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空间隐喻意义,通过“自由”主题的图形化升华婚姻与自由相冲突的主题。对文本中认知理据的挖掘,有助于读者从多角度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宋词的英译解读——以苏轼诗词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8
作者 温艳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3期718-723,共6页
图形背景理论可追溯于心理学领域,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引入到语言学中,广泛应用于阐释文本意境,并凸显其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本文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宋词的研究,以苏轼诗词的两个英译本(许渊冲译本和华兹生译本)为例,探讨英译过程... 图形背景理论可追溯于心理学领域,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引入到语言学中,广泛应用于阐释文本意境,并凸显其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本文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宋词的研究,以苏轼诗词的两个英译本(许渊冲译本和华兹生译本)为例,探讨英译过程中图形背景关系对于诗词意境解读和传达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有助于译者在英译过程中恰当处理主次信息,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境美,且为宋词的研究拓展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宋词 苏轼诗词 英译 凸显原则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中的双关语
9
作者 姚月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3期46-49,共4页
图形-背景理论将人们感知焦点视为图形,将焦点以外的部分视作背景。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对因英语词汇中因为同音词、谐音词或者一词多义现象而产生的双关语进行分析,从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个方面对双关语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英语 双关
下载PDF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小品《一个女婿半个儿》的幽默效果
10
作者 师梅梅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4期49-52,共4页
小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图形-背景理论是一种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分析小品《一个女婿半个儿》中的背景因素以及图形的构建过程,阐释开心麻花小品能笑料百出的原因以及幽默效果的产生过程,为小品的... 小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图形-背景理论是一种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分析小品《一个女婿半个儿》中的背景因素以及图形的构建过程,阐释开心麻花小品能笑料百出的原因以及幽默效果的产生过程,为小品的文本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麻花 幽默效果 背景因素 文本创作 小品 构建过程 图形-背景理论 女婿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浅析唐诗《鸟鸣涧》及其俄译本
11
作者 王凤瑜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3期100-102,共3页
认知诗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研究文学文本或文学话语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研读是其探索目标。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的主要理论框架之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本文以唐诗《鸟鸣... 认知诗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研究文学文本或文学话语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研读是其探索目标。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的主要理论框架之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本文以唐诗《鸟鸣涧》及其俄译本为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文本进行对比赏析,旨在为唐诗俄译工作提供新的翻译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鸟鸣涧》 俄译本
下载PDF
王维田园诗歌中空山意象的图形——背景分离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会兵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长期以来,王维(AD701-761)田园诗歌中的意象是文学评论的焦点之一。但以前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过分地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将意象视为一种叙事技巧,在其田园诗歌中主要起到象征和暗示的作用,而忽略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去... 长期以来,王维(AD701-761)田园诗歌中的意象是文学评论的焦点之一。但以前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过分地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将意象视为一种叙事技巧,在其田园诗歌中主要起到象征和暗示的作用,而忽略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去考察其田园诗歌中的意象的认知功能。本文将应用用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对于"空山"意象在诗篇中的认知功能加以描绘,并分析意象如何在同一诗歌文本中同其它意象发生互动,从而形成图形——背景分离模式,并构成王维诗歌的"以画入诗"的整体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田园诗 意象 “空山”意象 图形——背景分离理论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与高校汉英翻译教学 被引量:12
13
作者 沈艳蕾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6,共2页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领域,是一种认知观,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来感知事物或事件,从而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再将事物划分成图形与背景来组织语言。本文认...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领域,是一种认知观,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来感知事物或事件,从而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再将事物划分成图形与背景来组织语言。本文认为,这一理论对高校英语汉英翻译教学也大有裨益,即通过对句子乃至段落进行图形与背景的分析,能够准确地找到汉英翻译的视角与切入点,从而使英语翻译教学变得生动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汉英翻译 教学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下颜色隐喻的英译研究——以《鲁迅小说选》两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珍 胡东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30-36,共7页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莱尔两个英译本中天色、脸色两大主题颜色隐喻的译法进行探讨,可凸显作品中的篇章隐喻,有效避免翻译中图形背景的错位,进而构成主题凸显的句型,使译本达到和原作一样的篇章隐喻效果,以促进文学译本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颜色隐喻 《鲁迅小说选》 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莱尔译本 篇章隐喻
下载PDF
语法隐喻的认知解读——基于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智勇 程晓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前者主要探究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前者主要探究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隐喻"的内涵;后者主要涉及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人际功能","语法"和"隐喻"的关系。为了更好地阐明和揭示语法隐喻的价值,笔者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对语法隐喻现象进行解读,以期为它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概念隐喻 人际隐喻 原型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解读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对山水田园诗的认知解读——以《观沧海》为中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缪海涛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24-125,共2页
山水田园诗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该文通过对山水田园诗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以《观沧海》为例,对山水田园诗进行透彻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图形 背景理论 山水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观沧海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中国山水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解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缪海涛 陈龙宇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于语言结构的研究,并逐渐成为解读诗歌意境的一种基本认知原则。图形-背景理论基于凸显原则而生,两者之间具有可转换性,实现不同的意象功能,而这也在中国传统山水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于语言结构的研究,并逐渐成为解读诗歌意境的一种基本认知原则。图形-背景理论基于凸显原则而生,两者之间具有可转换性,实现不同的意象功能,而这也在中国传统山水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关注点不同,图形和背景也就不同。有时图形背景重重叠叠,富有层次;有时图形、背景相互渗透,不断替换;有时图形、背景虚化,若隐若现。图形和背景的转换给读者营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传递了中国山水诗歌特有的认知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转换性 中国山水诗歌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英语被动句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广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2-53,60,共3页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被动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阐释,认为英语被动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人们对同一认知场景的各个部分存在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在无施事被动句中,常式句中的施事图形由于各种原...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被动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阐释,认为英语被动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人们对同一认知场景的各个部分存在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在无施事被动句中,常式句中的施事图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现,使原本充当背景的受事移至句首而变为句子图形,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在有施事被动句中,受事置于句首,作为背景而成为认知参照点,而原施事图形被移到了句末,成为句末的信息焦点即图形,从而获得了最佳突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被动句 凸显 信息焦点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关系分句认知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玲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人们通常认为背景信息和预设、已知信息、关系分句联系在一起,而图形则是和断言、新信息相关。事实上,已知信息、新信息与图形、背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通常在短语范围内,而后者表示小句之间的关系。关系分句可蕴涵新信息,但其信... 人们通常认为背景信息和预设、已知信息、关系分句联系在一起,而图形则是和断言、新信息相关。事实上,已知信息、新信息与图形、背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通常在短语范围内,而后者表示小句之间的关系。关系分句可蕴涵新信息,但其信息值有所降低。此时,关系分句在一系列事件链中降低关系分句所指信息的信息值,突显图形,为话语的发展提供背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分句 认知分析 图形-背景理论
下载PDF
论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运用的优势及不足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疆彤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本文分析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作者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在分析空间介词、时间状语从句、倒装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该理论要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认知语言学领域,还要解决语言实践的线性特征与静态分析的... 本文分析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作者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在分析空间介词、时间状语从句、倒装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该理论要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认知语言学领域,还要解决语言实践的线性特征与静态分析的矛盾、受者中心还是文本中心、话语实践中突显因素多样化、东方传统思维的整体认知观与图形—背景理论的冲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显原则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 倒装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