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8岁儿童对部分—整体图形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鸿伟 宋合义 +2 位作者 董奇 王晓平 程元善 《心理学报》 198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本实验使用9张部分和整体各有不同意义的图形研究了98名4—8岁儿童知觉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结果表明:1)儿童既知觉部分又知觉整体的能力随年龄而增长,2)儿童知觉部分图形的年龄比知觉整体图形的年龄早,3)8岁儿童大部分可以做到知觉部分... 本实验使用9张部分和整体各有不同意义的图形研究了98名4—8岁儿童知觉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结果表明:1)儿童既知觉部分又知觉整体的能力随年龄而增长,2)儿童知觉部分图形的年龄比知觉整体图形的年龄早,3)8岁儿童大部分可以做到知觉部分又知觉整体;教育条件优越时可以提前到6岁,由此可见儿童部分—整体图形知觉能力的发展水平与教育条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知觉 知觉能力 整体 幼儿园 教育条件 部分和 图形知觉 年龄比 发展过程 发展水平
下载PDF
多媒体课件图形设计的合理性探究——以图形知觉的客观视角
2
作者 王熠 王兴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2-94,共3页
多媒体课件画面的合理布局与精美设计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那些较抽象、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内容。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图形是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图形知觉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多媒体课件中图形的合理设... 多媒体课件画面的合理布局与精美设计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那些较抽象、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内容。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图形是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图形知觉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多媒体课件中图形的合理设计,以期能够对课件中的图形进行合理设计、制作及利用,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图形知觉 客观因素 图形设计
下载PDF
图形知觉及特征检测器研究的进展
3
作者 俞文钊 《应用心理学》 1981年第2期41-42,47,共3页
近年来,视觉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在研究人类视党系统接受、处理和加工图象信息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关于视系统中有专门处理图形某一特征的检测器存在的事实。
关键词 特征检测器 光栅图形 角检测器 空间频率 图形知觉 频率通道 图形适应 心理物理学 后效 运动检测器
下载PDF
图形知觉理論与机器再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瑞祥 《心理科学通讯》 1964年第1期46-54,共9页
图形知觉的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但在过去几十年中,进展是不大的。这正象F.Attneave,M.D.Arnoult等人提到的,“对經驗的图形知觉的研究来个总的評述,可以看到,在系統化与数量化方面,进展是非常之少的。”只在近十余年来当它和新的科学技... 图形知觉的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但在过去几十年中,进展是不大的。这正象F.Attneave,M.D.Arnoult等人提到的,“对經驗的图形知觉的研究来个总的評述,可以看到,在系統化与数量化方面,进展是非常之少的。”只在近十余年来当它和新的科学技术如控制論、信息論和电子模拟技术等結合后,图形知觉特别是关于图型再认的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性 图形知觉 格式塔 作用 兴趣 机制 对称图形 心理学家 机器 图型
下载PDF
外周綫段对图形知觉結构和思維过程的影响(Ⅲ)
5
作者 盧仲衡 朱新明 《心理学报》 1964年第3期248-257,共10页
我們曾在以前的两个研究中闡明了綫段間隔的消极影响及我們的解释。在几何图形中,綫段間隔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比較普遍的現象,而外周綫段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說,綫段間隔会从內部影响了所要寻找的图形知觉結构的話,那末外周綫段... 我們曾在以前的两个研究中闡明了綫段間隔的消极影响及我們的解释。在几何图形中,綫段間隔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比較普遍的現象,而外周綫段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說,綫段間隔会从內部影响了所要寻找的图形知觉結构的話,那末外周綫段会不会从外部影响所要寻找的图形知觉結构呢?这是一个問題。因为外周綫段与內部的一些綫段也会形成一些为学生所熟悉或最熟悉并与已学习的几何概念相联系的图形知觉結构,从而它也就很有可能会影响知觉和思維的进程。本研究就是探索外周綫段的影响問題,迫寻它对解題过程产生影响或不产生影响依存于什么条件,并且分析一些直接影响几何图形知觉結构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知觉 几何概念 外周 消极影响 产生影响 客观存在 几何图形 外部影响 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下载PDF
安阳青少年几何图形知觉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甘嘉禾 康梦田 +3 位作者 李仕明 李翯 王波 王宁利 《眼科》 CAS 201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几何图形知觉状况与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河南安阳初一年级平均年龄(12.40±0.61)岁的学生2267名,2112名完成了睫状肌麻痹验光,1701名完成几何图形认知检测。方法采用四象限分辨的刺激图形... 目的探讨青少年几何图形知觉状况与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河南安阳初一年级平均年龄(12.40±0.61)岁的学生2267名,2112名完成了睫状肌麻痹验光,1701名完成几何图形认知检测。方法采用四象限分辨的刺激图形对河南省安阳市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知觉检测,包括对射影不变性质(共线性)、仿射不变性质(平行性)、欧式几何不变性质(朝向性质)知觉、拓扑不变性质以及基线任务知觉的平均反应时间,同时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如裂隙灯检查、睫状肌麻痹电脑验光等。主要指标几何图形知觉检测的平均反应时间。结果受试学生对朝向性质、平行性质、共线性质、拓扑性质的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1.97±0.67)、(1.92±0.60)、(1.44±0.56)、(0.82±0.18)秒(F=5.82,P=0.0032);戴眼镜者比不戴眼镜者在朝向检测(1.93±0.61 s,2.00±0.71 s)、平行检测(1.88±0.59 s,1.94±0.60 s)及共线检测(1.39±0.43 s,1.47±0.63 s)中反应时间更短(P均<0.05)。远视组比近视组在共线性质(1.53±0.54 s,1.42±0.53 s)、拓扑性质(0.85±0.19 s,0.80±0.18 s)的反应时间上慢(P均<0.05),但在朝向性质、平行性质反应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中原地区青少年在几何图形检测中戴镜组的几何图形知觉能力比不戴镜组更强,而近视组的几何图形知觉能力比远视组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知觉理论 青少年儿童 几何图形知觉 屈光不正
原文传递
我国的感觉和知觉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荆其诚 焦书兰 《心理科学通讯》 1983年第1期9-16,66,共9页
在我国,感觉和知觉过程的研究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部分是感觉和知觉基本规律的基础研究;另一部分是直接为工业建设服务的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包括视觉感受性、颜色视觉、图形知觉、空间知觉、听觉和其他感觉过程的研究。1949年以... 在我国,感觉和知觉过程的研究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部分是感觉和知觉基本规律的基础研究;另一部分是直接为工业建设服务的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包括视觉感受性、颜色视觉、图形知觉、空间知觉、听觉和其他感觉过程的研究。1949年以前,我国在感觉和知觉心理学领城中几乎没有什么研究。50年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研究 距离判断 运动知觉 颜色恒常性 亮度函数 感觉过程 知觉心理学 图形知觉 空间知觉 感受性
下载PDF
视觉型电教教材图形符号优化设计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电教教材 图形符号 图形知觉 心理学 主要信息 优化设计 画面 设计制作 教学内容 感知
下载PDF
六岁左右儿童的汉字字形知觉形位的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錚 《心理学报》 196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前言对汉字問題的心理学研究,字形的辨认和掌握是它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在心理学中,汉字字形的辨认和掌握乃是知觉、記忆心理学的一个特殊問題。关于这个問題,早从1923年开始就有人探討过。解放以后,由于教学改革的要求,关于識字教学... 前言对汉字問題的心理学研究,字形的辨认和掌握是它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在心理学中,汉字字形的辨认和掌握乃是知觉、記忆心理学的一个特殊問題。关于这个問題,早从1923年开始就有人探討过。解放以后,由于教学改革的要求,关于識字教学的心理研究更是不乏其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研究中几乎一致认为,汉字字形的掌握是初学識字儿童的一个关鍵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字形知觉 儿童 心理学研究 形位 心理研究 教学改革 笔顺 图形知觉 心理学报 心理学者
下载PDF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5
10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7-311,共5页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变换过程。探讨了从地学空间信息到地图符号的双一一映射关系,地图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及其派生的重要制图规则,地图符号中相似元素的普遍性及其认识论价值,人类视图形知觉的特点和地图表示的优势,地图空...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变换过程。探讨了从地学空间信息到地图符号的双一一映射关系,地图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及其派生的重要制图规则,地图符号中相似元素的普遍性及其认识论价值,人类视图形知觉的特点和地图表示的优势,地图空间认知的心理学过程等,对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给出了系统而科学合理的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空间认知 地学空间信息 地图可视化 地图概括 相似元素 图形知觉 认知结构
下载PDF
线段“长短”与间距“大小”视觉反应的研究及在建筑制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洪海 朱峰 吕谦 《人类工效学》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通过模糊统计实验 ,将人眼正常视距下对不同线段长度的视觉反应的描述进行量化分组 ,发现人眼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密度 ,决定着对线段长短及其间距大小的反应。线段长短的视觉反应相对应的视角范围为 :短 ,0°~ 1 .8°;较短 ,1 ... 通过模糊统计实验 ,将人眼正常视距下对不同线段长度的视觉反应的描述进行量化分组 ,发现人眼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密度 ,决定着对线段长短及其间距大小的反应。线段长短的视觉反应相对应的视角范围为 :短 ,0°~ 1 .8°;较短 ,1 .8°~ 3°;适中 ,3°~ 5°;较长 ,5°~6 .6°;长 ,6 .6°~ 8°。这一结论可以用来指导各种工业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知觉 模糊统计试验 建筑制图标准 线段 间距 视觉反应
下载PDF
双眼视差融合允许的延迟时限
12
作者 金贵昌 郑竺英 周桂荣 《心理学报》 1988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用微机化的伪随机点立体图对发生器产生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对(RDS),显示在左右两个示波器上。每一对RDS图形呈现给左右两眼的时间之间有延迟。具有正常立体视觉的14名被试通过立体镜观察这些图形,检测双眼融合产生鲜明立体图形知觉所允许... 用微机化的伪随机点立体图对发生器产生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对(RDS),显示在左右两个示波器上。每一对RDS图形呈现给左右两眼的时间之间有延迟。具有正常立体视觉的14名被试通过立体镜观察这些图形,检测双眼融合产生鲜明立体图形知觉所允许的延迟时间。设计了三个实验用以检测改变RDS图形的空间参数对延迟时限的影响。第一个实验,改变RDS图形的大小;第二个实验,改变视差的类型和视差的值;第三个实验,改变RDS图形在示波器上的显示位置。结果表明,双眼立体知觉能容许大约50毫秒的延迟,改变RDS图形的空间参数对所允许的延迟时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结果提出了,双眼立体视觉信息加工依赖于瞬时视觉信息的存贮,在立体知觉过程中并不涉及双眼视觉信息的短时和长时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视差 动态随机点立体图 延迟时间 非交叉视差 示波器 视觉信息加工 图形知觉 空间参数 融合 微机化
下载PDF
主观轮廓和深度线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厚粲 彭聃龄 孟庆茂 《心理学报》 1980年第1期63-67,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 轮廓是物体的外形线,它在视觉图形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引起轮廓的刺激,是视野中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但是,有时在一片完全同质的视域中,人们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不是由于客观上的刺激梯度造成的,而... 一、问题的提出 轮廓是物体的外形线,它在视觉图形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引起轮廓的刺激,是视野中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但是,有时在一片完全同质的视域中,人们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不是由于客观上的刺激梯度造成的,而是由于一系列其它因素造成的。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认知轮廓或错觉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轮廓 深度线索 错觉轮廓 图形知觉 外形线 突然变化 问题的提出 其它因素 明度 视域
下载PDF
汉字形态认知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火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8-11,共4页
汉字形态认知复杂性分析徐火辉在汉字改革、识字教育、汉字编码等领域里,都需要全面地客观地了解汉字形态的心理认知复杂性。汉字的图形信息量很大:笔画多,部件多,字数多,部件组合方式多,笔画又有数量差异、度量差异信息,顺序信... 汉字形态认知复杂性分析徐火辉在汉字改革、识字教育、汉字编码等领域里,都需要全面地客观地了解汉字形态的心理认知复杂性。汉字的图形信息量很大:笔画多,部件多,字数多,部件组合方式多,笔画又有数量差异、度量差异信息,顺序信息,还有部首选择信息,现在更源源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分析 汉字形态 图形知觉 部件组合 笔顺 对称原则 心理操作 信息处理量 相似度 量原则
下载PDF
珠心算儿童图形位置知觉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5
作者 高卫星 孙延超 +1 位作者 刘晓芹 李秀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珠心算训练对儿童图形位置知觉的影响,为珠心算开发脑功能和珠心算教学提供依据。方法以14名珠心算儿童和14名非珠心算儿童为被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两组儿童在图形位置判断时的脑电变化情况,分别记录不同脑电成分的波... 目的探讨珠心算训练对儿童图形位置知觉的影响,为珠心算开发脑功能和珠心算教学提供依据。方法以14名珠心算儿童和14名非珠心算儿童为被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两组儿童在图形位置判断时的脑电变化情况,分别记录不同脑电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结果 1)两组儿童右侧颞枕区N170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P<0.05),非珠心算儿童的波幅高于珠心算儿童;2)两组儿童前额P2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P<0.05),非珠心算儿童P2波幅显著高于珠心算儿童;3)珠心算儿童顶区P3潜伏期比非珠心算儿童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98,P<0.05)。结论珠心算训练对儿童图形位置知觉的脑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算儿童 图形位置知觉 事件相关电位
原文传递
拓扑性质检测的可能神经机制
16
作者 施红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89年第2期5-7,共3页
陈霖提出视知觉的拓扑结构的理论假没以来,在群集、内容结构优势效应、质地辨认、似动等视知觉领域发现了支持这个假没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都仅仅是说明人的视觉系统可能敏感于拓扑性质而不能说明人的视觉系统究竟是如何检测拓扑性质... 陈霖提出视知觉的拓扑结构的理论假没以来,在群集、内容结构优势效应、质地辨认、似动等视知觉领域发现了支持这个假没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都仅仅是说明人的视觉系统可能敏感于拓扑性质而不能说明人的视觉系统究竟是如何检测拓扑性质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如何检测”这个复杂问题,本文打算从左右半脑、视杆视锥系统和简单视觉系统跟拓扑性质检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以便于给进一步的实验提供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性质 神经机制 人类视觉系统 知觉 行为实验 检测 拓扑结构 右半脑 视锥系统 图形知觉
下载PDF
国小儿童的阅读困难与认字的自动化
17
作者 张欣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2年第1期66-66,共1页
本研究系以国小三、五年级的阅读困难儿童比对同年级之优良者在图形知觉、认字及对字的字音及字义的接触(phonetic access and semantic access)等各方面的反应时间作为探讨中国儿童的阅读问题的初步研究.此初步探索是以阅读过程中较低... 本研究系以国小三、五年级的阅读困难儿童比对同年级之优良者在图形知觉、认字及对字的字音及字义的接触(phonetic access and semantic access)等各方面的反应时间作为探讨中国儿童的阅读问题的初步研究.此初步探索是以阅读过程中较低层次的操作为主,高层次的问题,如语言运用,文章架构,一般知识及阅读策略的运作等,将在后续研究中陆续进展。本研究之对象来自于台北市公馆国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困难 自动化 中国儿童 图形知觉 反应时间 初步探索 阅读策略 语言运用 阅读过程 研究系
下载PDF
教幼儿识字要有方
18
作者 罗紫璜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11期11-11,共1页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木村久一说得好:“单是识字和写字这不是教育,没有必要一定要过早地教。但是,从听力入手教给孩子丰富的语言,应尽可能早一些开始。”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是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发展儿童智力和口语能力。
关键词 幼儿早期教育 儿童智力 汉字结构 口语能力 汉字字形 合体字 独体字 感性知识 说文解字 图形知觉
下载PDF
体能视角下水平——投掷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芳 江月蓉 孙德金 《体育教学》 2014年第6期21-23,共3页
传统视野下的投掷课例,一般将“投掷动作”和“发展力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水平一学生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需要,将“各种形式的投掷轻物”作为教材,围绕“投掷动作的多样、投掷结果的远度、跟踪与锁定投掷... 传统视野下的投掷课例,一般将“投掷动作”和“发展力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水平一学生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需要,将“各种形式的投掷轻物”作为教材,围绕“投掷动作的多样、投掷结果的远度、跟踪与锁定投掷物的准确、安全运动”四个维度,通过“改变投掷动作、改变投掷器材、改变组织队形、改变同时投掷人数”四个变化,发展学生投掷能力的同时,培养快速奔跑与躲闪的灵敏性,以及视觉跟踪、图形-背景知觉等空间判断能力,为传统投掷教学增加新的视角,学生练习的兴趣、密度、强度、效果较传统课例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掷 体能 视觉跟踪 图形-背景知觉
下载PDF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空间判断能力——水平一体能视角下《掷飞盘》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晨梅 《体育教学》 2014年第6期23-24,共2页
空间判断能力影响着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案例将空间判断的培养融在飞盘学习中,通过改变投掷方式、改变投掷人数、改变投掷方向等,使学生在多种环境下体验掷飞盘的... 空间判断能力影响着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案例将空间判断的培养融在飞盘学习中,通过改变投掷方式、改变投掷人数、改变投掷方向等,使学生在多种环境下体验掷飞盘的动作模式,体验视觉追踪与捡取飞盘的难易度,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培养学生快速躲闪、灵巧跑动以及准确追踪的体能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判断 视觉追踪 图形-背景知觉 飞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