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cel函数在元素录井火山岩识别技术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曲顺才 左铁秋 +1 位作者 张晏奇 张鹏 《录井工程》 2019年第4期35-39,146,共6页
利用元素录井技术可获得岩石中元素的含量,从微观上分析岩石的组分构成,但岩性的准确定名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通过Microsoft office中Excel函数实现火山岩元素录井数据的岩性自动化判别定名,即在Excel中把火山岩元素识别的TAS图... 利用元素录井技术可获得岩石中元素的含量,从微观上分析岩石的组分构成,但岩性的准确定名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通过Microsoft office中Excel函数实现火山岩元素录井数据的岩性自动化判别定名,即在Excel中把火山岩元素识别的TAS图板数字公式化,结合岩性定名条件,编制火山岩元素岩性识别定名Excel工作表。现场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不仅达到元素岩性精确定名,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元素录井技术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火山岩 图板识别法 TAS图板 EXCEL函数 图板公式化
下载PDF
冀中坳陷高凝油录井识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婕 孟庆峰 +7 位作者 徐皓 乔德民 王灿丹婷 张建山 李艳月 刘玥 陈玉蓉 杨学辛 《录井工程》 2020年第4期91-97,共7页
冀中坳陷存在一种特殊的中质油,其含蜡量一般为21%~35%,凝固点为35~67℃,析蜡温度为60~74℃,属于高凝油。此类原油在低于其凝固点时以固态形式存在,当井筒温度低于析蜡温度时原油流动性变差,常规的试采工艺难以有效地将原油采出。在以... 冀中坳陷存在一种特殊的中质油,其含蜡量一般为21%~35%,凝固点为35~67℃,析蜡温度为60~74℃,属于高凝油。此类原油在低于其凝固点时以固态形式存在,当井筒温度低于析蜡温度时原油流动性变差,常规的试采工艺难以有效地将原油采出。在以往的解释评价过程中,因未能识别高凝油,导致解释与试油结果矛盾突出。利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高凝油进行有效识别,同时建立相应的识别图板,可为提高此类油层的解释符合率及试油工艺优选提供依据,有效解决了随钻快速识别高凝油的难题,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高凝油 含蜡量 凝固点 识别图板
下载PDF
渤海垦利A区块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综合录井识别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超 邓津辉 +3 位作者 曹军 袁亚东 张向前 罗鹏 《录井工程》 2021年第4期84-89,共6页
为了精准识别和评价垦利A区块沙三段低阻油层,提高随钻油层解释符合率,对该区沙三段低阻油层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综合利用气测录井、地化录井等专项录井资料,创建了单位体积岩石甲烷含量与C1异常倍数识别图板、地化亮点与... 为了精准识别和评价垦利A区块沙三段低阻油层,提高随钻油层解释符合率,对该区沙三段低阻油层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综合利用气测录井、地化录井等专项录井资料,创建了单位体积岩石甲烷含量与C1异常倍数识别图板、地化亮点与液态烃含量识别图板以及气测与地化综合识别图板,用于对该区沙三段低阻油层进行随钻识别评价,研究表明解释结果与地层取样结论一致,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该识别方法的成功应用,有效减少了研究区低阻油层的漏判、误判,并且对相似构造区块的随钻低阻油层识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解释方法 气测 地化 识别图板 随钻评价
下载PDF
地层压力随钻判别技术在旅大M构造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战奎 徐鲲 +3 位作者 郭明宇 张学斌 刘松宇 刘志阳 《录井工程》 2022年第1期33-37,共5页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向古近系和古潜山探井数量增多,油气藏埋藏越来越深,钻遇地层异常压力的井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旅大M构造的多口井出现工程复杂情况,对勘探进度和钻井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地层压力的预测和监测不准确。从旅大...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向古近系和古潜山探井数量增多,油气藏埋藏越来越深,钻遇地层异常压力的井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旅大M构造的多口井出现工程复杂情况,对勘探进度和钻井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地层压力的预测和监测不准确。从旅大M构造地层异常压力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入手,找出地层异常压力随钻监测不准确的原因,并以生烃主导造成的异常压力为研究重点,利用地化录井参数P_(g)与地层压力系数的关系建立识别图板,实现了地层压力系数的准确监测和判断。该方法已应用10口井,为钻井作业过程中合理中完深度确定、钻井液密度选择、储层保护等提供随钻支持,极大地提高了钻井作业时效,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随钻监测 旅大M构造 地化参数 图板识别 钻井工程
下载PDF
A color based face detec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templates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涛 卜佳酸 陈纯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A color based system using multiple templates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 ented for detecting human faces in color images. The algorithm consists of three image process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human skin color stati... A color based system using multiple templates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 ented for detecting human faces in color images. The algorithm consists of three image process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human skin color statistics. Then it separates skin regions from non-skin regions. After that, it locates the fronta l human face(s) within the skin regions. In the first step, 250 skin samples from persons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lor distribution o f human skin in chromatic color space in order to get a chroma chart showing lik elihoods of skin colors. This chroma chart is used to generate, from the origina l color image, a gray scale image whose gray value at a pixel shows its likelih ood of representing the skin. The algorithm uses an adaptive thresholding proces 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threshold value for dividing the gray scale image into separate skin regions from non skin regions. Finally, multiple face templates ma tch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if a given skin region represents a frontal human fa ce or not. Test of the system with more than 400 color images showed that the re sulting detection rate was 83%, which is better than most color-based face dete c tion systems. The average speed for face detection is 0.8 second/image (400×300 pixels) on a Pentium 3 (800MHz)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based Multiple templates matching Face detecti 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