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小飞 李晓 +3 位作者 崔丽娜 邹成佳 杨晓蓉 向运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
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隔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标记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 共扩增出47条DNA条带, 大小分布于250~2 000 bp之间, 其... 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隔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标记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 共扩增出47条DNA条带, 大小分布于250~2 000 bp之间, 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3条, 为总条带数的70.21%。遗传距离为0.91处时, 所有菌株被聚为6个组。ISSR标记可以揭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 可用于玉米圆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此外, 通过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与利用寄主反应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但其关系并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卢灿华 吴毅歆 +2 位作者 黄莲英 毛自朝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现已报道玉米圆斑病菌有5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号(CCR0)、1号(CCR1)、2号(CCR2)、3号(CCR3)和4号(CCR4)。CCR0菌株不侵染玉米,但可侵染杂草;CCR1菌株具有寄主专化性,可分泌专化性毒素HC-toxin;CCR2菌株毒性普遍较低;CCR3除可侵染玉米外,... 现已报道玉米圆斑病菌有5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号(CCR0)、1号(CCR1)、2号(CCR2)、3号(CCR3)和4号(CCR4)。CCR0菌株不侵染玉米,但可侵染杂草;CCR1菌株具有寄主专化性,可分泌专化性毒素HC-toxin;CCR2菌株毒性普遍较低;CCR3除可侵染玉米外,还可危害水稻,分泌水稻专化性毒素BZR-cotoxin;CCR4对含有B73遗传背景的自交系致病。CCR2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而CCR3主要在冷凉的山区,CCR1和CCR4分布有限,近年来未见CCR0。我国已报道3个小种,分别为CCR1,CCR2和CCR3;CCR1和CCR2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而西南地区以CCR3为主。一般认为CCR2是CCR1,CCR3的共同祖先,CCR2和CCR4亲缘关系较近,均可能从CCR0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生理小种 鉴别 分布 演化
下载PDF
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国菊 申晚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3,共6页
试验从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的利用等方面对玉米圆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圆斑病菌菌丝在5-40℃之间均能生长,而在10-35℃之间能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菌落直径达62 mm,产孢量为1.04&#... 试验从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的利用等方面对玉米圆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圆斑病菌菌丝在5-40℃之间均能生长,而在10-35℃之间能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菌落直径达62 mm,产孢量为1.04×105(个/mL);病原菌在pH 2-12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pH为7时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好,菌落直径达35.3 mm,pH为8时病原菌产孢量最大,为2.06×105(个/mL);光暗交替有利于病原菌产孢,光照对菌丝的扩展基本没影响;该病原菌对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乳糖作碳源、甘氨酸作氮源时菌丝生长最佳,以D-木糖作碳源、以牛肉膏作氮源时产孢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圆斑病菌(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毒素与玉米对应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卢灿华 吴毅歆 +2 位作者 黄莲英 毛自朝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2-589,共8页
近年来玉米圆斑病在我国有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该病害,本文综述玉米圆斑病菌分泌的3种毒素或蛋白及玉米中的抗病基因。HC毒素是1号生理小种分泌的寄主专化性毒素,其合成受TOX2位点上多个基因控制。HC毒素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引起... 近年来玉米圆斑病在我国有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该病害,本文综述玉米圆斑病菌分泌的3种毒素或蛋白及玉米中的抗病基因。HC毒素是1号生理小种分泌的寄主专化性毒素,其合成受TOX2位点上多个基因控制。HC毒素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引起高度乙酰化来修饰植物防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Hm1和Hm2是玉米抵抗HC毒素的抗病基因,分别编码HC毒素还原酶和HC毒素还原酶类蛋白,Hm1在抗病玉米全生育期内均起作用,Hm2仅在成熟期才有抗性。BZR-cotoxin是玉米圆斑病菌3号生理小种分泌的水稻专化性毒素,其可诱导非病原菌在水稻和玉米叶片上感病。Bz-cmp是玉米圆斑病菌分泌的另一蛋白,修饰玉米种子内的ChiA蛋白,并将该蛋白转化为失活的ChiA-m,从而使种子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HC毒素 BZR-cotoxin Bz-cmp蛋白 抗病基因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晞 黄梧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和寄主玉米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致病毒素(简称HC-毒素)是圓斑病菌诱发玉米发生圆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在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以及毒素的应用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导。本文就HC-毒素的特性、... 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和寄主玉米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致病毒素(简称HC-毒素)是圓斑病菌诱发玉米发生圆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在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以及毒素的应用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导。本文就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生物测定及应用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圆斑病菌 致病毒素 病害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侵染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月 张潇雅 +1 位作者 孙冬梅 邓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83,共3页
以玉米自交系B73作为研究对象,以玉米圆斑病菌为供试菌株,采取玉米离体叶片侵染与活体整株侵染相对比的方式,通过观察侵染早期不同时间的玉米叶片,测定相关POD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等,对侵染早期玉米叶片的生理指标和分子指标进... 以玉米自交系B73作为研究对象,以玉米圆斑病菌为供试菌株,采取玉米离体叶片侵染与活体整株侵染相对比的方式,通过观察侵染早期不同时间的玉米叶片,测定相关POD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等,对侵染早期玉米叶片的生理指标和分子指标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这2种接菌方式对玉米早期生理生化表型的的影响,来筛选一种较为便捷实用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侵染体系与活体植株侵染在侵染初期所选取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变化无差异;离体叶片侵染体系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节约时间的优点,可以作为整株侵染的替代体系,为研究早期调控提供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圆斑病菌 侵染体系 早期调控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为探究玉米圆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以采集于四川雅安玉米圆斑病病菌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值、光照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pH值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7,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SDAY... 为探究玉米圆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以采集于四川雅安玉米圆斑病病菌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值、光照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pH值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7,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SDAY和SDA,最适温度为25℃;适宜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该结果为玉米圆斑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温度 PH值 光照
下载PDF
用玉米圆斑病菌毒素筛选抗病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研究初报
8
作者 朱晞 黄梧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试验用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orbonum) 的粗提毒素处理单倍体玉米胚性细胞团,以未处理的细胞团为对照,用HC—毒素和活菌的分生孢子接种细胞团鉴定,初步筛选出抗圆斑病菌毒素和抗圆斑菌的细胞团。在筛选体系中,初步认为用高浓度... 本试验用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orbonum) 的粗提毒素处理单倍体玉米胚性细胞团,以未处理的细胞团为对照,用HC—毒素和活菌的分生孢子接种细胞团鉴定,初步筛选出抗圆斑病菌毒素和抗圆斑菌的细胞团。在筛选体系中,初步认为用高浓度毒素(20—25%毒素处理)体系的效果较理想。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诱发玉米抗病突变体可能为玉米抗病育种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组织培养 圆斑病菌 无性系
下载PDF
玉米小斑病菌(Drechslera maydis)与玉米圆斑病菌(Drechslera 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旭章 黄梧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2,共5页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有性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完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种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有性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完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种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物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和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菌 圆斑病菌 种间杂交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茂山 王疏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年第2期31-32,27,共3页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J.L.Dodd在玉米制种田里,由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zeicola(Stout)Shoemaker(异名HelminthosporiumcarbonumUllstrup,Drec...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J.L.Dodd在玉米制种田里,由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zeicola(Stout)Shoemaker(异名HelminthosporiumcarbonumUllstrup,Drechslerazeicola(S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制种 玉米圆斑病菌
下载PDF
玉米对圆斑病菌3号小种的抗性遗传
11
作者 D.E.Halseth 赵廷昌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2年第1期40-44,共5页
30年代以来一直认为由圆斑病菌2个小种引起的蠕虫菌叶斑病是美国次要的玉米病害。然而,在1973年有3篇报道涉及玉米新的蠕虫菌叶枯痫。Nelson 等(1973)描述了在宾夕法尼亚州产生新症状的病原菌,根据分生孢子形态和对特殊玉米自交系的毒... 30年代以来一直认为由圆斑病菌2个小种引起的蠕虫菌叶斑病是美国次要的玉米病害。然而,在1973年有3篇报道涉及玉米新的蠕虫菌叶枯痫。Nelson 等(1973)描述了在宾夕法尼亚州产生新症状的病原菌,根据分生孢子形态和对特殊玉米自交系的毒力认为是3号小种。Hooker 等(1973)在中西部的4个州里,从叶枯病症状的叶斑上分离到蠕虫菌种类似2号小种但明显不同于1号或3号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圆斑病菌 小种 抗生 遗传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6基因ATMT敲除载体构建
12
作者 张跃文 张美丽 +1 位作者 张莉 薛春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以双元载体pPZP100为骨架,通过酶切、连接将标记基因(潮霉素-绿色荧光蛋白,HygR-GFP)及碳色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HcNPS6)侧翼序列插入目标载体pPZP100,构建HcNPS6基因敲除载体,并采用冻融法将pPZP100... 以双元载体pPZP100为骨架,通过酶切、连接将标记基因(潮霉素-绿色荧光蛋白,HygR-GFP)及碳色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HcNPS6)侧翼序列插入目标载体pPZP100,构建HcNPS6基因敲除载体,并采用冻融法将pPZP100HygR-GFPHcNPS6转入农杆菌菌株AGL-1。挑取经氨苄/氯霉素筛选的重组子进行菌落PCR鉴定。结果表明,敲除载体已成功转入农杆菌A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6 敲除载体 农杆菌介导
原文传递
玉米圆斑病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灿华 吴毅歆 +2 位作者 黄莲英 毛自朝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192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首次发现玉米圆斑病,现已蔓延至30多个国家。该病由玉米生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G.L.Stout)Shoemaker(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carbonum R.R.Nelson)]侵染引起。玉米圆斑病菌属异宗配合菌,其有性过程受交... 192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首次发现玉米圆斑病,现已蔓延至30多个国家。该病由玉米生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G.L.Stout)Shoemaker(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carbonum R.R.Nelson)]侵染引起。玉米圆斑病菌属异宗配合菌,其有性过程受交配型基因控制,有性态可在实验室内诱导产生,并可与玉米小斑病菌和燕麦枯萎病菌发生种间杂交。除侵染叶片外,还可侵染果穗、苞叶和叶鞘等部位。病原菌在种子、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的侵染源,以后借气流、雨水传播。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有较大影响。但国内对病害的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防治方面研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圆斑病菌 有性态 病害流行
下载PDF
黑枣的病虫害防治
14
作者 郭文场 周淑荣 刘佳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第1期52-54,共3页
1病害1.1炭疽病1.1.1为害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也常侵染叶片。1.1.2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去除病果、病枝。如有发病,用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4次。1.2圆斑病1.2.1... 1病害1.1炭疽病1.1.1为害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也常侵染叶片。1.1.2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去除病果、病枝。如有发病,用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4次。1.2圆斑病1.2.1为害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蒂,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浅褐色圆斑点,后病斑逐渐变为深褐色,严重时,在约7天内即可变为红色并脱落。果蒂上的病斑圆形、褐色,出现时间晚于叶片,病斑较小。圆斑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果在病叶上过冬,如上一年的病叶多,当年夏季雨水多,树势衰弱时,病害发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可湿性粉剂 黑枣 圆斑病菌 病害发生 水肥管理 喷雾防治 为害
下载PDF
一种生物诱抗剂防治玉米圆斑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原 吴毅歆 +3 位作者 毛自朝 马丽 秦采香 何月秋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利用实验室制备的一种生物诱抗剂(Biological resistance inducer,BRI)成功诱导玉米对圆斑病菌(Cochliobolus carbonum)的抗性,BRI对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温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BRI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随... 利用实验室制备的一种生物诱抗剂(Biological resistance inducer,BRI)成功诱导玉米对圆斑病菌(Cochliobolus carbonum)的抗性,BRI对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温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BRI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随着BRI浓度提高,其诱导玉米抗圆斑病的效果也相应提高。当BRI处理玉米后1 h再接种玉米圆斑病菌,能诱导玉米产生抗性、减轻病害;随着病菌接种时间的推移,其诱导抗性逐渐加强,控病效果逐渐提高;在接种前5 h喷施BRI,其防病效果达峰值(77.46%);接种前6 h喷施BRI,防病效果缓慢下降。当接种孢子在1×103~5×104个/mL时,BRI防病效果达60.95%~71.46%;当接种孢子达1×105个/mL时,防病效果仅达1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生物诱抗剂 诱导抗性
原文传递
Studies on th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 Vitro Growth Rates of the Three Pathogenic Fungi from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亚 赵昶灵 +5 位作者 陈中坚 文国松 魏富刚 龙廷菊 李孙文 王崇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6期1165-1171,1258,共8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imultaneously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from the Panax notoginseng plants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of Yunna...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imultaneously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from the Panax notoginseng plants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of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Method] The pathogenic fungi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using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medium.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was accomplished first according to the colony forms of the fungi when cultivated in vitro, then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and colony forms of the re-isolated fungi in the reverse inoculation experiments.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amplification and alignment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 (ITS) se-quences of the fungi. The increases of the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of the colonies of the fungi cultivated in vitro were employed to indicate the growth rates of the fungi. [Result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colony forms and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96%-99% similarities revealed in the ITS sequence alignments al proved that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of the P. notoginseng plants raised in Wenshan were Cylindrocarpon didymium, Alternaria panax and 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espectively. When cultivated in vitro in the sam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il umination, the increases of the colony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of C. didymium were the highest, fol owed by those of A. panax, then those of M. acerina. During different cultivation period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lony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of the three fungi al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However, at the same cultivation tim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among the three fungi only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which result in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of the P. notoginseng in Wenshan are C. didymium, A. panax and M. acerina, respec-tively. When these three diseases break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oot rot wil spread fastest, fol owed orderly by the black spot and the round sp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Pathogenic fungus Growth rate in vitr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