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州湾圆筛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潘雪峰 张鹰 +1 位作者 张东 刘吉堂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对2004年海州湾圆筛藻等藻类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水温与藻类细胞数量间为单调相关,并且磷酸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pH值、气压、化学需氧量、盐度、氨盐和藻类细胞数量间为线性相关,氨盐为... 通过对2004年海州湾圆筛藻等藻类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水温与藻类细胞数量间为单调相关,并且磷酸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pH值、气压、化学需氧量、盐度、氨盐和藻类细胞数量间为线性相关,氨盐为藻类吸收无机氮的主要形式。另外,以环境因子为自变量,藻类细胞数量为因变量,建立了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为监测该藻类细胞数量变化和赤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筛藻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海州湾 赤潮
下载PDF
琼氏圆筛藻细胞分裂的光温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世玉 林均民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研究琼氏圆筛藻细胞分裂的昼夜变化。实验表明,该藻培养种群每昼夜形成三次分裂相,其细胞分裂呈现在光期快在暗期慢的特点,而分裂相的大小和定时则随光温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温度27℃,光强度8000Lx和光暗周期1... 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研究琼氏圆筛藻细胞分裂的昼夜变化。实验表明,该藻培养种群每昼夜形成三次分裂相,其细胞分裂呈现在光期快在暗期慢的特点,而分裂相的大小和定时则随光温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温度27℃,光强度8000Lx和光暗周期16:8h的条件下,该藻呈最大日增殖率(μ值为3.02次/d),显示琼氏圆筛藻为暖水性的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氏圆筛藻 细胞分裂 光暗周期 光温效应
下载PDF
海链藻(Thalassiosira)与圆筛藻(Coscinodiscus)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扬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8,共7页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繁多,是硅藻门中的大属和代表属。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具有较多相似之处,易混淆鉴定。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比较研究了海链藻和圆筛藻种类的形态学特征。海链藻种类除了具有1...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繁多,是硅藻门中的大属和代表属。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具有较多相似之处,易混淆鉴定。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比较研究了海链藻和圆筛藻种类的形态学特征。海链藻种类除了具有1~2个唇形突之外,还具有数量较多的支持突,少数种类具有闭合突;筛膜位于壳面内侧;中孔在壳面外侧。而圆筛藻种类只具有数量众多的唇形突,且其中两个较大;筛膜位于壳面外侧;中孔在壳面内侧。由于两属形态学特征的区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清晰观察到,因此尚有较多的分类修订工作需要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链 圆筛藻 支持突 唇形突 中孔
下载PDF
1996年德国石荷西部沿岸水域浮游植物种群变动及其整齐圆筛藻赤潮(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斗定 Jeanette Gobel Erik Hagmeier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9-805,共7页
1 996年早春至初夏 ,德国石荷州西海岸水域尤其是在易白河河口附近海区发生了数次赤潮事件 ,河口区的高叶绿素浓度总是与低盐、高营养盐浓度的分布区吻合。从早春 3月至 5月底 ,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大规模赤潮事件 ,其引发赤潮原因种... 1 996年早春至初夏 ,德国石荷州西海岸水域尤其是在易白河河口附近海区发生了数次赤潮事件 ,河口区的高叶绿素浓度总是与低盐、高营养盐浓度的分布区吻合。从早春 3月至 5月底 ,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大规模赤潮事件 ,其引发赤潮原因种为整齐圆筛藻 ,6月份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主要来自几种硅藻如微小细柱藻、聚生角毛藻、远洋角毛藻以及属于鞭毛藻类的棕囊藻群体 ,7月中旬 ,自养的纤毛虫类 Myrionecta rubra( Mesodinium rubrum)达到数量高峰。从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 ,以梭形角藻、叉状角藻占优势的甲藻类几乎贡献了全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为甲藻和硅藻等类别的混合期 ,9月中旬以后 ,硅藻重新占据浮游植物数量的绝对优势 ,主要优势种为浮动弯角藻、复瓦根管藻等 ,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的演替反映了温带海域的特征。在早春发生的大规模赤潮期间 ,整齐圆筛藻的细胞密度达到2 1 80 cellsdm- 3,与之相对应的生物量为 758.1μg C dm- 3,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 94 .2 % ,整齐圆筛藻的爆发性增殖所产生的大量油膜覆盖了黑尔果兰岛和东 Frisian群岛周围的海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种群 赤潮 营养盐 整齐圆筛藻 德国 西部沿岸水域
下载PDF
圆筛藻亚微结构的几种图像显示技术
5
作者 高澜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通过S250MKⅢ型扫描电镜对圆筛藻亚微结构的显示图像,介绍该扫描电镜的几种扫描模式,分析各种图像的特点,对仪器的开发利用和亚微结构的研究、鉴别分析手段作些探索。
关键词 圆筛藻 亚微结构 图像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和硅鞭毛藻的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蓝东兆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根据61个站位资料分析,首次报道了该区硅藻和硅鞭毛藻的数量与优势种分布、4个组合分区,并探讨了硅藻的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因子 威氏双壁 具槽直链 小等刺硅鞭 洛氏圆筛藻 表层沉积物 条纹小环 金德祥 琴式菱形 桥弯
下载PDF
江西硅藻土开发及助滤剂产品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盛良 吴南萍 +1 位作者 卢朝晖 江民涛 《江西科学》 1995年第2期74-78,共5页
针对江西硅藻土矿品位低、储量大和硅藻以圆筛藻为主的特点,采用人工手选和固态状况下进行硫酸法提纯研制硅藻土助滤剂产品的工艺。该工艺简便易行,精土收率高,产品质量易于控制,是一项开发江西硅藻土资源的经济有效的先进工艺。
关键词 圆筛藻 助滤剂 硅质沉积岩 硫酸法
下载PDF
硅藻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8
作者 周开灿 《中国建材》 1989年第3期19-20,共2页
硅藻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原料,开发利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硅藻(一种单细胞的水藻类植物)的骨骼遗体组成,由含硅藻的软泥固结而成。显微镜下,硅藻土为显微隐晶质。硅藻土的矿物成分主要... 硅藻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原料,开发利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硅藻(一种单细胞的水藻类植物)的骨骼遗体组成,由含硅藻的软泥固结而成。显微镜下,硅藻土为显微隐晶质。硅藻土的矿物成分主要由均质矿物蛋白石(SiO<sub>2</sub>·nH<sub>2</sub>O)组成。硅藻土中的SiO<sub>2</sub>,通常叫做硅藻质氧化硅,是一种有机成因的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过滤 开发利用 生物成因 隐晶质 吸附性 硅质 圆筛藻 小环 工业价值 孔隙度
下载PDF
南海中北部沉积硅藻分布的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余家桢 张子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0-68,共9页
从南海中北部采集了46个站位的层积硅藻标本,根据硅藻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可将该海区分为7个硅藻组合带。由于各海区环境因素的差异,硅藻遗壳含量分布是不同的,从滨岸向深海盆,其数量呈递增趋势,而4000M以下则为放射虫壳体所代替。... 从南海中北部采集了46个站位的层积硅藻标本,根据硅藻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可将该海区分为7个硅藻组合带。由于各海区环境因素的差异,硅藻遗壳含量分布是不同的,从滨岸向深海盆,其数量呈递增趋势,而4000M以下则为放射虫壳体所代替。研究结果表明本海区的硅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是与诸如水深、温度、盐度及光照等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此外还受到海流及水团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圆筛藻 小环
下载PDF
萎软几内亚藻与湛江港水质污染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彩香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93-96,共4页
萎软几内亚藻(Guinardia flaccida(castracane)Peragallo)、分类上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中心纲(Centriae),圆筛藻目(Colscinodiscales),细柱藻科(Leptocylindraceae),几内亚藻属(Guinardia)。
关键词 水质污染 萎软几内亚 细柱 几内亚 圆筛藻 单细胞浮游植物
下载PDF
从浮游植物的分布探讨闽东渔场的海流
11
作者 杜琦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31-41,共11页
本文利用1983年9月—1984年9月闽东渔场调查所获的浮游植物样品,选择在特定海流中大量生长,对环境条件有较严格要求的种类作为海流指示植物,据此,对闽东渔场的海流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闽东渔场 沿岸流 虹彩圆筛藻 束毛 笔尖形根管 具槽直链 柔弱菱形 琼氏圆筛藻 表层流 东北季风
下载PDF
象山港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特征及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惠荣 赵瀛 +4 位作者 杨红 陈炳睿 丁骏 戴桂香 堵盘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1,共8页
为了定量地分析不同温升梯度的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采用FVCOM三维水动力模型计算2011年夏季大小潮、涨落潮时期不同温升梯度温排水的分布特征、影响面积和体积,并根据2011年夏季在象山港海域进行的海上围隔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梯度温... 为了定量地分析不同温升梯度的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采用FVCOM三维水动力模型计算2011年夏季大小潮、涨落潮时期不同温升梯度温排水的分布特征、影响面积和体积,并根据2011年夏季在象山港海域进行的海上围隔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梯度温升范围内浮游植物优势种琼氏圆筛藻的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表层温排水扩散范围主要分布于1.5℃温升包络线内,底层主要分布于1℃温升包络线内。弱温升区和强温升区内温排水影响海水体积分别为93.650×106 m3及1.073×106 m3,总计94.723×106 m3。温排水影响范围内琼氏圆筛藻的总损失量为3.258×1013 cells,弱温升区占94.76%,强温升只占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电厂 温排水 水动力 温升特征 琼氏圆筛藻 影响效应
原文传递
苏北浅滩辐射沙洲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伟 孙岳 +2 位作者 孙鲁峰 徐兆礼 阙江龙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733,共7页
为探讨浅滩沙脊潮沟系统特殊的地形对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影响,根据苏北浅滩中部2010年11月(秋季)、2011年5月(春季)辐射沙洲北部,以及2011年11月(秋季)辐射沙洲南部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分析这一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等环境因... 为探讨浅滩沙脊潮沟系统特殊的地形对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影响,根据苏北浅滩中部2010年11月(秋季)、2011年5月(春季)辐射沙洲北部,以及2011年11月(秋季)辐射沙洲南部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分析这一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5属81种,硅藻从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都占绝对优势.2010年秋季(北部)、2011年春季(北部)和2011年秋季(南部)浮游植物细胞平均丰度分别为351.74、126.52、240.44 cells/mL.从丰度平面分布可看出,受苏北浅滩沙脊潮沟系统特殊的地形以及变化复杂的潮流场共同影响,个别优势种呈现明显的聚集特性.秋季南部海域细弱圆筛藻优势度为0.49,显著高于其他优势种,其平均丰度(123.88 cells/mL)也高于其他优势种平均丰度的总和,成为秋季南部海域的绝对优势种.优势种的聚集特性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不均匀,南、北部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均表现为潮沟内高于沙脊,特别是潮流汇集区附近的潮沟末端站位丰度更高,即沟底>中部>沟口.浮游植物丰度水平分布与优势种特征关系密切,南部海域与北部海域优势种差异较大,与南北海域分属不同潮波系统控制有关.多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不密切,而沙脊潮沟系统地形和潮流特征,造成了浮游植物在不同环境水体的聚集,是这一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浅滩 浮游植物 平面分布 中肋骨条 细弱圆筛藻 沙脊 潮沟
原文传递
瓯江口春、秋季网采浮游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悦 江志兵 +4 位作者 刘晶晶 寿鹿 黄伟 徐旭丹 高月鑫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4-332,共9页
浮游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河口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测定2015年4月(春季)、11月(秋季)两个航次对瓯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拖网调查及环境因子,研究其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结果如下:1)两季共鉴定出浮... 浮游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河口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测定2015年4月(春季)、11月(秋季)两个航次对瓯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拖网调查及环境因子,研究其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结果如下:1)两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6属208种,其中硅藻门60属157种、甲藻门17属29种,其余门类(绿藻门、裸藻门、蓝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和定鞭藻门)偶有检出.秋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2 443.05个/L)明显高于春季(160.35个/L).2)蛇目圆筛藻(Coscinodiscus argus)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两季绝对优势种,此外春季主要季节性优势种为弯菱形藻(Nitzschia sigma)和伏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秋季为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透明度、氮磷比、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和温度,秋季为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盐度、透明度和氮磷比.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受控于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及瓯江径流.4)聚类分析、多维尺度排序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在时间、空间上均呈显著差异.5)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得到瓯江口海域浮游植物赤潮藻种旺发和群落结构改变与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因此,本次调查中瓯江口春、秋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主要受环流变化等的影响,季节和区域差异显著,但其响应过程还有待结合水文、地理和化学等多学科数据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瓯江口 环境因子 富营养化 冗余分析 蛇目圆筛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