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大足宝顶石窟圆觉洞的设计意匠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玲娟 邓新航 《创意与设计》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大足宝顶第29号圆觉洞的设计意匠主要表现在"喇叭形"甬道、窟口天窗、微弧形窟顶、排水系统的独特设计等方面,窟内造像的"倒U字形"排列和化身菩萨,以及正壁三佛视线的精心安排,给信众的视听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创造... 大足宝顶第29号圆觉洞的设计意匠主要表现在"喇叭形"甬道、窟口天窗、微弧形窟顶、排水系统的独特设计等方面,窟内造像的"倒U字形"排列和化身菩萨,以及正壁三佛视线的精心安排,给信众的视听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创造了一个虚幻迷离的佛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意匠 圆觉洞 大足石刻
下载PDF
四川省安岳石窟圆觉洞保护修补材料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盛 韦荃 +1 位作者 蒋成 付成金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0,共7页
四川省安岳石窟圆觉洞石刻区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地质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风化、开裂、裂隙、脱落、缺失和非保护性修补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从病害治理和提高石刻造像稳定性角度开展了保护修补材料的筛选工作。通过现场勘查、矿化分... 四川省安岳石窟圆觉洞石刻区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地质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风化、开裂、裂隙、脱落、缺失和非保护性修补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从病害治理和提高石刻造像稳定性角度开展了保护修补材料的筛选工作。通过现场勘查、矿化分析和岩石工程物理特性测试,完成保护修补材料配方的筛选和施工工艺的现场试验,并对修补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修补效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石窟圆觉洞 病害机理 修补材料 实验室筛选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四川安岳县圆觉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雷玉华 王剑平 +3 位作者 卢引科 付成金 刘健 李崇峰 《南方民族考古》 2013年第1期365-374,500,375-376,501,377-382,502,383-386,503,387-410,504,411-424,505,425-449,480-499,共23页
四川省安岳县境内分布有大量唐宋时期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是四川唐宋石窟寺和摩崖造像的重要分布区。圆觉洞是最重要的地点之一,造像题材丰富,其中多龛造像有纪年,是唐、五代、宋代四川佛道造像的典型代表。依龛像风格和纪年题记,现存... 四川省安岳县境内分布有大量唐宋时期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是四川唐宋石窟寺和摩崖造像的重要分布区。圆觉洞是最重要的地点之一,造像题材丰富,其中多龛造像有纪年,是唐、五代、宋代四川佛道造像的典型代表。依龛像风格和纪年题记,现存造像可分为唐代、五代、宋代等几个时期,各个时期风格特征明显。从现存造像的题材内容和题记看,唐代、五代、宋代三个阶段的造像题材不仅反映了不同阶段该活动场所宗教性质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儒、释、道三教在民间信仰中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觉洞 题材 年代 性质
原文传递
巴蜀石缘 安岳大足携手“出圈”
4
作者 陈艾婧 《四川党的建设》 2023年第6期42-43,共2页
春回大地,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云缝洒在安岳县圆觉洞景区所在的云居山上,冰冷的石刻渐渐有了“温度”。此刻,景区内已是热闹非凡,游客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石像的璀璨容颜。临近中午,景区附近“娘家私房菜馆”的食客渐渐多了起来。
关键词 丝丝缕缕 云居山 圆觉洞 私房菜 安岳县 景区
下载PDF
汉安佛教石刻艺术之文化内涵浅析
5
作者 彭永馨 《美术大观》 2008年第9期64-,共1页
  "汉安"即位于天府之国东南部的四川省内江市,于东汉建县,史称"汉安",隋文帝时改称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广泛分布于今内江市各区、市、县在盛唐、中唐期间开凿的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造像题记和寺庙碑...   "汉安"即位于天府之国东南部的四川省内江市,于东汉建县,史称"汉安",隋文帝时改称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广泛分布于今内江市各区、市、县在盛唐、中唐期间开凿的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造像题记和寺庙碑记可以证明:沱江流域中部地区当时的经济、文化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石刻 佛教造像 石刻艺术 圆觉洞 汉安 安岳石刻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漫话安岳石刻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勖琪 《文史杂志》 2003年第3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石刻艺术 安岳县 四川 卧佛 藏经 观音堂 华严 毗卢 圆觉洞
下载PDF
四川安岳卧佛沟唐代石刻造像和佛经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文和 《文博》 1992年第2期3-11,86+97-98+102,共13页
安岳石窟,据安岳县文物保管所近几年的普查,发现有摩崖造像十余万尊,其中高度为3米、5米、6米、20米以上的大像有百余尊;造像分布点二百余处。全县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开元十一年”(723)(图版壹:1),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为卧佛院(198... 安岳石窟,据安岳县文物保管所近几年的普查,发现有摩崖造像十余万尊,其中高度为3米、5米、6米、20米以上的大像有百余尊;造像分布点二百余处。全县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开元十一年”(723)(图版壹:1),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为卧佛院(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一处;列为省级保护单位的(1980年后重申)有四处,为:千佛寨、圆觉洞、毗卢洞、华严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觉洞 安岳卧佛 摩崖造像 开元释教录 安岳石窟 大方便佛报恩经 灌顶经 佛性 释迎牟尼 罗什
下载PDF
揭示安岳石刻的文化意蕴——读《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
8
作者 孙自筠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68-69,6,共3页
安岳石刻,是内江一大景观,它分散地藏匿在安岳县境内穷乡僻壤的山谷沟壑之中,直到八十年代初方被发现。消息传出,海内外震动。旅游观光者,学术研究者,纷至沓来。学术界誉之为继云冈、龙门、大足后又一重大发现。曾任安岳县文化馆馆长的... 安岳石刻,是内江一大景观,它分散地藏匿在安岳县境内穷乡僻壤的山谷沟壑之中,直到八十年代初方被发现。消息传出,海内外震动。旅游观光者,学术研究者,纷至沓来。学术界誉之为继云冈、龙门、大足后又一重大发现。曾任安岳县文化馆馆长的汪毅同志,踏遍安岳,穷搜苦寻,对每个石刻群落进行了考察研究,写成《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石刻 中国佛教 石刻艺术 学术研究者 云冈 大足 造型特点 考察研究 圆觉洞 八十年代
下载PDF
拈花佛:巴山蜀水间的永恒微笑
9
作者 骆文 袁蓉荪(摄影) 《中华遗产》 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
佛法心传枯花微笑禅意深图为安岳圆觉洞第10号枯花佛像局部,像高5米多,面向右倾,左手仰掌呈捧物状,右手食指与中指举于胸前,似在结说法印,又似枯起花叶,面容饱满庄严,双目、嘴角微带笑意,表现的正是佛教禅宗中枯花微笑的公案。佛像有火... 佛法心传枯花微笑禅意深图为安岳圆觉洞第10号枯花佛像局部,像高5米多,面向右倾,左手仰掌呈捧物状,右手食指与中指举于胸前,似在结说法印,又似枯起花叶,面容饱满庄严,双目、嘴角微带笑意,表现的正是佛教禅宗中枯花微笑的公案。佛像有火焰纹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头光外周是佛教造像中常见的火焰纹,头光与身光上浮雕着花卉,将“花”的意象进一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手食指 佛教禅宗 佛教造像 圆觉洞 火焰纹 说法印 佛像
原文传递
安岳大足共续巴蜀“石”缘
10
作者 陈艾婧 《当代党员》 2023年第13期42-43,共2页
朝阳冉冉升起,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云缝洒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圆觉洞景区所在的云居山上,冰冷的石刻渐渐有了“温度”。此刻,景区内早已热闹起来,游客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石像的“璀璨容颜”。
关键词 丝丝缕缕 云居山 圆觉洞 安岳县 资阳市 景区 冰冷
原文传递
观音的秘密——大足石刻话本
11
作者 吴佳骏 《黄河文学》 2013年第7期88-90,共4页
观音的秘密 千手观音,原名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又称千臂千眼观音.宝顶山"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堪称人间一绝. 作为最富中国特色的菩萨,民间对观音的信仰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诸神.这不仅因为观音男... 观音的秘密 千手观音,原名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又称千臂千眼观音.宝顶山"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堪称人间一绝. 作为最富中国特色的菩萨,民间对观音的信仰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诸神.这不仅因为观音男身女像,长得慈眉善目,颇具人性化;更在于他能普度慈航,救苦救难,解除人间一切困厄,且纯洁善良,智慧超人.传说,观音本为莲花化生,素有"莲花之王"的美誉.故众多善男信女,仰慕其高洁,一直对其顶礼膜拜.大凡人生失意,或生活潦倒者,总不忘去观音像前敬香、叩拜,消灾祈福.而观音准会"有求必应",为滚滚红尘中的迷途者指点迷津,使其重获生之信念,并解内心之苦.这正如一个心情沮丧、颓废到极点的人,偶尔漫步到一片荷田,见荷叶翠绿如伞,带露的荷花被阳光照得透亮,或许会顿然"觉悟",重新振作起来,眺望未来的曙光,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如斯,这个"觉悟"者,便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自我,便得"道"了,成"佛"了.所以,菩萨又叫"觉者",或"觉有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行者 圆觉洞 六道轮回 大足石刻 铁拐李
原文传递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大足石刻
12
作者 兰华丽 《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其中宝顶山、北山摩崖石刻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转轮藏经洞"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其中宝顶山、北山摩崖石刻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转轮藏经洞"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其中有6尊佛像,个个性格鲜明,精美绝伦。宝顶山圆觉洞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宝顶卧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和巨型组雕,宛如世俗生活画卷,是不同于中国其他石窟的显著特点。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媲美,是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走向衰落之际崛起的大型摩崖造像群。它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蜚声中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石刻 千手观音 尊造 圆觉洞 道教造像 精美绝伦 敦煌莫高窟
原文传递
人间奇迹 大足石刻
13
作者 张衍荣 《侨园》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1小莫也不分辩,含蓄地笑笑说,我相信您只要实地看过,决不会再有这些话说了.于是,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大伙上了路. 大足地处重庆西南,东距重庆80余公里,西去成都260多公里,历史上一直是个欠发达地区,由县内的“大足川”河而得名.“大足石刻... 1小莫也不分辩,含蓄地笑笑说,我相信您只要实地看过,决不会再有这些话说了.于是,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大伙上了路. 大足地处重庆西南,东距重庆80余公里,西去成都260多公里,历史上一直是个欠发达地区,由县内的“大足川”河而得名.“大足石刻”则是散见于该县境内山峦的摩崖造像,总数约五万尊左右.这些摩崖造像大体始于唐初,鼎盛于两宋,明清时期还有零星增加,时间跨度达1200余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北山、南山、宝顶山、石篆山、石门山等五处,其中最著名的数宝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北山石刻 圆觉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