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道观与针灸学说 被引量:2
1
作者 符仲华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4-45,共2页
圆道观与针灸学说符仲华(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研究生210029)主题词@中医文化学,针灸学“国道”就是循环之规律。圆道观认为宇宙和万物永恒地复始循环运动,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消亡都在环周运动中进行。圆道... 圆道观与针灸学说符仲华(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研究生210029)主题词@中医文化学,针灸学“国道”就是循环之规律。圆道观认为宇宙和万物永恒地复始循环运动,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消亡都在环周运动中进行。圆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观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学 针炙学 圆道观
下载PDF
圆道观哲学思想与中医临证方法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尚臣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圆道观哲学思想包含了精气一元论 ;对立统一论 ;运动、变化、发展思想 ;相对稳定的中和观 ;是《内经》中对待事物 ,认识疾病的思想方法 ,也是提高中医药高校学生和青年医师临证识病 ,辨证 ,遣方用药水平与能力的思想基本方法。
关键词 圆道观 哲学 方法论
下载PDF
溯本求源修道之长——圆道观哲学思想与《黄帝内经》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尚臣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黄帝内经》一书总结了有史以来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成书于战国后期及秦、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部被历代医家乃至世界公认的“医道论篇”,从其发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它在中国医药学方... 《黄帝内经》一书总结了有史以来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成书于战国后期及秦、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部被历代医家乃至世界公认的“医道论篇”,从其发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它在中国医药学方面的主导地位与基石作用。《内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医学 哲学 圆道观哲学思想
下载PDF
太极图圆道观在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变化中的体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邢锦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应用《周易》太极图的圆道观及有关中西医理论 ,论述了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变化的各个阶段与阴阳消长的关系。提示《周易》太极、阴阳 ,不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 ,而且与西医某些学科的理论也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太极图 阴阳消长 圆道观 周期性子宫内膜变化
下载PDF
“圆道观”对《诗经》音律的渗透
5
作者 宁志品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圆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在我们民族精神领域的各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圆道”即循环之道,圆道观认为。
关键词 圆道观 《诗经》 思维方式 音律美 重章叠唱 中国传统文化 诗歌语言 双音顿 民族传统文化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圆玄道观的旅游开发研究
6
作者 宋可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圆玄道观是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其旅游开发的优势有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社会形象,地理位置优越,门票及商店价格适中,活动具有稳定性等。不足之处有文化底蕴不深,传播力度不够,需要有影响力的道长坐观等。其发展... 圆玄道观是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其旅游开发的优势有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社会形象,地理位置优越,门票及商店价格适中,活动具有稳定性等。不足之处有文化底蕴不深,传播力度不够,需要有影响力的道长坐观等。其发展机会有政策及协会的支持,宗教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为此提出具体发展对策:完善与拓宽传播渠道,吸引各层次的旅游消费人群,培养独特的道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观 旅游开发 道教文化
下载PDF
小柴胡汤的“圆运动”思想浅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毕红岩 唐旭东 李振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5-2336,共2页
"圆运动"思想是将人体的内在本质看作一个圆,以气机周流循环的角度把握疾病的诊治,是一种高度升华概括的医学思想。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其方药组成紧随少阳病的病机变化,通过补益人体气血、打开受阻气机,使少... "圆运动"思想是将人体的内在本质看作一个圆,以气机周流循环的角度把握疾病的诊治,是一种高度升华概括的医学思想。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其方药组成紧随少阳病的病机变化,通过补益人体气血、打开受阻气机,使少阳之枢重新回到圆的作用路径上,本质上蕴含着中医"圆运动"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运动 圆道观 一气周流
下载PDF
圆文化性别色彩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勇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3,108,共3页
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圆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文化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属概念,圆是女性的空间象征符号,是远古时期大母神"子宫崇拜"的结果。圆文化浓厚的性别文化色彩直... 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圆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文化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属概念,圆是女性的空间象征符号,是远古时期大母神"子宫崇拜"的结果。圆文化浓厚的性别文化色彩直接影响了中国哲学上的圆道观以及圆美意识,且渗透在了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色彩 圆道观 美意识
下载PDF
《史记》中的圆道思维浅说
9
作者 谢德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圆道观 中国传统思维 价值选择 历史意识 刘邦 情感意识 民族思维 传统思维方式
下载PDF
从神权等级层次中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的审美意识心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师有福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以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神权结构为基础,对彝族社会宗法等级结构、人生转世观念、文字阴阳结构特征进行探究,认为在古代彝族社会结构体系中,尼、濮、罗三祖崇拜,君、臣、师三位一体制,天、地、人三维平衡思想是社会等级结构审美意... 本文以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神权结构为基础,对彝族社会宗法等级结构、人生转世观念、文字阴阳结构特征进行探究,认为在古代彝族社会结构体系中,尼、濮、罗三祖崇拜,君、臣、师三位一体制,天、地、人三维平衡思想是社会等级结构审美意识的历史根源;天道观、圆道观是社会等级结构审美意识的理论基础。这种以人神合一为基础建立的社会结构模式成了维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纽带,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社会活动中都认为这种结构体是稳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权等级结构模式 人神合一 三维平衡 圆道观 彝族审美意识
下载PDF
圜道观与中国思维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长林 《哲学动态》 1988年第1期16-20,共5页
圜道即循环之道。圜道观,或曰循环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万物都永恒地循着周而复始的环周运动:发生、发展、消亡。圜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观念形态之一,它的展开论述始见于《吕氏春秋·圜道篇》,但圜道意识则可溯源远古。反... 圜道即循环之道。圜道观,或曰循环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万物都永恒地循着周而复始的环周运动:发生、发展、消亡。圜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观念形态之一,它的展开论述始见于《吕氏春秋·圜道篇》,但圜道意识则可溯源远古。反映夏代科学水平和社会生活的《夏小正》,记述了季候、物候、天象和农事活动的许多周期性变化,已包含圜道思想。这种圜道思想《周易》则首次颇为系统地表述出来,自此之后便广为传播。从哲学玄想到艺术创作,从科学研究到宗教信仰,从时空意识到社会历史、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 圆道观 循环结构 周期性变化 事物 循环论 中国文化 循环圈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通元理论与《易经》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跃峰 赖新生 李琛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13,共4页
《易经》为群经之首,通元疗法援《易经》之说,总结提炼传统针灸理论,以丰富其学术内涵,阐明部分机理。从《易经》理念对通元生理的启示、通元理论一元二气圆道周流与《易经》太极阴阳观的联系、卦气与经络的联系等3个方面总结《易经》... 《易经》为群经之首,通元疗法援《易经》之说,总结提炼传统针灸理论,以丰富其学术内涵,阐明部分机理。从《易经》理念对通元生理的启示、通元理论一元二气圆道周流与《易经》太极阴阳观的联系、卦气与经络的联系等3个方面总结《易经》与通元理论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通元太级圆道观、通元阴阳观、卦气与通元等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元疗法 易经 圆道观 阴阳观 卦气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读《中国系统思维》
13
作者 聂振斌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刘长林先生的新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是一部研究传统文化的系统之作。这部分构思独到新颖,内容统一。百十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者,代不乏人。不过,大多限定于某一学科领域。《中国系统思维》一书却总览... 刘长林先生的新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是一部研究传统文化的系统之作。这部分构思独到新颖,内容统一。百十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者,代不乏人。不过,大多限定于某一学科领域。《中国系统思维》一书却总览全局,评述了一系列古典文献,哲学、政治、伦理、军事、艺术、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科技一一顾及,儒、道、墨、法、阴阳、五行各家各派都有一定位置,既可当作一部哲学史来读,也可当作一部思维专著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系统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命运 圆道观 文化基因 思维方式 古典文献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社会 基本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