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篇”何以“横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
1
作者 戴继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唐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明代开始为诗评家所关注。清朝与近代学者给予该诗崇高的评价,称之为“孤篇横绝”。那么《春江花月夜》因为什么而“横绝”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诗歌意境独特,全诗由景即理,由理生情,景是“宏景”... 唐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明代开始为诗评家所关注。清朝与近代学者给予该诗崇高的评价,称之为“孤篇横绝”。那么《春江花月夜》因为什么而“横绝”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诗歌意境独特,全诗由景即理,由理生情,景是“宏景”,理是“至理”,情是“大情”,三者相对独立而又不隔膜,和谐共振,生成大气和融的艺术境界;二是诗歌结构圆顿缜密,时序明晰,抒情主人公统一,情感逻辑转承合理;三是诗歌的影响深广绵长,开启了后代诗人的生命思考和宇宙意识,丰富并提升了后代诗人关于相思之情的写作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 大气和融 结构 圆顿缜密 影响 深广绵长
下载PDF
天台智顗“圆顿止观”教学法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2,66,共8页
"圆顿止观"法门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秉承大乘经论所述的理论与方法,依据自身止观体验与"解行相应"的佛教传统,整合南北朝以降传入中土的各类禅法而成的一类止观修持体系。它最终以《摩诃止观》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 "圆顿止观"法门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秉承大乘经论所述的理论与方法,依据自身止观体验与"解行相应"的佛教传统,整合南北朝以降传入中土的各类禅法而成的一类止观修持体系。它最终以《摩诃止观》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成为大乘实相禅之中国佛教样式的一种典型代表。由于《摩诃止观》所宣讲的"圆顿止观"教学法具有基本的"道次第"可供行者遵循,因此通过对智顗"圆顿止观"教学法的解读,可以把握作为"禅观"经验之佛学的内在逻辑,以及达到"不可言说之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顗 《摩诃止观》 圆顿止观” 教条主义
下载PDF
萬松行秀的禅世界——萬松行秀与华严思想的关係 被引量:1
3
作者 木村清孝 戴燕 《中国文化》 1992年第1期75-80,共6页
序《從容錄》(《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六卷是與《碧巖錄》齊名的禪宗名著,在日本,如果說《碧巖錄》是臨濟系所看重的經典,那麼《從容錄》則在曹洞一系中極被珍視,《從容錄》的作者即金元時代的禪師萬松行秀(1166—
关键词 行秀 华严 圆顿一乘 宗密 大正藏 法藏 南泉 李通玄 本具 僧肇
下载PDF
王森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濮文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王森是明后期著名的民间宗教家之一。由他开创的东大乘教,无论是在教义思想,还是在组织、领导农民起义诸方面,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特别是东大乘教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叛逆思想与行为活动,对当时与后世的民间宗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 王森是明后期著名的民间宗教家之一。由他开创的东大乘教,无论是在教义思想,还是在组织、领导农民起义诸方面,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特别是东大乘教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叛逆思想与行为活动,对当时与后世的民间宗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森 东大乘教 龙天道 大乘天真圆顿 徐鸿儒起义 棒棰会起义
下载PDF
唯识与天台禅观比较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朝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8,共8页
天台学与唯识学虽然都源于祖师的禅修实践,但二者在气质上差异较大,一为博大圆融,一为谨严深广。要想理解这种差异,与其分析二者哲学观念的不同,不如根据其根本经典探讨其禅观经验与理念的区别。对于其中异同的分析,既是理解二家观念的... 天台学与唯识学虽然都源于祖师的禅修实践,但二者在气质上差异较大,一为博大圆融,一为谨严深广。要想理解这种差异,与其分析二者哲学观念的不同,不如根据其根本经典探讨其禅观经验与理念的区别。对于其中异同的分析,既是理解二家观念的分歧的基础,也可以就此寻找大乘禅观的通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第唯识观 次第三观 圆顿止观 缘总法止观
下载PDF
韩国受容佛教与民族佛教的分水岭——论义天和知讷的佛教思想和历史地位
6
作者 何劲松 《韩国研究论丛》 2006年第1期255-274,共20页
一高丽佛教是三国佛教和新罗佛教的继承和发展。新罗佛教在三国统一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新罗化的过程。高丽时期,韩国佛教又实现了另一次转变,即由受容佛教转变为民族佛教。
关键词 义天 佛教思想 天台宗 韩国佛教 圆顿 受容 华严经 真心直说 渐修顿悟 根本智
下载PDF
祁村宫的宗教文化和仝姓宗族迁移 被引量:4
7
作者 仝朝晖 《唐都学刊》 2020年第3期83-93,共11页
祁村宫为明代民间宗教的法堂,所宗李金祖的“圆顿正教”,与“圆顿教”为一类,属于明代魏希林的圆顿教一系。魏希林受李金祖的影响,把这一支系的圆顿教发扬光大。其教义比较保守而循规蹈矩,不参与现实政治。祁村宫的民间信仰有泛神化的特... 祁村宫为明代民间宗教的法堂,所宗李金祖的“圆顿正教”,与“圆顿教”为一类,属于明代魏希林的圆顿教一系。魏希林受李金祖的影响,把这一支系的圆顿教发扬光大。其教义比较保守而循规蹈矩,不参与现实政治。祁村宫的民间信仰有泛神化的特征,主要意在追求日常修行劝善的需要,体现出一种世俗化和现世情怀,是人们善良心愿的精神寄托。宫内的五副对联,表现了佛道教义的综合性意涵。祁村宫原貌的建筑群,既是供奉李金祖的法堂,又是迁移故土的乡民安放宗祖的神庙。建造它的用意就是借助民间宗教方式,凝聚氏族的声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输堂 源远宫 圆顿正教 白阳三会 仝姓 宗族迁移
下载PDF
“大开圆解”解读
8
作者 程群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4,共7页
本文依据智顗所著《摩诃止观》,解读天台"圆顿止观"的根本加行——"大开圆解"的实践义涵,及其正解圆开的教授方法。力图融和"教理"与"观行"两个角度,充分尊重佛教的特质,以佛教自身的实践原则... 本文依据智顗所著《摩诃止观》,解读天台"圆顿止观"的根本加行——"大开圆解"的实践义涵,及其正解圆开的教授方法。力图融和"教理"与"观行"两个角度,充分尊重佛教的特质,以佛教自身的实践原则,以智顗的止观教学法解读其所教授的止观法门。智顗止观加行理论及实践对重建当代中国汉传佛教道次第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宗 圆顿止观 大开圆解
下载PDF
慈觉大师与五台山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洋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4期37-41,共5页
慈觉大师,俗姓壬生氏,名圆仁,日本下野国都贺郡(今枥木县)人。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年)生,清和朝贞观六年(864年)入寂,终年七十岁。圆仁自幼诵读经典,倾心佛乘。十五岁去比睿山,师事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勤学苦修,成绩卓著。三十岁时承... 慈觉大师,俗姓壬生氏,名圆仁,日本下野国都贺郡(今枥木县)人。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年)生,清和朝贞观六年(864年)入寂,终年七十岁。圆仁自幼诵读经典,倾心佛乘。十五岁去比睿山,师事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勤学苦修,成绩卓著。三十岁时承师遗业,在比睿山设立大乘圆顿戒坛,弘扬佛法,成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一位高僧。四十五岁时,携带延历寺未决天台教义三十条入唐,先后到杨州、五台山、长安等地求法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觉 比睿山 天台宗 圆仁 延历寺 日本佛教 弘扬佛法 圆顿 佛乘 文殊菩萨
下载PDF
智(岂页)大师研究
10
作者 雨晴 《五台山研究》 2009年第4期16-21,共6页
智(岂页)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 智(岂页)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岂页)大师 天台宗 "圆顿止观" "一念三千" "三谛圆融" 中国哲学
下载PDF
净土教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释惟贤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49-52,共4页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融 往生 圆顿 大乘无量寿经 念佛法门 慧远 净土宗 印光大师 佛教传入 华严
下载PDF
禅学
12
作者 文溪 《佛教文化》 199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主持寄语 中国有句成语,叫“百家争鸣”。就现代学术而言,其实已不只百家,仅佛学一家之中就分出若干支脉。理清这些支脉,是了解佛学的一个基础。否则,“不识庐山真面日,只缘身在此山中”。囿于一家一门的学识,便难以取得更高的造诣。“... 主持寄语 中国有句成语,叫“百家争鸣”。就现代学术而言,其实已不只百家,仅佛学一家之中就分出若干支脉。理清这些支脉,是了解佛学的一个基础。否则,“不识庐山真面日,只缘身在此山中”。囿于一家一门的学识,便难以取得更高的造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各种见解都听一听是有好处的。善于从别人的思想中发现他自己都从未注意的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归纳整理、发挥提高,使之真正实现其价值,这是一种做学问的真功夫。我们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栏目中发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海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定 渐次止观 圆顿止观 安般 成佛 现代学术 三摩地 只缘身在此山中 达摩 龙树
下载PDF
燕北神山
13
作者 孙阁 杨亚平 《广西林业》 2014年第9期46-48,共3页
“雾灵山中翠,迷醉此中人,峰高风劲听涛语,如画写林音。”雾灵山本名伏凌山,明代大乘天真圆顿教第三代祖天真古佛将它作为“求道灵山”,加之常年云雾缭绕,始称雾灵山。雾灵山是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118米。位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 “雾灵山中翠,迷醉此中人,峰高风劲听涛语,如画写林音。”雾灵山本名伏凌山,明代大乘天真圆顿教第三代祖天真古佛将它作为“求道灵山”,加之常年云雾缭绕,始称雾灵山。雾灵山是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118米。位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承德两区市之间,距首都北京120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山 核心区 圆顿 雾灵山 古佛 龙潭瀑布 云雾缭绕 涛语 东第 峰高
下载PDF
圆满的成佛之境——从个案研究看天台圆顿止观法门
14
作者 沈海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146,共7页
天台智顗所说的止观法门可说是最全面的实践成佛之道。其止观理论包括三种,即渐次、不定以及圆顿。智顗将圆顿止观视为证悟实相真理的途径,代表着获得解脱之道的最圆满的实践。圆顿止观理论是天台佛学独具的特色。在这个体系里,智顗引... 天台智顗所说的止观法门可说是最全面的实践成佛之道。其止观理论包括三种,即渐次、不定以及圆顿。智顗将圆顿止观视为证悟实相真理的途径,代表着获得解脱之道的最圆满的实践。圆顿止观理论是天台佛学独具的特色。在这个体系里,智顗引介了组成实相的"一心三观"的学说,三观的内容是为空、假、中三谛。本文通过禅定修习的个案研究,来说明圆顿止观是如何让行人悟入事物的本性,以及如何训练一心以使行人圆融无碍地洞见诸法实相的。行者不仅籍此而在知性上解悟真理,更能通过禅定三摩地的经验而直接证悟实相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顿止观 三摩地 一心三观 一念三千 三谛圆融
原文传递
从圆顿到圆渐:太虚对禅宗百年发展之抉择
15
作者 刘鹿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6,共7页
太虚是近代中国佛教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难得的身兼学问家和禅师两种角色的佛学家。他关于禅宗思想性质的界定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于当代禅宗发展之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讨论太虚与禅宗发展有三条线索:一是太虚出身于禅宗,参悟... 太虚是近代中国佛教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难得的身兼学问家和禅师两种角色的佛学家。他关于禅宗思想性质的界定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于当代禅宗发展之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讨论太虚与禅宗发展有三条线索:一是太虚出身于禅宗,参悟于禅宗,却"出走"禅宗,学宗唯识,最后又"回归"禅宗的曲折经历。二是反思中国佛教历史和抉择全体佛法的总持智慧,确立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并以对全体佛学的教理抉择和总体判摄,坚持中国佛教禅宗的圆教教理和圆顿禅观,着力会通圆顿教理与唯识学。三是面对佛法契合时代的深切现实和实践观思,认为唯识学教理更适合现代科学时代,大乘通教的学修次第更适合现代人,因此会通中印佛学,提出教法由"圆顿"转向"圆渐",以"圆渐"之大乘法为适应当下时代的佛学实践路线,由发达人生以进趣佛道。由此提倡以"今菩萨行"为主线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并认为禅宗的禅机智慧在传统诸宗中最切近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精神,当下的禅生活才是人生佛教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振兴禅宗生机仍是今天时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禅宗 圆顿 圆渐 人生佛教 人间佛教
原文传递
明末大乘天真圆顿教考论
16
作者 濮文起 秦崇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62,共8页
明末出现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重要教派,该教派的创立者弓长与其弟子木人、东木是明末清初民间社会的传奇人物。寻索考述大乘天真圆顿教的来龙去脉,即可见弓长、木人、东木师徒三人构建民间宗教思想理论的历史... 明末出现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重要教派,该教派的创立者弓长与其弟子木人、东木是明末清初民间社会的传奇人物。寻索考述大乘天真圆顿教的来龙去脉,即可见弓长、木人、东木师徒三人构建民间宗教思想理论的历史作用与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天真圆顿 弓长 木人 东木
原文传递
天台智■“一心三观”述论
17
作者 潘桂明 《古籍研究》 1997年第4期19-26,共8页
'一心三观'是智■止观学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台佛教哲学的确立具有特殊意义。智■(538—597)字德安,俗姓陈。他是陈隋之际杰出的高僧,也是中国哲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哲学家之一。中国佛教从对印度佛教的融会阶段转入独... '一心三观'是智■止观学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台佛教哲学的确立具有特殊意义。智■(538—597)字德安,俗姓陈。他是陈隋之际杰出的高僧,也是中国哲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哲学家之一。中国佛教从对印度佛教的融会阶段转入独立的创造阶段,当自智■开始。他所创建的天台宗,无疑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智■佛教哲学的核心是止观学说,即他所提倡的'圆顿止观'。圆顿止观的理论基础是实相说。体认或契合实相的认识,属于佛智,也就是般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心三观 圆顿止观 佛教哲学 佛智 摩诃止观 智顗 三谛 印度佛教 十法界 空观
原文传递
智顗大师临终遗言之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释性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3,共5页
天台圆教实质的开创者智顗大师,临终时曾诵念弥陀名号以往生西方净土。智顗此一临终事迹,日本学者安藤俊雄解读为因为智顗修行天台圆教失败,故而转修净土的表现,笔者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本文从智顗晚年梦见"宝塔倾颓"与获告&... 天台圆教实质的开创者智顗大师,临终时曾诵念弥陀名号以往生西方净土。智顗此一临终事迹,日本学者安藤俊雄解读为因为智顗修行天台圆教失败,故而转修净土的表现,笔者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本文从智顗晚年梦见"宝塔倾颓"与获告"他方华整"的梦示的解读,以及天台圆教从观心圆悟的理悟,以臻至于圆佛净土的究竟理事相即的圆证思想,主张智顗晚年诵念弥陀圣号,乃属于圆顿止观的"四种三昧"行法,而其于临终之时,总结一生修证,依于圆教六即佛果位阶次,从"观行即"之五品弟子位,而终能证入"相似即"之六根清净位。智顗所表现出来的事行成果,早源于梦中获告"他方华整,相望已久"的梦示;而后来则得圣众来迎,往生西方的殊胜妙果。此乃符应了圆教果位中,修至"分真即"果位时,因其"六根清净",故能得"乘游诸土"的圆妙果德。所以,智顗晚年勤诵弥陀、观音圣号,是为修行圆顿止观"四种三昧"的表现,自不能附会后来的净土宗门之见,以为智顗晚年改宗。而智顗临终之往生西方净土,是修行圆理所感召的究极圆满之极乐佛土,这是修行的殊胜成果,并非如安藤氏所认为的,是修行天台圆教失败后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顗 圆顿止观 观心法门 一念三千 六即佛位 观行五品 六根清净位
原文传递
说坛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宗文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27,共4页
用士石堆积高出地面的物体,表面平坦能够登临的称做"坛"(或台),这是建筑上的解说.至佛教上的坛除了以上一种外,别有佛坛,施食坛、舍身坛、戒坛等,当与上面所说坛的意义根本不同了.其称佛坛者如《禅林象器笺》引《敕修清规报... 用士石堆积高出地面的物体,表面平坦能够登临的称做"坛"(或台),这是建筑上的解说.至佛教上的坛除了以上一种外,别有佛坛,施食坛、舍身坛、戒坛等,当与上面所说坛的意义根本不同了.其称佛坛者如《禅林象器笺》引《敕修清规报恩章序》说:"于是设圣容,具佛坛场."盖佛坛亦称"须弥坛"或"须弥座",是象征印度须弥山之中细台座形的砖石或木造台座,上供佛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坛 佛坛 禅林象器笺 跋摩 求那 昙摩 台座 佛祖历代通载 金刚智 圆顿
原文传递
也说佛教中国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月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27-29,47,共4页
《也说佛教中国化》是月澄法师的习作,文章对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作了精要的概括,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佛教如何继续中国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相信会给读者不少启迪。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丛林制度 道安 中国佛学 宗教徒 圆顿 判教 弘扬佛法 格义 僧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