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寇圈地知多少
1
作者 石见 《上海财税》 1995年第1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日本海军 日本陆军 地政局 飞机场 日本侵略者 维新政府 圈地令 上海特别市 总领事馆 土地及建筑物
下载PDF
康熙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智萍 王智兴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28,共6页
清初,康熙皇帝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整顿赋役制度,减免钱粮和赈济饥民;治理黄、淮,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整顿吏治,严革杂派、私征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他“以民生为念”,劝农为... 清初,康熙皇帝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整顿赋役制度,减免钱粮和赈济饥民;治理黄、淮,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整顿吏治,严革杂派、私征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他“以民生为念”,劝农为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帝 兴修水利 赋役制度 整顿吏治 圈地令 更名田 惩贪奖廉 康熙皇帝 劳动人民 明末清初
下载PDF
八旗驻防促进了汉满文化交流 被引量:4
3
作者 陆玉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1-64,共4页
1644年,清王朝打进山海关,虽然以战争占有中原土地和人民,但却无法取得多数汉族人民的信任与拥戴,相反,随着他们颁行圈地令、投充令,逃人法等一些政策所造成的影响,倒是加剧了汉族地区的反清斗争。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清统治者便把赖以夺... 1644年,清王朝打进山海关,虽然以战争占有中原土地和人民,但却无法取得多数汉族人民的信任与拥戴,相反,随着他们颁行圈地令、投充令,逃人法等一些政策所造成的影响,倒是加剧了汉族地区的反清斗争。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清统治者便把赖以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武装力量——八旗官兵及其眷属逐渐分派到各省的军事要地驻防。八旗驻防早已有之,但携眷“永驻”还是“自世祖章皇帝入关之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驻防 八旗兵 满族 汉族人 汉族文化 圈地令 清王朝 统治者 满洲 山海关
下载PDF
历史上的锡林郭勒草原垦殖——兼论锡盟种植业区的形成
4
作者 范瑞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S2期33-34,共2页
自远古时代起锡林郭勒草原就以其水草丰美著称于世。到了辽、金、元封建王朝时代,虽经规模不大的垦植,仍不失其固有自然面貌,依然保持着相对完整性。至与当时明王朝并存的长城以北蒙古政权、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时期,几经“移民守边”,特... 自远古时代起锡林郭勒草原就以其水草丰美著称于世。到了辽、金、元封建王朝时代,虽经规模不大的垦植,仍不失其固有自然面貌,依然保持着相对完整性。至与当时明王朝并存的长城以北蒙古政权、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时期,几经“移民守边”,特别是清朝光绪末年大举“放垦蒙荒”,锡林郭勒草原南部被大规模垦殖,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体经济区域。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至1949年,该区域人口达10.8万余人,耕地达10.44万hm2,已成为相当稳定的种植业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面貌 圈地令 旗地 移民守边 放垦蒙荒
下载PDF
清初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田瑶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0-85,共6页
清军入关以后,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增加税赋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实行了以"法明"、"圈地令"、"奖励垦荒"为主的土地政策。这些土地政策的推行极大地扩充了满清贵族和八旗子弟的土地财富,使清初的土地耕地面... 清军入关以后,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增加税赋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实行了以"法明"、"圈地令"、"奖励垦荒"为主的土地政策。这些土地政策的推行极大地扩充了满清贵族和八旗子弟的土地财富,使清初的土地耕地面积逐年增长,有利于清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并对"康乾盛世"的出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明 圈地令 奖励垦荒
原文传递
清入关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年臻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3-161,共9页
清军入关后 ,军纪严明 ,并全盘接受汉族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 ,模糊了满汉民族矛盾 ,招降明朝官吏 ,依旧录用 ,使地方秩序很快得到恢复 ,为清王朝在关内创立政权奠定了基础。然而 ,其野蛮的圈地令等政策 ,对中国北方的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 清军入关后 ,军纪严明 ,并全盘接受汉族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 ,模糊了满汉民族矛盾 ,招降明朝官吏 ,依旧录用 ,使地方秩序很快得到恢复 ,为清王朝在关内创立政权奠定了基础。然而 ,其野蛮的圈地令等政策 ,对中国北方的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多尔衮 圈地令 民族矛盾 清代 满族 汉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