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6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和GIS的陕西省洛川县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月 王云强 宋怡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明确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范围、幅度和归因是评估生态工程环境效应的前提。然而,在黄土高原塬区县域尺度类似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和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探究黄土高原洛川县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 明确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范围、幅度和归因是评估生态工程环境效应的前提。然而,在黄土高原塬区县域尺度类似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和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探究黄土高原洛川县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洛川县植被覆盖度从0.6(2000年)增至0.9(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481.8 km2,其中231.3 km2为坡度≤15°的适耕区转为苹果园。由于坡耕地还林草的面积在洛川县土地变化总面积中仅占1.5%,远小于其他地类改种苹果的面积(占20.0%),因此,洛川县植被覆盖度的提升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广苹果树种植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经济林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苹果园 退耕还林(草) 洛川县
下载PDF
2000-2020年丹江口库区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2
作者 裴志方 吴彬 +1 位作者 孙忠 范玉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3,共9页
厘清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对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江口库区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库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景观格局... 厘清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对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江口库区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库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景观格局指数,揭示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讨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丹江口库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0014/a,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增加趋势的区域分别占15.74%、14.16%,未来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状况良好。2)库区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草地、耕地变化为主,LPI、SHDI及AI整体以升高为主。3)库区林地、耕地、草地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促进了植被覆盖的增加,LPI、AI与植被覆盖变化呈正相关,而SHDI与植被覆盖变化呈负相关。丹江口库区植被覆盖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国土空间优化以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生产要素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蒲春玲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依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适用于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通过检验修正得到最终的函数模型。依据模型结果计算出现阶段的各生产要素贡献率,劳动力的贡献率是6.28%,资本... 依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适用于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通过检验修正得到最终的函数模型。依据模型结果计算出现阶段的各生产要素贡献率,劳动力的贡献率是6.28%,资本的贡献率为49.41%,技术及其它要素的贡献率为44.20%,制度的贡献率为0.11%。从而得出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就要素配比而言属“倚资本技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产函数 贡献率
下载PDF
近20 a兰州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规律
4
作者 薛成起 杨恩祺 +3 位作者 潘乐瑶 孙玮文 袁庭蔚 管清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2,479,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法探究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空间上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兰... 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法探究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空间上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兰州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二者所占的比例在研究时段内有所下降.建筑用地比例在研究时段内持续上升,到2020年占到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7.94%.2010年之后其他用地向建筑用地的转移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2015年后研究区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耕地和草地转移为建筑用地,水体面积持续增长,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占比也由增加转为减少.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中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南北部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退化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及西南部部分山地、近城区周围以及在建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时空演变 兰州新区
下载PDF
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
作者 荣维康 徐天乐 +3 位作者 葛小东 穆晓雅 曾妍玉 曹聪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283,共10页
[目的]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 [目的]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20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处理、像元二分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研究湖北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①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其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②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上升了6.50%。林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建设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③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增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局部地区也存在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中南部及襄阳北方部分区域。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VC转移过程中,耕地较高植被覆盖与高植被覆盖之间的转移过程最为剧烈,林地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的47.87%,草地不同水平植被覆盖度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比例较小,仅为3.40%。[结论]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相互转移,尤其是林地、耕地及草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使得湖北省近20a来整体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NDVI 植被覆盖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响应特征
6
作者 王珍 冯徽徽 +3 位作者 王诗涵 邹滨 李世杰 王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基于1985—2019年长时序遥感数据,定量核算湖南省生态服务价值(ESV),系统解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方式,模拟2030年多情景下ESV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湖南省LUCC显著,草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面积减少852.91 km^(2),... 基于1985—2019年长时序遥感数据,定量核算湖南省生态服务价值(ESV),系统解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方式,模拟2030年多情景下ESV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湖南省LUCC显著,草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面积减少852.91 km^(2),不透水面面积持续上升,面积增加3013.77 km^(2)。湖南省ESV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形变化,总体下降了86.07亿元,主要来自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等功能变化的贡献。LUCC对ESV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增益来自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分别增益837.73亿元和111.62亿元;2030年多情景预测显示,在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情景下ESV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遥感 CLUE-S模型 湖南省
下载PDF
2000、2010和2020年中国广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融合数据集
7
作者 郝璇 贾国强 +1 位作者 邱玉宝 马姜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66-79,共14页
本研究选取全球/中国广泛应用的6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数据产品,包括欧空局全球土地覆盖产品(ESAGC)、ESRI全球10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ESRI-LULC)、清华大学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产品(FROM-GLC)、武汉大学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CL... 本研究选取全球/中国广泛应用的6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数据产品,包括欧空局全球土地覆盖产品(ESAGC)、ESRI全球10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ESRI-LULC)、清华大学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产品(FROM-GLC)、武汉大学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全球30米高分辨率系统土地覆盖产品(GLC_FCS30)以及Globe Land30(GLC30),通过对多个数据产品进行重分类,提出基于一致性评估的多源数据产品融合方法,合成新的广西区域2020年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产品,与地方统计年鉴数据相关系数大于0.94。研究进一步选用有长时间序列的三套数据(CLCD、GLC_FCS30和GLC30)融合形成广西2000、2010及2020年共三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融合数据产品。本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产品的融合应用提供方法基础,融合数据可以更好的支持广西区域的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等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空间一致性评估 数据产品融合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村地区森林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以兰州榆中县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振 甘燕民 张明俊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3-5,共3页
随着农业扩张、工业化进程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面临着土地退化、森林覆盖减少等严重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多时相、多源遥感数据,监测了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森林覆盖状况的动态变化。研究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随着农业扩张、工业化进程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面临着土地退化、森林覆盖减少等严重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多时相、多源遥感数据,监测了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森林覆盖状况的动态变化。研究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数据的集成分析,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覆盖状态进行了精确的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遥感技术能有效地监测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状态和森林覆盖变化,为地方政府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和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农村地区 土地利用 森林覆盖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及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9
作者 欧阳丹玲 徐大宏 《生态与资源》 2024年第8期0007-0009,共3页
文章选取黄土高原地带的山西省为研究区,首先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以5年为间隔,定量分析2000—2020年该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情况;其次对该省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2000年在10黄河流域16县试点退耕还... 文章选取黄土高原地带的山西省为研究区,首先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以5年为间隔,定量分析2000—2020年该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情况;其次对该省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2000年在10黄河流域16县试点退耕还林开始,2000—2020年间,总体上山西省的植被覆盖改善明显,建设用地的增长使得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生态发展不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青海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10
作者 邹小玉 白蓉 +2 位作者 孙武 郑凯 蔡其刚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青海省近二十年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较大,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及其对植被覆盖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青海省植被覆盖的影响,本文通过土地利用数据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变... 青海省近二十年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较大,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及其对植被覆盖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青海省植被覆盖的影响,本文通过土地利用数据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发现,青海省NDVI在2000—2020年呈现增加趋势(0.030)。在土地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的地方,农田的植被覆盖增加最大;在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地区,未利用土地转化为农田的植被覆盖增加最大,未利用土地转化为草地的面积最大,所以未利用土地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是植被覆盖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植被覆盖 归一化植被指数 青海省
下载PDF
太原市PM_(2.5)浓度与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的关系
11
作者 李巍 卢文宇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为探究太原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通过对太原市2020-2021年9个全自动污染监测分站PM_(2.5)浓度数据、PM_(2.5)网格数据、Landsat影像进行处理,分析PM_(2.5)与土地利用以及植被覆盖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原市PM_(2.5... 为探究太原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通过对太原市2020-2021年9个全自动污染监测分站PM_(2.5)浓度数据、PM_(2.5)网格数据、Landsat影像进行处理,分析PM_(2.5)与土地利用以及植被覆盖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原市PM_(2.5)浓度随季节变化,在冬春两季呈浓度高峰,在夏秋两季呈相对低谷;城市发展、城市化扩张、耕地面积增加会导致PM_(2.5)浓度增加,而林地面积增加会导致PM_(2.5)浓度降低;通过建立的PM_(2.5)与植被覆盖度的回归模型,得出二者有极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时空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植被覆盖
下载PDF
廊坊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12
作者 郜敏娜 胡永翔 +2 位作者 尚国琲 秦占飞 谢宝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73-79,共7页
廊坊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土地资源优化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明显作用。通过对廊坊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廊坊市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数据和当地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利用该数据对研究区... 廊坊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土地资源优化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明显作用。通过对廊坊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廊坊市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数据和当地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利用该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结构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变。2000—202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42%,各土地类型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转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多维向转化是引起土地利用时空分布变化的直接表现形式。2000—2020年廊坊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也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时空动态变化 廊坊市
下载PDF
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植被覆盖度研究
13
作者 王俊杰 张思媛 滕鹏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21-24,28,共5页
对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研究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为城市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用2010、2016和2021年晋城市的遥感影像对该市自201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 对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研究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为城市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用2010、2016和2021年晋城市的遥感影像对该市自201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晋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明显变化,其中建设用地和林地类型明显增加,耕地、水体和未利用地有所减少,而植被覆盖度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对晋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研究为接下来该市进一步的土地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植被覆盖 遥感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及粮食安全的喀什地区2005—2023年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情况研究
14
作者 刘社堂 马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加强生态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喀什地区为例,采用遥感数据分析、植被指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地区2005—2023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对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及土地... 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加强生态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喀什地区为例,采用遥感数据分析、植被指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地区2005—2023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对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及土地工程实施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土地工程项目实施等实际效用,揭示植被覆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了生态保护措施效果以及影响粮食安全的状况和实际效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合理有序利用土地使植被覆盖程度有所提升,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土地工程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科技赋能、优化土地利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地区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生态保护 粮食安全 土地工程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与预测
15
作者 李彦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014-0017,共4页
本文首先引述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环境和社区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以此作为研究背景。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卫星图像和GIS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将多年来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揭示了土地利用类型的... 本文首先引述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环境和社区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以此作为研究背景。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卫星图像和GIS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将多年来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揭示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以及区域土地覆盖的时空动态。对多年来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后,结合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与预测不仅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而且能为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下载PDF
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在土地利用及覆盖监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尤雪鉴 尤俊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094-009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加速融合,将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升级发展为实时动态化监测,逐渐成为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支撑。而退利用和土地覆盖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参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加速融合,将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升级发展为实时动态化监测,逐渐成为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支撑。而退利用和土地覆盖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参照,为了保障地理信息动态测绘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的有效应用,文章将立足智能化背景,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监测为切入点,对地理信息动态监测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其能够准确提供土地改变信息数据,并支持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以期为相关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下载PDF
2010年—2020年攀枝花市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17
作者 王佳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53-55,共3页
用2010年—2020年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和转移方向,以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来研究20年来攀枝花市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特征。经过对3年的地表覆盖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攀枝花市主要土地类型为耕地和林地;20... 用2010年—2020年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和转移方向,以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来研究20年来攀枝花市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特征。经过对3年的地表覆盖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攀枝花市主要土地类型为耕地和林地;20年来城市扩张同时,攀枝花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林地减少和人造地表增加,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也以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的相互转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利用/覆盖 时空变化 转移矩阵 攀枝花市
下载PDF
黄河水源涵养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特征及未来格局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康 公丽 +2 位作者 宋小青 张永勇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7,共13页
解析黄河水源涵养区历史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于保护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和维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区及其三大子区(Ⅰ黄河上游水源区、Ⅱ渭河南山区、Ⅲ伊洛河区),基于1990—2020年的土地覆盖产品数据,... 解析黄河水源涵养区历史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于保护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和维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区及其三大子区(Ⅰ黄河上游水源区、Ⅱ渭河南山区、Ⅲ伊洛河区),基于1990—2020年的土地覆盖产品数据,采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CA-Markov模型等方法,分析LUCC特征、探测驱动因素和预测未来期(2025年)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自2000s以来,研究区及分区地类呈现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用地快速增长的2条主线变化趋势,其中,全区LUCC主要受到粮食产量、高程和人口密度驱动,Ⅰ区、Ⅱ区和Ⅲ区LUCC的主导驱动因素分别是高程、人口密度和粮食产量。未来生态保护情景相对于自然发展情景,耕地和建设用地扩张将受到约束,能更好地保障生态用地面积以支撑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理探测器 CA-Markov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漓江上游水沙对降水、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19
作者 方荣杰 黄卉 +3 位作者 张帅普 代俊峰 蒋立新 许景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探究漓江流域上游水沙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气温、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分析漓江上游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利用累积量斜率变... 为了探究漓江流域上游水沙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气温、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分析漓江上游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揭示气候因子对上游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合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河流水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965—2019年漓江流域上游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未呈现显著增加或减少趋势,同时期NDVI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利用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仍以林地、耕地为主。漓江上游气温未出现突变点,降水量与径流量于1991年发生突变,1992—2019年漓江上游NDVI平均值显著高于突变前的1981—1991年,耕地面积平均值与林地面积平均值显著低于突变前的1981—1991年;输沙量于2003年发生突变,2004—2019年漓江上游NDVI平均值与建设用地面积平均值显著高于1981—2003年。降水对径流改变的贡献率为56.30%,降水量-径流量关系并未在突变点前后发生改变。降水量对输沙量改变的贡献率为-12.67%,降水量-输沙量关系在突变后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特征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贡献率 漓江
下载PDF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被引量:186
20
作者 史培军 潘耀忠 +2 位作者 陈晋 王平 周武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299,共7页
应用1980、1988、1994 年的MSS、TM 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 覆盖图,分析了近20 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 应用1980、1988、1994 年的MSS、TM 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 覆盖图,分析了近20 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中城镇用地的增加导致城市洪水的加剧和水土流失的增加; 以乡镇为单元的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对应区域城镇用地比例的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 由此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确保相当数量的绿地对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遥感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土地覆盖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